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中蛋白变性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1
作者 姚普照 夏淑英 +1 位作者 牟时锋 高发奎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93-95,共3页
本文进行了一种用蛋白变性剂提取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中蛋白质的工程设计和应用实验研究。工程应用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在年产3万吨马铃薯淀粉生产规模、运行工况75%的条件下,在马铃薯淀粉生产细胞液水中加入复合型蛋白变性剂进行变性析出... 本文进行了一种用蛋白变性剂提取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中蛋白质的工程设计和应用实验研究。工程应用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在年产3万吨马铃薯淀粉生产规模、运行工况75%的条件下,在马铃薯淀粉生产细胞液水中加入复合型蛋白变性剂进行变性析出,经多级沉淀工艺处理,蛋白质的提取率高达95.1%,COD_(Cr)的除率为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 蛋白变性提取 蛋白变性工程应用 蛋白变性技术
下载PDF
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的蛋白变性剂研究
2
作者 夏淑英 张如海 +1 位作者 牟时峰 高发奎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5期179-181,共3页
本文研究出了一种由尿素、聚丙烯酰胺、催化剂F1、消泡剂等组成的一种提取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中蛋白质的复合型蛋白变性剂,并研究了复合型蛋白变性剂各组分的最佳条件及配比。该变性剂在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的应用实验检测结果表明,... 本文研究出了一种由尿素、聚丙烯酰胺、催化剂F1、消泡剂等组成的一种提取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中蛋白质的复合型蛋白变性剂,并研究了复合型蛋白变性剂各组分的最佳条件及配比。该变性剂在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的应用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质和CODCr的浓度由变性前的3719mg/L和39358mg/L,分别降至54.3mg/L和1083mg/L,蛋白和COD_(Cr)的去除率分别为95.1%和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废水 蛋白变性 蛋白变性提取
下载PDF
快速与慢速解冻对冷冻猪肉品质特性及蛋白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明明 王亚秋 +6 位作者 刘新建 姚东昊 康壮丽 赵圣明 王正荣 何鸿举 马汉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3-30,36,共9页
研究快速解冻技术(微波、超声)与慢速解冻技术(流水、空气、低温、35℃静水)对猪肉品质特性及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影响,以新鲜猪肉作为对照组,分析六种解冻方式对冷冻肉,解冻速率、保水性、色泽、脂肪氧化程度(TBARS)、蛋白溶解性、蛋白变... 研究快速解冻技术(微波、超声)与慢速解冻技术(流水、空气、低温、35℃静水)对猪肉品质特性及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影响,以新鲜猪肉作为对照组,分析六种解冻方式对冷冻肉,解冻速率、保水性、色泽、脂肪氧化程度(TBARS)、蛋白溶解性、蛋白变性程度、新鲜度及剪切力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鲜猪肉相比,经解冻处理后,猪肉的品质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差示热量扫描仪(DSC)热分析也可看出,解冻方式对猪肉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有一定影响。六种解冻方式中,微波解冻作为一种快速解冻方式,耗时最短,解冻速率为39.61 cm/h,与慢速解冻相比,大大提高了解冻效率(p <0.05),且能较好地保持猪肉的保水性和嫩度,解冻后猪肉的TBARS值和蛋白变性程度较低,新鲜度也仍在一级鲜肉的水平。由此说明,微波解冻能较好地保持猪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解冻 慢速解冻 猪肉 品质特性 蛋白变性
下载PDF
蛋白变性剂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化学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小林 伍志权 +2 位作者 黄磊 黄卓烈 黎春怡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为了探索几种蛋白质变性剂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作用效果,以水溶性低分子量壳寡糖(COS,分子量约5000)作为修饰剂对已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进行化学修饰,得到纯化的化学修饰酶(COS-PG),然后,测定不同蛋白变性剂(尿素、盐酸胍、SDS... 为了探索几种蛋白质变性剂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作用效果,以水溶性低分子量壳寡糖(COS,分子量约5000)作为修饰剂对已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进行化学修饰,得到纯化的化学修饰酶(COS-PG),然后,测定不同蛋白变性剂(尿素、盐酸胍、SDS和苯酚)对纯化的PG和COS-PG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修饰后COS-PG的比活性是340.10 U(mg protein)1,比修饰前的PG提高了153%,COS-PG的糖含量比PG提高了43.11%,COS-PG的氨基修饰率为32.85%。SDS(十二烷基硫酸钠)、苯酚对PG和COS-PG活性有抑制作用,1 mmol L 1的SDS分别抑制了PG和COS-PG活性的80.99%和91.14%。10 mmol L 1的苯酚分别抑制了PG和COS-PG活性的34.08%和32.70%。低浓度的尿素和盐酸胍对PG有激活作用,5 mmol L 1的尿素使PG活性提高157.79%,3 mmol L 1的尿素使COS-PG的活性提高67.32%。2 mmol L 1的盐酸胍使PG活性提高57.64%,1 mmol L 1的盐酸胍使COS-PG的活性提高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蛋白变性 壳寡糖(COS) 化学修饰
下载PDF
顺铂植入剂在蛋白变性剂醋酸中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世亮 王军 +2 位作者 尹情胜 任翠丽 冯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顺铂植入剂与蛋白变性剂70%醋酸共存时的相容性以及顺铂植入剂的释药规律。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顺铂植入剂在蛋白变性剂70%醋酸中的形态变化。用HPLC法测定顺铂植入剂体外释药规律;测定顺铂植入剂植入小鼠体内后的释药规律。结... 目的:研究顺铂植入剂与蛋白变性剂70%醋酸共存时的相容性以及顺铂植入剂的释药规律。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顺铂植入剂在蛋白变性剂70%醋酸中的形态变化。用HPLC法测定顺铂植入剂体外释药规律;测定顺铂植入剂植入小鼠体内后的释药规律。结果:顺铂植入剂在70%醋酸中仅发生表面隆起、龟裂,植入剂的辅料被腐蚀。顺铂植入剂在70%醋酸中的释药和植入小鼠体内的释药均符合一级释药方程,但在体外释药较快。结论:顺铂植入剂与70%醋酸具有相容性,可以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缓释植入剂 蛋白变性 醋酸 体外释放
下载PDF
血红蛋白变性试验替代眼刺激试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廖艳 王雪 +2 位作者 张立实 李冠民 张宝旭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变性试验 (HD test)是否可作为体内眼刺激试验 (Draize test)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 用 HD test对 14种化学物质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 ,得到血红蛋白变性率为 5 0 %的受试物浓度值 (RDC50 )和1%受试物的最大可吸收波长...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变性试验 (HD test)是否可作为体内眼刺激试验 (Draize test)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 用 HD test对 14种化学物质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 ,得到血红蛋白变性率为 5 0 %的受试物浓度值 (RDC50 )和1%受试物的最大可吸收波长变化值 (1%λmax) ,与 Draize test两种评分标准 ,即最大平均值 (MAS)和 2 4 h作用值(S2 4 )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RDC50 与 Draize test的 MAS和 S2 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2 6和 0 .92 1;1%λmax与 MAS和 S2 4分别为 0 .881和 0 .791,即 RDC50 与 Draize test的相关性优于 1%λmax。但使用 RDC50 评价时常有数据信息的损失 ,而 1% λmax可用于评价不溶性物质 ,且与角膜评分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HD test可用于替代Dra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刺激试验 替代方法 血红蛋白变性试验
下载PDF
微波加热对大豆蛋白变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琳琳 孙宏霞 +2 位作者 王嘉琪 凃婧 孙冰玉 《农产品加工(下)》 2017年第8期10-12,共3页
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大豆粉中蛋白质的变性影响进行研究,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大豆蛋白质的氮溶解度指数(NSI值)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大豆粉蛋白质变性有较大的影响,加热时间的影响次之。大豆粉蛋白... 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大豆粉中蛋白质的变性影响进行研究,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大豆蛋白质的氮溶解度指数(NSI值)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大豆粉蛋白质变性有较大的影响,加热时间的影响次之。大豆粉蛋白质的热变性程度,除与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有关外,还与水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微波加热方法使大豆粉蛋白质变性的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20 s,料液比1∶2;经验证试验得出,微波加热处理后大豆粉中蛋白质的NSI值降至21.87%,蛋白质变性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变性 微波加热 氮溶解指数
下载PDF
饲料含水率对淀粉糊化及蛋白变性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谷文英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26-34,共9页
在过量水的条件下,用DSC测定了小麦淀粉、小麦面粉、大豆粕、鱼粉,以及用这些组分配合而成的对虾饲料等试样加热时的吸热曲线,并以此辩认了这些原料中所含淀粉及蛋白质的吸热峰值。在不同的水分含量条件下,测定了这些峰值的变化,其结果... 在过量水的条件下,用DSC测定了小麦淀粉、小麦面粉、大豆粕、鱼粉,以及用这些组分配合而成的对虾饲料等试样加热时的吸热曲线,并以此辩认了这些原料中所含淀粉及蛋白质的吸热峰值。在不同的水分含量条件下,测定了这些峰值的变化,其结果被引用于解释常用制粒条件(水分17%,温度93℃)下所得颗粒饲料的糊化度仅为35%左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饲料 淀粉糊化 蛋白变性温度
下载PDF
不同冻结温度下牛肉的肌原纤维蛋白变性与肌肉持水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钱书意 李侠 +3 位作者 孙圳 尚柯 关文强 张春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30,共7页
为明确冷冻温度对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和肌肉持水性(water-holding capacity,WHC)的影响、探讨肌原纤维蛋白变性与WHC的相关性。以牛背最长肌作实验材料,探究-9、-18、-23、-38℃下冻结后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和牛肉WHC。通过测定巯基... 为明确冷冻温度对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和肌肉持水性(water-holding capacity,WHC)的影响、探讨肌原纤维蛋白变性与WHC的相关性。以牛背最长肌作实验材料,探究-9、-18、-23、-38℃下冻结后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和牛肉WHC。通过测定巯基含量、蛋白质溶解度、Ca2+-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活力及蛋白质热稳定性考察牛肉冻结后肌原纤维蛋白变性情况,利用解冻汁液流失与加压失水率指标衡量牛肉WHC,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波谱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比分析了肌肉水分分布情况,并于4℃解冻后测定了色差与剪切力。结果表明:-23℃与-38℃下冻结试样较-9℃与-18℃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小:-23℃与-38℃下冻结试样蛋白质溶解度、Ca^(2+)-ATPase活力、巯基含量和总变性焓相比-9℃与-18℃实验组较高(P<0.05)。-23℃与-38℃下冻结牛肉解冻后L~*值、b~*值、剪切力、解冻汁液流失和加压失水率显著低于-9℃与-18℃(P<0.05)。LF-NMR及MRI结果相互佐证了肉样在-23℃与-38℃冻结下肌肉WHC高于-9℃与-18℃的实验结果。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蛋白质溶解度、Ca^(2+)-ATPase活力、巯基含量、总变性焓)与WHC(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水率)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L~*、b~*值及剪切力亦与WHC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验证了牛肉冻结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对肌肉持水性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导致牛肉解冻后出现肉色劣变、嫩度下降及汁液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温度 牛肉 肌原纤维蛋白变性 持水性
下载PDF
中国对虾超声辅助解冻的数值模拟及对蛋白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慢 吕瑞玲 +4 位作者 王丹丽 马晓彬 丁甜 凌建刚 刘东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94-101,共8页
为探究中国对虾超声辅助解冻过程中温度分布和解冻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蛋白变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超声辅助解冻非稳态过程进行模拟并验证,同时测定解冻后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与肌肉热稳定性的变化,旨在建立中国对虾的超... 为探究中国对虾超声辅助解冻过程中温度分布和解冻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蛋白变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超声辅助解冻非稳态过程进行模拟并验证,同时测定解冻后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与肌肉热稳定性的变化,旨在建立中国对虾的超声辅助解冻模型,为其解冻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解冻时中国对虾中心温度模拟值和实验值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943 3℃,静水解冻处理组的RMSE为0.907 7℃,证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解冻过程;与静水解冻相比,超声辅助解冻的解冻时间缩短了35.9%,显著提高了解冻速率;解冻后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没有发生变化,分子质量为70~100 kDa蛋白片段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和交联;最大荧光吸收波长无显著变化,但荧光强度增加;超声辅助解冻后肌肉的热稳定性接近鲜样,而静水解冻后肌肉热稳定性变差。综上认为超声辅助解冻是一种高效且有利于保持冷冻中国对虾品质的解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解冻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解冻时间 蛋白变性
下载PDF
中国对虾肌动球蛋白变性后ATPase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林洪 王长峰 +1 位作者 李兆杰 Khalid Jamil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475-480,共6页
在中国对虾肌动球蛋白(Aotomyosin)经冷冻变性和热变性后,对Ca2+-ATPase、Mg2+-ATPase活性及蛋白质溶解度进行了研究。冷冻变性之后,肌动球蛋白Ca2+-ATPase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一般贮... 在中国对虾肌动球蛋白(Aotomyosin)经冷冻变性和热变性后,对Ca2+-ATPase、Mg2+-ATPase活性及蛋白质溶解度进行了研究。冷冻变性之后,肌动球蛋白Ca2+-ATPase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一般贮藏温度越低,活性降低越快。热变性之后,肌动球蛋白Ca2+或Mg2+-ATPase活性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肌动球蛋白Ca2+或Mg2+-ATPase活性在35℃有一急剧下降的拐点,并分别在45℃、40℃附近低到0。由于蛋白质的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肌动球蛋白 蛋白变性 ATPASE活性
原文传递
两种蛋白变性剂检测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指数对孕期原发感染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玫 侯林浦 +3 位作者 姜英涛 高英 张萌 马旭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测定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蛳IgG)亲和指数(AI)的方法对诊断孕期巨细胞病毒(CMV)原发性感染的可行性。方法以35mmol/L二乙胺和8mol/L脲素作为温和蛋白变性剂,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CMV蛳IgGAI。结果检测111份血清标本,其中68例... 目的探讨测定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蛳IgG)亲和指数(AI)的方法对诊断孕期巨细胞病毒(CMV)原发性感染的可行性。方法以35mmol/L二乙胺和8mol/L脲素作为温和蛋白变性剂,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CMV蛳IgGAI。结果检测111份血清标本,其中68例为CMV既往感染,43例为CMV近期原发或近期再感染。CMV蛳IgM阳性、CMV蛳IgGAI<45%作为近期原发感染;AI>55%作为既往感染。脲素和二乙胺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50%和64.3%,特异性分别为97.1%、91.2%。结论用35mmol/L二乙胺洗脱一次10min的简易快速的方法检测CMV蛳IgGAI是可行的。CMV蛳IgGAI和CMV蛳IgM联合检测可能是目前用血清学方法区分近期原发与既往感染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变性 检测 巨细胞病毒 IGG抗体 亲和指数 孕期原发感染 诊断
原文传递
冷冻-解冻循环对鳞鲀(Abalistes Stellaris)鱼糜蛋白变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爱梅 Soottawat Benjiakul 曾庆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3-96,共4页
研究了冷冻 -解冻循环对鳞鱼糜蛋白变性的影响 ,测定指标为蛋白质盐溶性、Ca2 + ATPase活性及鱼糜凝胶的破断强度、凹陷深度、压出水分和白度 .结果表明 :随冷冻 -解冻循环次数增加 ,鳞白肉鱼糜及全肉鱼糜蛋白的盐溶性和Ca2 + ATP... 研究了冷冻 -解冻循环对鳞鱼糜蛋白变性的影响 ,测定指标为蛋白质盐溶性、Ca2 + ATPase活性及鱼糜凝胶的破断强度、凹陷深度、压出水分和白度 .结果表明 :随冷冻 -解冻循环次数增加 ,鳞白肉鱼糜及全肉鱼糜蛋白的盐溶性和Ca2 + ATPase活性均下降 ,表明鱼糜蛋白发生了变性 ;鱼糜凝胶的破断强度、凹陷深度及持水性也下降 (白度除外 ) .因此 ,在加工中应避免反复冷冻 -解冻 ,以保证鳞鱼糜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条鱼 解冻 蛋白变性 持水能力 冷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在加工过程中蛋白变性和预防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习文社 何远芹 +2 位作者 刘炳奎 栾居科 刘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57,共2页
介绍了大豆蛋白在加工过程中 ,常见的几种蛋白变性 ,并按不同时期特性 ,提出了一些最佳控制措施。
关键词 浸出 大豆蛋白 蛋白变性 生产过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载脂蛋白E与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变性
15
作者 岳培斌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的最重要类型,其典型病理改变是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近年研究发现载脂蛋白E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载脂蛋白E4可促进β-淀粉样蛋白聚集并沉积形成老年斑团块,促...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的最重要类型,其典型病理改变是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近年研究发现载脂蛋白E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载脂蛋白E4可促进β-淀粉样蛋白聚集并沉积形成老年斑团块,促进异常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自发聚集形成双螺旋丝和神经纤维缠结,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载脂蛋白E3具有保护作用,抑制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淀粉样蛋白变性 早老性痴呆
原文传递
芬兰科学家研究肌浆蛋白变性对肌原纤维持水力的影响
16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I0006-I0006,共1页
肌原纤维占到肌肉纤维体积的绝大部分,同时,肌原纤维之间容纳了85%的肌原结合水,另外的15%则积聚在了包括纤维束之间、纤维之间和肌原纤维之间的细胞外空隙。肌肉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肌原结合水的分布和迁移,以及细胞间隙之间的水分... 肌原纤维占到肌肉纤维体积的绝大部分,同时,肌原纤维之间容纳了85%的肌原结合水,另外的15%则积聚在了包括纤维束之间、纤维之间和肌原纤维之间的细胞外空隙。肌肉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肌原结合水的分布和迁移,以及细胞间隙之间的水分影响着肉滴水损失的变化。肌肉宰后开始横向收缩,肌肉截面积变小,纤维和纤维束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导致水分和部分肌浆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 蛋白变性 持水力 科学家 肌肉纤维 芬兰 水分影响 滴水损失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提取过程中大豆蛋白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念东 原玉明 +1 位作者 陈慎意 周晴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使用不同含量的醇 水体系 ,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对从低温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和提取过程中大豆蛋白质的变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大豆蛋白的分离提出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应为 80 %乙醇 水 ,在 4 0℃下 ,提取 1h。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染料木苷 大豆蛋白 醇一水体系 提取过程 提取条件 蛋白变性
下载PDF
血红蛋白变性与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静 霍冠南 +4 位作者 王玮 黄琨 肖保林 洪军 穆萨维姆瓦赫迪A.A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60-62,共3页
应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导致的牛血红蛋白变性及β-环糊精对血红蛋白与SDS变性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蛋白质等电点以下不同pH的PBS缓冲液中,蛋白变性一半所添加的SDS浓度即Cm呈一定的规律性;β-环糊精... 应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导致的牛血红蛋白变性及β-环糊精对血红蛋白与SDS变性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蛋白质等电点以下不同pH的PBS缓冲液中,蛋白变性一半所添加的SDS浓度即Cm呈一定的规律性;β-环糊精对蛋白质与SDS相互作用的变性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使得牛血红蛋白的Cm值增大,说明β-环糊精对于牛血红蛋白稳定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β-环糊精浓度越大,保护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牛血红蛋白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蛋白变性与保护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诊治体会
19
作者 马玉秀 程坤 +4 位作者 王亚茹 凌泽法 王凯 杜文祯 刘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48-452,共5页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transthyretin amyloid polyneuropathy,ATTR-PN)是由编码转甲状腺素蛋白的TTR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一种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本文报道1例ATTR-PN,希望提高临床医...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transthyretin amyloid polyneuropathy,ATTR-PN)是由编码转甲状腺素蛋白的TTR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一种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本文报道1例ATTR-PN,希望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 限制性心肌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TTR基因
下载PDF
基于胃蛋白酶耐受性的变性胶原蛋白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丽媛 梁杏 +3 位作者 彭琪惠 李奕恒 叶春婷 徐丽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3,共5页
基于胶原蛋白的蛋白酶耐受性,建立变性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方法。制备6组已知含量比的变性/非变性胶原蛋白混合样品,在液态胶原pH值约2.0的条件下,添加胃蛋白酶对样品中的变性胶原蛋白进行酶切,使其成为短肽,胃蛋白酶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 基于胶原蛋白的蛋白酶耐受性,建立变性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方法。制备6组已知含量比的变性/非变性胶原蛋白混合样品,在液态胶原pH值约2.0的条件下,添加胃蛋白酶对样品中的变性胶原蛋白进行酶切,使其成为短肽,胃蛋白酶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1∶5,温度为30℃,消化24 h;然后采用NaCl沉淀法(NaCl终浓度为2 mol/L)对样品中的非变性胶原蛋白进行沉淀回收,并通过羟脯氨酸测定法检测其含量比。结果显示,6组样品中非变性胶原蛋白的回收率为89.96%~99.24%,表明本方法可以充分酶解变性胶原蛋白,而非变性胶原蛋白得以沉淀回收,可用于定量分析液态或海绵状、粉末状等酸溶性胶原蛋白原料和产品中变性胶原蛋白的含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变性胶原蛋白 蛋白酶耐受性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