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螺旋流道的深层竖井调蓄池消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光毅 朱洁 陈斌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12期130-136,共7页
深层竖井调蓄池是一种布置于深层地下的蓄水设施,具有调蓄峰值雨水径流或控制初雨污染的作用。由于深层竖井调蓄池的埋深在50~60m,调蓄池进水具有落差高、流量较大等特征,处理不当,将对池底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采用湍流RNG k-ε模... 深层竖井调蓄池是一种布置于深层地下的蓄水设施,具有调蓄峰值雨水径流或控制初雨污染的作用。由于深层竖井调蓄池的埋深在50~60m,调蓄池进水具有落差高、流量较大等特征,处理不当,将对池底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采用湍流RNG k-ε模型及水-气两相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对螺旋流道输水进行水力模拟分析,得出螺旋流道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消能率在77.5%~96.3%之间。同时螺旋流道及调蓄池底最小空化数不低于0.3,并采用增大池底立柱及喷涂抗冲刷材料等优化措施,进一步保障了调蓄池主体结构的安全稳定,为调蓄池应用于碎片化的城市用地场景提供了强力的理论支撑,对深层竖井调蓄池工程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竖井 螺旋流道 调蓄池 消能率 空化数
下载PDF
三角形螺旋流道充分发展层流流体的流动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翠华 刘胜举 +1 位作者 吴剑华 李雅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基于角钢螺旋夹套,展开了对三角形螺旋流道层流流动性能的实验和数值研究。经对比,同一模型下的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数值方法得到了充分发展状态下流体的主流速度、二次流速度、流函数及涡量的分布特点,分析了三角形边... 基于角钢螺旋夹套,展开了对三角形螺旋流道层流流动性能的实验和数值研究。经对比,同一模型下的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数值方法得到了充分发展状态下流体的主流速度、二次流速度、流函数及涡量的分布特点,分析了三角形边界上局部阻力系数的分布规律,并与半圆管螺旋流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Dean数及量纲1曲率(k)内,流道横截面七的二次流为稳定的两涡结构,内、外壁面局部阻力系数的分布明显不同,外壁面局部阻力系数的平均值约为内壁面阻力系数平均值的1.54~2.72倍;随着Dean数及盯的增大,二次流动增强,内、外壁面阻力系数均增大;对于量纲1挠率及Dean数均较小的三角形螺旋流道,挠率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很小;通过对比,两种流道具有相同内壁面面积、曲率半径、螺距及Reynolds数时,三角形螺旋流道的流动阻力小于半圆管螺旋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道 三角形截面 流动 模拟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三角形螺旋流道层流流动及换热特性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翠华 刘胜举 吴剑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34,共5页
应用CFD软件研究了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层流流体的流动及换热特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条件下流体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分析了换热壁面局部努塞尔数Nuloc的分布及流道结构对三角形螺旋流道内流体流动及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流状态内,流体在... 应用CFD软件研究了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层流流体的流动及换热特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条件下流体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分析了换热壁面局部努塞尔数Nuloc的分布及流道结构对三角形螺旋流道内流体流动及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流状态内,流体在流道横截面上产生的二次涡为稳定的两涡结构;受二次流的影响,换热壁面上各点的努塞尔数并不一致,其峰值出现在靠近二次涡中心位置的换热壁面处。增大雷诺数及量纲一曲率,使得局部努塞尔数峰值明显增大,且会使换热面中心弱传热区增大。平均努塞尔数随着雷诺数或曲率的增大而增大,但相应的阻力系数也会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道 三角形截面 二次流动 强化传热
下载PDF
等腰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湍流流体流动性能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胜举 王翠华 +1 位作者 吴剑华 王润康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应用CFD软件研究等腰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湍流流体流动特性,计算并对比不同结构参数的数值模型充分发展的湍流流场结构,得出流道内、外壁面的局部阻力系数分布,并分析雷诺数(RP)、曲率及挠率对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等... 应用CFD软件研究等腰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湍流流体流动特性,计算并对比不同结构参数的数值模型充分发展的湍流流场结构,得出流道内、外壁面的局部阻力系数分布,并分析雷诺数(RP)、曲率及挠率对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腰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湍流流体的二次流为稳定的两涡结构,离心力的作用使外壁面处流体轴向速度梯度远大于内壁面处,因此外壁面的平均阻力系数较大,外壁面的平均阻力系数约为内壁面的1.5—1.7倍.壁面流体平均阻力系数随Re和无量纲曲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受挠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道 三角形截面 二次流 湍流流动
下载PDF
螺旋流道水冷IGBT散热器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新鹏 张广泰 +1 位作者 张辉亮 赵盛国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3,共3页
针对某工程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散热器的使用要求,提出一种螺旋流道结构形式的水冷散热器。根据传热学和流体流动基本理论,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散热器的流道结构,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仿真分析散热器的性能,根据仿真结果和使... 针对某工程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散热器的使用要求,提出一种螺旋流道结构形式的水冷散热器。根据传热学和流体流动基本理论,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散热器的流道结构,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仿真分析散热器的性能,根据仿真结果和使用需求确定最优设计方案。通过样机试制及样机热阻、流阻性能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测试的结果,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解决了工程中IGBT的散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器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螺旋流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螺旋流道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 被引量:1
6
作者 康晋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第8期7-8,共2页
螺旋流道类零件在农用粉碎机、秸秆还田机等机械中大量应用,介绍了常用的螺旋流道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实现加工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为广大农机朋友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螺旋流道 数控机床 编程
下载PDF
一种螺旋流道辊的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喜灵 文劲松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7,共6页
对已有的螺旋流道辊模型进行合理简化,运用流场仿真软件Fluent对流道辊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流道辊的温度场,从而得到了流道辊内流体速率、流体温度场、辊筒表面温度场等。通过分析模拟仿真结果,得到了辊筒外表面温度不均匀的... 对已有的螺旋流道辊模型进行合理简化,运用流场仿真软件Fluent对流道辊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流道辊的温度场,从而得到了流道辊内流体速率、流体温度场、辊筒表面温度场等。通过分析模拟仿真结果,得到了辊筒外表面温度不均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以提高辊筒外表面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为目标,对流道结构进行多次改进,找出一种最佳方案,明显改善了辊简端部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使辊面的有效利用长度延长了约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式流道 数值模拟 温度场 结构优化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双螺旋结构流道液冷板数值优化
8
作者 张斌洋 任晓龙 +1 位作者 赵江铭 丁顺良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5-3555,共11页
液冷系统具有高热导率和高比热容,而液冷板在液冷系统中至关重要,液冷板内部流道的结构状态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温度均匀性和温度一致性。为了实现在5C放电速率、环境温度为299.15 K的工作情况下,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在安全... 液冷系统具有高热导率和高比热容,而液冷板在液冷系统中至关重要,液冷板内部流道的结构状态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温度均匀性和温度一致性。为了实现在5C放电速率、环境温度为299.15 K的工作情况下,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在安全工作范围内的目标,本工作设计了一种由余弦函数组成的双螺旋状流道液冷板,以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为评价指标,运用Ansys Fluent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双螺旋流道不同函数振幅、入口流速、函数周期和流道宽度对冷板散热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对4种影响因素进行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表明:入口流速和流道函数周期能够显著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温度均匀性和温度一致性;增加入口流速、流道宽度和流道函数周期,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和温差均减小,温度均匀性得到提升;函数振幅对电池温度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优结构的组合为振幅25 mm、入口流速0.2 m/s、周期2、流道宽度5 mm。与初始结构相比,优化后的结构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了2.36 K和1.27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冷板 螺旋结构流道 余弦函数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用于快速分离血浆的阶梯型螺旋微流道
9
作者 张鑫杰 朱行杰 +5 位作者 刘尧 顾乔 张宇航 Oseyemi Ayobami Elisha 吕芳蕊 倪中华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3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为解决传统血液处理方法如离心和过滤等存在处理时间、分离纯度、堵塞性等方面限制的问题,设计一种高通量惯性微流控芯片,该芯片由阶梯型螺旋流道组成,可用于高浓度血浆分离.首先,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层流和粒子追踪模块仿真... 为解决传统血液处理方法如离心和过滤等存在处理时间、分离纯度、堵塞性等方面限制的问题,设计一种高通量惯性微流控芯片,该芯片由阶梯型螺旋流道组成,可用于高浓度血浆分离.首先,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层流和粒子追踪模块仿真研究阶梯型螺旋流道中粒子的聚焦特性.然后,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流量下聚苯乙烯粒子在流道中的惯性聚焦行为.最后,基于粒子聚焦实验结果,选择了一种优化结构的阶梯型螺旋流道,以用于不同浓度血液中血浆的分离应用.实验发现,在最优流量1.5 mL/min时,血细胞容积为0.9%和2.25%的血样中血细胞移除率分别达到(99.72±0.13)%和(99.44±0.17)%.当血细胞容积高达4.5%和9.0%时,该阶梯型螺旋流道仍然具有(97.02±0.56)%和(92.92±1.53)%的血细胞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阶梯型螺旋流道可以从高浓度血样中高效分离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惯性聚焦 阶梯型螺旋流道 血浆分离 二次流调控
下载PDF
等腰直角三角形截面螺旋流道内层流流体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翠华 唐密 +1 位作者 吴剑华 寇丽萍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4-759,共6页
应用CFD软件对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层流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充分发展条件下流体的速度场,分析了无量纲曲率δ、无量纲挠率λ对二次流强度和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δ=0.021~0.083且Re=200~1000时,流体流过... 应用CFD软件对直角三角形螺旋流道内层流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充分发展条件下流体的速度场,分析了无量纲曲率δ、无量纲挠率λ对二次流强度和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δ=0.021~0.083且Re=200~1000时,流体流过该螺旋流道产生的二次涡为稳定的两涡结构;随Re及δ增大,二次流强度增强,流体阻力系数也相应增大;在研究范围内,λ对二次流强度及流体流动阻力的影响不大;当结构参数及Re取值相同时,三角形螺旋流道的阻力比半圆形螺旋流道小,且随Re增大,二者的差值增大,在所计算的Re范围内三角形螺旋流道的阻力系数为半圆管螺旋流道的84.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道 三角形截面 二次流动 流动特性
原文传递
螺旋槽流道微泵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学林 李林伟 +3 位作者 苏砚文 王福军 黎耀军 时晓燕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1期31-37,共7页
分别在无滑移边界条件和滑移边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双方程湍流模型以及层流模型对微型泵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适合微型泵的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分别使用了3种湍流模型(标准k-,εRNGk-,εRealizablek-ε)和层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别在无滑移边界条件和滑移边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双方程湍流模型以及层流模型对微型泵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适合微型泵的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分别使用了3种湍流模型(标准k-,εRNGk-,εRealizablek-ε)和层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分析发现:与无滑移壁面条件的模拟结果比较,滑移壁面条件时速度分布比较均匀,但两者压力分布趋势相同.在压力与流量间的性能曲线方面,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时,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相差很大,同时,层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较好;而在滑移壁面边界条件时,所有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都很小,同时,标准k-ε湍流模型和RNGk-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总体要比使用层流模型稍好一些,并且当泵在高转速下趋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泵 滑移边界 无滑移边界 湍流模型 层流模型 数值模拟 螺旋流道
下载PDF
基于螺旋流道水冷技术的千瓦级包层功率剥离器研究
12
作者 夏情感 肖文波 +3 位作者 姜迪友 金鑫 叶国敏 何银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18-225,共8页
基于螺旋流道水冷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千瓦级包层功率剥离器结构,并对其散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将该结构与传统水冷式包层功率剥离器及热沉吸热式包层功率剥离器对比,验证了其实用性与优越性。其次,通过研究螺旋流道参量,发现热沉初始... 基于螺旋流道水冷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千瓦级包层功率剥离器结构,并对其散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将该结构与传统水冷式包层功率剥离器及热沉吸热式包层功率剥离器对比,验证了其实用性与优越性。其次,通过研究螺旋流道参量,发现热沉初始温度对剥离器的散热性能无明显影响,大直径的螺旋冷却管道及合适的冷却水初始温度将有利于散热。最后,实验发现在优化条件下该剥离器能有效剥离4200W以下的包层功率。在剥离1000W包层功率时,该剥离器温度峰值为300.49K、温度谷值为284.29K、温差为16.2K;同等功率下,相比于上述传统剥离器,其温度峰值最多降低了15.1%,温度谷值最多降低了10.3%,温差最多缩小了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 包层功率剥离器 螺旋流道水冷 热效应 优化结构
原文传递
螺旋微流道分级分离纳米纤维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劲松 李润宇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1期11-19,共9页
利用螺旋微流控芯片分级分离纳米纤维素,使纳米纤维素按长短依次分布在通道内,从而实现纳米纤维素的分级分离。研究了最小螺旋半径为5 mm,最大螺旋半径为15 mm,螺旋圈数分别为T=4和T=6的单、双螺旋微流控芯片在不同流速下对纳米纤维素... 利用螺旋微流控芯片分级分离纳米纤维素,使纳米纤维素按长短依次分布在通道内,从而实现纳米纤维素的分级分离。研究了最小螺旋半径为5 mm,最大螺旋半径为15 mm,螺旋圈数分别为T=4和T=6的单、双螺旋微流控芯片在不同流速下对纳米纤维素分级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为80μL/min时为最佳分离流速,其中螺旋圈数为T=6的单螺旋微流控芯片的分级分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道 分级分离 纳米纤维
原文传递
L形截面螺旋微流道中微粒的惯性聚焦特性
14
作者 刘尧 张鑫杰 +2 位作者 朱行杰 陈亚伟 韩帅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4-1190,1210,共8页
研制了一种L形截面螺旋微流道结构的惯性微流控芯片,并基于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粒径6μm的聚苯乙烯粒子在微流道中的惯性聚焦效应。通过分析粒子运动轨迹的荧光图谱和对应的荧光强度曲线,发现随着粒子溶液体积流量增加至200... 研制了一种L形截面螺旋微流道结构的惯性微流控芯片,并基于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粒径6μm的聚苯乙烯粒子在微流道中的惯性聚焦效应。通过分析粒子运动轨迹的荧光图谱和对应的荧光强度曲线,发现随着粒子溶液体积流量增加至200μL/min及以上时,绝大部分粒子逐渐聚焦至微流道内壁面附近的平衡位置,形成宽约18μm的粒子聚焦带。此外,发现该微流道存在800μL/min的体积流量阈值,当粒子溶液体积流量超过阈值时,部分粒子会聚焦至靠近微流道中心处的平衡位置,从而形成另一束宽约9μm的粒子聚焦带。进一步研究粒子的双聚焦平衡位置沿螺旋微流道长度的变化规律,发现起初两束粒子聚焦带分别位于内外两侧矩形微流道中,此后会随运动距离的增加逐渐变窄,并向微流道内侧迁移,尤其当粒子运动至流道第8圈时,外侧矩形微流道的粒子将被内侧强二次流漩涡逐步拖拽至内侧微流道中,并被束缚于内壁面附近。上述研究结论可为深入研究复杂结构微流道中粒子的惯性聚焦机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螺旋流道 L形截面 惯性聚焦效应 聚苯乙烯粒子
原文传递
不同结构多流道螺旋混合器强化碱炼脱酸反应
15
作者 张博文 唐霞 +3 位作者 刘新宇 马威 金炜 崔政伟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6,共8页
针对当前油脂行业碱炼脱酸设备占地大、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多流道螺旋混合器强化碱炼脱酸反应。探究多流道螺旋混合单元不同流道数F、扭转角φ、长径比s下脱酸率和得率随流量Q的变化规律,并与传统搅拌式混合下的脱酸效果进行对... 针对当前油脂行业碱炼脱酸设备占地大、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多流道螺旋混合器强化碱炼脱酸反应。探究多流道螺旋混合单元不同流道数F、扭转角φ、长径比s下脱酸率和得率随流量Q的变化规律,并与传统搅拌式混合下的脱酸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Q>180 L·h^(-1),多流道螺旋混合单元结构参数为F=3,φ=180°,s=1.5时综合脱酸效果最佳,此时脱酸油酸值为0.21 mg·g^(-1),其脱酸率和得率分别可达94.17%和88.42%,脱酸率较传统搅拌式混合提高了40.56%。采用多流道螺旋混合器强化碱炼脱酸系统能显著提升脱酸率,可实现碱炼脱酸设备的小型化及节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炼脱酸 流道螺旋混合器 液液非均相混合 结构参数
下载PDF
基于燃油分配和双螺旋油冷槽的电动燃油泵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仁凤 王彬 叶志锋 《航空科学技术》 2018年第11期66-71,共6页
针对一体化电动燃油泵的热源分布和传热作用机制,设计其双螺旋冷却壳体,并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双螺旋对电机散热效果的影响和电动燃油泵的最佳燃油分配比。对电动燃油泵电机—冷却壳体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获得流道内的温度场分布;计算不... 针对一体化电动燃油泵的热源分布和传热作用机制,设计其双螺旋冷却壳体,并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双螺旋对电机散热效果的影响和电动燃油泵的最佳燃油分配比。对电动燃油泵电机—冷却壳体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获得流道内的温度场分布;计算不同工况燃油分配比的电动燃油泵,得到冷却壳体的温度和进出口压差的随燃油分配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双螺旋冷却壳体使电机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更均匀;流通的燃油使电机定子温度降低,但同时也增加了燃油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燃油泵 螺旋流道 流固耦合 冷却壳体 燃油分配比
下载PDF
螺旋式油水分离装置分离行为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会群 李大桥 +3 位作者 于兴军 肖莉 刘春全 艾志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共3页
提出一种螺旋形流道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建立了截面为等腰梯形的7圈圆柱螺旋+6圈圆锥螺旋组合而成的仿真模型,并对该装置进行了流道内流场仿真计算。对多种不同截面形状流道的分析比较表明,该装置能用于... 提出一种螺旋形流道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建立了截面为等腰梯形的7圈圆柱螺旋+6圈圆锥螺旋组合而成的仿真模型,并对该装置进行了流道内流场仿真计算。对多种不同截面形状流道的分析比较表明,该装置能用于油井采出液的油水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压力低的特点,且梯形截面流道的分离性能优于其它截面形式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道 油水分离装置 数值模拟 油水分离 仿真研究 螺旋 分离行为 计算流体动力学 截面形状 梯形截面
下载PDF
流道参数对新型根灌器水力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军 李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64,共8页
【目的】研究新型果树根灌器螺旋对冲流道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方法,研究螺旋对冲流道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计流量变异系数C_(q)的影响,建立并验证了不同压力区间C_(q)的回归模型,在不同压力区间以C_(q)... 【目的】研究新型果树根灌器螺旋对冲流道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方法,研究螺旋对冲流道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计流量变异系数C_(q)的影响,建立并验证了不同压力区间C_(q)的回归模型,在不同压力区间以C_(q)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流道参数优化。【结果】引起C_(q)变化的主要参数为流道宽b、分流角α及流道单元数n,弯道直段长l_(1)、弯道半径r、汇流段长l_(2)对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α、b、n对C_(q)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C_(q)随α、b、n的增加均呈先减后增趋势,响应曲面均存在极小值。低压区及高压区的C_(q)与α、b、n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其二次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7、0.9971,与调整后的复相关系数(Adj R^(2))差值均小于0.2。优化得到高压区最优方案的C_(q)要小于低压区,2个压力区优化方案C_(q)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2.8%、2.3%。【结论】用C_(q)回归模型对设计流量变异系数预测的精度可靠,螺旋对冲流道在高压区的灌水效果要优于低压区,且C_(q)优化的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根部灌水器 螺旋对冲流道 几何参数 水力性能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挤出吹塑薄膜流道线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0-63,共4页
对螺旋机头在塑料薄膜挤出吹塑过程中容易产生白色流道线和透明流道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从加工工艺和模头设计两种不同的途径解决白色流道线和透明流道线的具体方法,通过流变学理论进行建模并针对有关塑料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一... 对螺旋机头在塑料薄膜挤出吹塑过程中容易产生白色流道线和透明流道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从加工工艺和模头设计两种不同的途径解决白色流道线和透明流道线的具体方法,通过流变学理论进行建模并针对有关塑料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一步完善螺旋机头的设计,根除或减少流道线的产生,以满足生产和试验的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道线 熔接痕 孔痕 瘉合 螺旋流道 瘉合时间
下载PDF
超临界LNG在螺旋形微通道中的流动传热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桐 刘滟钰 张咏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67,共7页
由于液化天然气(LNG)稳定、安全、体积小,通常将天然气液化后进行运输。LNG汽化后才能使用或输入管道,因此换热器作为汽化LNG的关键部件而被广泛应用。换热器内部由大量微细通道组成。本文主要针对螺旋形微细通道内超临界LNG的流动情况... 由于液化天然气(LNG)稳定、安全、体积小,通常将天然气液化后进行运输。LNG汽化后才能使用或输入管道,因此换热器作为汽化LNG的关键部件而被广泛应用。换热器内部由大量微细通道组成。本文主要针对螺旋形微细通道内超临界LNG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不同螺距螺旋形流道的流动换热性能,随着螺距的减小,换热性能提升而流动性能下降。与直流道相比,采用合适螺距的螺旋形流道可以显著提升换热性能而对流动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计算不同质量通量、热流密度下螺旋形流道的流动换热性能,讨论了螺旋形流道中,能实现较好的流动换热性能的质量通量和热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螺旋流道 超临界LNG 流动传热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