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复性和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超展 王骊丽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用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PFLC)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包涵体形式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了复性并同时纯化。用Cu2+-亚氨基二乙酸(IDA)Sepharose作为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的固定相。在低浓度脲存在下,以咪唑为洗脱剂,采用线... 用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PFLC)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包涵体形式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了复性并同时纯化。用Cu2+-亚氨基二乙酸(IDA)Sepharose作为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的固定相。在低浓度脲存在下,以咪唑为洗脱剂,采用线性梯度洗脱rhG-CSF。该法仅通过一步PFLC分离,减少了复性过程中rhG-CSF的聚集,复性后的rhG-CSF的比活性为1.8×108IU/mg,纯度为97%,质量回收率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 蛋白折叠 纯化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大肠杆菌
下载PDF
EudragitS-100对蛋白折叠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志锋 杨树林 +2 位作者 张翼 冯文科 李校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以重组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为模型,研究一种对pH较为敏感的多聚化合物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S-100对蛋白折叠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直接将变性蛋白加入到含有不同... 目的:以重组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为模型,研究一种对pH较为敏感的多聚化合物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S-100对蛋白折叠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直接将变性蛋白加入到含有不同浓度Eudragit的蛋白复性缓冲液中,采用MTT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圆二色光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比较分析不同浓度EudragitS-100对变性rhKGF-2的复性促进作用。结果:在Eudragit S-100作用下,rhKGF-2的复性产率比普通稀释复性法显著增高且最高达到71%。研究表明Eudragit S-100的促进蛋白折叠的作用是基于Eudragit S-100与rh-KGF-2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反应。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蛋白复性缓冲液中尿素的浓度对蛋白的复性也存在较大影响。结论:Eudragit S-100能显著提高以rhKGF-2为代表的蛋白的正确折叠和复性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 重组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 蛋白折叠
下载PDF
基于两亲性超分子的共价水凝胶辅助蛋白折叠
3
作者 王嘉鑫 刘佳 +3 位作者 秦金梅 NYV Mondele Mbola 孟子晖 薛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181,共9页
采用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MIS)和1,6-己二异氰酸酯(HDI)合成了中间体2-(6-异氰酸酯己基脲)-6-甲基-4[1H]嘧啶酮(UPy-C_(6)-NCO),并引入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HBA),合成了一种新型单体2-{6-[3-(6-甲基-4-氧代-1,4-二氢嘧啶-2-基)脲基]... 采用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MIS)和1,6-己二异氰酸酯(HDI)合成了中间体2-(6-异氰酸酯己基脲)-6-甲基-4[1H]嘧啶酮(UPy-C_(6)-NCO),并引入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HBA),合成了一种新型单体2-{6-[3-(6-甲基-4-氧代-1,4-二氢嘧啶-2-基)脲基]己烷氨甲酰氧基}丙烯酸丁酯(UPy-C_(6)-HBA).通过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使UPy-C_(6)-HBA和丙烯酰胺(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进行共聚,制备了具有均匀多孔结构和高度溶胀性的物理化学双交联水凝胶.将溶菌酶包埋在含UPy-C_(6)-HBA单体的水凝胶基质中,通过疏水作用辅助溶菌酶进行体外折叠复性研究.结果表明,UPy-C_(6)-HBA含量、凝胶用量、溶菌酶浓度和复性温度对复性效果均有影响.当环境温度为25℃时,含UPy-C_(6)-HBA单体15%(质量分数)的水凝胶可以使0.25 mg/m L溶菌酶的复性率提高41%.研究结果表明,向凝胶体系中加入UPy-C_(6)-HBA单体显著提高了溶菌酶的复性率,对于高浓度变性溶菌酶的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3-(6-甲基-4-氧代-1 4-二氢嘧啶-2-基)脲基]己烷氨甲酰氧基}丙烯酸丁酯 超分子水凝胶 蛋白折叠 溶菌酶
下载PDF
免疫亲和素与蛋白折叠、信号传导及免疫抑制的关系
4
作者 李芳秋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免疫亲和素 蛋白折叠 信号传导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蛋白折叠和肺部疾病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琪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必须进行正确折叠才能形成适当的空间构象,有效地发挥生物学功能,而它的错误折叠则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很多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本文就蛋白质的错误折叠与肺部疾病肺囊性纤维化、α_1抗胰蛋白酶缺乏...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必须进行正确折叠才能形成适当的空间构象,有效地发挥生物学功能,而它的错误折叠则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很多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本文就蛋白质的错误折叠与肺部疾病肺囊性纤维化、α_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折叠 肺囊性纤维化 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肺疾病
下载PDF
隐式生物膜模型及E蛋白折叠模拟
6
作者 陈彦涛 刘剑洪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受计算速度所限,现有生物膜模拟多集中于膜内多肽链片断,对膜两侧的多肽链片断关注较少.通过构建隐式生物膜模型,在格子空间中针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E蛋白的全序列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E蛋白在折叠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热力学... 受计算速度所限,现有生物膜模拟多集中于膜内多肽链片断,对膜两侧的多肽链片断关注较少.通过构建隐式生物膜模型,在格子空间中针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E蛋白的全序列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E蛋白在折叠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热力学转变:从无规线团开始,生物膜内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促使螺旋形成,导致coil-helix转变;在疏水相互作用下,膜两侧水溶液中的多肽链片断发生坍塌,导致coil-globule转变;最后形成稳定的跨膜构象,且跨膜序列与已有的预测结果基本符合.相关模拟手段体现了很高的计算效率,为后续的膜蛋白聚集体模拟研究提供了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 生物膜模型 蛋白 蛋白折叠 格子链
下载PDF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
7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 液体色谱 生物制药 生物化学 基础医学
下载PDF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
8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84-1684,共1页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论述采用液相色谱对变性蛋白折叠并同时进行复性的专著。其内容涉及蛋白折叠液相色谱的原理、方法、设备、典型实验及其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应用。除了对蛋白的分...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论述采用液相色谱对变性蛋白折叠并同时进行复性的专著。其内容涉及蛋白折叠液相色谱的原理、方法、设备、典型实验及其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应用。除了对蛋白的分子结构及用于变性蛋白折叠的一般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蛋白折叠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制药 基因工程 分子结构 变性
下载PDF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
9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19,共1页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论述采用液相色谱对变性蛋白折叠并同时进行复性的专著。其内容涉及蛋白折叠液相色谱的原理、方法、设备、典型实验及其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应用。除了对蛋白的分...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论述采用液相色谱对变性蛋白折叠并同时进行复性的专著。其内容涉及蛋白折叠液相色谱的原理、方法、设备、典型实验及其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应用。除了对蛋白的分子结构及用于变性蛋白折叠的一般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外,该书主要论述将液相色谱用于变性蛋白折叠、分子构象变化及其工业化中所遇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和新技术。该书可供化学化工、生物化学、生物分子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领域科研人员、工程师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蛋白折叠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制药 基因工程 化学化工 分子结构
下载PDF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
10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2,共1页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论述采用液相色谱对变性蛋白折叠并同时进行复性的专著。其内容涉及蛋白折叠液相色谱的原理、方法、设备、典型实验及其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应用。除了对蛋白的分...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论述采用液相色谱对变性蛋白折叠并同时进行复性的专著。其内容涉及蛋白折叠液相色谱的原理、方法、设备、典型实验及其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应用。除了对蛋白的分子结构及用于变性蛋白折叠的一般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外,该书主要论述将液相色谱用于变性蛋白折叠、分子构象变化及其工业化中所遇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和新技术。该书可供化学化工、生物化学、生物分子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制药等领域科研人员、工程师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蛋白折叠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制药 基因工程 化学化工 分子结构
下载PDF
蛋白组学技术研究有氧运动影响C57BL/6小鼠骨骼肌代谢系列报道之四——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小鼠骨骼肌蛋白折叠/降解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11
作者 褚晓蕾 牛燕媚 +4 位作者 袁海瑞 刘效磊 尹苗苗 黄雯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运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小鼠骨骼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究骨骼肌蛋白质折叠/降解通路相关蛋白在有氧运动改善IR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只4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 目的:运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小鼠骨骼肌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究骨骼肌蛋白质折叠/降解通路相关蛋白在有氧运动改善IR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只4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n=20)和IR模型组(n=60)并分别饲以基础和高脂饲料10周。10周后通过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FIN)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鉴定IR模型是否成功。选取40只成模小鼠,再次随机分为高脂饮食运动组(HE)和高脂饮食安静组(HC)。HE组小鼠采用6周75%VO2 max有氧跑台运动训练。运动结束后处死动物、提取各组小鼠股四头肌总蛋白,经Bradford法检测蛋白浓度后进行蛋白质双向电泳(2-DE),采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V5.0软件分析2-DE电泳图谱,并对所选取的差异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谱法(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进行分析,经Mascot检索软件结合NCBI nr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后使用相关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周高脂饮食后,IR模型组小鼠FIN水平比NC组增加50%,OGTT曲线峰值时间点显著后移并出现平台期,提示10周高脂饮食可诱导小鼠产生IR。6周有氧跑台运动后,HE组小鼠FIN水平较HC组下降17.2%,OGTT曲线峰值下降且时间点前移,平台期消失,表明6周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IR小鼠症状。经双向电泳显影,设定1.5倍为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的标准,比较HC组与HE组蛋白,共发现差异表达蛋白22个,其中运动后表达下调蛋白14个,表达上调蛋白8个。差异表达蛋白中有5个蛋白与细胞蛋白折叠/降解通路密切相关。其变化倍数分别为:纤维蛋白原β链前体(Fibrinogen Beta Chain Precursor)运动后下降38%,β型蛋白酶体7前体(Proteasome Subunit Beta Type-7 Precursor)运动后增加3.27倍,α型蛋白酶体1(Proteasome Subunit Alpha Type-1)运动后增加1.67倍,伴侣素β亚基(Chaperonin ContainingTcp-1 Beta Subunit,CCTβ)、Ester Hydrolase C11Orf54 Homolog为运动后新增蛋白。结论:6周有氧运动可通过调节IR小鼠骨骼肌蛋白折叠/降解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胰岛素抵抗 蛋白组学研究 折叠/降解相关蛋白 小鼠
原文传递
蛋白折叠中的暂态结构与表面水分子慢尺度动力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萌 姚新秋 +2 位作者 佘振苏 刘志荣 朱怀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98-2006,共9页
蛋白表面水的慢尺度动力学行为往往被认为与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功能以及折叠过程有关,但在分子水平上,还不清楚水分子的慢尺度动力学如何参与蛋白折叠过程.以Trp-cage蛋白作为个案,本文利用40条100ns(总长4μs)的全原子分子动力学轨迹,... 蛋白表面水的慢尺度动力学行为往往被认为与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功能以及折叠过程有关,但在分子水平上,还不清楚水分子的慢尺度动力学如何参与蛋白折叠过程.以Trp-cage蛋白作为个案,本文利用40条100ns(总长4μs)的全原子分子动力学轨迹,分析了蛋白折叠过程中蛋白表面水分子的停留行为,并探究影响蛋白表面水分子慢尺度行为的微观因素.结果发现,即使在蛋白折叠过程中蛋白拓扑结构变化很大,残基之间也会形成稳定的局部暂态结构.这些结构为水分子提供饱和、稳定的氢键,通过与水分子之间的极性相互作用,以及凹形的几何结构,约束水分子长时停留,我们称之为"停留中心".停留中心的形成是引起水分子慢尺度行为的重要因素.另外,停留中心的分布与蛋白折叠的进程有密切关系,特别地,在折叠轨迹中,疏水核周围的残基组成了一个主要的停留中心.研究结果不但有助于解释水分子慢尺度特征行为的来源,还可以为实验中通过研究水分子在蛋白附近的慢尺度行为,揭示蛋白折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提供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折叠 TRP-CAGE 表面水 停留时间 停留中心
下载PDF
科学家发现新型蛋白折叠驱动因子
13
《石河子科技》 2021年第6期48-48,共1页
近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新型的蛋白折叠驱动因子DAXX(Death Domain-as⁃sociated Protein,DAXX),可以有效控制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相关研究在《Nature》发表,题为:DAXX represents a new type of protein-folding enabler。
关键词 蛋白折叠 《NATURE》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室温下的小蛋白折叠研究
14
作者 孙淑臻 段莉莉 张庆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前,无论在实验还是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蛋白质的从头折叠即使是小蛋白的折叠也非常困难.在室温下研究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可以有效的阐述蛋白质折叠机制.笔者从219M的线性结构出发,在室温下运行了15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它在6.4n... 目前,无论在实验还是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蛋白质的从头折叠即使是小蛋白的折叠也非常困难.在室温下研究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可以有效的阐述蛋白质折叠机制.笔者从219M的线性结构出发,在室温下运行了15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它在6.4ns时成功折叠到了天然态结构,此时的结构与天然态结构的均方根偏差为1.17h,模拟结构与天然态结构符合的非常好.折叠过程是首先在C端出现了螺旋,随后N端又出现了螺旋,然后螺旋从N端鱼贯式生成,最终形成天然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折叠 219M 均方根偏差(RMSD) 自然接触比例
下载PDF
Sirtuins家族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徐常玮(综述) 张涓(综述) +2 位作者 申亮亮(综述) 吴元明(审校) 张静(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是一种适应性细胞内应激机制,通过促进编码线粒体伴侣蛋白和蛋白酶的基因转录来响应应激信号。随着研究的深入,UPRmt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明确。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NAD+...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是一种适应性细胞内应激机制,通过促进编码线粒体伴侣蛋白和蛋白酶的基因转录来响应应激信号。随着研究的深入,UPRmt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明确。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组蛋白去酰基酶,是多种生物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近年来Sirtuins在衰老和代谢中的多种调节功能相继报道,也有研究明确了UPRmt和Sirtuins家族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该文总结了Sirtuins与UPRmt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归纳了两者在衰老、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阐明了Sirtuins与UPRmt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UINS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衰老 肿瘤 线粒体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与子痫前期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许艳 卞桂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23-125,133,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与子痫前期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产检的600名正常产检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尿液采集时间分为妊娠中期(孕13~27周)、妊娠晚期(孕28~37周)。对比不同孕... 目的探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与子痫前期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产检的600名正常产检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尿液采集时间分为妊娠中期(孕13~27周)、妊娠晚期(孕28~37周)。对比不同孕期子痫前期发生情况,对比子痫前期者与正常妊娠者不同孕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定量差异,记录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检出率,并对比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者与阴性者小于胎龄儿发生情况,分析小于胎龄儿发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00名孕妇中出现子痫前期42例(7.00%),其中妊娠中期出现18例(3.00%),妊娠晚期出现24例(4.00%)。妊娠中期与妊娠晚期早发型子痫前期者尿液错误折叠蛋白定量均高于正常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名孕妇中共检出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48例,阴性552例。阳性组中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45.83%(22/48),高于阴性组的21.74%(120/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羊水过少、吸烟或被动吸烟、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痫前期发生率随着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水平增加相应升高,小于胎龄儿发生可能性明显增高。可将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水平作为预测小于胎龄儿与子痫前期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 小于胎龄儿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浩 朱克祥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5-8,12,共5页
化疗耐药是导致胰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耐药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中包括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状态下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PR通过参与化疗药物外排、自噬、上皮-间充质转化... 化疗耐药是导致胰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耐药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中包括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状态下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PR通过参与化疗药物外排、自噬、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形成等过程,最终导致胰腺癌耐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未折叠蛋白反应在胰腺癌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改善胰腺癌不良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耐药 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棕榈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聚集中的作用
18
作者 温睿智 杜晓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7,共9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the 2-cyano-3,12-dioxooleana-1,9-dien-28-oic acid,CDDO)增强UPR^(mt)。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Mito-SOX测定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60、LONP1、CLPP、ACOX1、PPARα、PGC1α、CPT1α蛋白表达。结果PA诱导HK-2细胞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及UPR^(mt)关键蛋白HSP60、LONP1表达降低;抑制UPR^(mt)可加剧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HSP60、LONP1表达进一步降低;增强UPR^(mt)可缓解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以及HSP60、LONP1表达降低。结论PA诱导的HK-2细胞脂质聚集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UPR^(mt)在该过程中对HK-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 棕榈酸(PA) 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脂质聚集 活性氧(ROS)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孟世龙 童铭豪 +5 位作者 张徐 符新蕾 余阳 张伟 史晓林 刘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内质网是一种重要的膜性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加工,脂质合成以及Ca2+平衡。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进而诱发内质网应激。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主要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以及内质网自噬等过程来维持其正... 内质网是一种重要的膜性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加工,脂质合成以及Ca2+平衡。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进而诱发内质网应激。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主要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以及内质网自噬等过程来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内质网应激与多种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癌症、炎症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可以参与骨代谢的调控过程,这一途径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靶点。因此,笔者查阅了现有相关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报道,拟在阐明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自噬 骨代谢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梁秋峰 陆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评估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孕妇高危人群中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7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12~27+6周的高危孕妇7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信息,检测尿液中的错误折叠蛋白,随访妊娠过... 目的评估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孕妇高危人群中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7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12~27+6周的高危孕妇7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信息,检测尿液中的错误折叠蛋白,随访妊娠过程和母儿结局。根据是否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分为未发生PE(unaffected PE)组、早发型PE(early onset PE,ePE,在孕34周前因子痫前期进展而终止妊娠者)组和晚发型PE(late onset PE,lPE,在孕34周时或以后发生子痫前期者)组,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ROC曲线等分析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620例孕妇被纳入研究,发生PE者45例(7.3%),其中ePE为16例(2.6%),lPE为29例(4.7%)。研究发现未发生子痫前期者在服用叶酸、钙片、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新增)、平均动脉压、子痫前期史或慢性高血压史及尿蛋白定性阳性方面和子痫前期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均高于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P<0.05);使用母体因素、平均动脉压、错误折叠蛋白在孕12~15+6周、孕16~27+6周、ePE、lPE及整体PE中单独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中,错误折叠蛋白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837(95%CI:0.720~0.954)、0.859(95%CI:0.762~0.956)、0.879(95%CI:0.776~0.991),0.834(0.737~0.932)和0.849(0.774~0.924);三者联合在孕12~15+6周、lPE及整体PE中预测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项指标的预测,分别为0.886(95%CI:0.792~0.980)、0.876(0.793~0.958)和0.872(0.803~0.942)。此外,虽错误折叠蛋白阳性在孕早、中期中预测PE的阳性预测值和敏感度较低,均约50%左右,但在预测PE的阴性预测值和特异度方面均达90%以上。结论孕妇高危人群中可在孕早中期行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的检测,若为阳性,孕早期可以尽早口服阿司匹林进行PE的预防,孕中期可加强监测;若为阴性,则提示发生PE的概率较低,不需要临床医生过度检查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折叠蛋白 高危因素 子痫前期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