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来源金属离子螯合肽研究进展
1
作者 乔虹 黎松松 +5 位作者 周南希 徐同成 宗爱珍 费晓伟 魏代磊 孙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8-377,共10页
海洋多肽是生物多肽的重要来源之一,海洋来源多肽种类多并且易于被金属离子修饰,因此海洋来源的肽制备金属离子螯合肽有着天然优势,有望成为未来金属螯合肽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海洋来源金属螯合肽的螯合机理,对单齿螯合模式、双齿螯合... 海洋多肽是生物多肽的重要来源之一,海洋来源多肽种类多并且易于被金属离子修饰,因此海洋来源的肽制备金属离子螯合肽有着天然优势,有望成为未来金属螯合肽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海洋来源金属螯合肽的螯合机理,对单齿螯合模式、双齿螯合模式以及α螯合模式三种螯合模式进行了说明。同时归纳总结了肽的大小、肽的氨基酸种类和位置以及一些特殊的基团和残基等因素对螯合效果的影响。列举了海洋来源金属螯合肽的制备及纯化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此外,总结了金属螯合肽促进金属离子吸收、抑菌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可为金属离子螯合肽制备、功能活性分析及螯合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来源 金属离子螯合 螯合机理 制备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牛血红蛋白肽的酶解工艺优化及其亚铁螯合物结构、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祝超智 温耀涵 +4 位作者 许龙 张秋会 王兴辉 赵改名 韩广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共13页
本研究以牛血为原料,提取牛血红蛋白进行酶解,筛选最适的酶解蛋白酶,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探究最佳酶解工艺,通过扫描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技术对制备的牛血红蛋白肽铁螯合物(Bovine Hemoglobin ... 本研究以牛血为原料,提取牛血红蛋白进行酶解,筛选最适的酶解蛋白酶,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探究最佳酶解工艺,通过扫描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技术对制备的牛血红蛋白肽铁螯合物(Bovine Hemoglobin Peptide Iron Chelate,BHP-Fe)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热重分析和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探究其体外稳定性。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分步酶解为最适酶解方法。在胃蛋白酶初步酶解的基础上,得到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料液比1:3,酶解pH9.8,酶解温度41℃,酶添加量5900 U/g,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酶解得到牛血红蛋白肽(Bovine Hemoglobin Peptide,BHP)的Fe^(2+)螯合能力达72.11%,牛血红蛋白水解度达35.07%。紫外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Fe^(2+)与BHP肽链上的羧基氧和氨基氮发生螯合反应生成了不同于多肽的新物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多肽与Fe^(2+)螯合后从表面光滑的碎片状变成表面粗糙的块状,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氨基酸含量变化显示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为多肽与金属离子的结合提供结合位点;热重分析结果表明,BHP与BHP-Fe在300℃高温状态下依然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BHP-Fe相较于其它铁补充剂在胃肠道中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本实验制备的多肽源性补铁剂螯合力强、消化稳定性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可为牛血副产物的高效利用和新型多肽源补铁剂的未来发展前景提供建设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红蛋白肽 响应面优化 肽铁螯合 结构表征 体外模拟消化
下载PDF
不同螯合剂对褐煤中金属离子浸出效果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谢军 王法铨 +2 位作者 李刚 张靖怡 王怡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90-193,共4页
螯合剂种类的不同,其对金属离子浸出效果也存在差异,为分析螯合剂对贵州地区褐煤中金属离子的浸出效果,选取ASDA,DTPA,IDS和GLDA等共4种螯合剂,开展了浸出效果对比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验结... 螯合剂种类的不同,其对金属离子浸出效果也存在差异,为分析螯合剂对贵州地区褐煤中金属离子的浸出效果,选取ASDA,DTPA,IDS和GLDA等共4种螯合剂,开展了浸出效果对比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螯合剂能够将煤体中矿物质解络为游离态,煤体表面孔隙呈现从微孔、小孔向大孔变化的趋势,煤体表面矿物质呈现颗粒数量减少、颗粒体积变小、颗粒形态圆润的特点;ASDA对该煤样中Mg,Al,Fe,Ca,Cu离子具有最佳浸出效果,DTPA对K,Pb离子具有最佳浸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 金属离子 浸出率 煤层增透
原文传递
花生肽亚铁离子螯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4
作者 慈傲特 王彪 何玮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130-134,138,共6页
本研究以花生蛋白为原料,与FeCl_(2)·4H_(2)O反应制备花生肽亚铁螯合物,主要考察指标为亚铁离子螯合率,辅助考察指标为花生肽亚铁螯合物得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考察pH值、温度、时间、肽铁质量比对螯... 本研究以花生蛋白为原料,与FeCl_(2)·4H_(2)O反应制备花生肽亚铁螯合物,主要考察指标为亚铁离子螯合率,辅助考察指标为花生肽亚铁螯合物得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考察pH值、温度、时间、肽铁质量比对螯合率的影响,从而得到花生肽亚铁离子螯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pH值为7.0、螯合温度为35℃、螯合时间为30 min、肽铁质量比为4∶1时,螯合率最高,为6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肽 亚铁离子 螯合 螯合
下载PDF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5
作者 龙辛宇 郭勇 +5 位作者 石勇 柳远香 陈开健 胡毅 王赏初 钟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6-1818,共13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能、微量元素沉积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40.05±0.05)g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共计720尾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组)饲喂不添加微量元素...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能、微量元素沉积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40.05±0.05)g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共计720尾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组)饲喂不添加微量元素的基础饲料,无机微量元素添加组(IT100组)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草鱼微量元素需要量的100%无机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的试验饲料,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添加组(OT25组、OT50组、OT75组和OT100组)饲喂以25%、50%、75%和100%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等比例替代IT100组饲料中无机微量元素的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养殖8周。结果表明:1)不同组之间草鱼的存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IT100组、OT75组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系数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OT50组和OT75组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IT100组、OT50组、OT75组、OT100组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OT25组肠道的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根据草鱼脊椎骨微量元素沉积量的二次回归方程,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内元素分别在添加水平为铜67.53%、铁58.22%、锌58.68%、锰56.07%时到达100%无机微量元素效价。4)与CON组相比,IT100组的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补体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比较,OT各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OT100组血清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OT75组和OT100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OT100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宜比例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能提高草鱼生长性能、营养消化吸收和脊椎骨内微量元素沉积,其中75%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比例为最适替代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 生长性能 微量元素沉积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飞灰哌嗪类螯合剂固化/稳定化体中重金属释放机理
6
作者 慕宗宇 杨玉飞 +4 位作者 王菲 郭明坤 黄启飞 杨延梅 罗中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3,共10页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而对其的固化/稳定化成为飞灰处理处置中的首要问题。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较为普遍,为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效益,研究了新型大分子有机螯合剂哌嗪-N,N’-双二硫代羧酸钠(TS300)协...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而对其的固化/稳定化成为飞灰处理处置中的首要问题。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较为普遍,为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效益,研究了新型大分子有机螯合剂哌嗪-N,N’-双二硫代羧酸钠(TS300)协同不同用量的水泥(30%、40%)固化飞灰中重金属的能力。探究了TS300对目标重金属Zn、Cd、Cr、Pb、Ni的浸出浓度、化学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S300协同水泥可有效固定飞灰中的重金属,降低浸出浓度60%以上;重金属Cr、Cd、Pb、Ni经固化后的化学形态整体向更稳定的方向移动;随着TS300和水泥添加量的增大,固化块晶体组成更稳定、抗酸强度上升且孔隙致密度增加,其中水泥添加量40%、TS300添加量8%的固化块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固化效果最佳。综上,探究TS300协同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的效果和机理,有利于探究不同飞灰处理处置方式的优劣,分析水泥协同药剂固化稳定化飞灰重金属的效果,降低填埋场渗滤液的环境风险,为后续飞灰重金属螯合剂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螯合 哌嗪-N N’-双二硫代羧酸钠(TS300) 重金属 固化
下载PDF
螯合剂辅助法制备镁合金表面Mg-Al LDHs膜及其耐蚀性
7
作者 王乘风 杜小青 +2 位作者 陈东初 魏红阳 王梅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为了降低反应能耗,利用螯合剂辅助法,通过在硝酸铝(Al(NO_(3))_(3))溶液内分别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柠檬酸钠(SC)和酒石酸钾钠(PST)三种螯合剂制备转化液,然后将镁合金样品直接浸泡在三种转化液中,于60℃,pH值为12.0下反应9... 为了降低反应能耗,利用螯合剂辅助法,通过在硝酸铝(Al(NO_(3))_(3))溶液内分别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柠檬酸钠(SC)和酒石酸钾钠(PST)三种螯合剂制备转化液,然后将镁合金样品直接浸泡在三种转化液中,于60℃,pH值为12.0下反应9 h,即可在镁合金表面制得不同螯合剂掺杂的Mg-Al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膜。通过SEM,XRD,FT-IR等分析各LDHs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耐蚀性。结果表明:螯合剂辅助法可以在常压、60℃环境下于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得具有典型层状结构的LDHs膜;并且所得的三种Mg-Al LDHs膜均能有效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然后通过对比研究三种不同LDHs膜层的结构性能发现:添加PST制备得到的Mg-AlPST LDHs膜致密度最高、厚度最大,可达1.4μm。三种膜层对镁合金耐蚀性的提高效果依次为:Mg-Al-PST LDHs>Mg-Al-SC LDHs>Mg-Al-EDTA LDHs;其中覆盖Mg-Al-PST LDHs膜的镁合金相比空白镁合金,其腐蚀电流密度下降约两个数量级,腐蚀总电阻上升约一个数量级。基于对所得LDHs膜的结构、性能分析可知螯合剂辅助法可在较低能耗条件下,在镁合金表面原位制备耐蚀性较好的Mg-Al LDHs膜的原因可能是:螯合剂中的羧基可加速Al^(3+)在镁基底的沉积,并促进Al^(3+)对Mg(OH)_(2)中部分Mg^(2+)的取代而形成L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LDHs膜 原位制备 螯合 耐蚀性
下载PDF
典型炉排炉和流化床垃圾焚烧飞灰及螯合产物的重金属浸出毒性
8
作者 郑钰 李靖杰 +6 位作者 张宇峰 赵梦琦 张娜 周澳 于伟 谭厚章 王学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0-1636,共7页
垃圾焚烧飞灰富含重金属、二噁英等污染物,属于危险废物,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厂广泛采用固化/稳定化+填埋的方式处置飞灰。对国内的炉排炉飞灰和流化床飞灰,以及两者的螯合产物进行取样,对比分析两种飞灰的特性、螯... 垃圾焚烧飞灰富含重金属、二噁英等污染物,属于危险废物,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厂广泛采用固化/稳定化+填埋的方式处置飞灰。对国内的炉排炉飞灰和流化床飞灰,以及两者的螯合产物进行取样,对比分析两种飞灰的特性、螯合前后的重金属浸出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分析飞灰螯合前后差异对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螯合可使流化床飞灰的重金属问题得到控制,而炉排炉螯合后飞灰中Cd重金属的浸出浓度仍存在超标问题,指出当前固化/稳定化方法处理飞灰存在不足,这种方法可通过水泥包裹使飞灰表面致密,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的浸出,但化学药剂稳定重金属的效果不明显,不易于实现重金属的长期稳定,没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技术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重金属 固化/稳定化 螯合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预处理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能力、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门德盈 王增丽 +4 位作者 项全燕 陶亮 代佳和 刘俐彤 田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3-201,共9页
本研究基于超声波、微波预处理核桃粕蛋白肽及CaCl_(2)的混合物制备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率、结构变化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未处理的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WPP-Ca),超声波处理核桃粕蛋白肽... 本研究基于超声波、微波预处理核桃粕蛋白肽及CaCl_(2)的混合物制备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率、结构变化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未处理的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WPP-Ca),超声波处理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UP-WPP-Ca)和微波处理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MP-WPP-Ca)的螯合率均有所提升,超声波和微波处理有效提高了肽钙螯合能力。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超声波、微波主要是影响了核桃粕蛋白肽的氨基、羰基、羧基、酰胺键及羧酸盐基团等钙离子结合位点;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处理改变了核桃粕蛋白肽的分子排列进而使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的结构更有序;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处理促进了芳香族氨基酸与钙离子的螯合。此外,UP-WPP-Ca和MP-WPP-Ca在不同pH值、温度和胃肠道消化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总之,超声波、微波预处理后进行的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反应可提高其钙离子螯合能力和稳定性,结果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加工生产及补钙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微波 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 结构表征 稳定性
下载PDF
蔗糖螯合微量元素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肌肉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10
作者 朱政奇 任跃昌 +5 位作者 张凯瑛 祝凯 王玉钰 周建群 姜淑贞 杨在宾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试验旨在评估蔗糖螯合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肌肉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84头被阉割的(70±3)kg公猪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对照组(IE组)饲喂添加1%无机... 试验旨在评估蔗糖螯合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肌肉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84头被阉割的(70±3)kg公猪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对照组(IE组)饲喂添加1%无机微量元素的饲粮,试验组(SE组)饲喂添加1%蔗糖螯合微量元素的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IE组相比,SE组生长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末重、胴体重和背膘厚度升高(P<0.05);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和冷藏损失降低(P<0.05),解冻损失有降低的趋势(P>0.05);储存45 min和1 d的背最长肌的红度(a^(*))值增加(P<0.05);SE组背最长肌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与IE组相比,SE组背最长肌的铜(Cu)和硒(Se)含量增加(P<0.05);后腿肌肉铁(Fe)和锰(Mn)含量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粮使用蔗糖螯合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可以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状态,促进了肌肉微量元素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螯合微量元素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指标 微量元素沉积
原文传递
复合磷酸盐螯合剂对超高压处理的骆驼乳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张萌萌 赵静雅 双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7,共7页
骆驼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但超高压灭菌过程中经常出现凝乳现象,因而常加入磷酸盐螯合剂提高骆驼乳的稳定性。该研究以探究超高压处理的骆驼乳品质的影响为目的,以超高压处理后的骆驼乳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磷酸盐螯合剂的种类、... 骆驼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但超高压灭菌过程中经常出现凝乳现象,因而常加入磷酸盐螯合剂提高骆驼乳的稳定性。该研究以探究超高压处理的骆驼乳品质的影响为目的,以超高压处理后的骆驼乳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磷酸盐螯合剂的种类、比例进行感官评定,优化加入磷酸盐螯合剂后超高压处理的工艺,分析加入复合磷酸盐螯合剂的超高压处理骆驼乳的理化指标、流变学特性、感官风味等品质特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07%焦磷酸钠和0.1%(均为质量分数)六偏磷酸钠组成的复合磷酸盐螯合剂的骆驼乳,经550 MPa、22 min超高压处理后,其酸度值降低,pH值升高,流变学特性良好,酸味、苦味和涩味值减弱,且对氮氧化合物、醛酮类及芳香族化合物敏感。综上所述,加入复合磷酸盐螯合剂可改善超高压处理的骆驼乳的品质。该研究为综合利用骆驼乳以及骆驼乳的产业化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超高压处理 磷酸盐螯合 感官品质
下载PDF
Fe^(2+)螯合剂对羟脯氨酸发酵的影响
12
作者 龚雨 李长庚 +1 位作者 李旭 徐庆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5,共6页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糖酸转化率为指标,进一步探究其在放大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亚铁对羟脯氨酸发酵效果最好,流加发酵生产中,最终确定了10 h开始持连续流加的补料方式,反式-4-羟基脯氨酸生物量及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46.2、118.6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2.1%和4.2%,副产物乙酸减少到1.05 g/L,葡萄糖酸亚铁的添加有效增强了菌体活力,提高了羟脯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为微生物发酵生产羟脯氨酸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螯合 羟脯氨酸 连续流加 大肠杆菌 葡萄糖酸亚铁
下载PDF
含螯合微量元素尿素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陈全德 余永德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考察在常规施底肥的基础上,追施含螯合微量元素尿素对玉米植株生长及果实成熟的促进作用,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以施普通尿素为空白对照,测定了玉米在各生育时期的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施用螯合钾锌尿素、螯合锌硼尿素、... 为考察在常规施底肥的基础上,追施含螯合微量元素尿素对玉米植株生长及果实成熟的促进作用,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以施普通尿素为空白对照,测定了玉米在各生育时期的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施用螯合钾锌尿素、螯合锌硼尿素、螯合钾加锌尿素等新型尿素后,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质量等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都明显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施用3种含螯合微量元素尿素的玉米产量比施用普通尿素的增产6.52%~9.31%,增加收益50.35~74.06元/亩(1亩=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微量元素 尿素 玉米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对孕期缺锌鼠后代的改善作用
14
作者 张凤丽 李静茹 +2 位作者 彭培植 黄文琪 赵立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 Zinc Chelate,GPs-Zn)是灰树花多肽(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GPs)和锌离子的螯合产物,利用电镜扫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对GPs-Zn进行结构分析;通...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 Zinc Chelate,GPs-Zn)是灰树花多肽(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GPs)和锌离子的螯合产物,利用电镜扫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对GPs-Zn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构建ICR母鼠缺锌模型,进一步探究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GPs和锌离子螯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红外光谱对比图发现肽链上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锌离子的配位反应;紫外光谱图发现,GPs-Zn中多肽的羰基原子和锌离子结合,诱导紫外光谱的红移,表明GPs与锌离子结合形成GPs-Zn。动物实验表明:GPs-Zn可将缺锌仔鼠胸腺指数提高78.69%(雌鼠)和87.55%(雄鼠);脾脏指数提高40.28%(雌鼠)和43.22%(雄鼠);体质量提高89.98%(雌鼠)和88.30%(雄鼠);且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了108.07%(雌鼠)和26.16%(雄鼠);锌浓度提高14.74%(雌鼠)和29.33%(雄鼠);碱性磷酸酶(AKP)水平降低52.28%(雌鼠)和62.48%(雄鼠)。综上可知,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仔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锌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Ps-Zn) 结构表征 小鼠
下载PDF
玉米低聚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及其体外稳定性
15
作者 吴晗硕 任杰 +2 位作者 张新雪 付少委 刘文颖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玉米低聚肽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玉米低聚肽螯合钙,通过分析氨基酸组成、电镜扫描、紫外扫描来表征玉米低聚肽螯合钙的结构特征,并分析其体外稳定性。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经过螯合后,结构和形态都发生了改变;有吸收峰且吸收强度有很大... 以玉米低聚肽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玉米低聚肽螯合钙,通过分析氨基酸组成、电镜扫描、紫外扫描来表征玉米低聚肽螯合钙的结构特征,并分析其体外稳定性。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经过螯合后,结构和形态都发生了改变;有吸收峰且吸收强度有很大的变化;玉米低聚肽螯合钙在20~80℃、非强酸强碱、胃蛋白酶消化作用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低聚肽 螯合 结构表征 稳定性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对鲟鱼头硒螯合肽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贾娇 吴汶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69-173,共5页
为了明确鲟鱼头蛋白肽和鲟鱼头硒螯合肽的抗氧化活性差异,体外模拟了口腔及胃肠道消化处理过程中鲟鱼头蛋白肽和鲟鱼头硒螯合肽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鲟鱼头硒螯合肽的紫外光谱吸收峰在体外口腔胃肠模拟消化过程中比鲟鱼头... 为了明确鲟鱼头蛋白肽和鲟鱼头硒螯合肽的抗氧化活性差异,体外模拟了口腔及胃肠道消化处理过程中鲟鱼头蛋白肽和鲟鱼头硒螯合肽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鲟鱼头硒螯合肽的紫外光谱吸收峰在体外口腔胃肠模拟消化过程中比鲟鱼头蛋白肽更加稳定。体外模拟消化导致鲟鱼头蛋白肽和鲟鱼头硒螯合肽的圆二色谱吸收峰强度显著降低。粒径分布结果也表明:鲟鱼头硒螯合肽在消化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溶解性。ABTS、DPPH以及O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显示,在体外模拟消化后,鲟鱼头蛋白肽和鲟鱼头硒螯合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一步增强,且鲟鱼头硒螯合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头蛋白肽 螯合 结构特性 体外模拟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浸出液pH值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螯合物重金属Zn浸出结果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陈桂淋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通过对垃圾焚烧飞灰螯合物重金属浸出毒性检测过程中各个因素探究,发现浸提剂中醋酸含量、飞灰螯合物和浸提剂浸出反应后的pH(浸出终点pH)对于重金属Zn检测结果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飞灰螯合物重金属浸出毒性的检测,应精确控制浸提剂... 通过对垃圾焚烧飞灰螯合物重金属浸出毒性检测过程中各个因素探究,发现浸提剂中醋酸含量、飞灰螯合物和浸提剂浸出反应后的pH(浸出终点pH)对于重金属Zn检测结果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飞灰螯合物重金属浸出毒性的检测,应精确控制浸提剂的配置方式,另外可通过浸提终点pH的指示作用,初步判断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重金属ZN 螯合 浸出毒性
下载PDF
不同功能稀土微量元素螯合有机肥的研制及其对水稻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龙素霞 湛毅强 +3 位作者 王连林 张志成 江瑶 陈铁成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期42-51,74,共11页
针对长期不合理施用大量元素化肥、未经腐熟的农业废弃物等,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下降等问题,研发了提质增效型、土壤改良型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型稀土微量元素螯合有机肥,并介绍了有机肥的生产... 针对长期不合理施用大量元素化肥、未经腐熟的农业废弃物等,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下降等问题,研发了提质增效型、土壤改良型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型稀土微量元素螯合有机肥,并介绍了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以水稻为试验对象,连续2 a的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有机肥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节本增效具有明显的效果,增产幅度为4.1%~11.6%;水稻产品中对人体有益的铁、锰含量增幅为2.81%~87.44%,重金属含量下降4.46%~61.76%;3种类型的有机肥在提高耕地质量、修复土壤障碍因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功能性 螯合 稀土 微量元素 研制 水稻
下载PDF
螯合树脂塔再生废水回收工艺改进
19
作者 王佰恩 王娣 《氯碱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优化了螯合树脂塔再生废水回收工艺:将酸性废水送至脱氯塔与淡盐水混合,淡盐水脱氯后,被送至盐水工序用于化盐;将碱性废水直接送至盐水工序用于化盐.工艺优化后,实现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高效回收利用.
关键词 螯合树脂塔 树脂再生 酸性废水 碱性废水 回收利用
下载PDF
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固定相合成及应用进展
20
作者 邰秀红 侯煜婷 +2 位作者 李佳宁 许忠伟 于智鸿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19-121,125,共4页
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因具有高稳定、强金属螯合性能等优点,在重金属的检测与吸附、蛋白质的识别与鉴定、分离纯化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自金属螯合亲和色谱概念提出以来,该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应用。基于目前的研究文献报道,本文综述... 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因具有高稳定、强金属螯合性能等优点,在重金属的检测与吸附、蛋白质的识别与鉴定、分离纯化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自金属螯合亲和色谱概念提出以来,该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应用。基于目前的研究文献报道,本文综述了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固定相合成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螯合亲和色谱 固定相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