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细胞钓蛋白带技术初探脊髓源性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廖德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用5只单侧后肢备用根猫术后5d的两侧脊髓背角组织提取液进行聚丙烯酰肢凝胶电泳,再以鸡胚背根节种经细胞构蛋白带技术找寻有神经营养活性的蛋白带.结果显示:手术侧组的电泳凝胶条上相对迁移享0.10~0.13和0.43~0.50两处均有较... 用5只单侧后肢备用根猫术后5d的两侧脊髓背角组织提取液进行聚丙烯酰肢凝胶电泳,再以鸡胚背根节种经细胞构蛋白带技术找寻有神经营养活性的蛋白带.结果显示:手术侧组的电泳凝胶条上相对迁移享0.10~0.13和0.43~0.50两处均有较多的神经细胞附着,细胞数分别是165个2.5×105μm2、216个/2.5×105μm2.非手术侧组凝胶条相应两处同一面积内仅有1或2个细胞.两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手术侧组电泳凝胶条相对迁移率0.10~013与043~0.50两处含有能维持种经元存活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 活性物质 脊髓背角 细胞钓蛋白带
下载PDF
1例早期HIV感染者的蛋白带型变化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莉 贾曼红 +3 位作者 张兴彩 王玲 闫文云 崔文庆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早期感染 HIV感染 蛋白带型变化 抗体检测
下载PDF
简易细胞钓蛋白带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1 位作者 廖德阳 李秀琼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52-253,共2页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代替特别装置PhastSystem电泳建立了简易的细胞钓蛋白带技术,并用该技术初步寻找去部份背根猫手术侧背角提取液中的活性蛋白质。结果显示:电泳恒定出现的蛋白带有8条,背根节神经细胞密聚附着于...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代替特别装置PhastSystem电泳建立了简易的细胞钓蛋白带技术,并用该技术初步寻找去部份背根猫手术侧背角提取液中的活性蛋白质。结果显示:电泳恒定出现的蛋白带有8条,背根节神经细胞密聚附着于其中的两条蛋白带。提示钓出的该两带中含有维持神经元存活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说明我们建立的简易细胞钓蛋白带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细胞钓蛋白带技术 建立 应用
下载PDF
一种转移非特异性蛋白带的染色方法
4
作者 夏另朝 李金照 陈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2-383,共2页
考马斯亮蓝是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的染料,利用硝酸纤维素膜(NCF)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将低浓度的考马斯亮蓝(0.025%)染色液直接对NCF上的转移蛋白带进行染色,经实验反复验证.它是一种较好的NCF上转移非特... 考马斯亮蓝是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的染料,利用硝酸纤维素膜(NCF)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将低浓度的考马斯亮蓝(0.025%)染色液直接对NCF上的转移蛋白带进行染色,经实验反复验证.它是一种较好的NCF上转移非特异性蛋白带的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转移 染色法 蛋白带
下载PDF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肠黏膜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闭合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柳蔓 吕波 +1 位作者 李兰 陈立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肠黏膜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纯种SD大鼠40只,依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低剂量组和TFL高剂量组,共四组,每组1... 目的: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肠黏膜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纯种SD大鼠40只,依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低剂量组和TFL高剂量组,共四组,每组10只。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造模方式制作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盲肠,不做穿孔处理。TFL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给予3.6 g/kg体重TFL灌胃;TFL高剂量组采用相同方法造模后,按7.2 g/kg体重TFL进行灌胃处理;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按蒸馏水10 ml/kg体重灌胃,以上各组均每天干预1次,共7 d。7 d后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肠黏膜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肠黏膜组织ZO-1、Occludin mRNA基因,Western blot检测ZO-1、Occludin蛋白表达;同时取出各组相同部位的肠黏膜组织,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组织中ZO-1、Occludin mRNA基因及蛋白表达对比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TFL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肠黏膜组织中ZO-1、Occludin mRNA基因及蛋白表达对比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显示TFL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肠黏膜上皮细胞水肿、肠黏膜绒毛受损以及基底层、固有层水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透射电镜下肠黏膜组织超微结构亦显示TFL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微绒毛密集且规则,肠细胞间呈锯齿状和互锁模式,线粒体清晰,紧密连接轻微受损。结论: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模型病理损害的减轻,可能是TFL上调了肠黏膜组织紧密连接ZO-1、Occludin mRN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改善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作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小蛋白-1 闭合蛋白 脓毒症肠屏障损伤 紧密连接蛋白 通腑理肺汤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闭锁小带蛋白-1、GATA结合蛋白-3表达与预后有关
6
作者 阎春英 宗伟 +5 位作者 张蓉 金燕 高淑娟 王雪 张玲娟 李新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4期290-292,348,共4页
目的:检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GATA结合蛋白-3(GATA-3)水平,探讨其与重症UC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重症UC患者97例为重症组,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另选取轻... 目的:检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GATA结合蛋白-3(GATA-3)水平,探讨其与重症UC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重症UC患者97例为重症组,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另选取轻症UC患者50例为轻症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ZO-1、GATA-3水平,Pearson法分析ZO-1、GATA-3水平与Mayo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ZO-1、GATA-3对重症U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患者血清ZO-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ATA-3水平、Mayo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UC患者血清ZO-1水平与Mayo评分呈负相关(r=-0.650,P<0.05),GATA-3水平与Mayo评分呈正相关(r=0.474,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ZO-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ATA-3水平、Mayo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ZO-1、GATA-3及Mayo评分联合预测重症UC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66,灵敏度为93.75%,特异性为92.31%。结论:重症UC患者血清ZO-1水平降低、GATA-3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可能作为预测重症UC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小蛋白-1 GATA结合蛋白-3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 预后
下载PDF
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景 董坤 +1 位作者 陈海云 杨青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1表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occludin、ZO-1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1表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occludin、ZO-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MoCA)量表评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估,Pearson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ccludin、ZO-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ccludin、ZO-1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occludin、ZO-1水平及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ccludin、ZO-1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occludin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截断值为41.152 ng/ml,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77.1%。血清ZO-1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666,截断值为33.670 ng/ml,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55.7%。血清occludin、ZO-1联合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4.3%。经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ccludin和ZO-1低表达均为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occludin、ZO-1水平明显降低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可能作为急性脑梗死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闭锁蛋白 闭锁小蛋白1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陈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67-170,18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纳入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然后... 目的探究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纳入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然后根据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n=28)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n=32)。采用Pearson法对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水平以及MoCA评分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饮酒史占比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性别、年龄、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其他临床资料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闭锁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水平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1,P=0.001;r=0.602,P=0.00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水平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水平均偏低,且血清闭锁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闭锁蛋白 闭锁小蛋白1 高血压脑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野生牡丹种子蛋白质谱带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何智宏 瞿丹 +3 位作者 杨国州 李京璟 李睿 何丽霞 《甘肃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38-42,共5页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野生牡丹7个种10个居群的蛋白质谱带进行研究,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种子蛋白质谱带的不相似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牡丹的种子蛋白质谱带具有种水平的特异性,同一野生种不同居群间蛋白质谱带差异明显...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野生牡丹7个种10个居群的蛋白质谱带进行研究,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种子蛋白质谱带的不相似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牡丹的种子蛋白质谱带具有种水平的特异性,同一野生种不同居群间蛋白质谱带差异明显;革质花盘亚组的四川牡丹、稷山牡丹、杨山牡丹亲缘关系较近,而紫斑牡丹3个不同的居群差异明显;肉质花盘亚组狭叶牡丹、黄牡丹、紫牡丹可聚为一大类,但种间蛋白质谱带差异较大,超过了革质花盘亚组的种间蛋白差异程度,应作为种来单独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牡丹 居群 蛋白质谱 亲缘关系
下载PDF
醋酸纤维薄膜血清蛋白电泳图形带对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10
作者 范贵贤 王广结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醋酸纤维薄膜血清蛋白电脉M图形带对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醋酸纤维薄膜血清蛋白电泳法。结果:MM之M蛋白带一般出现在α2至慢γG之间较宽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单株细胞分泌出的单克隆异常免疫球蛋白分子量的不同... 目的:探讨醋酸纤维薄膜血清蛋白电脉M图形带对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醋酸纤维薄膜血清蛋白电泳法。结果:MM之M蛋白带一般出现在α2至慢γG之间较宽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单株细胞分泌出的单克隆异常免疫球蛋白分子量的不同和迁移率的差异,出现M蛋白带的狭窄、浓集、形状和部位的特殊图形而定。结论:方法比较简单易行,通过M蛋白带的形状、部位判定MM,准确率较高,与伪“M蛋白带”不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MM) M蛋白带图形 醋酸纤维薄膜 血清蛋白电泳 伪M蛋白带
下载PDF
云南沙棘种子蛋白谱带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瑞君 王钦 +3 位作者 孙坤 陈学林 王莱 王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81,共4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云南沙棘 4个居群的 2 9个个体种子蛋白谱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云南沙棘在蛋白质水平居群间差异较明显 ,在居群内个体间变异程度不同 ,居群 1,2个体间变异较明显 ,居群 3完全一致 ,居群 4变异程度较低 .变...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云南沙棘 4个居群的 2 9个个体种子蛋白谱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云南沙棘在蛋白质水平居群间差异较明显 ,在居群内个体间变异程度不同 ,居群 1,2个体间变异较明显 ,居群 3完全一致 ,居群 4变异程度较低 .变异成因与其生境和鸟、兽远距离传播种子有关 .蛋白质层次的变异很可能也是云南沙棘居群间和居群内形态变异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蛋白 多样性分析 云南沙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个体为异
下载PDF
人卵透明带蛋白huZP3a^(22~176)和huZP3b^(177~348)肽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万祥 何亚萍 +6 位作者 洪爱真 季朝能 钱吉 王曙 谢毅 Elvira Hinsch Klaus-Dieter Hinsch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索将huZP3a22~348蛋白编码基因拆分成两段,分别表达的可行性,并研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用PCR技术, 将去N-端信号肽和C-端跨膜区的huZP322~348蛋白编码基因拆成大小相近的两段, 以完整阅读框的形式分别重组插入热诱导型pBV... 目的:探索将huZP3a22~348蛋白编码基因拆分成两段,分别表达的可行性,并研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用PCR技术, 将去N-端信号肽和C-端跨膜区的huZP322~348蛋白编码基因拆成大小相近的两段, 以完整阅读框的形式分别重组插入热诱导型pBV221的多克隆区。结果:大肠杆菌分别特异地表达了可单独或复合应用的huZP3a22~176和huZP3b177~348,在经过抗人ZP3不同抗原区合成肽抗体的蛋白印迹鉴定后, 用改良的制备性PAGE方法分离纯化这两种表达产物。同时用兔抗猪ZP IgGs蛋白印迹试验表明, huZP3a和pZP3b的几个共同线性抗原表位都存在于其肽链的前半区域。结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可获得足够量的huZP3a和huZP3b,这为开展huZP3a和huZP3b的免疫原性以及huZP3诱发人精子顶体胞吐的功能域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透明蛋白-3 基因表达 免疫印迹 纯化
下载PDF
牡丹野生种间蛋白质谱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于玲 何丽霞 +1 位作者 李嘉珏 成仿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9-101,共3页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中国牡丹6个野生原种的蛋白谱带。结果表明,这些牡丹野生种间在蛋白谱带构成上具有种的特异性。利用排序方法对牡丹野生种间蛋白谱带的相似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紫斑牡丹、四川牡丹...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中国牡丹6个野生原种的蛋白谱带。结果表明,这些牡丹野生种间在蛋白谱带构成上具有种的特异性。利用排序方法对牡丹野生种间蛋白谱带的相似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紫斑牡丹、四川牡丹、矮牡丹相互间存在一定亲缘关系;黄牡丹与狭叶牡丹间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大花黄牡丹与其它5个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大花黄牡丹的系统分类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蛋白质谱 亲缘关系 野生种
下载PDF
血浆闭锁小带蛋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桑珍珍 高杰 +2 位作者 贾春梅 王淑娟 李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O-1)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88例)和死亡组(52例)。选择同期健... 目的探讨血浆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O-1)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88例)和死亡组(5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ZO-1含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ZO-1和血清PC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与存活组比较,感染性休克死亡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浆ZO-1和血清PCT含量显著升高[APACHEⅡ评分(分):14.92±5.34 vs. 26.47±6.39,SOFA(分):6.0(4.0,8.0 vs. 14.0(11.0,17.0)),ZO-1(ng/m L):2.51(1.78,2.86) vs. 2.96(2.75,3.82),PCT(ng/m L):4.34±2.26 vs. 18.32±5.37,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SOFA、血浆ZO-1和血清PCT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OR)值分别为4.314、4.467、2.019和1.793。(2)用ROC曲线分析ZO-1和PCT预测感染性休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95%CI 0.677,0.825)、0.701 (95%CI 0.617,0.775)。血浆ZO-1最佳临界值为2.64 ng/m L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67.05%,特异度为77.85%;血清PCT最佳临界值为15.41 ng/m L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69.2%;血浆ZO-1联合血清PCT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AUC为0.938(95%CI 0.885,0.972),最佳临界值为0.261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96.15%。结论血浆ZO-1联合血清PCT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小蛋白1(ZO-1) 降钙素原(PCT) 感染性休克 预后
下载PDF
铁缺乏对红细胞膜带3蛋白结构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津婴 孙爱华 +2 位作者 沈小华 郭俊生 孟沛霖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30,共6页
方法:测定了10种红细胞酶。结果:1.缺铁性贫血大鼠红细胞中大多数胞浆酶活力呈代偿性增高,而带3膜绑酶无显著增高表现。2.酶的稳定性在胞浆酶和膜绑酶均明显下降,稳定性测值可作为反映红细胞寿命的一项指标。3.铁缺乏使与... 方法:测定了10种红细胞酶。结果:1.缺铁性贫血大鼠红细胞中大多数胞浆酶活力呈代偿性增高,而带3膜绑酶无显著增高表现。2.酶的稳定性在胞浆酶和膜绑酶均明显下降,稳定性测值可作为反映红细胞寿命的一项指标。3.铁缺乏使与CDB3结合的PFK、G3PD的活力与稳定性显著下降;带3蛋白分子降解、含量下降可能是缺铁红细胞膜绑酶病变的直接原因。4.适当的铁剂治疗对于缺铁红细胞酶稳定性的恢复有肯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 3蛋白 红细胞
下载PDF
高分子量和中分子量蛋白质谱带与普通小麦馒头加工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春庆 李晴祺 尹承佾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393-401,共9页
本文利用Ng,P.K.W.Bushuk,W.(1987)的方法,对33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HMW)和中分子量(MMW)蛋白质谱带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经简单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找出了各谱带与馒头加工体积的关系,筛选出了... 本文利用Ng,P.K.W.Bushuk,W.(1987)的方法,对33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HMW)和中分子量(MMW)蛋白质谱带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经简单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找出了各谱带与馒头加工体积的关系,筛选出了x2、x10、x14、x184条对馒头加工体积影响较大的谱带,其分子量分别为142.8,102.4,84.9,66.1,kDa,并计算出它们的作用比重,建立了回归方程,提出了利用蛋白质谱带选育小麦品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蛋白 馒头 体积
下载PDF
红细胞带Ⅲ蛋白C1肽链的纯化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傅国辉 姜晓姝 +1 位作者 王孝铭 滨奇直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带Ⅲ蛋白C1肽链(带Ⅲ蛋白Ala893-Va1911)的特性及其功能。方法:以100mmol/LNaOH预处理红细胞膜血影,再用胰蛋白酶消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氨基酸测序仪分析检定了从红细... 目的:研究红细胞带Ⅲ蛋白C1肽链(带Ⅲ蛋白Ala893-Va1911)的特性及其功能。方法:以100mmol/LNaOH预处理红细胞膜血影,再用胰蛋白酶消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氨基酸测序仪分析检定了从红细胞血影中释放的多肽,并纯化了带Ⅲ蛋白C1肽链,以不同浓度的C1肽链与新鲜的红细胞血影进行温浴。结果:C1肽链与红细胞内的新蛋白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蛋白 蛋白 C1肽链
下载PDF
重组人透明带蛋白3诱导精子的顶体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弘珺 张家颖 +3 位作者 左文静 许宗革 王忠山 王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2-514,F002,共4页
目的 :在体外条件下检测重组人透明带蛋白诱导的顶体反应。方法 :体外采集已生育健康男子精液 ,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子 ,将获能的精子悬液分成阴性对照组 (C组 ,2 0 0 μL 精子悬液加 1μL DMSO)、阳性对照组 (A组 ,2 0 0 μL精... 目的 :在体外条件下检测重组人透明带蛋白诱导的顶体反应。方法 :体外采集已生育健康男子精液 ,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精子 ,将获能的精子悬液分成阴性对照组 (C组 ,2 0 0 μL 精子悬液加 1μL DMSO)、阳性对照组 (A组 ,2 0 0 μL精子悬液加 A2 3187至终浓度为 10 μmol· L- 1 )和 ZP3组 (2 0 0 μL 精子悬液加 ZP3至终浓度为 10 m g· L- 1 )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重组人 ZP3蛋白诱导的顶体反应。结果 :C组、A组和 ZP3组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百分率分别为 (5 .0 0± 1.70 ) %、 (4 6 .10± 7.4 9) %和 (13.2 0± 2 .70 ) %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重组人透明带蛋白能够诱导人精子发生顶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体反应 重组人透明蛋白3 精子
下载PDF
春小麦谷蛋白亚基、醇溶蛋白电泳谱带及主要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有武 魏凌基 +1 位作者 艾尼瓦尔 曹连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77-281,共5页
对18份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醇溶蛋白电泳谱带的组成及主要常规品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31个权重最大的小麦品质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小麦品质贡献大的前10个因子的先后次序为:湿面筋含量、... 对18份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醇溶蛋白电泳谱带的组成及主要常规品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31个权重最大的小麦品质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小麦品质贡献大的前10个因子的先后次序为:湿面筋含量、硬度、Gli17.6、Gli22、沉淀值、Gli30、1Dx5+1Dy10、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Gli59.0。这10个因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小麦品质育种中要高度重视谷蛋白亚基及醇溶蛋白电泳谱带的作用。18个小麦品种可以聚成5类,10个主成分值在5类品种中的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在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时,既要注意协调10个主要品质影响因子的关系,又要使同一组合亲本间保持一定的遗传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质 HMW-GS亚基 醇溶蛋白电泳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红细胞膜带3蛋白与运动研究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孝贵 崔小珠 陈文鹤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基础是带 3蛋白介导的Cl- /HCO3- 转运。带 3蛋白还有调节红细胞糖酵解速率、变形能力和介导红细胞清除功能。运动引起的血乳酸、自由基、内环境变化和能量消耗可影响带 3蛋白的功能。
关键词 红细胞膜 3蛋白 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