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蚯蚓密度调控污泥堆肥重金属有效性研究
1
作者 王兴明 陈赟 +3 位作者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为探讨不同蚯蚓投放密度对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为污泥蚯蚓堆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不同密度赤子爱胜蚓(0,10,20,40条)和0g,25g,50g稻壳为添加剂对2kg污泥进行堆肥,探究不同蚯蚓投放密度下生活污泥重金属有效性变化。结果在一... 目的为探讨不同蚯蚓投放密度对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为污泥蚯蚓堆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不同密度赤子爱胜蚓(0,10,20,40条)和0g,25g,50g稻壳为添加剂对2kg污泥进行堆肥,探究不同蚯蚓投放密度下生活污泥重金属有效性变化。结果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密度增加,污泥pH(酸碱度)、OM(有机质)、TN(总氮)、TP(总磷)降低,EC(电导率)增加,随稻壳添加量逐渐增加,与蚯蚓协同作用下污泥pH、OM、TN、TP继续降低;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投放密度增加,污泥Cu、Zn、Pb、Cd总量降低,其中,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堆肥时,Cu、Cd总量降低幅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4.04%、35.85%;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投放密度增加,污泥有效态Cu、Zn有升高趋势,有效态Cd有所降低,有效态Pb显著降低(P<0.05),其中,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堆肥时,对污泥中Pb有效性钝化效果最显著,降低达到42.43%;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可知,蚯蚓投放密度增加,通过改变EC影响Cu有效性、改变TN和TP影响Pb、Zn和Cd有效性。结论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共同处理污泥时,对污泥中重金属活性降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肥 蚯蚓密度 稻壳 重金属
下载PDF
湿垃圾来源的蚯蚓粪肥对连作障碍土壤质量和黄瓜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杨晓磊 王亚利 +5 位作者 张一帆 陆萍 张蓉 吴健 陈卫华 李银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湿垃圾产量与日俱增,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利用蚯蚓处理湿垃圾制作蚯蚓粪肥用于农田土壤改良,是一项有效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以及有利于缓解蔬菜连作障碍方面问题。该文以常规有机肥为参照,选取以湿垃圾及其...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湿垃圾产量与日俱增,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利用蚯蚓处理湿垃圾制作蚯蚓粪肥用于农田土壤改良,是一项有效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以及有利于缓解蔬菜连作障碍方面问题。该文以常规有机肥为参照,选取以湿垃圾及其厌氧沼渣为原料制作的蚯蚓粪肥为研究对象,研究连续3年施加蚯蚓粪肥对黄瓜(Cucumis sativus)土壤综合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改良后,施加60.0 t/hm^(2)蚯蚓粪肥的黄瓜产量提高了5.6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50.0%,且蚯蚓粪肥的效果要高于常规有机肥;土壤全氮含量达到最高,高于背景值33.0%;土壤的养分含量(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也得到了提高,其中速效钾含量升高了94.0%。经过3年的改良,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在施加了有机肥后明显增加,其中以添加30.0t/hm^(2)蚯蚓粪肥的细菌数量最多;土壤细菌/真菌的比值有所提高,土壤生物性状得到改善。土壤的呼吸强度随着有机肥的施入而升高,以施加60.0t/hm^(2)蚯蚓粪肥的最大;土壤pH略有降低,盐度无明显变化。因此,湿垃圾来源的蚯蚓粪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连作障碍的发生,可作为化肥替代品或与化肥相配合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垃圾 蚯蚓粪肥 连作障碍 黄瓜 土壤性质
下载PDF
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3
作者 张香凝 史福刚 +2 位作者 李太魁 郭战玲 寇长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7-1754,共8页
为探讨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有机碳库的影响,设置375条/m^(2),250条/m^(2),125条/m^(2)三种蚯蚓投放密度,将威廉腔环蚓接种于信阳有机茶园土壤中。结果表明:接种蚯蚓能显著提升>2mm大团聚体的比例而降低<0.2... 为探讨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有机碳库的影响,设置375条/m^(2),250条/m^(2),125条/m^(2)三种蚯蚓投放密度,将威廉腔环蚓接种于信阳有机茶园土壤中。结果表明:接种蚯蚓能显著提升>2mm大团聚体的比例而降低<0.25mm粒径的微团聚体的比例;提高水稳性小团聚体(0.25mm≤d≤2mm)比例,但对水稳性大团聚体d>2mm的影响不显著;高密度蚯蚓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NWD)以及分型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及对照(CK)。接种蚯蚓使得结构性孔隙(土壤颗粒间和团聚体间孔隙)所占比重增加,其中以团聚体间孔隙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颗粒间孔隙,对由粘粒及矿物层间形成的毛管孔隙分布无显著影响;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颗粒间孔隙度变化不显著而团聚体间孔隙度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显著增加。添加蚯蚓能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库总量。接种密度的增加对活性有机碳库总量影响不大,但对土壤呼吸速率提升较多,故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考虑低接种密度更合适。可见,有机茶园中少量接种蚯蚓即能达到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并能缓解由于采茶造成的土壤压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土壤团聚体 土壤孔径分布 土壤有机碳库 有机茶园
下载PDF
蚯蚓联合生防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改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防治枯萎病的效果
4
作者 鲁耀雄 高鹏 +6 位作者 彭福元 李卫东 李静 崔新卫 黄国林 潘素君 王运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供试土壤为红壤,生防菌为Bacillales velezensis YFB3-1菌液(菌体浓度为10^(9) CFU/mL),蚯蚓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试验设单施菌液(T1)、只接种蚯蚓(T2)、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 3个处理,以不使用菌剂和蚯蚓为对照(CK)。调查了两茬百合产量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第二茬百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连作百合产量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和枯萎病的相关性。【结果】与第一茬相比,同一处理的第二茬百合产量都显著下降。两年连作百合产量都以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464、15674 kg/hm^(2),都显著高于同年份其他处理。两年连作百合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以T3为最低,都显著低于同年份其他处理,T3处理百合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8.15(2019年)、25.00 (2020年),并且两年的防治效果(T3)都明显优于单施菌液(T1)和接种蚯蚓(T2)。相比于对照(CK),2019、2020年T3处理百合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44.55%、37.66%,分别增产15.05%、14.78%。蚯蚓联合生防菌YFB3-1增加了根际土壤Rhizobiales、Flavobacteriales、Pseudomonadales、Bacillales等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丰度,蚯蚓与生防菌YFB3-1在抑制连作百合枯萎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因而缓解连作百合产量下降的效果最佳。【结论】在施用芽孢杆菌生防菌剂防治连作百合枯萎病的同时,可以增施有机肥(牛粪)来提高土壤中蚯蚓数量,有效预防百合枯萎病发生,减少连作百合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百合 蚯蚓 贝莱斯芽孢杆菌 枯萎病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结构
下载PDF
环境温度·饵料湿度和饵料酸碱度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
5
作者 刘雪兰 阎佩佩 +8 位作者 李霞 董以雷 韩子军 贾思珂 韩明亮 朱应波 魏祥法 刘瑞亭 伏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温度、饵料湿度和饵料pH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生长繁殖条件,为蚯蚓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3个试验,分别研究不同环境温度对蚯蚓生长和产卵数的影响、不同饵料湿度对蚯蚓生长和产卵数的影响、不同p...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温度、饵料湿度和饵料pH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生长繁殖条件,为蚯蚓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3个试验,分别研究不同环境温度对蚯蚓生长和产卵数的影响、不同饵料湿度对蚯蚓生长和产卵数的影响、不同pH对蚯蚓生长和产卵数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3℃时产卵数最多,显著多于18和30℃时的产卵数(P<0.05);25℃次之,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18℃时蚯蚓产卵数最少,显著少于23、25和30℃时的产卵数(P<0.05)。但从增重效果来看,18℃条件下总增重3.022 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湿度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23~25℃条件下,65%湿度组个体生长最好,60%和70%湿度组稍次之,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湿度70%时,蚯蚓产卵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湿度40%时,蚯蚓产卵数回升,但成活率较低。不同pH对蚯蚓生长和产卵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5~11范围内蚯蚓均能成活并有少量产茧,其适应性较广,而在pH为9时产卵数较多;处理组蚯蚓成活数在pH为6时最多;pH为8时,在增重、产茧数上,对照组优于任一处理组。[结论]大平二号蚯蚓繁殖最佳条件为温度23℃、湿度70%、pH 6;大平二号蚯蚓生长最佳条件为温度18℃、湿度65%、pH 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温度 湿度 PH 生长 繁殖
下载PDF
荔枝剪枝堆肥和蚯蚓粪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研究
6
作者 余小兰 李勤奋 +2 位作者 李光义 张俏燕 李晓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4-710,共7页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以草炭为对照,巨大普里斯特氏菌为目标微生物,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获得适宜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存活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含水量20%、30%、40%,温度20、30、40、50℃和接种浓度10^(6)、10^(7)、10^(8)cfu·mL^(-1),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载体中活菌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ST2、ST5载体长期培养后活菌数高,且草炭添加量低,是适宜的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随着载体含水量、温度的升高,培养的60 d过程中ST2和ST5载体活菌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含水量(ST22.46×10^(8)cfu·g^(-1)、ST51.81×10^(8)cfu·g^(-1))以及30℃(ST23.44×10^(8)cfu·g^(-1)、ST51.87×10^(8)cfu·g^(-1))、40℃(ST28.50×10^(7)cfu·g^(-1)、ST57.13×10^(7)cfu·g^(-1))温度下的活菌数最高。此外,各培养时期的载体活菌数均随着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培养60 d后,ST2、ST5载体活菌数分别达3.63×10^(8)、3.33×10^(8)cfu·g^(-1)。研究表明,载体ST2和ST5适宜代替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的载体,且在30%载体含水量、30~40℃温度和10^(8)cfu·mL^(-1)接种浓度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剪枝堆肥 蚯蚓 载体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 有效活菌数
下载PDF
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时间性变化特征
7
作者 王兴明 章珍 +3 位作者 储昭霞 董鹏 梁淑英 邓瑞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8-537,共10页
为降低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迁移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利用率,以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添加蚯蚓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炭(0%、2%、4%、6%和8%),探究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及其有效... 为降低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迁移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利用率,以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添加蚯蚓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炭(0%、2%、4%、6%和8%),探究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及其有效态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堆肥时间增加(0~30 d),污泥pH和总氮(TN)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总有机碳(TOC)浓度逐渐降低,电导率(EC)先降低后升高,总磷(TP)和总钾(TK)浓度逐渐增加,堆肥结束时,pH、TOC浓度和TN浓度分别较初始值平均降低6.38%、20.24%和13.44%;重金属Cd、Zn和Pb浓度先降低后升高,Cu、Ni和Cr浓度先升高后降低;重金属Cd、Cu、Ni和Zn有效态浓度先降低后升高,Cr和Pb有效态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堆肥10 d时,Cd、Cu、Ni和Zn有效态浓度较初始值降低最多,平均降低40.99%、30.65%、16.23%和3.17%。秸秆炭的添加能改善污泥弱酸性环境,提高TK浓度,降低EC和TOC、TN、TP浓度;污泥中重金属(除Pb外)浓度及其有效态(除Cu和Pb外)浓度均随秸秆炭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主要通过改变污泥pH及EC与TOC、TP浓度影响重金属有效态浓度,且添加8%玉米秸秆炭时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和有效态浓度降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污泥 蚯蚓堆肥 玉米秸秆炭 重金属
下载PDF
蚯蚓粪对水稻生长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8
作者 莫天津 徐会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66-169,172,共5页
[目的]通过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施入水田作基肥,探究蚯蚓粪中微生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通过氮、磷含量换算替代30%化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处理(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未灭菌蚯蚓粪30%... [目的]通过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施入水田作基肥,探究蚯蚓粪中微生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通过氮、磷含量换算替代30%化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处理(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未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100%化肥、不施肥),分析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质、pH、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结果]施用未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处理的水稻秸秆产量最大为(87.99±2.21) kg/hm^(2);施用蚯蚓粪替代部分化肥整体上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pH,施用化肥会加强酸性土壤的酸性,根际土的pH略低于非根际土;施用蚯蚓粪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其中根际土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蚯蚓粪+70%化肥增加有机质最多,根际土有机质含量比非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多。[结论]施用蚯蚓粪替代30%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蚯蚓粪中的微生物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蚯蚓 蚯蚓 有机肥替代 水稻
下载PDF
湖南洞口县蚯蚓干粉和蚯蚓粪代替部分豆饼玉米养猪试验
9
作者 肖志雄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湖南省洞口县在古楼乡古楼村,开展蚯蚓干粉和蚯蚓粪代替部分豆饼玉米养猪试验,试验结果:8%蚯蚓干粉组日增重830 g较对照组日增重724 g提高14.6%,差异显著P.
关键词 蚯蚓干粉 蚯蚓 代替部分豆饼玉米 养猪试验 日增重 料肉比 结果
下载PDF
湖南洞口县猪粪基质养殖蚯蚓以及蚯蚓土壤种植黑麦草测产试验
10
作者 刘红军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03-211,共9页
在洞口县杨林镇进行猪粪基质养殖蚯蚓和蚯蚓土壤种植黑麦草测产试验。试验结果:1) 养殖蚯蚓试验:60天猪粪基质pH 8.77,碱解氮0.71 g/kg,有效磷1.02 g/kg,速效钾1.92 g/kg,有机质22.32%,有效活菌数量5.21 × 108个/g。90天猪粪基质pH... 在洞口县杨林镇进行猪粪基质养殖蚯蚓和蚯蚓土壤种植黑麦草测产试验。试验结果:1) 养殖蚯蚓试验:60天猪粪基质pH 8.77,碱解氮0.71 g/kg,有效磷1.02 g/kg,速效钾1.92 g/kg,有机质22.32%,有效活菌数量5.21 × 108个/g。90天猪粪基质pH 8.87,碱解氮0.58 g/kg,有效磷0.91 g/kg,速效钾1.73 g/kg,有机质20.93%,有效活菌数量5.14 × 108个/g。60天猪粪基质比90天猪粪基质分别减少1.1%、增加22.4%、12.1%、11.0% (这3项差异显著P 2黑麦草鲜草最高产量达24,811 kg,较对照组(一般土壤种植)增产10,738 kg,增产76.3%,1 kg猪粪基质增产黑麦草鲜草10.47 kg。试验II组(90天猪粪基质)每667 m2黑麦草鲜草产量22,147 kg,较对照组增产8074 kg,增产57.4%,每667 m2施入猪粪基质1025 kg,1 kg猪粪基质增产黑麦草7.88 kg。60天猪粪基质较90天猪粪基质种植的黑麦草的产量高12.1%。结论:养殖蚯蚓60天猪粪基质较90天猪粪基质肥力高,其土壤种植的黑麦草的产量也高。并对培养蚯蚓土壤、蚯蚓改良修复土壤作用机理和用途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农业同行养殖蚯蚓和蚯蚓土壤利用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养殖 氮磷钾值 蚯蚓土壤 黑麦草测产 试验
下载PDF
蚯蚓养殖与蚯蚓粪有机肥的制作
11
作者 丁龙飞 张丽琼 +1 位作者 朱文东 李甲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综述了蚯蚓养殖和蚯蚓粪有机肥制作概况,通过系统地介绍蚯蚓的生物学特性、蚯蚓粪有机肥的成分和特点、蚯蚓养殖技术以及商业化模式等,为推广蚯蚓养殖和蚯蚓粪有机肥制作提供参考依据和策略。同时,探讨了蚯蚓养殖和蚯蚓粪有机肥制作的... 综述了蚯蚓养殖和蚯蚓粪有机肥制作概况,通过系统地介绍蚯蚓的生物学特性、蚯蚓粪有机肥的成分和特点、蚯蚓养殖技术以及商业化模式等,为推广蚯蚓养殖和蚯蚓粪有机肥制作提供参考依据和策略。同时,探讨了蚯蚓养殖和蚯蚓粪有机肥制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养殖 蚯蚓 有机肥 制作
下载PDF
菌糠预腐解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何露露 马利民 +1 位作者 张春燕 李明堂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4-622,共9页
为实现高添加量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的快速改良,本研究利用预腐解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进行改良,探究了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对蚯蚓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苏打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盐碱化程度、... 为实现高添加量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的快速改良,本研究利用预腐解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进行改良,探究了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对蚯蚓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苏打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盐碱化程度、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将15%、20%、25%、30%的菌糠添加到苏打盐碱土中先进行预腐解再接种蚯蚓,可以显著增加蚯蚓的存活率和日增重倍数,使蚯蚓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15%~30%的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显著增加了>2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增加了苏打盐碱土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量为4.8~10.2 cmol·kg^(-1)),降低了苏打盐碱土的碱化度(下降2.7~4.0个百分点),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芳香度,促进了类腐植酸物质的生成。研究表明,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能够快速高效地改良苏打盐碱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菌糠 预腐解 蚯蚓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蚯蚓粪对日光温室袋培甜瓜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
13
作者 王星林 刘颖 +2 位作者 胡雨松 孙周平 刘义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4,共10页
为探明蚯蚓粪对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甜瓜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本试验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 Makino)玉美人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基质袋栽培方式,将蚯蚓(Pheretima)粪按不同比例与草炭和蛭石复配成8种栽培基质,通过对甜瓜生长... 为探明蚯蚓粪对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甜瓜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本试验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 Makino)玉美人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基质袋栽培方式,将蚯蚓(Pheretima)粪按不同比例与草炭和蛭石复配成8种栽培基质,通过对甜瓜生长指标、光合指标、植株营养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分析,筛选出甜瓜基质袋栽培适宜的蚯蚓粪有机肥配施比例。结果表明,在草炭蛭石复配基质中配施蚯蚓粪均可促进甜瓜的生长及营养吸收,以T5处理(蚯蚓粪∶草炭∶蛭石=4∶1∶5)促进效果最显著。T5处理植株株高、茎粗、根系活力、生物量和光合参数均优于其他处理。甜瓜生长期内,T5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均较T1处理(蚯蚓粪∶草炭∶蛭石=0∶1∶1)显著提高,其中根中氮、磷和钾含量分别在定植后42、56和28 d差异最大,分别较T1处理显著增加63.9%、77.9%和74.4%;茎中氮、磷和钾含量分别在定植后56、28和14 d差异最大,分别较T1处理显著增加65.5%、81.8%和44.4%;叶中氮和钾含量在定植后42 d差异最大,分别较T1处理显著增加67.3%和29.9%,磷含量在定植后56 d差异最大,较T1处理显著增加70.3%。适宜蚯蚓粪配施量显著提高了甜瓜产量和品质。综上,蚯蚓粪有机肥在日光温室袋培甜瓜生产中适宜的应用比例为蚯蚓粪∶草炭∶蛭石=4∶1∶5。本研究结果为蚯蚓粪有机肥应用于设施甜瓜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栽培基质 生长 营养吸收
下载PDF
蚯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陕南烟田有机碳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王艳阳 叶爱萍 +7 位作者 王平平 娄慧敏 张明诚 胡鑫 穆耀辉 黄金辉 艾绥龙 张立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研究不同比例的蚯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烤烟品质的影响,为陕南烟区土壤改良和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田间试验设5个处理,以CK(单施氮磷钾复合肥)为对照,设置4种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即OIF1(含蚯蚓粪1 800 kg/... 研究不同比例的蚯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烤烟品质的影响,为陕南烟区土壤改良和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田间试验设5个处理,以CK(单施氮磷钾复合肥)为对照,设置4种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即OIF1(含蚯蚓粪1 800 kg/hm^(2))、OIF2(含蚯蚓粪2 400 kg/hm^(2))、OIF3(含蚯蚓粪3 000 kg/hm^(2))、OIF4(含蚯蚓粪7 500 kg/hm^(2)),测定成熟期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分布以及烤烟品质特性指标。结果表明,蚯蚓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显著提升有机碳含量,OIF2处理对全土有机碳含量、>1.00~2.00 mm、>0.50~1.00 mm、≤0.25 mm粒径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提升效果显著。适宜比例蚯蚓粪复混肥对烤烟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及烤烟香气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OIF2的经济效果指数(ECI)值最大,产量、产值、均价与上等烟比例均有显著提升,各处理的糖碱比、氮碱比均在适宜值范围内,钾含量以OIF2处理最高,OIF3处理和OIF2处理的致香物质总量较CK提升较明显。综合表现OIF2和OIF3较优。表明含蚯蚓粪2 400~3 000 kg/hm^(2)(OIF2和OIF3)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综合效果良好,作为筛选出的较优配方使用,可有效改良陕南植烟土壤特性和提升烤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有机无机复混肥 有机碳 烤烟品质
下载PDF
蚯蚓粪与粉煤灰配施对基质性能及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迪达尔·也尔森 段晓阳 +5 位作者 张福明 张博文 梁琼 刘克锋 王顺利 石生伟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为了科学合理的利用粉煤灰,探明蚯蚓粪与粉煤灰配置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方法】设置不同颗粒粒径配比的蚯蚓粪并分别与膨胀蛭石和粉煤灰进行复配,测定不同配方的基质性能(理化性状、水吸力、保水性和保肥性)和番茄育苗效果,... 【目的】为了科学合理的利用粉煤灰,探明蚯蚓粪与粉煤灰配置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方法】设置不同颗粒粒径配比的蚯蚓粪并分别与膨胀蛭石和粉煤灰进行复配,测定不同配方的基质性能(理化性状、水吸力、保水性和保肥性)和番茄育苗效果,筛选出最优的育苗基质配方。【结果】蚯蚓粪颗粒粒径配比决定了复配基质的物理性质(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水气比),而无机材料类型主要影响复配基质的养分含量。粉煤灰替代膨胀蛭石后碱解氮含量降低13.10%~24.60%,总孔隙度降低2.18%~18.13%,基质的保水性和保肥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尤其育苗试验中番茄幼苗株高降低4.86%~54.22%、茎粗降低1.05%~27.63%、单株地上鲜质量降低35.14%~74.16%(P<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基质育苗效果与通气孔隙和渗水速率呈正相关,与容重、小颗粒比例和基质毛管持水量呈负相关。当蚯蚓粪大颗粒(1.00~3.00 mm)与小颗粒(0.50~1.00 mm)的配比为5∶1时,在膨胀蛭石和粉煤灰复配基质处理中均具有最优的育苗效果。【结论】基于试验结果,建议在配置蚯蚓粪育苗基质时,需警惕小颗粒蚯蚓粪容重偏大、持水过多和通气不畅的问题,建议优先采用大颗粒蚯蚓粪复配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蛭石 蚯蚓 粒径 番茄
下载PDF
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章强 郭晓明 +2 位作者 原名扬 周雷强 徐小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66-2183,共18页
为了研究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征,利用不同质量的牛粪(350~400g)、秸秆(150~200g)和过磷酸钙(25~75g)混合配比成6组基质,探索分析添加蚯蚓(50~150g)堆肥过程中基质重金属(Cu、V、Mn、As、Zn和Cr)总量和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其... 为了研究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征,利用不同质量的牛粪(350~400g)、秸秆(150~200g)和过磷酸钙(25~75g)混合配比成6组基质,探索分析添加蚯蚓(50~150g)堆肥过程中基质重金属(Cu、V、Mn、As、Zn和Cr)总量和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添加蚯蚓质量为50g与100g相比,添加蚯蚓质量为150g时,Cu(总量27.00mg/kg,可氧化态22.03mg/kg)、Zn(总量288.89mg/kg,可还原态22.03mg/kg)、V(总量15.22mg/kg,残渣态8.87mg/kg)和Cr(总量26.79mg/kg)是显著较低的(P<0.05);4周的蚯蚓堆肥降低了Mn、As的总量和Cu、V的生物有效性,但增加了Cu、V、Zn的总量和Mn、Zn的生物有效性;基质pH值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堆肥过程中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明显变化的关键因素;基于潜在风险指数和风险评价编码法发现基质还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蚯蚓堆肥 重金属 迁移转化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蚯蚓多肽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忠慧 周燕代子 王存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蚯蚓的蛋白含量极高,经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肽类物质,进一步纯化后可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蚯蚓多肽。蚯蚓多肽具有平喘降压、抗氧化、增强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介绍了蚯蚓蛋白的酶解工艺,分析了蚯蚓多肽纯化工艺的优缺... 蚯蚓的蛋白含量极高,经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肽类物质,进一步纯化后可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蚯蚓多肽。蚯蚓多肽具有平喘降压、抗氧化、增强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介绍了蚯蚓蛋白的酶解工艺,分析了蚯蚓多肽纯化工艺的优缺点,包括层析法、电泳法、膜分离法等,综述了蚯蚓多肽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蚯蚓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多肽 水解 纯化 应用
下载PDF
蚯蚓粪与脱硫石膏配施对设施黄瓜连作障碍的效应研究
18
作者 申佳丽 魏彦凤 +4 位作者 丁增伟 安明远 尹翠 朱红艳 曹云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3-1174,共12页
为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设施黄瓜(Cucumis sativus L.Del 99)连作障碍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20年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区内进行,设置对照组(CK)、蚯蚓粪(V)、脱硫石膏(G)及蚯蚓粪与脱硫石膏配施(G+V)处理,探究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土... 为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设施黄瓜(Cucumis sativus L.Del 99)连作障碍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20年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区内进行,设置对照组(CK)、蚯蚓粪(V)、脱硫石膏(G)及蚯蚓粪与脱硫石膏配施(G+V)处理,探究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黄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并将其纳入土壤质量指数(SQI),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蚯蚓粪与脱硫石膏配施(G+V)能降低北方地区连作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电导率(EC)、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蚯蚓粪配施脱硫石膏的细菌门、属群落丰富度最高,且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比例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连续种植四茬后,施加各改良剂均能显著增加黄瓜产量,相较于对照组以蚯蚓粪+脱硫石膏配施(G+V)处理增幅较高,各茬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增加19.81%、31.47%、11.36%、14.9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综合质量指数(SQI)与黄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蚯蚓粪与脱硫石膏(G+V)配施能够协同改善设施连作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提升设施黄瓜产量。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的可持续生产和设施连作障碍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蚯蚓 脱硫石膏 连作障碍
下载PDF
氮肥施用下蚯蚓活动对农田氮转化影响的Meta分析
19
作者 那立苹 刘亚林 +4 位作者 熊兴军 朱超亚 王薇 明润廷 伍玉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8,共12页
蚯蚓在自然土壤中既能促进植物氮(N)素利用、增加土壤N固持,也会导致土壤N素气逸和淋溶损失,但农田土壤中持续的N肥施用如何影响蚯蚓的这些作用却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提取了52篇文献中的202对数据,利用Meta分析从N肥类型、施肥量和施... 蚯蚓在自然土壤中既能促进植物氮(N)素利用、增加土壤N固持,也会导致土壤N素气逸和淋溶损失,但农田土壤中持续的N肥施用如何影响蚯蚓的这些作用却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提取了52篇文献中的202对数据,利用Meta分析从N肥类型、施肥量和施肥方式3个方面进行研究,评估N肥施用下蚯蚓活动对农田N转化的影响。总体结果表明,N肥施用下蚯蚓活动显著增加了作物生物量(地上部、地下部分别增加了12.00%、19.30%)及作物总氮(TN)含量(地上部、地下部分别增加了20.35%、21.06%),显著增加了土壤可利用N(9.16%)、微生物生物量氮(MBN,23.19%)及脲酶活性(23.73%),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和N淋溶增加了16.41%和16.15%。蚯蚓活动对不同肥料类型、施肥量及施肥方式下土壤N转化过程的影响不同。有机-无机N肥配施时,蚯蚓活动对作物生物量和TN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7.90%、18.03%;地上部、地下部TN含量分别增加了37.62%、25.76%);无论N肥施用量为多少,蚯蚓活动均显著增加了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TN含量,但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N肥深施时,蚯蚓活动显著增加了作物生物量(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6.75%、22.75%)、TN含量(地上部、地下部TN含量分别增加了33.24%、27.62%)和微生物活性(MBN、脲酶分别增加了27.87%、28.21%),而N肥表施时,蚯蚓活动仅显著增加了土壤可利用N含量(17.56%)和脲酶活性(9.03%)。蚯蚓活动显著增加生态系统多功能性(5.93%)。N肥深施相比N肥表施更有助于充分发挥蚯蚓在农田土壤N转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N肥类型和施用量对蚯蚓诱导的N转化过程的综合作用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氮肥 农田土壤氮转化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蚯蚓原位堆肥与不同比例生物炭对基质理化性质及番茄品质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李文慧 王继涛 +4 位作者 安明远 徐广亚 尹翠 游宏建 曹云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3-954,共12页
设施园艺生产中传统基质品类繁多,养分组成复杂,而生物炭与蚯蚓原位堆肥养分充足,更易大范围投入标准化生产。据此,本研究以番茄品种粉得力为试材,设置蚯蚓原位堆肥(CK)、蚯蚓原位堆肥+1%生物炭(C1)、蚯蚓原位堆肥+2%生物炭(C2)、蚯蚓... 设施园艺生产中传统基质品类繁多,养分组成复杂,而生物炭与蚯蚓原位堆肥养分充足,更易大范围投入标准化生产。据此,本研究以番茄品种粉得力为试材,设置蚯蚓原位堆肥(CK)、蚯蚓原位堆肥+1%生物炭(C1)、蚯蚓原位堆肥+2%生物炭(C2)、蚯蚓原位堆肥+3%生物炭(C3)、蚯蚓原位堆肥+5%生物炭(C4)、蚯蚓原位堆肥+10%生物炭(C5)共6个处理,探究不同比例生物炭对蚯蚓原位堆肥理化和微生物特性、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施用整体显著提高了蚯蚓原位堆肥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生物炭对真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而显著提高了细菌群落多样性(P<0.05)。在细菌群落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生物炭提高了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在真菌群落中,较大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各处理中的的相对丰度均大于48%。生物炭降低了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是生物炭影响微生物群落形成和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生物炭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以C3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36.26%;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0.40和3.92个百分点。番茄果实代谢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施用产生了L-丝氨酸、L-谷氨酰胺等16种差异代谢物和氨酰tRNA、ABC转运蛋白等5条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这些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可能是生物炭影响番茄果实品质变化的关键因素。综上,生物炭能够切实改良蚯蚓原位堆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为蚯蚓原位堆肥配施生物炭应用于番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原位堆肥 生物炭 微生物群落结构 番茄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