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胱氨酸、蛋氨酸对体外培养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及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
1
作者 康佳 段香茹 +6 位作者 尹雪姣 杨若晨 李太春 单新雨 陈美静 张英杰 刘月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27,共13页
旨在探讨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对体外培养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SF)生长及毛乳头细胞(DPCs)增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只1周岁左右健康雄性燕山绒山羊皮肤若干,完整分离的次级毛囊随机分成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3个重复... 旨在探讨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对体外培养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SF)生长及毛乳头细胞(DPCs)增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只1周岁左右健康雄性燕山绒山羊皮肤若干,完整分离的次级毛囊随机分成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8根毛囊,Cys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40、80、120、160和200μg·mL^(-1);Met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10、15、20、25和30μg·mL^(-1)。毛囊培养7 d,每隔24 h观察毛囊生长形态并测量毛囊生长长度。从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中提取、纯化DPCs,细胞计数并绘制DPCs生长曲线,将DPCs随机分为Cys试验组和Met试验组,每组各浓度6个重复,Cys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20、40、60、80、100μg·mL^(-1);Met试验组添加浓度分别为0、2、4、6、8、10μg·mL^(-1)。培养2 h后用CCK-8试剂盒进行细胞增殖活力测定,确定燕山绒山羊DPCs中Cys和Met的最适培养浓度,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Cys和Met的DPCs增殖相关基因(PCNA、CCND1、CDC42、CDK 4)、凋亡相关基因(P21、P53、Bax、Caspase-3、Bcl-2)、皮肤细胞分化相关基因(IVL)及角蛋白相关基因(K10、K 14)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和120μg·mL^(-1) Cys与10、15、20和25μg·mL^(-1) Met均可显著影响次级毛囊生长速率和累计生长长度(P<0.01),且120μg·mL^(-1) Cys和20μg·mL^(-1) Met促生长效果最好;添加20、40和60μg·mL^(-1) Cys可以显著影响DPCs增殖(P<0.05),添加40μg·mL^(-1) Cys显著上调PCNA、CCND1、CDK4、Bcl-2、K10、K 14和IVL基因mRNA表达量(P<0.05);添加6μg·mL^(-1) Met可以显著影响DPCs增殖(P<0.05),并显著上调PCNA、CCND1、CDK4、P21、Bcl-2、K 10和K 14基因mRNA表达量(P<0.05)。综上,添加Cys和Met可以显著促进长绒期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20μg·mL^(-1)和20μg·mL^(-1);添加Cys和Met可通过上调细胞增殖、分化、角蛋白等基因mRNA、下调细胞凋亡基因mRNA表达,促进乳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燕山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 蛋氨酸 绒山羊 次级毛囊 毛乳头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马晓阳 朱海林 侯龙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2(IL-12)、磷脂转运蛋白(PLTP)、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磺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探讨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唐红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73-174,178,共3页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治疗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为对照组,对照组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判定治疗效果,并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3例(7.50%),低于对照组10例(25.00%)(P<0.05)。结论: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症酒精肝,可降低肝功能指标,减轻瘙痒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酒精肝 丁二磺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熊去氧胆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miR-144-3p参与高蛋氨酸饮食诱导Cbs^(+/-)小鼠的肝细胞自噬
4
作者 盛思琪 谢琳 +6 位作者 赵翔宇 姜怡邓 吴凯 熊建团 杨安宁 郝银菊 焦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9-1294,共6页
背景:高蛋氨酸饮食可导致Cbs^(+/-)小鼠发生肝损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肝脂肪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微小RNA(miRNAs)参与细胞存活、分化和细胞自噬等各种细胞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 背景:高蛋氨酸饮食可导致Cbs^(+/-)小鼠发生肝损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肝脂肪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微小RNA(miRNAs)参与细胞存活、分化和细胞自噬等各种细胞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miR-144-3p在高蛋氨酸饮食诱导Cbs^(+/-)小鼠肝细胞自噬中的关键作用。方法:①选取4周龄体质量相近的雄性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正常(Cbs^(+/+))小鼠和单基因敲除(Cbs^(+/-))小鼠各10只,均饲以高蛋氨酸饮食,12周后处死,留取肝脏组织。②体外培养人源肝细胞(HL-7702),分为对照组(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组(10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mimic-NC组(转染mimic-NC)、mimic-NC+同型半胱氨酸组(转染mimic-NC+10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miR-144-3p mimic组(转染miR-144-3p mimic)、miR-144-3p mimic+同型半胱氨酸组(转染miR-144-3p mimic+10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inhibitor-NC组(转染inhibitor-NC)、inhibitor-NC+同型半胱氨酸组(转染inhibitor-NC+10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miR-144-3p inhibitor组(转染miR-144-3p inhibitor)、miR-144-3p inhibitor+同型半胱氨酸组(转染miR-144-3p inhibitor+100μmol/L同型半胱氨酸)。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和肝细胞中miR-144-3p的表达水平;转染miR-144-3p模拟物或抑制剂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144-3p的转染效率及其对LC3B和p62蛋白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肝细胞miR-144-3p表达与肝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与Cbs^(+/+)组比较,Cbs^(+/-)组小鼠肝组织和同型半胱氨酸组肝细胞中miR-144-3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②转染miR-144-3p模拟物后,与mimic-NC比较,miR-144-3p mimic组中LC3B-Ⅱ/Ⅰ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转染miR-144-3p inhibitor后,得到相反的结果(P<0.01);③与mimic-NC组相比,miR-144-3p mimic组肝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降低(P<0.01);与inhibitor-NC组比较,得到相反的结果(P<0.01);④肝细胞中miR-144-3p的表达与肝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01,r=-0.8876)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01,r=-0.8299)的含量呈负相关;⑤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抑制miR-144-3p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的自噬,进而加重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44-3p 同型半胱 细胞自噬 肝损伤 蛋氨酸饮食
下载PDF
蛋氨酸及其小肽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宁 黄凌霞 刘红云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蛋氨酸是奶牛最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其在奶牛日粮中的缺乏可导致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蛋氨酸小肽作为蛋氨酸补充剂其利用效率比游离蛋氨酸更高,因此其在奶牛生产中的饲用价值值得深入探讨并开发应用。本文简述了蛋氨... 蛋氨酸是奶牛最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其在奶牛日粮中的缺乏可导致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蛋氨酸小肽作为蛋氨酸补充剂其利用效率比游离蛋氨酸更高,因此其在奶牛生产中的饲用价值值得深入探讨并开发应用。本文简述了蛋氨酸及其小肽的结构、吸收代谢方式和生物学功能,总结了蛋氨酸及其小肽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进展,并重点阐述了蛋氨酸及其小肽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蛋氨酸及其小肽在奶牛养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小肽 奶牛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硒代蛋氨酸对樱桃谷肉种鸭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吕鑫 姬红波 +4 位作者 刘剑 王俊棋 宋昕昊 郭大为 江善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代蛋氨酸对樱桃谷肉种鸭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8周龄、受精率和产蛋率接近的父母代樱桃谷肉种鸭12个单元,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单元(公鸭20只、母鸭10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硒代蛋氨酸对樱桃谷肉种鸭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8周龄、受精率和产蛋率接近的父母代樱桃谷肉种鸭12个单元,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单元(公鸭20只、母鸭10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硒含量0.07mg/kg);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mg/kg、0.3mg/kg、0.5mg/kg硒代蛋氨酸(硒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14 mg/kg、0.35 mg/kg、0.54 mg/kg)。试验期为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硒代蛋氨酸显著提高樱桃谷肉种公鸭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01)和二次曲线关系(P<0.001);硒代蛋氨酸显著降低樱桃谷肉种母鸭的死亡率(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01)和二次曲线关系(P<0.001);硒代蛋氨酸显著提高樱桃谷肉种鸭的受精率(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01)和二次曲线关系(P=0.024);硒代蛋氨酸显著降低樱桃谷肉种鸭血清尿酸含量(P<0.05)和丙二醛含量(P<0.05),尿酸含量呈一次线性关系(P<0.001),丙二醛含量呈一次线性关系(P<0.001)和二次曲线关系(P<0.001);硒代蛋氨酸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01);0.3 mg/kg、0.5 mg/kg硒代蛋氨酸显著提高樱桃谷肉种鸭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12)。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1~0.5 mg/kg硒代蛋氨酸可以提高种公鸭精液品质,改善樱桃谷肉种鸭种蛋受精率,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综合精子密度、死亡率、受精率、血清尿酸和丙二醛含量,肉种鸭饲粮硒代蛋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4~0.3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代蛋氨酸 肉种鸭 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丘永芳 邱梅花 邱小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20-22,27,共4页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肝硬化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甘草酸苷组(n=37)与联合用药组(n=38)。甘草酸苷组在常规治...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肝硬化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甘草酸苷组(n=37)与联合用药组(n=38)。甘草酸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用药组在甘草酸苷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2组均连续用药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与用药2周后细胞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酶(HA)]、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甘草酸苷组(94.74%vs. 75.68%,χ^(2)=5.442,P=0.020)。用药2周后,2组血清sICMA-1、VCAM-1、ⅣC、PCⅢ、HA及GGT、AST、ALT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甘草酸苷组(P<0.01)。甘草酸苷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1%vs. 21.05%,χ^(2)=0.744,P=0.389)。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效果较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更好,可更有效地改善机体黏附分子水平,减轻肝纤维化,提高肝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早期 丁二磺腺苷蛋氨酸 复方甘草 肝功能
原文传递
高产蛋氨酸内生菌的筛选、诱变及发酵条件优化
8
作者 朱青永 张鑫 +4 位作者 邓紫菱 扎西多杰 余佳莉 陈启和 刘政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1,共8页
为筛选出蛋氨酸高产菌株,该研究对富含蛋氨酸的盐肤木种子中的内生菌进行挖掘。对筛选出的蛋氨酸产量较高的内生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利用蛋氨酸结构类似物和^(60)Co-γ射线诱变进一步筛选。随后通过响应面试验,探究葡萄糖添加量、硫酸... 为筛选出蛋氨酸高产菌株,该研究对富含蛋氨酸的盐肤木种子中的内生菌进行挖掘。对筛选出的蛋氨酸产量较高的内生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利用蛋氨酸结构类似物和^(60)Co-γ射线诱变进一步筛选。随后通过响应面试验,探究葡萄糖添加量、硫酸钠添加量和法尼醇添加量对该菌株蛋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产蛋氨酸的菌株LB-2,使用16S rRNA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微球菌。随后,经过诱变筛选得到高产蛋氨酸的菌株LB-2-13。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在葡萄糖14.70 g/L,硫酸钠0.98 g/L,法尼醇96.35μmol/L的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蛋氨酸的产量最高,可以达到2.85 g/L,产量提高了约88%。该研究首次使用植物内生菌作为原始菌株,利用蛋氨酸结构类似物和^(60)Co-γ射线诱变筛选高产蛋氨酸菌株,可为微生物发酵法实现蛋氨酸的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菌 蛋氨酸 内生菌 诱变育种 发酵优化
下载PDF
硒代蛋氨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9
作者 唐煌尧 魏浩 +1 位作者 张伟 贾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5-2162,共8页
硒代蛋氨酸(Se-Met)是动物从植物性饲料原料中获取硒的主要形式,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缓解畜禽应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硒代蛋氨酸的抗... 硒代蛋氨酸(Se-Met)是动物从植物性饲料原料中获取硒的主要形式,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缓解畜禽应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硒代蛋氨酸的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主要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旨在为硒代蛋氨酸在畜禽生产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代蛋氨酸 生物学功能 畜禽生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半腱肌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0
作者 左子珍 王海波 +4 位作者 柴志欣 符健慧 张翔飞 罗晓林 钟金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2-1114,共13页
旨在探究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半腱肌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岁、体重为(252.79±15.95)kg的健康麦洼公牦牛24头,将其随机分为4组:基础日粮(CON)、基础日粮加5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1)、基础日粮加... 旨在探究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半腱肌肉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岁、体重为(252.79±15.95)kg的健康麦洼公牦牛24头,将其随机分为4组:基础日粮(CON)、基础日粮加5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1)、基础日粮加10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2)和基础日粮加15 g·d^(-1)过瘤胃蛋氨酸(RPM3),预饲10 d,舍饲70 d后屠宰。结果表明,RPM3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RPM1组与RPM2组(P<0.05);RPM1组、RPM2组、RPM3组的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牦牛半腱肌样品中共检验出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计算发现,CON组、RPM1组、RPM2组和RPM3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有9种、11种、9种和10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为牦牛半腱肌提供了独特的肉香与油脂香等;CON组、RPM1组与RPM2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壬醛,而RPM3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1-辛烯-3-醇;RPM1组的醛类物质含量最高,且具有独特的水果香味与坚果味,RPM2组的醇类与烃类物质的种类最多。四组半腱肌样品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半腱肌CON组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RPM1组和RPM2组(P<0.05),其中RPM1组与RPM2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PM1组二十二碳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和RPM3组(P<0.05);RPM1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著高于RPM2组与RPM3组(P<0.05),其中RPM1组肉豆蔻油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ON组十七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PM1组二十四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RPM2组(P<0.05);各组间半腱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10 g·d^(-1)的过瘤胃蛋氨酸组牦牛半腱肌中风味丰富度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最高;日粮添加5 g·d^(-1)过瘤胃蛋氨酸组牦牛半腱肌中脂肪酸含量最高,且分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牦牛半腱肌 肉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脂肪
下载PDF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毛华东 王娜 +3 位作者 隋超 刘正勇 张聃炀 陈京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9,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氨酸水平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其饲料中蛋氨酸的最适需求量。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DL-蛋氨酸(0、0.2%、0.4%、0.6%、0.8%、1.0%)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实测饲料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72%、1.0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氨酸水平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其饲料中蛋氨酸的最适需求量。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DL-蛋氨酸(0、0.2%、0.4%、0.6%、0.8%、1.0%)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实测饲料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72%、1.00%、1.12%、1.27%、1.48%、1.67%。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幼鱼[鱼苗初始体重(3.50±0.02)g],养殖试验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添加0.6%蛋氨酸组鱼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添加0.4%和0.6%蛋氨酸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添加0、0.2%、0.8%和1.0%蛋氨酸组(P<0.05);添加0.6%蛋氨酸组饲料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添加0.4%和0.6%蛋氨酸组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0%蛋氨酸组(P<0.05);添加0.2%、0.4%和0.6%蛋氨酸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0.8%蛋氨酸组(P<0.05)。添加0.4%蛋氨酸组鱼肌肉的各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添加1.0%蛋氨酸组(P<0.05),与添加0、0.2%和0.6%蛋氨酸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6%蛋氨酸组鱼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添加0、0.2%、0.8%和1.0%蛋氨酸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低于添加0、0.2%和1.0%蛋氨酸组(P<0.05),鱼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依据增重率与饲料蛋氨酸水平的折线模型分析,得出绿鳍马面鲀幼鱼饲料中蛋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1.27%,占饲料粗蛋白含量的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饲料 蛋氨酸 生长 酶活力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高脂饮食和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构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
12
作者 王熠昕 谭诗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比较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饮食和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deficient,MCD)饮食对C57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其差异表达基因(GEO-data... 目的比较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饮食和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deficient,MCD)饮食对C57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其差异表达基因(GEO-data-based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78170、GSE123354的表达数据。使用R语言分别比较C57小鼠对照组与MCD饮食组、C57小鼠对照组与HFD饮食组数据获得DEGs。对DEGs进行进一步的差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构建基因和蛋白互作网络及重叠DEGs对比分析。结果筛选出HFD诱导的上调基因44个,下调基因16个;MCD诱导的上调基因43个,下调基因73个;分析富集分析排名前12位的生物学过程,提示HFD与肝脏单纯脂肪积累相关,MCD则能全方位促进NAFL进一步转变为NASH。结论HFD诱导的基因主要涉及肝脏脂肪积累,而MCD更倾向于全方位促进NAFL向NASH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蛋氨酸胆碱缺乏 高脂饮食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低蛋白日粮对育雏期皖西白鹅血液生化和胸腺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张鑫 张康 +6 位作者 史文龙 程露 胡倩倩 李小金 靳蒙蒙 任曼 李升和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低蛋白日粮对育雏期皖西白鹅血液免疫指标和胸腺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180只1日龄皖西白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试验采用3×2因子设计(不同蛋白水平:20%、18%、16%,分别平衡赖氨酸、蛋... 目的:探究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低蛋白日粮对育雏期皖西白鹅血液免疫指标和胸腺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180只1日龄皖西白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试验采用3×2因子设计(不同蛋白水平:20%、18%、16%,分别平衡赖氨酸、蛋氨酸),于14和28日龄分别采集血液和胸腺,研究不同氨基酸平衡模式及蛋白水平对育雏期皖西白鹅血液免疫指标以及胸腺结构的影响。结果:14日龄时,D组MCV、MCH显著高于E、F组(P<0.05);F组血清TP、ALB、AST含量显著高于D、E组(P<0.05),D组UA极显著高于F组(P<0.01);A组TG含量显著高于B、C组(P<0.05);28日龄时低蛋白组ALP显著高于高蛋白组。14与28日龄各组胸腺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低蛋白日粮平衡氨基酸可以提高育雏期皖西白鹅的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尿酸沉积,且对胸腺发育没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白日粮 血液指标 胸腺 皖西白鹅
下载PDF
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程艳洁 王鹏飞 李峻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A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AH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给予复方蛋氨酸胆碱... 目的观察应用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A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AH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给予复方蛋氨酸胆碱或复方蛋氨酸胆碱联合水飞蓟素治疗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和Ⅳ型胶原(Ⅳ-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瘦素(LEP)、脂联素(APN)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1.8±4.9)IU/L和(42.5±4.9)I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5.3±6.8)IU/L和(62.7±5.8)IU/L,P<0.05】;观察组血清HA、PCⅢ和Ⅳ-C水平分别为(103.6±13.5)μg/L、(94.2±9.8)μg/L和(75.2±8.6)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6.2±15.3)μg/L、(125.8±13.3)μg/L和(112.3±14.5)μg/L,P<0.05】;观察组血清PPARγ、LEP和IL-18水平分别为(231.7±26.8)pg/mL、(5.4±0.7)μg/L和(92.5±11.7)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5.3±29.4)pg/mL、(8.3±0.9)μg/L和(118.5±12.4)ng/mL,P<0.05】,而血清APN水平为(15.4±1.7)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1.3±1.9)ng/L,P<0.05】。结论应用水飞蓟素联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AH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肝功能指标恢复,可能对延缓肝纤维化进展、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调节脂代谢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炎 水飞蓟素 复方蛋氨酸胆碱 肝纤维化 治疗
下载PDF
蛋氨酸铬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郭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蛋氨酸铬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将200头健康、日龄、体况及体重相近(100±2.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杜×长...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蛋氨酸铬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将200头健康、日龄、体况及体重相近(100±2.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各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5、0.7mg/kg蛋氨酸铬(以铬形式计),预饲验7d,试验期56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显著提高13.5%、12.2%(P <0.05),料重比较1组比显著降低8.7%、7.3%(P <0.05);(2)试验3、4组育肥猪血清中TP含量较1组显著提高16.4%、16.1%(P <0.05),其血清中AST、TC、BUN含量较1组比显著降低17.8%、18.4%、12.4%、12.8%、13.3%、11.3%(P <0.05);(3)试验3、4组育肥猪血清中IgG、IL-2含量及CSFV抗体水平较1组比分别显著提高10.5%、12.3%、14.8%、22.9%、18.0%、15.6%(P <0.05)。综上所述,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铬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免疫水平,本试验条件下,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mg/kg蛋氨酸铬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育肥猪 血液生化 免疫指标
下载PDF
瘤胃保护蛋氨酸在泌乳奶牛上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李慧莲 刘西萍 《中国奶牛》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瘤胃保护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功能,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是奶牛日粮中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蛋氨酸的类型,在泌乳期奶牛上的生物学作用及影响其作用的因素,以期为瘤胃保护蛋氨酸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的... 瘤胃保护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功能,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是奶牛日粮中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蛋氨酸的类型,在泌乳期奶牛上的生物学作用及影响其作用的因素,以期为瘤胃保护蛋氨酸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的精确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保护蛋氨酸 奶牛 产奶量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影响
17
作者 徐紫娟 徐小翠 刘晓媛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就诊于上饶市立医院的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就诊于上饶市立医院的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两组均口服熊去氧胆酸,观察组增加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黄疸缓解时间、瘙痒程度(Ribalta评分)],胆汁代谢功能[总胆汁酸(TBA)、胆汁酸(CBA)、甘胆酸(CG)],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随访统计两组分娩后妊娠结局(母婴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差别。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瘙痒、黄疸症均有缓解,且观察组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血清中胆汁代谢功能指标(TBA、CBA、CG),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水平均有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随访至分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且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P<0.05)。两组妊娠时其他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可加速瘙痒和黄疸症的恢复时间,促进胆汁代谢及肝功能损伤的恢复,改善胎盘血流灌注、维持血氧输送能力,降低宫内窘迫发生率,提升新生儿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内肝胆汁淤积 熊去氧胆 丁二磺腺苷蛋氨酸 肝功能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熊去氧胆酸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徐海燕 张秀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24-126,129,共4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AM)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5月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ICP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AM)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5月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ICP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UDCA联合SAAM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分娩方式、胎儿异常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治疗1周后,2组TBA、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5.79%低于对照组的39.47%(χ^(2)=5.330,P=0.021),阴道分娩率为81.58%高于对照组的55.26%(χ^(2)=6.090,P=0.014);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UDCA及SAAM治疗ICP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低分子肝素钙 熊去氧胆 丁二磺腺苷蛋氨酸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的预后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征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20-23,54,共5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性(Hepatitis B Virus, HBV)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患者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Adenylmethionine Succinate, SAMe)开展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新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HBV...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性(Hepatitis B Virus, HBV)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患者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Adenylmethionine Succinate, SAMe)开展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新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HBV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案开展用药,研究组以对照组用药为基础增加使用SAMe。对两组肝功能、胆汁代谢指标、预后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HBV肝硬化同时合并有胆汁淤积的患者,于常规保肝用药为基础上增加使用SAMe可有效提升预后疗效,促进患者肝功能与肝汁代谢功能改善,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胆汁淤积 丁二磺腺苷蛋氨酸 预后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韩贝贝 翁玲玲 +1 位作者 郭淑华 郑雪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94-96,100,共4页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水平、瘙痒程度[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T、AST、T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II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2、IL-1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瘙痒程度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熊去氧胆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 肝功能 瘙痒 炎性因子 不良母婴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