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高糖状态对Kv11.1离子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韩稳琦 王毅 +3 位作者 陈海潮 尤红俊 邓纪钊 祁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高浓度葡萄糖干预对Kv11.1离子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采用双酶切法和基因重建技术将HERG基因插入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Kv11.1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载体pEGFP-N1-HERG并测序验证。②pEGFP-N... 目的:探讨持续高浓度葡萄糖干预对Kv11.1离子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采用双酶切法和基因重建技术将HERG基因插入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Kv11.1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载体pEGFP-N1-HERG并测序验证。②pEGFP-N1-HERG表达载体鉴定成功后经脂质体转染HEK293T细胞,并通过不同糖浓度(5、17.5、30mmol/L)干预细胞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HERG离子通道蛋白绿色荧光平均表达量。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pEGFP-N1-HERG融合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于不同浓度葡萄糖持续干预后分别为218.87(5mmol/L)、174.83(17.5mmol/L)、142.90(30mmol/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高糖状态抑制Kv11.1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为糖尿病患者长期高糖状态时QT间期延长提供理论依据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G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高糖干预 Kv11.1 蛋白表达
下载PDF
BVDV非结构蛋白NS4B的结构分析及其蛋白表达与鉴定
2
作者 柳凯月 董亚尊 +6 位作者 吴双双 马一瑄 刘鸿雁 王北艳 于立权 宋佰芬 马金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NS4B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非结构蛋白,为研究BVDV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ns4b进行了结构分析、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采用Prot-Param、TExpasy和SignalP-4.1等软件分析NS4B蛋白的氨基... NS4B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非结构蛋白,为研究BVDV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ns4b进行了结构分析、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采用Prot-Param、TExpasy和SignalP-4.1等软件分析NS4B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疏水性和空间结构。根据Genebank上公布的BVDVns4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获得ns4b基因片段,连接到p3×Flag-CMV10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3×Flag-CMV10-ns4b,经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将p3×FlagCMV10-ns4b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S4B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BVDV NS4B蛋白分子量为38.4 kDa,不存在信号肽,有49个磷酸化位点和6个糖基化位点,是一种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组成的疏水性稳定蛋白。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3×Flag-CMV10-ns4b,并且p3×Flag-CMV10-ns4b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为今后研究NS4B蛋白在BVDV感染宿主细胞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ns4b基因 载体构建 蛋白表达
下载PDF
EML3与H3K4M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3
作者 王卓文 刘艳丽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目的:研究获得N端/C端融合组蛋白H3K4M小肽的EML3融合蛋白的方法。方法:将组蛋白H3(aa1~15)小肽编码区融合进表达EML3 Agenet结构域重组质粒中,得到N端/C端融合表达H3K4M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扩大培养,加入IPTG后在15... 目的:研究获得N端/C端融合组蛋白H3K4M小肽的EML3融合蛋白的方法。方法:将组蛋白H3(aa1~15)小肽编码区融合进表达EML3 Agenet结构域重组质粒中,得到N端/C端融合表达H3K4M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扩大培养,加入IPTG后在15℃条件下诱导6×His标签EML3融合蛋白的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进行纯化后,通过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蛋白的纯度。结果:通过质粒单点突变、质粒酶切、PCR克隆以及同源重组连接,成功构建EML3 N/C端融合组蛋白H3K4M的重组质粒,测序证实序列正确,而且重组质粒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其中EML3C端融合组蛋白H3K4M可通过凝血酶酶切从而得到游离的H3K4M小肽以及EML3 Agenet结构域蛋白。结论:成功构建EML3融合组蛋白H3K4M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及纯化得到高纯度的EML3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药物学 蛋白H3K4M小肽 EML3 Agenet结构域 融合蛋白 质粒构建 蛋白表达纯化
原文传递
HIRA基因突变对绵羊颗粒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及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
4
作者 周梅 刘秋月 +5 位作者 孙庆 田志龙 向光明 狄冉 王翔宇 储明星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76-81,共6页
以绵羊颗粒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组蛋白细胞周期调节(histone cell cycle regulator,HIRA)基因g.71874104G>A和g.71833755T>C位点突变引起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 以绵羊颗粒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组蛋白细胞周期调节(histone cell cycle regulator,HIRA)基因g.71874104G>A和g.71833755T>C位点突变引起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孕酮(progesterone,P4)和雌二醇(estradiol,E2)分泌水平在绵羊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变化。结果表明:g.71874104G>A和g.71833755T>C位点突变均导致卵巢颗粒细胞中HIRA蛋白表达发生显著变化(P<0.05),但HIRA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并且仅g.71874104G>A突变位点对P4和E2的分泌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推测HIRA基因的g.71874104G>A和g.71833755T>C两个突变位点通过改变绵羊卵巢颗粒细胞中HIRA蛋白表达量,进而影响后续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最终影响绵羊的生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HIRA基因 蛋白表达 激素分泌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5
作者 史爱英 梁艳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9期1049-1051,共3页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1])。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意义^([2])。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member,ING)蛋白家族中有一些因子能有效遏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进展^([3])。其中,ING4在肿瘤细胞...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1])。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意义^([2])。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member,ING)蛋白家族中有一些因子能有效遏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进展^([3])。其中,ING4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4])。在乳腺癌^([5])、肺癌^([6])以及胶质瘤^([7])等恶性肿瘤中ING4能够促进细胞凋亡以及遏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癌 ING4 生长抑制因子 胶质瘤 恶性肿瘤 蛋白表达 乳腺癌
下载PDF
外源荧光蛋白表达和荧光染色检测内质网形态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金娥 徐永铨 李莲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将带有内质网信号肽的DsRed蛋白表达载体(ER-DsRed)转入HeL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发出红色荧光的DsRed定位于内质网上,从而检测细胞内内质网的定位情况。同时,应用荧光染料ERTracker对HeLa细胞的内质网进行荧光染色,细胞内内质网... 将带有内质网信号肽的DsRed蛋白表达载体(ER-DsRed)转入HeL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发出红色荧光的DsRed定位于内质网上,从而检测细胞内内质网的定位情况。同时,应用荧光染料ERTracker对HeLa细胞的内质网进行荧光染色,细胞内内质网可呈现红色荧光。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内质网进行形态检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劣,以及在研究中如何应用。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细胞转染、荧光染色及蛋白亚细胞结构定位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蛋白表达 荧光染色 内质网 细胞器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下载PDF
结肠癌与直肠癌癌变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莉 韩涛涛 +2 位作者 李可敏 王静 李骥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及直肠癌癌变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 选取1999—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和直肠癌住院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癌变相关蛋白的阳性率、肿瘤组织错配修复系统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肿瘤K-... 目的 探讨结肠癌及直肠癌癌变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 选取1999—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和直肠癌住院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癌变相关蛋白的阳性率、肿瘤组织错配修复系统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肿瘤K-ras基因突变频率。结果 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1.9±15.4)岁。两组在肿瘤易感基因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的阳性率(60.0%比53.3%)、Wnt1蛋白的阳性率(50.0%比66.7%)、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阳性率(93.3%比90.0%)、p53蛋白的阳性率(76.7%比86.7%)、结肠癌组织K-ras突变频率(53.3%比36.6%)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癌组Mut L同源基因1(mut L homolog1,MLH1)蛋白的阳性率(76.7%比100.0%)、减数分裂后分裂蛋白2(post meiotic segregation 2,PMS2)蛋白的阳性率(76.7%比100.0%)、MLH1和PMS2蛋白同时阳性率(76.7%比100.0%)均低于直肠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肿瘤驱动基因APC、Wnt1、β-catenin及p53在结肠癌及直肠癌癌变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K-ras在结肠癌中存在高频突变,错配修复系统相关蛋白MLH1及PMS2在结肠癌中存在高频表达缺失,提示结肠癌及直肠癌癌变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癌变相关基因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刺山柑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丁霞 昂沙尔·毕哈孜 霍新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91-194,199,共5页
目的:观察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刺山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每组10... 目的:观察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刺山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每组10只,对造模的大鼠在足跖底部注射0.1 mL完全弗氏佐剂。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分别于大鼠左后足跖部外敷空白凝胶、伤湿止痛膏以及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每组持续干预21 d。观测关节炎(AI)指数和足爪容积的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Beclin蛋白复合物-1(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阳性药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P<0.01),刺山柑组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刺山柑组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治疗AA大鼠比伤湿止痛膏疗效更加显著,从而为刺山柑治疗RA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其相关机制可能与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刺山柑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自噬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表达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 Beclin蛋白复合物-1
下载PDF
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晓慧 陈丽红 +2 位作者 赵文丽 眭文妍 陈明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EC患者术后石蜡包埋子宫内膜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MMR蛋白表达,包含MLH1、MSH2、M... 目的:探究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EC患者术后石蜡包埋子宫内膜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MMR蛋白表达,包含MLH1、MSH2、MSH6及PMS2,观察MMR蛋白表达缺失率,对不同年龄及EC病理特征的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50例EC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发生率为36.00%。MMR蛋白MLH1、MSH2、PMS2、MSH6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2.00%、6.00%、30.00%、6.00%,其中单项缺失4例(8.00%),两项表达缺失14例(18.00%)。(2)≤50岁EC患者MMR蛋白缺失表达率(56.00%)高于>50岁EC患者(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细胞分化程度、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R蛋白在EC中表达缺失率较高,以PMS2表达缺失为主,且MMR蛋白表达缺失率在≤50岁EC患者中更高,故需重视对年轻女性EC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错配修复蛋白 蛋白表达缺失 林奇综合征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4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鉴定
10
作者 武峰峰 高振秋 +5 位作者 郑亮 牛欣雨 魏佳琪 吴志军 张华 曹宏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2-77,共6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Nsp14蛋白是PEDV的一种非结构蛋白,由于它同时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和N7-甲基转移酶活性,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对PEDV Nsp14蛋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病变猪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Nsp14蛋白是PEDV的一种非结构蛋白,由于它同时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和N7-甲基转移酶活性,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对PEDV Nsp14蛋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病变猪小肠中提取总RNA,并通过PCR扩增获取PEDV Nsp14基因,经过双酶切与连接试验,最终将其连接到PRK5-Myc载体上。通过构建PEDV Nsp14真核重组表达载体,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在真核细胞中验证其蛋白表达情况和细胞内定位情况,为后续研究PEDV Nsp14蛋白的功能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sp14 真核表达载体 蛋白表达
下载PDF
PPP1CA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牟虹 范京京 +1 位作者 方菁 陈万远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8期14-16,共3页
目的:探究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α(PPP1CA)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12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均采集了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分别命名为胃癌组和癌旁组。比较两组P53、K... 目的:探究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α(PPP1CA)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12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均采集了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分别命名为胃癌组和癌旁组。比较两组P53、Ki67表达情况,PPP1CA水平,miR-125b表达情况,分析miR-125b、PPP1CA、P53、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P53、Ki-67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组P53、Ki-67蛋白表达和染色程度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WB、PCR 3种检测方式下,胃癌组PPP1CA水平均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miR-125b表达低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1CA与P53、Ki-67呈正相关(P<0.05),miR-125b与PPP1CA、P53、Ki-67呈负相关(P<0.05)。结论:miR-125b调控的PPP1CA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蛋白表达 miR-125b PPP1CA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Twist、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及与奥沙利铂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耐药的关系
12
作者 吴清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扭曲基因(Twist)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情况及与奥沙利铂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8例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实施奥沙利铂为主的辅助化疗方案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癌...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扭曲基因(Twist)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情况及与奥沙利铂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8例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实施奥沙利铂为主的辅助化疗方案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癌组织和远癌组织Twist、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及化疗敏感和耐药患者癌组织Twist、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对比化疗耐药患者与化疗敏感患者的自变量构成比,并对影响其化疗耐药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癌组织Twist、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远癌组织(P<0.05);所有患者中有54例化疗敏感,占61.36%,有34例化疗耐药,占38.64%;化疗耐药患者癌组织Twist、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化疗敏感患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Twist蛋白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Ⅳ期均是影响以奥沙利铂化疗为主术后辅助化疗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Twist、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Twist蛋白阳性表达与奥沙利铂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耐药有关,且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Ⅳ期均可影响术后辅助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扭曲基因蛋白 波形蛋白 蛋白表达 奥沙利铂 化疗耐药
下载PDF
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3
作者 简玲玲 田莉萍 牛锐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0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OSC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将病理标本送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检测病理标本内基因Bax、Bcl-...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OSC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将病理标本送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检测病理标本内基因Bax、Bcl-2、P53表达情况。分析Bax、Bcl-2、P53与OSCC患者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88例OSCC患者,经检测Bcl-2阳性41例,占比46.59%;Bax阳性39例,占比44.32%;P53阳性30例,占比34.09%。有淋巴结转移Bax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Bcl-2、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级、Ⅱ级Bax阳性表达率高于Ⅲ级,Ⅰ级、Ⅱ级Bcl-2阳性表达率低于Ⅲ级,Ⅱ级、Ⅲ级P53阳性表达率高于Ⅰ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OSCC组织细胞Bcl-2、Bax、P53基因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密切相关,Bcl-2、Bax、P53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老年OSCC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蛋白表达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8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关系分析
14
作者 王镜纯 吴宝 白玉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LUAD)组织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8(CDCA8)蛋白表达水平,并探究CDCA8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LUAD患者,按照CDCA8蛋白表达水平分为高阳性组(67例)和低阳性组(3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 目的:分析肺腺癌(LUAD)组织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8(CDCA8)蛋白表达水平,并探究CDCA8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8例LUAD患者,按照CDCA8蛋白表达水平分为高阳性组(67例)和低阳性组(3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并通过生存曲线来比较两组LUAD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以CDCA8蛋白表达为因浓度变量,并以TNM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脏层胸膜侵犯为协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体积(10~30 mm^(2)、>30 mm^(2))、淋巴结转移是CDCA8蛋白高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CDCA8蛋白高阳性组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为28.5%、60.9%,低于低阳性组的51.6%、80.0%(均P<0.05)。结论:LUAD组织CDCA8(1∶500稀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存在直接关联,检测CDCA8(1∶500稀释)蛋白表达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LUAD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利于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8 蛋白表达 病理参数 预后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塞膦酸钠对正畸大鼠牙根组织中FAK、MMP-2、RANK蛋白表达及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
15
作者 支方静 刘振霞 白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塞膦酸钠对正畸大鼠牙根组织中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RANK蛋白表达及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SPF级的Wistar雄性大鼠,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包括模型组、利塞膦酸钠低剂量组、中...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塞膦酸钠对正畸大鼠牙根组织中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RANK蛋白表达及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SPF级的Wistar雄性大鼠,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包括模型组、利塞膦酸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0只大鼠。高、中、低利塞膦酸钠的每日给药剂量为1、0.5、0.25 mg·kg^(-1)·d^(-1),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析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正畸牙移动距离、4组大鼠牙根组织形态、牙根组织中破骨细胞的数量、牙根组织中MMP-2、RANK及FAK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第7、14、21天,高剂量组的正畸牙移动距离、破骨细胞数量、明显较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低,中剂量明显较低剂量组、模型组低,低剂量组明显较模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后,实验第7天,模型组根分叉压力侧表面的牙骨质不连续,存在骨吸收陷窝,低、中剂量组也出现骨吸收陷窝,高剂量组骨吸收陷窝较浅;实验第14天,模型组的根分叉处、根尖处均有一定吸收,低、中剂量组牙根吸收多出现在受压力侧的根中1/3处,高剂量组大鼠根尖、根分叉形态基本完整,无明显的吸收;实验第21天,模型组的根尖受压力侧出现轻度吸收,低、中、高剂量组未出现根尖形态明显变化。实验第7、14、21天,高剂量组的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低,FAK蛋白明显高,中剂量组正畸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低剂量组、模型组低,FAK蛋白明显高,低剂量组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模型组低,FAK蛋白明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可抑制正畸大鼠的牙根吸收的影响,可能与抑制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诱导FAK蛋白升高,抑制破骨细胞数量有关,且利塞膦酸钠剂量越高,抑制牙根吸收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利塞膦酸钠 正畸 牙根组织 牙根吸收 牙齿移动 FAK蛋白表达
下载PDF
纺锤体蛋白、锌指转录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6
作者 张子杭 成元华 李小梅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 分析胃癌病人癌组织中纺锤体蛋白(SPIN1)、锌指转录因子(Slug)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确诊并收治的84例胃癌病人,按照分期分... 目的 分析胃癌病人癌组织中纺锤体蛋白(SPIN1)、锌指转录因子(Slug)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确诊并收治的84例胃癌病人,按照分期分为对照组(早期胃癌)和实验组(晚期胃癌)两组,使用ELISA检测胃癌组织中的SPIN1、Slug和Claudin-1三种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病人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饮酒史和胃部疾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癌病人SPIN1和Slug显著高于对照组胃癌病人(P<0.05),且实验组Claudin-1显著低于对照组胃癌病人(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肿瘤长径[≥5 mm:4(9.52%)比32(76.19%)]、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阳性:5(11.90%)比37(88.10%)]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病人SPIN1、Slug和Claudin-1的表达情况与胃癌分期和肿瘤长径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纺锤体 紧密连接蛋白质类 锌指转录因子蛋白 相关性 肿瘤分期 蛋白表达
下载PDF
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研究进展
17
作者 潘家豪 潘炜松 +3 位作者 邱健 谢东玲 邹奇 吴川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4期808-823,共16页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至今已发现28种类型,主要分为纤维性胶原蛋白、网状胶原蛋白、珠状丝状胶原蛋白、锚定纤维蛋白、膜蛋白以及multiplexins胶原蛋白,其中纤维性胶原蛋白中Ⅰ型、Ⅱ型、Ⅲ型胶原蛋白占人体胶原蛋白的...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至今已发现28种类型,主要分为纤维性胶原蛋白、网状胶原蛋白、珠状丝状胶原蛋白、锚定纤维蛋白、膜蛋白以及multiplexins胶原蛋白,其中纤维性胶原蛋白中Ⅰ型、Ⅱ型、Ⅲ型胶原蛋白占人体胶原蛋白的80%~90%。目前,根据来源,胶原蛋白大致分为动物源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动物源胶原蛋白主要来源于陆生动物以及海洋动物,而重组胶原蛋白是指将人胶原蛋白基因克隆到选定的表达载体并转化到表达细胞内,最后通过纯化技术所获得的蛋白质。本文简述了胶原蛋白的结构、类别和生物合成机制,重点阐述了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及特点,包括原核生物、酵母、植物、杆状病毒以及哺乳动物细胞等表达体系及其优势与局限性,介绍了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前景及在眼科、软骨工程、皮肤治疗等生物医药方面的实际应用,并对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基因工程 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半胱氨酸的活性蛋白表达谱分析
18
作者 姜中尧 牛雅新 +2 位作者 王楠 陈蓁蓁 唐波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对维持和调控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多种蛋白质的功能活性位点,参与诸多生理过程。此外,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翻译后修饰也扩展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随着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发... 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对维持和调控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多种蛋白质的功能活性位点,参与诸多生理过程。此外,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翻译后修饰也扩展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随着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基于活性的蛋白表达谱(Activity-basedproteinprofiling,ABPP)分析技术在探究蛋白质半胱氨酸及其翻译后修饰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于蛋白质半胱氨酸的活性蛋白表达谱分析方法,讨论了针对蛋白质半胱氨酸及其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活性蛋白表达 化学探针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牛英 叶启发 +3 位作者 肖建生 张毅 鲁力 周进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88-390,共3页
为观察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c fos和c jun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P对I/R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笔者将9 6只SD大鼠随机分成I/R组及IP组,于复灌后0, 0. 5, 1, 2, 4, 8, 1 2, 2 4h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技术... 为观察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c fos和c jun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P对I/R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笔者将9 6只SD大鼠随机分成I/R组及IP组,于复灌后0, 0. 5, 1, 2, 4, 8, 1 2, 2 4h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定量检测再灌注后各时间点c fos和c jun蛋白的表达。结果示I/R损伤早期可使损伤区肝实质细胞核内大量表达c fos和c jun蛋白。与I/R组相比,IP组中损伤早期( 0. 5, 1, 2h)c fos和c jun蛋白表达均低于I/R组(P< 0. 0 5 )。提示IP可以减轻再灌注对肝脏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即刻早期基因c fos和c ju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肝/血液供给 缺血预处理 肝/病理学 C-FOS蛋白表达 C-JUN蛋白表达
下载PDF
Tiam1蛋白表达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老年胰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
20
作者 尚娜娜 董雪茹 刘志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Tiam1)蛋白表达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老年胰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确诊的老年胰腺癌患者106例,收集其癌组织标本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Tiam1蛋白表...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Tiam1)蛋白表达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老年胰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确诊的老年胰腺癌患者106例,收集其癌组织标本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Tiam1蛋白表达;选择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采用浓度为50 ng/mL的HGF溶液和生理盐水处理并作为HGF组和空白组,转染Tiam1 minic作为Tiam1组,CCK8法、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PI3K/Akt/mTOR相关蛋白表达,明确Tiam1蛋白表达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Tiam1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中Tiam1表达量(P<0.05)。各组在转染0 h、12 h时细胞增殖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转染24 h、48 h、60 h时,与空白组比较,Tiam1组和HGF组细胞增殖率升高,且Tiam1组高于HGF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Tiam1组和HGF组侵袭、转移能力及Tiam1、PI3K、Akt、HGF蛋白表达均增强,且Tiam1组高于HGF组(P<0.05)。结论Tiam1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与肿瘤发生相关;基于PI3K/Akt/mTOR通路Tiam1过表达可增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有望成为胰腺癌进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生物治疗靶点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m1蛋白表达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老年胰腺癌 转移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