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鲁藏布蛇绿岩中的变质底板:快速俯冲起始与折返
1
作者 段文勇 李旭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8,共22页
蛇绿岩中的变质底板通常是俯冲起始的关键记录,并且对探究蛇绿岩的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最近在我国西藏南部雅鲁藏布蛇绿岩中陆续发现了高温变质底板。本文对雅鲁藏布蛇绿岩白朗剖面采集到的变质底板样品(基性麻粒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 蛇绿岩中的变质底板通常是俯冲起始的关键记录,并且对探究蛇绿岩的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最近在我国西藏南部雅鲁藏布蛇绿岩中陆续发现了高温变质底板。本文对雅鲁藏布蛇绿岩白朗剖面采集到的变质底板样品(基性麻粒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副矿物U-Pb年代学以及模拟研究,包含相耦合的相平衡、石榴石扩散以及热动力学数值模型。岩石学观察表明,基性麻粒岩记录了四期变质阶段。在新鲜的麻粒岩样品中,石榴石核部保留了早期进变质阶段的矿物包裹体,尽管石榴石的核部成分在峰期发生了再平衡。基质矿物组合连同石榴石的核部成分代表了岩石的峰期变质阶段。退变质阶段由石榴石边部成分以及后成合晶矿物组合所记录。绝大多数的变质底板样品遭受了后期亚绿片岩相交代作用。相平衡模拟表明岩石经历了顺时针变质轨迹,并记录了约1.6~1.7GPa和829~863℃的峰期条件以及约0.9~1.1GPa和823~923℃的近等温减压退变质条件。利用相关系对交代样品中亚绿片岩相的矿物组合进行了温压估计,得到了306~324℃/<0.3GPa的条件。榍石的U-Pb年代学以及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变质底板的进变质年龄为132.4±4.8Ma和133.9±5.9Ma。金红石记录了126.8±6.2Ma和132.3±3.1Ma的后期冷却年龄,与榍石年龄在不确定度内重叠。先前以及本文年代学数据表明变质底板从原岩形成到进变质并随后折返的时间尺度非常短。石榴石扩散和热动力学模型计算也与年代学结果相吻合,整个变质过程模拟的持续时间仅为2.6~2.8Myr,并且折返发生非常迅速,速率为6.7cm/yr。结合变质底板以及上覆蛇绿岩所记录的数据,本文认为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形成机制可能十分复杂,并不是单一的洋中脊环境或俯冲带相关环境,并强调一些俯冲起始前形成的洋中脊玄武岩作为变质底板参与了深俯冲循环并很快导致俯冲相关的岩石形成,这些俯冲相关岩石与那些未俯冲的洋中脊岩石一起形成了现今的雅鲁藏布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蛇绿岩 俯冲起始 变质底板 变质演化 基性麻粒岩
下载PDF
基于航磁资料的中国蛇绿岩带研究
2
作者 熊盛青 杨海 +1 位作者 范振宇 刘福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5-757,共33页
通过六十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陆域的航磁覆盖,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地球物理资料。航磁异常主要反映了岩石圈中磁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构造-岩浆活动能够产生明显的磁异常,为隐伏岩浆岩的预测研究奠定了基... 通过六十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陆域的航磁覆盖,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地球物理资料。航磁异常主要反映了岩石圈中磁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构造-岩浆活动能够产生明显的磁异常,为隐伏岩浆岩的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镁铁—超镁铁质岩通常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通过航磁异常进行识别。本文基于全国1:100万航磁数据及其岩性-构造解释结果,阐述了通过航磁异常识别镁铁—超镁铁质岩的标志和圈定方法,分析了推断镁铁—超镁铁质岩与蛇绿岩带的关系。研究表明,蛇绿岩带通常都具有形态规则、宽度窄、异常幅值大的线性或串珠状磁异常特征,主要与蛇绿岩的保存情况密切相关。蛇绿岩带通常是不同板块的拼接带,呈现出区域磁异常边界的特征,代表不同陆块的基底性质的差异。但是,部分蛇绿岩带,如弧后盆地拉张等形成的蛇绿岩,因两侧地块基底性质相似,通常不具有分割区域磁场的特点。基于航磁推断镁铁—超镁铁质岩分布,在全国划分了22个蛇绿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带,并对岩带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例如,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呈现出双磁异常带的特征,北带磁异常的规模较大、延伸长,推断深部存在镁铁—超镁铁质岩。南带磁异常规模较小,仅在日喀则地区连续分布,其余为串珠状磁异常,且不具有分割区域磁场的特点。通过磁异常三维反演,构建了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深部结构模型。本文旨在通过磁异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蛇绿岩带(缝合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隐伏蛇绿岩,以指导铬铁矿找矿。目前航磁测量以中小比例尺为主,对于蛇绿岩带研究及铬铁矿找矿勘查是不足的,精细的分析和深部结构建模需要1:5万或更大比例尺航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异常 镁铁—超镁铁质岩 蛇绿岩 深部结构 铬铁矿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牛圈子蛇绿岩”属性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吉远 王国强 +2 位作者 李向民 计波 赵国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7-829,共13页
牛圈子蛇绿岩被认为是甘肃北山构造单元划分的重要依据,但是其蛇绿岩属性的真实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本次研究工作通过1∶5万地质调查和剖面研究,查明其岩石组合、接触关系及野外产出特征;通过对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与分析,讨... 牛圈子蛇绿岩被认为是甘肃北山构造单元划分的重要依据,但是其蛇绿岩属性的真实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本次研究工作通过1∶5万地质调查和剖面研究,查明其岩石组合、接触关系及野外产出特征;通过对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与分析,讨论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认为原划牛圈子蛇绿岩岩石组合缺失严重、火山熔岩极不发育、缺失超基性岩、没有混杂堆积特征,没有“岩块+基质”的物质组成样式,也没有深海沉积的记录;同时,辉长岩具有明显壳幔混源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N-MORB和OIB的微量元素特征差异较大。综合研究认为前人划分的牛圈子蛇绿岩可能不是典型的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属性 岩石组合 混杂堆积 牛圈子 北山
下载PDF
蛇绿岩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4年第Z1期98-103,共6页
近几年蛇绿岩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主要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1.对于蛇绿岩的概念已有了新的认识,蛇绿岩代表古代的大洋岩石圈碎片,但并非正常的大洋岩石圈;2.关于蛇绿岩的多样性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最近有关特提斯与... 近几年蛇绿岩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主要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1.对于蛇绿岩的概念已有了新的认识,蛇绿岩代表古代的大洋岩石圈碎片,但并非正常的大洋岩石圈;2.关于蛇绿岩的多样性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最近有关特提斯与环太平洋蛇绿岩的对比研究使许多作者得出结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3.蛇绿岩源区的研究表明,蛇绿岩并非唯一地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不同地幔端元之间的混合以及来自陆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也是常见的现象;4.早元古代蛇绿岩的发现。预期90年代,在蛇绿岩的多样性、地幔岩部分熔融、岩浆来源、蛇绿岩的侵位机制以及蛇绿岩与高压变质作用等方面将取得长足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的概念 蛇绿岩的多样性 蛇绿岩的源区 早元古代蛇绿岩
下载PDF
西准噶尔蛇绿岩:古大洋俯冲增生过程的记录
5
作者 杨高学 朱钊 +2 位作者 刘晓宇 李海 佟丽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54-2066,共13页
蛇绿岩记录了大洋岩石圈形成、演化、消亡的全过程,是刻画区域板块构造和洋-陆格局演化的关键证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总结西准噶尔蛇绿岩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大陆地壳增生方式、恢复古大洋演化历史,从而对西准噶尔构造体制... 蛇绿岩记录了大洋岩石圈形成、演化、消亡的全过程,是刻画区域板块构造和洋-陆格局演化的关键证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总结西准噶尔蛇绿岩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大陆地壳增生方式、恢复古大洋演化历史,从而对西准噶尔构造体制转化提供新制约。西准噶尔地区发育多条震旦纪—石炭纪被构造肢解的蛇绿岩带,具有典型的岩块-基质结构,绝大多数蛇绿岩包括正常洋壳组分和海山/大洋高原残片,其中基性岩具有MORB和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基于前人研究,本文认为在西准噶尔古大洋发育过程中,发育不同时代与地幔柱有关的海山/大洋高原,同时存在增生型和侵蚀型两类汇聚板块边界。另外,大洋高原增生不仅是大陆地壳增生的有效途径之一,还可能诱发俯冲极性反转和传递。而在大洋高原形成初期,还可能存在地幔柱诱发俯冲起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蛇绿岩 海山 俯冲起始 西准噶尔
下载PDF
蛇绿岩套研究现状、科学问题及新思考
6
作者 杨天南 信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37-546,共10页
蛇绿岩套是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合理理解蛇绿岩套的形成、演化有助于构建与板块构造理论吻合的造山带演化模型。经典的蛇绿岩套发育由地幔橄榄岩、堆晶辉长岩、枕状玄武岩-深海沉积岩组成的“三位一体”岩石组合... 蛇绿岩套是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合理理解蛇绿岩套的形成、演化有助于构建与板块构造理论吻合的造山带演化模型。经典的蛇绿岩套发育由地幔橄榄岩、堆晶辉长岩、枕状玄武岩-深海沉积岩组成的“三位一体”岩石组合,与现代洋中脊新形成的大洋岩石圈具有相同的岩石组合及岩石空间分布样式。地球化学家们在经典蛇绿岩套定义基础上,根据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提出了“俯冲带之上(SSZ)蛇绿岩套”概念,并对其划分亚类、构建相应的概念性成因模型,从而引发了“在俯冲汇聚阶段能否发生岩石圈裂解、形成新生洋壳”的“蛇绿岩难题”。针对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系内的两个典型SSZ型蛇绿岩套的详细解剖表明,部分SSZ型蛇绿岩套的定义可能存在玄武质岩石“年代误植”、“构造背景误植”问题。前人定义的伊朗克尔曼沙赫弧前蛇绿岩套、巴基斯坦拉斯科赫弧间蛇绿岩套均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时代较老的大洋岩石圈残片;其上分别被年轻的弧前盆地和岛弧相关火山-沉积岩组合不整合覆盖。显然,大部分SSZ型蛇绿岩套是经典洋中脊蛇绿岩套残片与形成于其他构造环境(如大陆裂谷、俯冲带)的火山-沉积岩序列的组合体,并不存在蛇绿岩难题。合理解释造山带内的基性-超基性岩组合的成因需要详细的野外调查以确定不同岩石单元之间的时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俯冲带之上 构造背景 玄武岩地球化学 时空分布样式
下载PDF
蛇绿岩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臧遇时 杨高学 赵金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2-17,共6页
1972年,在彭罗斯会议上,将蛇绿岩定义为一套层状非地层单元,并明确列出其完整的层序。然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运动可导致产出的蛇绿岩在结构上和地球化学上体现出复杂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已经超出了蛇绿... 1972年,在彭罗斯会议上,将蛇绿岩定义为一套层状非地层单元,并明确列出其完整的层序。然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运动可导致产出的蛇绿岩在结构上和地球化学上体现出复杂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已经超出了蛇绿岩经典定义的范畴。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和完善前人对蛇绿岩的研究,并得出一个全新的定义和分类方案,不仅覆盖了现已发现的所有蛇绿岩类型,更重要的是,它阐明了蛇绿岩形成的根本原理,并指出在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都会形成性质不同的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的新定义 蛇绿岩的新分类 陆缘型蛇绿岩 大地构造演化
下载PDF
蛇绿岩就位机制及时限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冲 赵桂萍 +3 位作者 肖文交 韩春明 罗军 王忠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5-874,共10页
蛇绿岩就位机制可以划分出4种:1)碰撞仰冲型:被动大陆边缘或岛弧与洋壳碰撞时,俯冲到一定深度的硅铝质物质在浮力作用下折返,并上驮相对完整的大洋岩石圈残片到达地表;2)增生底垫型:洋底、海沟沉积物及海底较高地形的上层物质从俯冲板... 蛇绿岩就位机制可以划分出4种:1)碰撞仰冲型:被动大陆边缘或岛弧与洋壳碰撞时,俯冲到一定深度的硅铝质物质在浮力作用下折返,并上驮相对完整的大洋岩石圈残片到达地表;2)增生底垫型:洋底、海沟沉积物及海底较高地形的上层物质从俯冲板块上刮削下来,持续底垫到上覆板块之下,使大洋岩石圈残片逐渐被动抬高;3)俯冲剥离型:断裂发育相对密集的洋中脊和转换断层等大洋岩石圈薄弱带,在滑脱断层的作用下大洋岩石圈上部层位的物质被剥离,在俯冲作用的驱动下被抬升;4)角流型:从俯冲板块上刮削下来的大洋岩石圈残片被带入狭窄型或宽阔型增生楔,以管道流的方式进入深部并遭受高压变质作用,由低密度物质裹挟带出并就位至增生楔浅部。变质底板可以限定蛇绿岩就位的开始时限,后就位沉积物可以确定蛇绿岩就位的结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蛇绿岩就位机制 蛇绿岩就位时限
下载PDF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地幔属性:来自方辉橄榄岩元素地球化学和Re-Os同位素的制约
9
作者 王智慧 杨振宁 +1 位作者 王志伟 韩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2-1338,共17页
贺根山蛇绿岩带是中亚造山带东部出露面积最大的晚古生代蛇绿岩带,然而研究者对它是大洋岩石圈的残余还是陆内岩石圈地幔伸展的产物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归因于一直缺少橄榄岩Re-Os同位素的有效制约。基于此,本文对贺根山蛇绿岩中方辉橄... 贺根山蛇绿岩带是中亚造山带东部出露面积最大的晚古生代蛇绿岩带,然而研究者对它是大洋岩石圈的残余还是陆内岩石圈地幔伸展的产物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归因于一直缺少橄榄岩Re-Os同位素的有效制约。基于此,本文对贺根山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Re-Os同位素研究。方辉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斜方辉石、粗粒的铬尖晶石和少量单斜辉石组成。贺根山方辉橄榄岩具有难熔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高的MgO(45.1%~48.1%)含量,低的CaO(0.09%~0.26%)和Al 2O 3(0.58%~0.90%)含量及Tb/Yb比值,低于原始上地幔的^(187)Os/^(188)Os(0.1236~0.1263)同位素组成;橄榄石具有较高的Fo值(91.0~91.7)和NiO含量(0.26%~0.48%),而且单斜辉石具有低的重稀土含量,暗示了贺根山方辉橄榄岩是尖晶石相陆下岩石圈地幔高程度(20%~30%)部分熔融的难熔残余。另外,方辉橄榄岩相对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例如Nb、Ta),且单斜辉石具有高Ti/Eu值和低的La/Yb,揭示了地幔源区受到硅酸盐熔体交代作用的改造。另一方面,方辉橄榄岩显示出相对年轻的Re亏损模式年龄,t RD为454~825Ma,表明贺根山地区岩石圈地幔形成的时代应该在0.8Ga之前,而后经历过多期熔体抽离和交代,与区域上大规模地壳增生时代吻合,可能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响应。结合蛇绿岩中大量深源矿物(金刚石等)和捕获锆石的存在、南北两侧一致的地质记录,本文认为贺根山方辉橄榄岩可能是陆内伸展环境下深部地幔物质上涌减压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根山蛇绿岩 方辉橄榄岩 RE-OS同位素 陆下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洞错盆地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10
作者 密文天 罗宇航 +1 位作者 李雪华 叶翔飞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1期87-103,共17页
本文以改则的洞错盆地蛇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洞错盆地蛇绿岩的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为烟斗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形成于熔融程度较高的地幔残余物质,具有Nb、Ta负异常。辉绿... 本文以改则的洞错盆地蛇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洞错盆地蛇绿岩的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为烟斗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形成于熔融程度较高的地幔残余物质,具有Nb、Ta负异常。辉绿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N-MORB类似,其稀土元素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Ta、Ti、Y等高场强元素分布特征与N-MORB相似;辉绿岩既有MORB特征又有IAT特征,在洋内弧后盆地扩张环境中形成。辉长岩稀土配分曲线与N-MORB的类似;微量元素中K、Rb、Ba等富集,Nb、Ta亏损,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与典型的N-MORB特征有区别;既有MORB特征,也显示了俯冲带物质的参与,为消减带上弧后盆地次级扩张产生的新洋壳。因此,洞错蛇绿岩为SSZ型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地球化学 洞错盆地 西藏
下载PDF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岩斜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蛇绿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04
11
作者 徐学义 夏林圻 +4 位作者 马中平 王彦斌 夏祖春 李向民 王立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94,共12页
巴音沟蛇绿岩侵位于辉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亏损LREE和不相容元素,(Ce/Yb)N=0.67—0.88,(Gd/Yb)N=0.63—0.73,εNd(t)=8.36—8.52,^87Sr/^86Sr(t)=0.70365~0.70408,为亏损地幔来源花岗岩,是蛇绿岩的组成部分。... 巴音沟蛇绿岩侵位于辉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亏损LREE和不相容元素,(Ce/Yb)N=0.67—0.88,(Gd/Yb)N=0.63—0.73,εNd(t)=8.36—8.52,^87Sr/^86Sr(t)=0.70365~0.70408,为亏损地幔来源花岗岩,是蛇绿岩的组成部分。斜长花岗岩的精细SHRIMP锆石U—Pb年龄为324.8±7.1Ma,表明巴音沟蛇绿岩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巴音沟蛇绿岩中辉长岩、辉绿岩、基性熔岩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呈平坦型分布,(Ce/Yb)N=0.63~1.36,(Gd/Yb)N=1.02—1.41,近似于N—MORB分配型式.^87Sr/^86Sr比值变化于0.70306—0.70439,εNd(t)=4.63~8.69,表明其岩浆主体来源于N—MORB,但在形成过程中有OIB组分的加入。结合天山石炭纪区域火山岩的研究,认为巴音沟蛇绿岩形成于大陆裂谷向大洋裂谷转化的构造环境,它是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红海型”洋盆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沟蛇绿岩 斜长花岗岩 SHRIMP U—Pb定年 蛇绿岩成因 北天山
下载PDF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岩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测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42
12
作者 徐学义 马中平 +4 位作者 夏林圻 王彦斌 李向民 夏祖春 王立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3-527,共5页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仅产于辉长岩顶部,二者呈突变或渐变接触关系。本文应用SHRIMP方法对斜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了324.8±7.1Ma(2σ)的年龄,这一年龄精确反映了巴音沟蛇绿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巴音沟蛇绿岩代...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仅产于辉长岩顶部,二者呈突变或渐变接触关系。本文应用SHRIMP方法对斜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了324.8±7.1Ma(2σ)的年龄,这一年龄精确反映了巴音沟蛇绿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巴音沟蛇绿岩代表了天山晚古生代“红海型”洋盆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花岗岩 巴音沟蛇绿岩 SHRIMP 早石炭世 SHRIMP测年 蛇绿岩 北天山 锆石 接触关系 地质记录
下载PDF
新疆东昆仑鸭子泉蛇绿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8
13
作者 杨金中 沈远超 +2 位作者 李光明 刘铁兵 曾庆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9-314,共6页
鸭子泉蛇绿岩位于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山系中部, 与阿尔金断裂平行产出, 由超基性岩、基性岩和拉斑玄武岩等组成。它侵位于早石炭世含放射虫的深海沉积物中, 可能代表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板块俯冲带。蛇绿岩可能来源于俯... 鸭子泉蛇绿岩位于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山系中部, 与阿尔金断裂平行产出, 由超基性岩、基性岩和拉斑玄武岩等组成。它侵位于早石炭世含放射虫的深海沉积物中, 可能代表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板块俯冲带。蛇绿岩可能来源于俯冲带附近的由小型扩张中心形成的次生洋壳, 之后由于消减作用, 侵位到深海沉积物中, 形成了造山带中的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造山带 俯冲带 鸭子泉 蛇绿岩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形成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鉴别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文霞 赵志丹 +5 位作者 朱弟成 董国臣 周肃 莫宣学 Don DePAOLO Yildirim DILEK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63-1673,共11页
本文对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中部日喀则地区夏鲁蛇绿岩中的基性岩石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为低钾亚碱性玄武质岩石,具有低TiO2(0.64%~1.5%)、低K2O(<0.69%)、富Na2O(2.5%~6.0%)、烧失量普遍较高(2.0%~7.5%)的特征,表明样... 本文对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中部日喀则地区夏鲁蛇绿岩中的基性岩石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为低钾亚碱性玄武质岩石,具有低TiO2(0.64%~1.5%)、低K2O(<0.69%)、富Na2O(2.5%~6.0%)、烧失量普遍较高(2.0%~7.5%)的特征,表明样品普遍遭受蚀变。岩石具有与N-MORB类似的稀土元素和总体一致的微量元素特征,但是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了洋脊玄武岩向着岛弧岩浆作用的过渡趋势。日喀则蛇绿岩不是典型的洋中脊成因,应为SSZ型蛇绿岩,可能形成于与洋内俯冲有关的SSZ型的弧后或者弧前盆地中。对东西延伸超过1500km的雅鲁藏布蛇绿岩246套基性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的地球化学判别,表明至少存在大陆岛弧型、地幔柱-洋内热点型、洋中脊-大洋岛弧型和典型大洋岛弧型等四种类型洋壳,揭示了特提斯洋存在多种构造环境的特征,有利于恢复和还原一个长期演化的、丰富的特提斯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夏鲁蛇绿岩 地球化学判别 构造环境 雅鲁藏布蛇绿岩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蛇绿岩类型: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40
15
作者 邱瑞照 邓晋福 +7 位作者 周肃 李廷栋 肖庆辉 郭铁鹰 蔡志勇 李国良 黄圭成 孟祥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7-291,共15页
对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班公湖蛇绿岩、狮泉河蛇绿岩、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和普兰—当穷蛇绿岩带中代表性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4条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 对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班公湖蛇绿岩、狮泉河蛇绿岩、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和普兰—当穷蛇绿岩带中代表性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4条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镁、贫铝、钙、碱的特点;论述了地幔橄榄岩轻稀土元素富集是由于先经历了较强的部分熔融,后经历了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的二次过程;微量元素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b、不活动元素Nb、Zr、Hf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等元素的丰度较高,以及Ti、Sm、Y、Yb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的特点,与交代地幔岩特征类似;Pb、Sr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壳源组分混入的特点,说明青藏高原西部的蛇绿岩曾受洋壳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作用,蛇绿岩产于SSZ构造环境。对比青藏高原东部、三江、西昆仑地区以及形成于典型的SSZ环境的Troodos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就岩石化学富MgO、轻稀土元素富集而言,它们具有与青藏高原西部基本一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与俯冲岩浆作用有关的玻安岩和埃达克岩产出,说明可能包括三江、西昆仑库地在内的青藏高原不同时代蛇绿岩都主要形成于俯冲消减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构造环境 SSZ型蛇绿岩 青藏高原西部
下载PDF
阿拉善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
16
作者 李会恺 李敬华 +5 位作者 张盼 胡瑞刚 邢东雪 成亮 王齐 江娜 《矿产勘查》 2023年第7期1062-1073,共12页
本文通过1∶5万地质调查工作,详细查明了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成矿地质背景及物、化探异常特征;蛇绿岩带内圈定了7个多金属矿点和3条Sb异常带;后者元素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多元素异常套合好,且对应有明显的航磁异常。蛇绿岩带内多金属矿... 本文通过1∶5万地质调查工作,详细查明了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成矿地质背景及物、化探异常特征;蛇绿岩带内圈定了7个多金属矿点和3条Sb异常带;后者元素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多元素异常套合好,且对应有明显的航磁异常。蛇绿岩带内多金属矿化主要与其内部的石炭纪中酸性侵入岩及部分高背景值岩块有关,成矿时间应为早石炭世,俯冲构造持续活动形成叠加于NE向蛇绿岩带之上的NWW向构造,前者主要为区域控岩和导矿构造,后者则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综合分析认为,蛇绿岩带形成过程限定了区域成矿时间,带内地质体性质和空间分布决定了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物化探工作可以有效圈定找矿靶区,结合不同找矿标志可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对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成矿规律的总结,对区域周边及同类地区成矿预测及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尔乌苏 蛇绿岩 锑多金属矿 构造叠加复合
下载PDF
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钱青 孙晓猛 +2 位作者 张旗 韩松 贾秀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38-1046,共9页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的详细的野外、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该区火山岩由多个火山角砾岩—块状玄武岩—凝灰岩的旋回所组成;蛇绿岩之上整合覆盖着一套火山岩—沉积岩组合(蛇绿岩的上覆岩系)。蛇绿岩中玄武岩...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九个泉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的详细的野外、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该区火山岩由多个火山角砾岩—块状玄武岩—凝灰岩的旋回所组成;蛇绿岩之上整合覆盖着一套火山岩—沉积岩组合(蛇绿岩的上覆岩系)。蛇绿岩中玄武岩为典型的N-MORB,其上覆岩系中玄武岩为E-MORB。剖面从下到上,玄武岩中LREE,HFSE含量递增。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和沉积岩的岩相学反映了洋壳从扩张中脊向大陆方向迁移的动力学过程,蛇绿岩从形成到侵位的时间间隔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九个泉 蛇绿岩 蛇绿岩上覆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及其与洋壳的对比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旗 钱青 陈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3-200,共8页
文中由蛇绿岩和蛇绿岩上覆岩系的差别,引出上部洋壳和下部洋壳的概念。指出下部洋壳和上部洋壳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它们的组成不同,下部洋壳仅由镁铁超镁铁岩组成,包括玄武岩、辉长岩、超镁铁质堆晶岩等;而上部洋壳则由沉积岩(主... 文中由蛇绿岩和蛇绿岩上覆岩系的差别,引出上部洋壳和下部洋壳的概念。指出下部洋壳和上部洋壳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它们的组成不同,下部洋壳仅由镁铁超镁铁岩组成,包括玄武岩、辉长岩、超镁铁质堆晶岩等;而上部洋壳则由沉积岩(主要是深海相的,少量为浅海相)和长英质、镁铁质以及超镁铁的喷出岩(及少量侵入岩)组成。其次洋壳岩浆的成因和形成方式不同,下洋壳产于板块扩张脊,是板块扩张作用的产物;上洋壳产于扩张轴外,属于轴外岩浆系列。当洋盆闭合洋壳侵位到陆壳之上时,下洋壳即成为蛇绿岩,而上洋壳则构成蛇绿岩的上覆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蛇绿岩上覆岩系 上部洋壳 洋壳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性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文霞 赵志丹 +3 位作者 朱弟成 刘栋 莫宣学 路远发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302,340,共10页
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是西藏南部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出露较好的蛇绿岩之一.对日喀则地区白朗蛇绿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其基性岩石为钙碱性系列,主要氧化物具有低钛(0.6% ~1.1%)和富镁(6.6% ~8.7%)、高铝(15.3% ... 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是西藏南部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出露较好的蛇绿岩之一.对日喀则地区白朗蛇绿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其基性岩石为钙碱性系列,主要氧化物具有低钛(0.6% ~1.1%)和富镁(6.6% ~8.7%)、高铝(15.3% ~16.0%),以及烧失量普遍较高(2.8% ~4.6%)的特征.岩石微量元素配分型式与N-MORB类似,又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受到了俯冲作用的影响.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源区为略富集的MORB型地幔.白朗蛇绿岩所代表的特提斯地幔域与印度洋地幔域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进一步证实了现今的印度洋继承了特提斯地幔域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朗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源区性质 雅鲁藏布蛇绿岩 西藏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西段错不扎地幔橄榄岩组成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光英 杨经绥 +5 位作者 熊发挥 刘飞 牛晓露 连东洋 王云鹏 赵一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7-1353,共17页
错不扎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北亚带,岩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带状产出,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和辉长岩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体为方辉橄榄岩,详细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错不扎方辉橄榄岩中橄榄石为镁橄榄石,斜方辉石主要为顽... 错不扎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北亚带,岩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带状产出,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和辉长岩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体为方辉橄榄岩,详细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错不扎方辉橄榄岩中橄榄石为镁橄榄石,斜方辉石主要为顽火辉石,而单斜辉石主要为顽透辉石和透辉石,铬尖晶石具有高Al和高Mg(Mg#=60~70)特征。稀土配分图解显示其具有轻稀土亏损而重稀土富集的左倾型亏损地幔源区特征,(La/Yb)N=0.11~0.60,模拟结果显示其为经历了15%~20%部分熔融后的残余,与快速扩张大洋中脊环境下形成的深海橄榄岩的熔融程度(10%~22%)较为一致。此外,错不扎方辉橄榄岩轻稀土含量明显高于部分熔融模型中LREE的含量,而且,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和高场强元素Ta、Hf和Ti,这一特征指示错不扎方辉橄榄岩在大洋中脊环境形成后又受到后期俯冲带熔/流体的改造。结合南北两带不同蛇绿岩体构造环境的对比,笔者认为雅鲁藏布江西段南北两带蛇绿岩体具有相似的形成环境,两者在地理位置以及产状方面的差别可能是受到构造侵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 错不扎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部分熔融 熔/流体-岩石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