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指纹图谱-多成分化学计量学的建昌帮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研究
1
作者 柯瑞 张江山 +8 位作者 甘春梅 肖小林 曾鹏辉 张金莲 叶明磊 刘明贵 徐葱茏 杨焕林 刘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
目的:建立蜜糠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 目的:建立蜜糠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建立15批蜜糠炒白术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建立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5批蜜糠炒白术的指纹图谱呈现2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891;对其中4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分别是白术内酯Ⅲ(11号峰)、白术内酯Ⅱ(16号峰)、白术内酯Ⅰ(20号峰)、苍术酮(24号峰)。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结果均显示,不同产地、同产地不同批次药材制备的蜜糠炒白术质量有着明显的区分;变量重要投影系数(VIP)值>1的共有峰有7个,从大到小分别为1号、14号、4号、24号(苍术酮)、15号、16号(白术内酯Ⅱ)及2号峰。15批蜜糠炒白术的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依次为144.84~642.59μg·g^(-1)、57.67~1086.15μg·g^(-1)、142.45~707.19μg·g^(-1)、968.73~2887.70μg·g^(-1)。结论:建立的蜜糠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蜜糠炒白术的质量分析,为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糠炒白术 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建昌帮 产地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建昌帮”蜜糠炒苍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文婷 陆美霞 +4 位作者 丁燕 施林峰 柯杏 叶喜德 徐倩 《中南药学》 2023年第7期1756-1762,共7页
目的运用UPLC-Q-TOF-MS法研究建昌帮蜜糠炒苍术炮制前后主成分变化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2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检测,电子喷雾离子源(ESI),扫描... 目的运用UPLC-Q-TOF-MS法研究建昌帮蜜糠炒苍术炮制前后主成分变化差异。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2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检测,电子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100~1250,结合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资源,运用Peak View 1.2软件对苍术生品和蜜糠炒制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从苍术炮制前后共鉴定出54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机酸类27个,萜类9个,糖苷类5个,聚乙炔类4个,黄酮类1个,其他类化合物8个。苍术生品中鉴定出27个独有成分,而蜜糠制品中只鉴定出4个独有成分。结论该方法可以系统、准确地鉴定苍术中含有的成分。苍术经炮制后化学种类变化不大,主要含有萜类、有机酸类及聚乙炔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蜜糠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蜜糠炒苍术炮制工艺优选及其抗胃溃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文婷 陆美霞 +4 位作者 黄瑶洁 刘志伟 丁燕 施林峰 叶喜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13-2218,共6页
目的优选蜜糠炒苍术的炮制工艺,并对其炮制前后的抗胃溃疡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结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模型,以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Ⅲ、苍术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辅料与药材比例... 目的优选蜜糠炒苍术的炮制工艺,并对其炮制前后的抗胃溃疡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结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模型,以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Ⅲ、苍术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辅料与药材比例、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蜜糠炒苍术的炮制工艺并验证。以无水乙醇灌胃建立胃溃疡小鼠模型,以复方氢氧化铝片为阳性对照,以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溃疡指数和胃溃疡抑制率为评价指标,比较生苍术和蜜糠炒苍术的抗胃溃疡作用。结果蜜糠炒苍术的最优炮制工艺为辅料与药材比例3∶10(g/g)、炮制温度140℃、炒制时间4 min。3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最优工艺炮制所得蜜糠炒苍术中苍术酮等4种成分的含量较为稳定(RSD为3.47%~5.80%,n=3),综合评分为95.53%~95.89%(RSD=0.21%,n=3)。生苍术和蜜糠炒苍术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胃溃疡模型小鼠血清IL-2含量,降低其血清IL-6、TNF-α含量,蜜糠炒苍术可显著降低其溃疡指数(P<0.05或P<0.01);蜜糠炒苍术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普遍优于同剂量生苍术(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生苍术和蜜糠炒苍术对小鼠胃溃疡的抑制率分别为9.18%、19.30%、30.70%和50.32%、61.39%、53.16%。结论优选出的蜜糠炒苍术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且苍术经蜜糠炒制后抗胃溃疡的作用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蜜糠 炮制工艺 正交实验设计法 熵权法 TOPSIS模型 胃溃疡 药效学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蜜糠制备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凯 张晓婷 +1 位作者 翁萍 杨梅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优选建昌帮蜜炙谷糠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5-羟甲基糠醛、水分、水浸出物和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查加蜜量、加水量、炒制时间和温度对蜜糠制备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蜜糠最佳制备工艺为加谷糠量20%... 目的:优选建昌帮蜜炙谷糠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5-羟甲基糠醛、水分、水浸出物和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查加蜜量、加水量、炒制时间和温度对蜜糠制备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蜜糠最佳制备工艺为加谷糠量20%的蜜,加蜜量40%的水,在90℃下炒制120s。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帮 蜜糠 制备工艺 5-羟甲基
下载PDF
建昌帮特色辅料蜜糠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怡芳 祝婧 +3 位作者 钟凌云 周芳芳 杨明 张金莲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16-119,共4页
蜜糠作为江西建昌帮独具特色的传统固体辅料之一,历史悠久,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药物的炮制,有着其它固体辅料所不具有的独特之处。现从特色炮制辅料蜜糠的应用现状、蜜糠的制备工艺研究、蜜糠制饮片炮制工艺研究、蜜糠制对中药药效作用的... 蜜糠作为江西建昌帮独具特色的传统固体辅料之一,历史悠久,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药物的炮制,有着其它固体辅料所不具有的独特之处。现从特色炮制辅料蜜糠的应用现状、蜜糠的制备工艺研究、蜜糠制饮片炮制工艺研究、蜜糠制对中药药效作用的影响及蜜糠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等方面对辅料蜜糠进行概述,以期为建昌帮特色辅料蜜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帮 炮制 辅料 蜜糠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谷糠、麦麸、蜜糠、蜜麸4种辅料的风味成分
6
作者 郑郁清 彭嘉玉 +5 位作者 郭静英 商杰 郑鹏 白婷婷 平欲晖 张金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61-4372,共12页
目的探究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特征风味成分及差异性风味成分。方法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对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样品进行检测,运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 目的探究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特征风味成分及差异性风味成分。方法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对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样品进行检测,运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其关键香气成分,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关键风味成分(ROAV>1),对4种不同辅料挥发性成分中的差异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中分别鉴定出19种、12种、24种、26种挥发性成分。ROAV法确定了谷糠、麦麸、蜜糠、蜜麸风味贡献最大的成分分别为癸醛(柑橘香、青草味)、2-正戊基呋喃(青草味、熟谷味)、癸醛、5-甲基呋喃醛(甜香、焦糖气味)。差异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庚醛、正辛醛、癸醛、壬醛、γ-松油烯可作为区分糠类辅料和麸类辅料的风味成分。谷糠、麦麸经蜜制为蜜糠、蜜麸后其原有的清香、果香、花香减弱,增加了引发食欲的焦糖香、烘烤香。结论“蜜香气”“焦香味”可能与美拉德反应及糖降解反应生成的5-甲基呋喃醛、γ-丁内酯等醛类产物有关,“焦麸气”的香气来源与美拉德反应生成的2,5-二甲基吡嗪等吡嗪类成分密切相关。研究客观地评价4种不同辅料的风味成分,为糠类、麸类辅料炮制饮片提供科学内涵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糠 麦麸 HS-GC-MS 相对气味活度值 挥发性成分 癸醛 2-正戊基呋喃 5-甲基呋喃醛 庚醛 正辛醛 壬醛 γ-松油烯 Γ-丁内酯 2 5-二甲基吡嗪
原文传递
基于色度-化学成分关联的蜜糠炒白芍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彭磊 封亮 +4 位作者 杨艳君 刘芸 张小飞 邹俊波 史亚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4-543,共10页
目的 建立30批白芍和蜜糠炒白芍的指纹图谱,研究白芍经蜜糠炒制后颜色的变化与内在成分的关联性,并构建相关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模型。方法 利用色差仪对白芍及蜜糠炒白芍色度进行测定,通过HPLC建立白芍及蜜糠... 目的 建立30批白芍和蜜糠炒白芍的指纹图谱,研究白芍经蜜糠炒制后颜色的变化与内在成分的关联性,并构建相关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模型。方法 利用色差仪对白芍及蜜糠炒白芍色度进行测定,通过HPLC建立白芍及蜜糠炒白芍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白芍及蜜糠炒白芍样品色度值与共有成分进行关联分析。以色度和相关成分建立ANN模型。结果 白芍经蜜糠炒制后,饮片粉末的L^(*)、a^(*)、b^(*)值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峰1)、芍药苷(峰6)、没食子酰芍药苷(峰7)、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峰8)、苯甲酸(峰9)、苯甲酰芍药苷(峰10)与色度值存在显著相关;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8时,ANN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最低(RMSE=0.124 0),R^(2)最高(R^(2)=0.9835),模型整体拟合程度最好。因此选择4个输入层、8个隐含层和6个输出层组成ANN模型为最佳拓扑结构。结论 色度与成分结合能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价蜜糠炒白芍整体质量,可将色度指标纳入蜜糠炒白芍饮片质量评价体系中,为蜜糠炒白芍饮片在线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蜜糠炒白芍 色度 化学成分 人工神经网络 相关性 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 HPLC 没食子酸 芍药苷 没食子酰芍药苷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苯甲酸 苯甲酰芍药苷
原文传递
建昌帮蜜糠炒白术炮制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文凯 翁萍 +1 位作者 张晓婷 杨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7-860,共4页
目的优选建昌帮蜜糠炒白术的炮制工艺。方法以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苍术酮、醇浸出物质量分数为指标,HPLC法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的醇浸出物法测定各个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炮制工艺参数:蜜糠用量、... 目的优选建昌帮蜜糠炒白术的炮制工艺。方法以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苍术酮、醇浸出物质量分数为指标,HPLC法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的醇浸出物法测定各个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炮制工艺参数:蜜糠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结果蜜糠炒白术的最佳工艺:辅料蜜糠用量为50%(占药材质量的百分比),炒制温度为200℃,炒制时间为5 min。结论最佳炮制工艺经验证,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建昌帮 蜜糠 炮制工艺 白术内酯I 白术内酯II 白术内酯III 苍术酮 醇浸出物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蜜糠炙黄芪的炮制工艺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金莲 谢日健 +4 位作者 刘艳菊 刘明贵 龚千锋 罗文华 范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4-18,共5页
目的:优选蜜糠炙黄芪的炮制工艺,为该饮片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黄酮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炼蜜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对蜜糠炙黄芪... 目的:优选蜜糠炙黄芪的炮制工艺,为该饮片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黄酮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炼蜜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对蜜糠炙黄芪炮制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利用效应面法选择较佳炮制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蜜糠炙黄芪最佳炮制工艺为黄芪样品40 g加炼蜜9.6 g,炒制时间4 min,炒制温度210℃。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黄酮质量分数及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为0.058%,0.035%,3.28%,48.2%,OD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1.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蜜糠炙黄芪炮制工艺简便可行、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糠 黄芪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炮制工艺 总黄酮 水溶性浸出物
原文传递
建昌帮特色辅料蜜糠制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邹红 童恒力 +1 位作者 孟振豪 钟凌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62-2666,共5页
目的探究建昌帮最具传统特色的炮制辅料"蜜糠"与药共制的工艺及效果。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分别优选蜜糠炒白术、蜜糠炒白芍、蜜糠炒山药三种饮片炮制工艺。结果蜜糠炒白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55.8%,炒制温度261℃,炒制时间3.4m... 目的探究建昌帮最具传统特色的炮制辅料"蜜糠"与药共制的工艺及效果。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分别优选蜜糠炒白术、蜜糠炒白芍、蜜糠炒山药三种饮片炮制工艺。结果蜜糠炒白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55.8%,炒制温度261℃,炒制时间3.4min;蜜糠炒白芍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30%,黄酒用量9%,在260℃下炒制4min;蜜糠炒山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61.55%,在炒制温度263℃下炒制3.85min。结论三种药物经过蜜糠炒制之后健脾效果增强;拟定建昌帮蜜糠炒制药物的共性工艺为炒制温度260~270℃,炒制时间3~4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糠 星点设计 炮制工艺 优选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法优选蜜糠炒枳壳炮制工艺 被引量:9
11
作者 宁希鲜 陈泣 +2 位作者 于欢 熊丝丝 龚千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8-31,共4页
目的:优选并确立建昌帮枳壳蜜糠炒制工艺,为规范蜜糠炒建昌帮特色饮片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炮制时间、加蜜糠量、炮制温度对蜜糠枳壳炮制工艺的影... 目的:优选并确立建昌帮枳壳蜜糠炒制工艺,为规范蜜糠炒建昌帮特色饮片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炮制时间、加蜜糠量、炮制温度对蜜糠枳壳炮制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8∶82,磷酸调p H 2),检测波长283 nm。结果:温度对炮制工艺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枳壳蜜糠炒制工艺为炮制时间80 s,加蜜糠量0.10 g·g-1,炮制温度240℃;醇溶性浸出物、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质量分数分别为28.242%,4.782%,0.160%,2.819%。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蜜糠枳壳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糠 建昌帮枳壳 柚皮苷 橙皮苷 新橙皮苷 出膏率
原文传递
绵羊尿素糖蜜型饲料舔砖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力 张文远 +3 位作者 常城 杨保平 郭天芬 朱新书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绵羊 尿素 饲料舔砖 舔砖 加工工艺
下载PDF
椴树蜜中多酚类成分的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蔺怡 赵宏玉 +1 位作者 张红城 江利华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期55-62,共8页
椴树蜜是蜜蜂采集椴树科中的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和糠椴(Tilia mandshurica Rup et Maxim.)植物花蜜,经充分酿造后形成的天然甜物质,根据蜜源植物不同可分为紫椴蜜和糠椴蜜。对采集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5份椴树蜜样品,通过高效液... 椴树蜜是蜜蜂采集椴树科中的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和糠椴(Tilia mandshurica Rup et Maxim.)植物花蜜,经充分酿造后形成的天然甜物质,根据蜜源植物不同可分为紫椴蜜和糠椴蜜。对采集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5份椴树蜜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中的多酚类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3种多酚类化合物,其中顺,反-脱落酸的平均含量最高,达250.17μg/100 g,p-香豆酸、反,反-脱落酸、肉桂酸、柯因和4-异丙基-1,3-环己二烯酸含量也相对较高且稳定存在。通过比较发现,紫椴蜜中椴树素与顺,反-脱落酸之间的峰高比值为1.6~6.8,糠椴蜜样品中椴树素与顺,反-脱落酸之间的峰高比值为0.24~0.50。此外,还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2004)软件,分别构建出紫椴蜜与糠椴蜜中多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首次成功地将紫椴蜜与糠椴蜜进行了明显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酚类化合物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设计优选建昌帮炮制辅料蜜炙谷糠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文凯 张晓婷 +2 位作者 张正 翁萍 杨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60-2464,共5页
目的优选建昌帮炮制辅料蜜炙谷糠(蜜糠)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总黄酮、阿魏酸、醇浸出物、水浸出物、水分量及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蜜量、加水量、炒制时间和温度对蜜糠制备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蜜糠... 目的优选建昌帮炮制辅料蜜炙谷糠(蜜糠)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总黄酮、阿魏酸、醇浸出物、水浸出物、水分量及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蜜量、加水量、炒制时间和温度对蜜糠制备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蜜糠最佳制备工艺为加谷糠量30%的蜜,加蜜量50%的水,在90℃下炒制120 s。结论优选的蜜糠制备工艺切实可行,为建昌帮炮制辅料蜜糠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昌帮 蜜糠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总黄酮 阿魏酸 醇浸出物 水浸出物 外观性状 水分
原文传递
基于HS-GC-MS和电子感官技术分析白芍不同炮制品的颜色、气味变化
15
作者 彭嘉玉 黄玉珍 +4 位作者 温佳文 郑郁清 杨明 张金莲 陈宇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究白芍及其炮制品颜色、气味与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气味及颜色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子鼻、色差仪识别白芍、蜜麸炒白芍、蜜糠炒白芍的气味和色度信息;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对白芍不同炮制... 目的:探究白芍及其炮制品颜色、气味与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气味及颜色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子鼻、色差仪识别白芍、蜜麸炒白芍、蜜糠炒白芍的气味和色度信息;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对白芍不同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与相对定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且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1的原则筛选三者间差异性关键风味成分。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探究挥发性差异风味成分与色度值、电子鼻传感器之间的关联。结果:白芍经蜜糠、蜜麸炒制后明度值(L^(*))降低,红绿色值(a^(*))和黄蓝色值(b^(*))均明显增加(P<0.05,P<0.01);气味差异主要体现在S1、S2、S4、S5、S6、S8、S11传感器,电子鼻的PCA结果表明白芍、蜜糠炒白芍、蜜麸炒白芍的气味区别明显,其中蜜麸炒白芍整体气味强度高于蜜糠炒白芍。从白芍及其炮制品中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白芍21种、蜜糠炒白芍36种、蜜麸炒白芍37种;气味分析发现,白芍、蜜糠炒白芍和蜜麸炒白芍中分别有12、24、22种挥发性成分可能是其关键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显示,饮片L^(*)与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呈负相关,a^(*)、b^(*)与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呈正相关,S1、S8传感器与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呈负相关,S2、S4、S5、S6、S11传感器与美拉德反应产物呈正相关。结论:白芍经蜜糠、蜜麸炒制后颜色均加深,同时生成具健脾活性的5-羟甲基糠醛、糠醛等成分,符合蜜糠、蜜麸炒制“焦香健脾”的理论。蜜麸炒白芍炮制过程发生美拉德反应程度较蜜糠炒白芍强,使蜜麸炒白芍味偏焦香、色暗黄;蜜糠炒白芍味偏甜香、色亮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 蜜糠 麸炒 挥发性成分 中药炮制 电子鼻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鼻和HS-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甘草不同炮制品气味差异及其物质基础
16
作者 商杰 彭嘉玉 +9 位作者 郑郁清 邓湘君 龚文慧 辛力 柯瑞 郭静英 郑鹏 吕良玉 游雅情 张金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218-5228,共11页
以甘草不同炮制品(生甘草、药典法炙甘草、建昌帮法蜜炙甘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HS-GC-MS)技术分别从整体气味轮廓和具体挥发性成分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筛选甘草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成分,进而结合相对气... 以甘草不同炮制品(生甘草、药典法炙甘草、建昌帮法蜜炙甘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和顶空-气质联用(HS-GC-MS)技术分别从整体气味轮廓和具体挥发性成分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筛选甘草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成分,进而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阐明甘草不同炮制品气味差异及其气味形成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电子鼻可有效区分甘草不同炮制品,且甘草炮制前后气味差异较大,炙甘草与蜜炙甘草气味相近。利用HS-GC-MS技术对甘草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49个挥发性成分,其中生甘草22个、炙甘草37个、蜜炙甘草32个,3者共有成分14个,甘草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一步明确了甘草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且P<0.05为标准筛选了23个差异性成分,并结合ROAV法解析了生甘草具有的豆腥气味,可能与正己醛、2-戊基呋喃、1-辛烯-3-醇等物质的存在相关。与此同时,经炮制后,产生豆腥气味的相关成分含量降低,新增了3-甲基丁醛、2-乙酰吡咯、苯乙醛等成分,从而使炙甘草和蜜炙甘草分别具有焦香气和蜜香气。炙甘草产生焦香气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3-甲基丁醛、2-乙酰吡咯等具有焦香气味的杂环类化合物有关;蜜炙甘草产生蜜香气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苯乙醛等具有蜜香气味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有关,辅料蜜糠的引入可能是建昌帮法蜜炙甘草的气味相较于药典法炙甘草更具浓郁蜜香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蜜糠 电子鼻 HS-GC-MS 相对气味活度值 香气成分
原文传递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金莲 谢日健 +2 位作者 刘明贵 罗文华 范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建昌帮蜜糠炒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含量变化的影响,并与生白术及其他炮制品比较,探讨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UPLC双波长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流速0.6 m L·min^(-1),柱温35℃,白术内酯... 目的:探讨建昌帮蜜糠炒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含量变化的影响,并与生白术及其他炮制品比较,探讨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UPLC双波长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流速0.6 m L·min^(-1),柱温35℃,白术内酯Ⅰ,Ⅲ检测波长均为220 nm,白术内酯Ⅱ检测波长276 nm,进样量2μL,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min,30%~51%A;30~32 min,51%~100%A)。结果:白术内酯Ⅰ,Ⅱ,Ⅲ线性范围依次为2.63×10-3~6.575×10^(-2),1.972×10-3~4.93×10^(-2),2.424×10-3~6.06×10^(-2)μg。生白术、清炒白术、麸炒白术、蜜麸炒白术、糠炒白术、蜜糠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总量分别为0.663,0.901,1.184,0.885,1.228,1.725 mg·g^(-1)。结论:与生品相比,炮制可使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升高,其中以建昌帮蜜糠炒白术中含量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建昌帮 蜜糠 麦麸 白术内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颜色量化与HS-GC-MS技术探讨白芍炮制前后成分、颜色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亚婷 叶先文 +7 位作者 张金莲 黄敏 张涛 万全 刘颖 刘敏敏 易海燕 康爱圆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18-2421,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清炒白芍、麸炒白芍、蜜糠炒白芍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考察炮制方法对白芍气味、颜色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进样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检测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挥发性成分... 目的通过比较清炒白芍、麸炒白芍、蜜糠炒白芍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考察炮制方法对白芍气味、颜色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进样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检测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挥发性成分相对质量分数;运用精密色差仪测定不同炮制品色度值差异。结合文献资料,探究形成白芍炮制品气味、颜色变化的物质基础。结果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白芍34种、清炒白芍8种、蜜糠炒白芍22种、麸炒白芍22种,共有成分5种(2-乙酰基吡咯、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苯甲酸、水杨酸甲酯、棕榈酸),且经过炮制后5种成分相对含量普遍升高。白芍、清炒白芍、麸炒白芍、蜜糠炒白芍的L*值和E*ab值依次降低,a*、b*值依次上升,其中蜜糠炒白芍中L*值和E*ab值显著低于其余三者,a*、b*值显著高于其余三者。结论白芍炮制会对挥发性成分产生影响,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气味和颜色的变化都存在明显差异。以期为后续白芍饮片的质量标准及炮制工艺优选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麸炒白芍 蜜糠炒白芍 HS-GC-MS 色差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