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Tat蛋白转导域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丁劲 马斌 +1 位作者 刘军 薛采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8,13,共4页
HIV Tat蛋白转导域 (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 ,PTD)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在蛋白转导过程中能高效穿过生物膜的结构域 ,它能将与其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质及DNA等分子跨膜导入几乎所有的组织和细胞 ,甚至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转导效率很高... HIV Tat蛋白转导域 (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 ,PTD)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在蛋白转导过程中能高效穿过生物膜的结构域 ,它能将与其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质及DNA等分子跨膜导入几乎所有的组织和细胞 ,甚至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转导效率很高而且对细胞没有损伤。TAT融合蛋白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运载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Tat蛋白转导域 人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蛋白 生物膜 运载工具 目的蛋白
下载PDF
TAT蛋白转导域:蛋白质治疗的新曙光 被引量:8
2
作者 秦成峰 秦鄂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9-524,共6页
TAT蛋白转导域是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的一段碱性氨基酸多肽,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在药物转运和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TAT蛋白转导域首先通过电荷相互作用... TAT蛋白转导域是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的一段碱性氨基酸多肽,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在药物转运和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TAT蛋白转导域首先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吸附于细胞膜,然后通过脂筏介导的巨胞饮作用进入细胞.随着体外研究的不断成熟,应用TAT蛋白转导域治疗人类肿瘤、卒中、炎症等疾病的动物模型也获得了成功,TAT蛋白转导域进入临床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蛋白质治疗 巨胞饮 应用
下载PDF
蛋白转导域内在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曲恒燕 孙曼霁 《生命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可以携带外源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及生物技术应用中,都展示出良好的前景,应用广泛,但机制不甚明确。已知的PTD均有其关键的特定氨基酸存在和较强的正电... 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可以携带外源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及生物技术应用中,都展示出良好的前景,应用广泛,但机制不甚明确。已知的PTD均有其关键的特定氨基酸存在和较强的正电荷分布,并具有独特的二级结构及空间构象,这些特殊的结构特征对其内在化机制起决定作用。目前认为巨胞饮作用是PTD入胞的主要机制, PTD在经过细胞表面糖胺聚糖紧密结合快速作用及电荷作用后,由脂筏蛋白介导的巨胞饮作用内在化,然后巨胞饮体脂质双层破裂,使蛋白转导域-大分子释放入胞浆及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内在化 机制
下载PDF
重组蛋白转导域-神经肽Y融合蛋白对体外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殿峰 孙玉成 +1 位作者 张嘉保 高宏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75-479,I000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转导域-神经肽Y融合蛋白对体外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剪切消化法分离大鼠前脂肪细胞,培养液中添加重组PTD-NPY融合蛋白,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和甘油磷酸脱氢酶(GP...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转导域-神经肽Y融合蛋白对体外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剪切消化法分离大鼠前脂肪细胞,培养液中添加重组PTD-NPY融合蛋白,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和甘油磷酸脱氢酶(GPDH)活性。结果重组PTD-NPY融合蛋白处理大鼠前脂肪细胞72 h,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和GPDH活性升高;重组PTD-NPY融合蛋白处理成熟脂肪细胞48h后,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内脂肪滴数量增加并融合成较大的脂滴,甘油三酯含量和GPDH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重组PTD-NPY融合蛋白明显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促进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与沉积。为重组PTD-NPY融合蛋白在动物生产及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神经肽Y 融合蛋白 脂肪细胞
下载PDF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亚 周景师 江少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制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FHIT/TAT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兔抗多克隆抗体,探讨FHIT基因对肝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确定该载体的最佳诱导表... 目的:制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FHIT/TAT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兔抗多克隆抗体,探讨FHIT基因对肝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确定该载体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并获得纯化的FHIT/TAT融合蛋白,同时以该融合蛋白免疫兔制备抗FHIT/TAT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构建了FHIT基因与HIV-TAT蛋白转导域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确定了该载体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Western Blot检测也证实了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以此为基础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并获得了70%纯度的FHIT/TAT融合蛋白;同时制备了较高滴度的兔抗FHIT/TAT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建立了制备具有高效转导作用的HIV-TAT蛋白转导域与FHIT基因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获得了该融合蛋白的兔抗多克隆抗体,为FHIT基因对于肝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特别是肝肿瘤的基因治疗和预防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蛋白转导域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蛋白转导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褚莉莉 窦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2期232-234,共3页
蛋白转导域(PTDs)是小分子多肽,又称为细胞渗透性蛋白(CPP)或转膜序列(MTS),它可以不依赖于经典的细胞内吞,将多种大分子物质导入细胞内。因此,PTDs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运载工具,在将蛋白和其他分子导入活细胞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蛋白转导域(PTDs)是小分子多肽,又称为细胞渗透性蛋白(CPP)或转膜序列(MTS),它可以不依赖于经典的细胞内吞,将多种大分子物质导入细胞内。因此,PTDs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运载工具,在将蛋白和其他分子导入活细胞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综述PTDs的跨膜转运机制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跨膜转运 机制 应用
下载PDF
TAT蛋白转导域,Mx基质蛋白以及联合蛋白的研究
7
作者 林源 邓放 马婧艳 《湖南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18-19,共2页
TAT蛋白转导域是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PTD蛋白的一段碱性氨基酸蛋白,HIV-Tat蛋白的转导域(PTD)具有穿膜活性,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并且对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在药物转运和... TAT蛋白转导域是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PTD蛋白的一段碱性氨基酸蛋白,HIV-Tat蛋白的转导域(PTD)具有穿膜活性,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并且对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在药物转运和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P14是一个致癌基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能力,对RNA病毒,如流感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托高土病毒、汉坦病毒和狂犬病毒等有作用,甚至对DNA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的作用。TAT-p14联合基因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本文论述了TAT蛋白转导域与p14基因联接方法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蛋白转导域 P14 TAT—p14联合基因 抗病毒
下载PDF
蛋白转导域蛋白转运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庆春 臧国庆 《世界感染杂志》 2007年第5期359-361,382,共4页
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蛋白转运工具,体内和体外实验显示其可以有效的将外源性蛋白转运入细胞内,已有多种方法用于改建PTD,证实PTD变体具有同样的蛋白转导特性。现就PTD的蛋白转运研究进... 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蛋白转运工具,体内和体外实验显示其可以有效的将外源性蛋白转运入细胞内,已有多种方法用于改建PTD,证实PTD变体具有同样的蛋白转导特性。现就PTD的蛋白转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蛋白转运 跨细胞转运 亲溶酶体剂
下载PDF
含蛋白转导域的SARA/SBD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曼 黄晨 +6 位作者 张伟 王增禄 李晶 杜锐 孙世仁 张鹏 张英起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SARA/SBD是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负性调节因子。原核表达、纯化含反式激活蛋白(TAT)蛋白转导域(PTD)的TAT PTD-SARA/SBD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TAT PTD-SARA/SBD基因克隆入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 目的:SARA/SBD是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负性调节因子。原核表达、纯化含反式激活蛋白(TAT)蛋白转导域(PTD)的TAT PTD-SARA/SBD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TAT PTD-SARA/SBD基因克隆入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用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PMC),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穿膜能力,及与TGF-β1信号通路中Smad2因子的共定位情况。结果: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和纯化了TAT PTD-SARA/SBD融合蛋白,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且以可溶形式表达,经Ni2+-NTA纯化后,所获蛋白纯度高于95%(HPLC归一法);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该蛋白能穿过胞膜,主要定位于胞核,且与Smad2因子具有核内共定位。结论:表达了TAT PTD-SARA/SBD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SARA/SBD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多聚精氨酸蛋白转导域-凋亡素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健 肖伟 +3 位作者 傅文彬 高鹏 袁勤生 刘建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多聚精氨酸蛋白转导域-凋亡素融合蛋白,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PCR法扩增Arg9-VP3序列,与载体pET-43.1a连接后,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纯化后,进行肠激酶裂解、超滤浓缩,并检测其生物活... 目的原核表达多聚精氨酸蛋白转导域-凋亡素融合蛋白,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PCR法扩增Arg9-VP3序列,与载体pET-43.1a连接后,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纯化后,进行肠激酶裂解、超滤浓缩,并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43.1a-Arg9-VP3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明构建正确。转化E.coliBL21(DE3)后,重组蛋白获得可溶性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0%以上,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结论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多聚精氨酸蛋白转导域-凋亡素融合蛋白,纯化的融合蛋白具有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精氨酸 蛋白转导域 凋亡素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反式激活蛋白转导结构域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珍 许予明 +4 位作者 陈奎生 李惠翔 张红新 杨静 张云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61-1163,1168,共4页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介导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作用。方法采用PCR及克隆技术构成表达载体pET28a-TAT-EGF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AT-EGFP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注入小鼠尾静脉,取...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介导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作用。方法采用PCR及克隆技术构成表达载体pET28a-TAT-EGF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AT-EGFP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注入小鼠尾静脉,取脑、心肌、肝、脾和肾等器官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在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达和纯化了分子量为28KD的TAT-EGFP融合蛋白,在小鼠的肝、心肌、脑、肾和脾等组织切片荧光检测呈阳性。结论TAT可介导EGFP在广泛组织内的跨膜转导,这一研究为外源活性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细胞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 蛋白转导域 融合蛋白 小鼠
下载PDF
带有HIV Tat-蛋白转导域的人成熟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素芹 潘英 +1 位作者 潘明洁 李越希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91-295,共5页
HIV-Tat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一个公认的具有介导靶蛋白跨膜作用的肽段。为了表达出可溶的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PTD-NGF融合蛋白,作者首先根据人神经生长因子成熟肽(hNGFm)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直接... HIV-Tat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一个公认的具有介导靶蛋白跨膜作用的肽段。为了表达出可溶的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PTD-NGF融合蛋白,作者首先根据人神经生长因子成熟肽(hNGFm)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直接从人胎盘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hNGFm的编码序列,同时利用PCR引物在其5和3末端分别加上HIV-Tat-PTD及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序列,然后将PCR产物克隆于原核表达质粒pET22b中pelB leader的下游,构建分泌表达质粒pET22b-PTD-hNGFm-His,将该质粒转入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有两种表达产物,Mr分别为16ku和18.4ku,分别位于大肠杆菌周质腔和细胞质中,两者均可与抗hNGF抗体反应。周质腔表达产物(PTD-hNGFm-His)经Ni2+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达98%以上,纯化的PTD-hNGFm-His融合蛋白刺激神经突起生长的最适浓度为20ng/ml。因此成功构建了PTD-hNGFm-His分泌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分泌表达,得到了可溶且具有生物活性的PTD-hNGFm-His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经生长因子 克隆 蛋白转导域 原核分泌表达 纯化
原文传递
HIV-Tat蛋白转导域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林源 罗超 赵文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25-627,共3页
HIV-Tat蛋白转导域具有穿膜活性,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在药物转运及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HIV-Tat蛋白的结构、穿膜机制及转导域功能... HIV-Tat蛋白转导域具有穿膜活性,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在药物转运及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HIV-Tat蛋白的结构、穿膜机制及转导域功能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Tat 蛋白转导域 穿膜肽
原文传递
利用蛋白转导域介导的新型大分子转染方法
14
作者 张砚君 任思楣 +3 位作者 陆红 刘倩 曾洁 张益枝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10期581-584,共4页
目的构建蛋白转导域(PTD)与扩增链亲和素(Strep)融合蛋白,用于转染常规操作中难于转染生物大分子的血液肿瘤细胞、神经细胞、干细胞等细胞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引入PTD和G4S序列、扩增Strep序列;经酶切、连接构建重... 目的构建蛋白转导域(PTD)与扩增链亲和素(Strep)融合蛋白,用于转染常规操作中难于转染生物大分子的血液肿瘤细胞、神经细胞、干细胞等细胞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引入PTD和G4S序列、扩增Strep序列;经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AYZ-PTD-Strep,用低磷培养液AP5诱导表达融合蛋白,E-tag亲和层析柱纯化产物,Westernblot鉴定产物,利用pAYZ-PTD—Strep将eGFP质粒转染到悬浮U937细胞内,流式细胞术测定融合蛋白转染效率。结果目的产物PTD—G4S—Strep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产量约为0.7mg/L,经E—tag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融合蛋白PTD-Strep可成功将质粒运送至悬浮细胞U937内,转染效率高于PTD单体。结论构建的融合蛋白PTD-Strep具有将生物大分子转入血液肿瘤悬浮细胞内的活性,有望发展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真核细胞转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转染
原文传递
蛋白转导域透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汤莹 史道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4期2756-2758,2762,共4页
HIV-TAT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在蛋白转导过程中能高效穿过生物膜的结构域,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的一段碱性氨基酸多肽,能与多肽、蛋白质及DNA等分子连接并跨膜导入绝大部分的组织细胞... HIV-TAT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在蛋白转导过程中能高效穿过生物膜的结构域,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的一段碱性氨基酸多肽,能与多肽、蛋白质及DNA等分子连接并跨膜导入绝大部分的组织细胞或透过血脑屏障,转导效率高且对细胞无损伤。TAT-PTD与细胞膜之间的电荷作用,吸附于膜表面,依赖脂筏介导的巨胞饮作用进入细胞。TAT融合蛋白系统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运载工具,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人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蛋白 融合蛋白传递 透膜作用
原文传递
蛋白质转导域在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昊 吴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非渗透特性阻止了一些肽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内,而血脑屏障也使大分子蛋白类药物难以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疗效.这些天然屏障的存在为一些生物学机制研究和疾病基因治疗的应用带来了困难.而近...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非渗透特性阻止了一些肽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内,而血脑屏障也使大分子蛋白类药物难以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疗效.这些天然屏障的存在为一些生物学机制研究和疾病基因治疗的应用带来了困难.而近来一种被称为蛋白质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s,PTDS)的短肽由于其能携带生物活性物质有效的穿过细胞膜甚至血脑屏障,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 生物活性物质 细胞膜脂质 医学 中枢神经系统 血脑屏障 蛋白类药物 基因治疗 机制研究 分子层
下载PDF
体内蛋白转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涛 刘英辉 +3 位作者 杨春蕾 肖静 郭慧玲 王正荣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简要综述了几种能够携带药物跨越血脑屏障和细胞生物膜屏障的蛋白结构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蛋白转导域 跨膜转运 TAT ANTP VP22
下载PDF
转导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被引量:5
18
作者 万晓红 王雁 +2 位作者 赵国良 陈华梅 邵建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评价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转导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构建11R(11个精氨酸残基)-HO-1蛋白,50只沙土鼠随机分为5组(n=10):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沙土鼠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 目的评价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转导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构建11R(11个精氨酸残基)-HO-1蛋白,50只沙土鼠随机分为5组(n=10):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沙土鼠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11R组(R组)、脑缺血/再灌注+5 mg·kg-111R-HO-1组(H1组)和脑缺血/再灌注+25 mg·kg-111R-HO-1组(H2组),各组沙土鼠腹腔分别注射5 mg·kg-1生理盐水、5mg·kg-111R蛋白、5 mg·kg-111R-HO-1蛋白或25 mg·kg-111R-HO-1蛋白,3 h后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取沙土鼠海马,电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线粒体的变化,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Caspase-3和HO-1蛋白表达、cAMP水平。结果C组、S组和R组3组间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变性率、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和HO-1蛋白表达、cAMP水平变化无差异(P>0.05);H1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变性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HO-1蛋白表达上调、cAMP水平升高(vs C组、S组和R组,P<0.01);H2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变性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HO-1蛋白表达上调、cAMP水平升高(vs H1组,P<0.01)。结论 HO-1蛋白转导减轻了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缺血 再灌注损伤 海马 蛋白 蛋白转导域 11个精氨酸残基 凋亡
下载PDF
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小鼠体内跨膜转导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晓 王家宁 +4 位作者 唐俊明 潘国栋 黄永章 杨建业 曹书芬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8-801,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的大分子物质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导能力。方法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并纯化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PEP-1-EGFP融合蛋白,分别将500μg的EGFP蛋白和PEP-1-EGFP融合蛋白通过尾静脉注射入昆明小鼠体内,2 h后麻...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的大分子物质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导能力。方法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并纯化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PEP-1-EGFP融合蛋白,分别将500μg的EGFP蛋白和PEP-1-EGFP融合蛋白通过尾静脉注射入昆明小鼠体内,2 h后麻醉小鼠,PBS充分灌流并取心、脑、肝、脾、肾快速冷冻切片后立即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2 h后PEP-1-EGFP融合蛋白处理的小鼠大脑、心肌、肝、脾和肾组织里出现均一的明亮绿色荧光,而EGFP蛋白处理的小鼠各脏器内均未见到绿色荧光。结论细胞穿透肽PEP-1能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穿透小鼠细胞膜并分布于心、脑、肝、脾、肾组织内,为将来用PEP-1介导各种大分子药物跨膜转导进行各种疾病的蛋白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透肽 蛋白转导域 蛋白转导 PEP-1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Tat-p53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转导活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劲 刘军 +4 位作者 黄豫晓 李英辉 陈俊 赵亚 薛采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野生型p53与TatPTD(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的融合蛋白,检测TatPTD介导p53进入肝细胞的效率。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A549细胞系中分离野生型p53基因,将该基因分别克隆入pTAT-HA和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 目的:原核表达野生型p53与TatPTD(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的融合蛋白,检测TatPTD介导p53进入肝细胞的效率。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A549细胞系中分离野生型p53基因,将该基因分别克隆入pTAT-HA和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诱导表达并进行纯化。以纯化的p53蛋白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将Tat-p53融合蛋白加入HepG2细胞培养上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at-p53融合蛋白导入HepG2细胞的效率。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了Tat-p53融合蛋白及p53蛋白,制备p53特异的抗血清,证实Tat-p53可以高效的转入HepG2细胞内。结论:Tat-p53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为应用Tat-p53融合蛋白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 p53 蛋白转导域 肿瘤 融合蛋白 活性分析 野生型P53基因 纯化 HepG2细胞 原核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