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蜻蜓常用名称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鹏 于昕 周长发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478,共4页
在我国,蜻蜓有多种名称,目前仍在使用的有蜻蜓、蜻蛉、水虿、、豆娘等。它们当中,有些是源自蜻蜓类昆虫的体色,如“蜻、”;有些是由蜻蜓的身体形状而来,如“蜓、蛉、水虿”。而“豆娘”出现最晚,应用时间也最短。中文之“豆娘”与... 在我国,蜻蜓有多种名称,目前仍在使用的有蜻蜓、蜻蛉、水虿、、豆娘等。它们当中,有些是源自蜻蜓类昆虫的体色,如“蜻、”;有些是由蜻蜓的身体形状而来,如“蜓、蛉、水虿”。而“豆娘”出现最晚,应用时间也最短。中文之“豆娘”与日文中的“豆娘”关系甚为复杂,目前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名称 词源 中文 应用时间 豆娘
下载PDF
中国小叶春蜓属研究(蜻蜓目,春蜓科)(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查岭生 张大治 郑哲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2-814,共3页
记述了小叶春蜓属中国的4种及1亚种,描述了其中1新种。间纹小叶春蜓,新种Gomphidia interruptistria sp.nov.(图1~11)正模♂,云南省勐腊县瑶区,海拔1000m,20040728,查岭生采。模式标本存放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文中附有该属在我... 记述了小叶春蜓属中国的4种及1亚种,描述了其中1新种。间纹小叶春蜓,新种Gomphidia interruptistria sp.nov.(图1~11)正模♂,云南省勐腊县瑶区,海拔1000m,20040728,查岭生采。模式标本存放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文中附有该属在我国的种检索表。新种与G.k.kruegeri及G.k.fukienensis相似,其主要区别见表1。词源:新种的背条纹和领条纹,以及背条纹和肩前上点均完全间断,故取名间纹小叶春蜓。表1新种与G.k.kruegeri及G.k.fukienensis主要区别间纹小叶春蜓,新种G.interruptistriasp.nov.G.k.kruegeriG.k.fukienensis前胸无斑具黄斑具黄斑合胸侧方第2,3条纹合并,内无斑合并,内有黄斑部分合并,内有黄斑翅前缘全黑嵌入黄色嵌入黄色肩前下条纹缺有有背条纹和领条纹断开;前者短而窄,并与肩前上点断开相连成“7”接近但不相连;前者长而阔,与肩前上点形成“7”腹部色彩腹节1~2无斑;腹节7扩大成基环纹;腹节8~10全黑腹节1无斑;腹节7扩大成基环纹;腹节8,10有斑腹节1~2有斑;腹节7无斑;腹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春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长尾蜓属(蜻蜓目:蜓科)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宏杰 李星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562-7564,7566,共4页
迄今为止,中国已知长尾蜓共9种,其中Gynacantha japonica Bartenef,1909和G.saltatrix Martin,1909为陕西省新纪录。报道了长尾蜓成虫检索表及种类分布。
关键词 长尾 分布 检索表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的大蜓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祖德 《昆虫知识》 CSCD 1996年第4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下载PDF
海南亚春蜓羽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韦仕珍 杨瑞刚 陆春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63-264,共2页
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海南亚春蜓稚虫羽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究,羽化过程包括壳裂、出壳和展翅3个阶段,时间大约82 min。
关键词 海南亚春 羽化
下载PDF
中国黑额蜓属一新种记述(蜻蜓目,蜓科)(英文)
6
作者 徐奇涵 陈芝 邱志鹏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9-442,共4页
记述黑额蜓属1新种,刘氏黑额蜓Planaeschna liui sp.nov.。新种区别于黑额蜓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如下:1)上唇中基部具1对黄绿色斑,上颚基部具1黄绿色小斑;2)腹部第9节背面端半部黄褐色,侧面端下部土黄色,腹部第10节背面具1黄褐色大斑,侧... 记述黑额蜓属1新种,刘氏黑额蜓Planaeschna liui sp.nov.。新种区别于黑额蜓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如下:1)上唇中基部具1对黄绿色斑,上颚基部具1黄绿色小斑;2)腹部第9节背面端半部黄褐色,侧面端下部土黄色,腹部第10节背面具1黄褐色大斑,侧面下部土黄色;3)上肛附器在中部扭曲,下肛附器长度超过上肛附器一半,其基端宽度与腹部第10节高度相等;4)阳茎末节近方形,前端稍平截,基部两侧具1对稍向前弯曲的大耳状突。正模♂,福建武夷山,2008-07-16,邱志鹏采。模式标本存放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病虫生物防治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额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萨蜓属分类研究并记述一新种(蜻蜓目,蜓科)(英文)
7
作者 徐奇涵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0-483,共4页
记述萨蜓属Sarasaeschna Karube & Yeh的中国种类共计6种,其中包括1新种,即朱氏萨蜓S.zhuae sp.nov.。正模♂,福建省华安县, 2007-07-05 ,徐奇涵采。模式标本存放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生物标本室。给出了萨蜓属中国已知种的名录、地理分... 记述萨蜓属Sarasaeschna Karube & Yeh的中国种类共计6种,其中包括1新种,即朱氏萨蜓S.zhuae sp.nov.。正模♂,福建省华安县, 2007-07-05 ,徐奇涵采。模式标本存放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生物标本室。给出了萨蜓属中国已知种的名录、地理分布和检索表。新种区别于萨蜓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如下: 1)在萨蜓属中个体最大; 2)脸部总体为棕色,仅后唇基上缘具狭小黄色横带; 3)腹部第3-7节基部侧面具大而明显的黄绿色斑; 4)上肛附器腹侧亚端部具1半圆形突起,正中处和近基部2/5处各具1小齿;下肛附器长达上肛附器的5/6 ,为萨蜓属中最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云南亚春蜓属一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国辉 毛本勇 张大治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1-812,共2页
记述亚春蜓属1新种,贡山亚春蜓Asiagomphus gong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云南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关键词 亚春 新种 云南省
下载PDF
中国云南省奇春蜓属一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慧倩 杨国辉 吴弢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4,共4页
记述中国新记录属——奇春蜓属Perissogomphus Laidlaw,1922和1新种——朝氏奇春蜓P.asahinai,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大理学院。
关键词 新记录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云南环尾春蜓属一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慧倩 《武夷科学》 1999年第0期36-37,共2页
文内记述环尾春蜓属一新种.赵氏环尾春蜓Lamelligomphus chaoi sp.nov,正模(?):云南省大理市,苍山,1998—W—05,毛本勇采.模本存放云南大理师专.
关键词 环尾春 新种 云南省
下载PDF
伏击法捕捉碧伟蜓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保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383-11385,共3页
碧伟蜓具有良好的补肾壮阳药效。为了研究伏击法捕捉碧伟蜓等大蜻蜓的技术,以湖北省红安县华河镇方刘田湾为试验点,首先调查试验点蜻蜓资源,然后制作完善捕捉网、选取捕捉时间、选取捕捉地点,最后探索并完善伏击捕捉技术。共捕捉到碧伟... 碧伟蜓具有良好的补肾壮阳药效。为了研究伏击法捕捉碧伟蜓等大蜻蜓的技术,以湖北省红安县华河镇方刘田湾为试验点,首先调查试验点蜻蜓资源,然后制作完善捕捉网、选取捕捉时间、选取捕捉地点,最后探索并完善伏击捕捉技术。共捕捉到碧伟蜓60个,其中大蜻蜓OA-1共32个。采用伏击法捕捉大蜻蜓时,捕捉网应该栓于带有轻便硬把手及与其相连的网环上,捕捉网可以选取深绿色,捕捉者应穿红色服装或者绿色迷彩服,网底部应栓1个轻软小绳索与捕捉网把手相连,捕捉时间应选取夏日晴朗下午,捕捉地点应选取突入水面或者平直的、方便操作的池塘岸边,捕捉点水体中应无水草或少水草,以防止蜻蜓头被挫掉。伏击法捕捉大蜻蜓技术可用于捕捉碧伟蜓等大蜻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伟 补肾 捕捉技术
下载PDF
蜓类一新属──莎车蜓(Shachella)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自力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文章描述了塔里木西南缘上石炭威宁阶下部(莫斯科阶下部) 类一新属莎车(Shachella),此属与Profusulinella特征相似,但外圈出现蜂巢状构造(微孔构造),这种构造与希瓦格 科之典型蜂巢层无本质之区别,... 文章描述了塔里木西南缘上石炭威宁阶下部(莫斯科阶下部) 类一新属莎车(Shachella),此属与Profusulinella特征相似,但外圈出现蜂巢状构造(微孔构造),这种构造与希瓦格 科之典型蜂巢层无本质之区别,可称为细蜂巢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属 莎车
下载PDF
云南钩尾春蜓亚科二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昕 周文豹 卢盛贤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记述采自云南省春蜓科 2 新种:卢氏奈春蜓 Nychogomphus lui, sp. nov. 和文山刀春蜓 Scalmogomphus wenshanens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云南 钩尾春亚科 新种 卢氏奈春蜒 文山刀春蜒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中国东北义县组蜻蜓化石新属种(昆虫纲:蜻蜓目)
14
作者 张兵兰 任东 +1 位作者 周昌清 庞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3,共1页
本文描述中国辽宁省北票市晚中生代义县组的化石蜻蜓1新属2新种。新属因与阿拉里佩蜻科(Araripelibellulidae)的模式属非常相似而被归人该科。它与该模式属有以下区别:径脉(RP)与前中脉(MA)在弓脉(Arc)处分离;臀圈较宽短,内... 本文描述中国辽宁省北票市晚中生代义县组的化石蜻蜓1新属2新种。新属因与阿拉里佩蜻科(Araripelibellulidae)的模式属非常相似而被归人该科。它与该模式属有以下区别:径脉(RP)与前中脉(MA)在弓脉(Arc)处分离;臀圈较宽短,内有Y形脉;MA与IR2不呈锯齿状;后翅三角室后区出现数条插脉;翅室更小更密,尤其在翅端与翅后缘处;体型更大。本文首次对这个科种类的头部、腹部与部分足的具体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新属种 化石 义县组 昆虫纲 晚中生代 辽宁省 模式 新种
下载PDF
中国裂唇蜓研究(蜻蜓目:裂唇蜒科)
15
作者 张宏杰 杨祖德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中国的蜻蜓目裂唇蜓科共有14种及1亚种。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蜻蜓目裂唇蜓科的特征、种类和种的检索表。
关键词 裂唇 中国 区系 检索表
下载PDF
辽宁西部九佛堂组昼蜓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金远 任东 +3 位作者 高春玲 程晓冬 李宁宁 刘正玲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9-212,219,共5页
发现于辽宁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段地层中的昼蜓化石(孟氏丽昼蜓AbrohemeroscopusmengiRen,Liu et Chen,2003)与北京西山卢尚坟组的巴依萨昼蜓(HemeroscopusbaissicusPritykina,1977)在形态上比较相似,但在演化程度上更为原始,主要... 发现于辽宁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段地层中的昼蜓化石(孟氏丽昼蜓AbrohemeroscopusmengiRen,Liu et Chen,2003)与北京西山卢尚坟组的巴依萨昼蜓(HemeroscopusbaissicusPritykina,1977)在形态上比较相似,但在演化程度上更为原始,主要体现在后翅臀套较小(仅有6~7个翅室),径增脉(Rspl)缺,后翅CuAa脉弯曲、带有5个明显的后分支,前翅MP脉短、终止于翅后缘近翅结处,翅痣下有一个明显的支脉,后翅CuAa 和MP域基部较窄、在三角室下方仅有1排翅室。据此,九佛堂组上段的地质时代定为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佛堂组 热河生物群 早白垩世 辽宁
下载PDF
汉森安春蜓(Amphigomphus hansoni Chao)的雌性记述(蜻蜓目:春蜓科)
17
作者 徐奇涵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2期191-192,共2页
首次记述汉森安春蜓(Amphigomphus hansoni Chao,1954)的雌性,标本存放于漳州教育学院生物标本室。
关键词 汉森安春(♀)
下载PDF
蝘蜓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和雌体繁殖 被引量:58
18
作者 计翔 杜卫国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49-354,共6页
报道了蜓 (Sphenomorphusindicus)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性成熟雌体大于雄体。雄性成体头长大于雌性成体 ,但头宽与雌性成体无显著差异。初生幼仔的头长和头宽无两性差异。雄性幼体头长和头宽大于雌性幼体。设置SVL恒定时 ... 报道了蜓 (Sphenomorphusindicus)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性成熟雌体大于雄体。雄性成体头长大于雌性成体 ,但头宽与雌性成体无显著差异。初生幼仔的头长和头宽无两性差异。雄性幼体头长和头宽大于雌性幼体。设置SVL恒定时 ,雄性幼体和雄性成体的头长和头宽无显著差异 ,雌性幼体的头长和头宽大于雌性成体。初生幼仔具有相对较大的头部。产仔雌体的最小SVL为 6 7 7mm ,大于此SVL的雌体均年产单窝仔。平均窝仔数、窝仔重和幼仔重分别为 7 2 ( 3~ 11)、 3 34( 1 30~ 5 19)和 0 48( 0 36~ 0 5 8)g。用卵黄沉积卵巢卵和输卵管计数的窝仔数比用幼仔计数的窝仔数多约 1 0个后代。幼仔体重与雌体SVL无关。相对窝仔重与雌体SVL边缘性地呈正相关。窝仔数、窝仔重与雌体SVL呈正相关 ,幼仔体重与窝仔数呈负相关。窝仔数与雌体状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 两性异形 窝仔数 相对窝仔重 雌性繁殖
下载PDF
斑蜓蜥分布新纪录和补充描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剑焕 王和聪 +1 位作者 马新霞 王英永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6-159,共4页
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云开山脉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六万山脉罗阳山采集到3只斑蜓蜥Sphenomorphus maculatus(Blyth,1853)标本,为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爬行动物的新纪录。斑蜓蜥的现代核心分布区为中南半岛,在云开山脉和六... 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云开山脉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六万山脉罗阳山采集到3只斑蜓蜥Sphenomorphus maculatus(Blyth,1853)标本,为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爬行动物的新纪录。斑蜓蜥的现代核心分布区为中南半岛,在云开山脉和六万山脉的分布是斑蜓蜥自其核心分布区沿十万大山向六万山及云开山脉扩散的结果。检视所采集的斑蜓蜥标本,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变异:每侧颞鳞4或5个,环体中段鳞最少为36行;顶鳞和前颊鳞存在分裂为二和愈合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广西 分布新纪录 分布区 补充描述
下载PDF
西藏北羌塘中部地区晚石炭世的类动物群蜓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76-1280,共5页
北羌塘中部晚石炭世地层,尤其是晚石炭世晚期地层是否存在,长期以来缺少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该区石炭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建立了瓦垄山组,划分了6个类化石带,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晚期,但缺少Protr... 北羌塘中部晚石炭世地层,尤其是晚石炭世晚期地层是否存在,长期以来缺少确凿的古生物化石证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该区石炭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建立了瓦垄山组,划分了6个类化石带,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晚期,但缺少Protriticites与Triticites之间的Montiparus带。针对这一问题,对瓦垄山组命名剖面北侧的剖面进行了测制,发现了丰富的Montiparus属和Triticites属的分子,从而为北羌塘中部晚石炭世晚期地层的存在提供了翔实确切的类化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羌塘中部 上石炭统 瓦垄山组 Montiparus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