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多并联通道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钱冠华 赵亚楠 +1 位作者 王旭 于涛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结构紧凑,传热能力强,适用于铅冷快堆等第四代反应堆。两相流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传热管束的机械振动和热疲劳加重,从而对蒸汽发生器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采用RELAP5/MOD3.4程序对14根螺旋传热管的螺旋管式直...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结构紧凑,传热能力强,适用于铅冷快堆等第四代反应堆。两相流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传热管束的机械振动和热疲劳加重,从而对蒸汽发生器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采用RELAP5/MOD3.4程序对14根螺旋传热管的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进行了建模,并基于时域方法研究了启动过程中的振荡行为以及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侧流体的压力、质量流量和温度在加热段呈现(n-2,2)模式的密度波振荡,并叠加有流型转变不稳定性。此外,增加入口节流度和系统压力、减少出口节流都有利于提高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多并联通道 两相流 流动不稳定性 时域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多孔介质方法的铅铋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设计优化研究
2
作者 杨宇鹏 王成龙 +3 位作者 张大林 苏光辉 秋穗正 田文喜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84,共8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孔介质方法,铅铋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开展数值模拟,并通过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多孔介质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此方法,对给定工况条件的铅铋螺旋管蒸汽发生器开展了设计研究。在1.5 MW功率目标下,发现四... 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孔介质方法,铅铋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开展数值模拟,并通过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多孔介质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此方法,对给定工况条件的铅铋螺旋管蒸汽发生器开展了设计研究。在1.5 MW功率目标下,发现四层螺旋管的布置方式具有最优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对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几何参数的螺旋管蒸汽发生器开展性能评价,并运用多元线性拟合探究在工况以及几何范围内综合性能最佳的几何模型,最高性能提升达到3.37%。本研究为铅铋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数值模拟及设计优化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堆螺旋管蒸汽发生器 设计优化 多孔介质
下载PDF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集总参数动态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海鹏 黄晓津 张良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9-733,共5页
基于基本的流体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10 MW高温气冷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集总参数的建模方法,将蒸汽发生器作为单管模型处理,分为热水段、蒸发段和过热段,且各段间具有可移动的边界。对建立... 基于基本的流体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10 MW高温气冷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集总参数的建模方法,将蒸汽发生器作为单管模型处理,分为热水段、蒸发段和过热段,且各段间具有可移动的边界。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和有效的,能够用来进行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特性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动态模型 集总参数 仿真
下载PDF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准稳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叶金亮 周杨平 +1 位作者 陈晓明 方成跃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为了满足模拟机实时仿真核电站一、二回路工况的需要,根据流体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适合模拟机要求的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准稳态数学模型。该模型将蒸汽发生器作为单管模型处理,并根据水的状态将蒸汽发生器分为单相... 为了满足模拟机实时仿真核电站一、二回路工况的需要,根据流体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适合模拟机要求的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准稳态数学模型。该模型将蒸汽发生器作为单管模型处理,并根据水的状态将蒸汽发生器分为单相水段、两相段和过热段三大段,每大段又细分若干小段。该数学模型方程采用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联立求解一、二次侧主要热工参数。对典型工况的稳态仿真计算和研究分析表明,该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热工水利分析 变步长龙格库塔法
下载PDF
液态金属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宇鹏 王成龙 +3 位作者 张大林 苏光辉 田文喜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88-1295,共8页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HCOTSG)是一种蒸汽发生器常用形式。得益于其特殊的优势,HCOTSG被广泛用于各类反应堆动力系统中。本文提出了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液态金属HCOTSG的壳侧液态铅铋、管侧两相流体进行耦合流动传热计算的...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HCOTSG)是一种蒸汽发生器常用形式。得益于其特殊的优势,HCOTSG被广泛用于各类反应堆动力系统中。本文提出了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液态金属HCOTSG的壳侧液态铅铋、管侧两相流体进行耦合流动传热计算的CFD方法,并通过与相关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HCOTSG在典型工况下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蒸汽发生器内部的热工水力参数分布情况,并对其内部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为液态金属HCOTSG流动换热特性研究及结构设计优化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液态金属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型压水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茂龙 刘利民 +3 位作者 巢孟科 张伟 肖瑶 顾汉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27-2333,共7页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H-OTSG)因结构紧凑和换热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本文开展了在不同热功率下的全尺寸H-OTSG热工水力特性试验。稳态传热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增加,H-OTSG平均传热系数先增加后减小。流...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H-OTSG)因结构紧凑和换热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本文开展了在不同热功率下的全尺寸H-OTSG热工水力特性试验。稳态传热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增加,H-OTSG平均传热系数先增加后减小。流动不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增加,临界入口节流系数降低,即系统稳定性随着功率的增加而提高。开展了H-OTSG稳态传热特性和流动不稳定性的参数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功率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对管侧压力和壳侧入口温度不敏感;当热功率大于1.2 MW时,随管侧压力的降低和壳侧入口温度的升高,H-OTSG平均传热系数增加但也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本文还开展了H-OTSG热工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验证了一维程序SGTH-1D在预测H-OTSG稳态传热特性和流动不稳定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热工水力 流动传热 流动不稳定性
下载PDF
HTR-10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晓津 冯元琨 郭人俊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6-99,93,共5页
为满足 10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需要 ,分析了HTR 10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内两相流动和传热的实际过程 ,根据建模的要求和可能获得的结构数据 ,选择四方程漂移模型来描述螺旋管内两相流现象 ;经过仿真试算与实验总... 为满足 10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需要 ,分析了HTR 10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内两相流动和传热的实际过程 ,根据建模的要求和可能获得的结构数据 ,选择四方程漂移模型来描述螺旋管内两相流现象 ;经过仿真试算与实验总结 ,确定了模型中关键的结构关系式和传热工况的判断逻辑 ,以此为基础 ,建立了可反映直流蒸汽发生器在正常功率运行范围内动态特性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对典型工况的动静态仿真计算和研究分析 ,表明所得的结果与理论定性分析和实验吻合 ,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学模型 螺旋管 直流蒸汽发生器 漂移模型 高温气冷反应堆
下载PDF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建模仿真与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月 郑明光 +1 位作者 马志才 吴建邦 《应用科技》 CAS 2020年第6期71-77,共7页
为研究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控制仿真系统,本文基于流体质量、能量、动量守恒方程和移动边界理论,建立了螺旋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模型。模型采用集总参数法,将螺旋管抽象成单管,沿轴向分为过冷段、两相段和过热段。以国际革新与... 为研究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控制仿真系统,本文基于流体质量、能量、动量守恒方程和移动边界理论,建立了螺旋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模型。模型采用集总参数法,将螺旋管抽象成单管,沿轴向分为过冷段、两相段和过热段。以国际革新与安全反应堆(IRIS)为参考对象,进行了稳态和动态仿真实验。为了保证蒸汽出口压力恒定,用蒸汽压力偏差信号和蒸汽流量信号对二次侧给水流量进行调节,基于PID控制方法构建了蒸汽出口压力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正确有效,控制系统响应良好,仿真结果符合热工水力学机理分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 直流蒸汽发生器 集总参数 可移动边界 动态模型 国际革新与安全反应堆 仿真 PID
下载PDF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研究
9
作者 王越 谭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5,共9页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面外方向的振幅远大于面内方向的,相邻管层节径比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影响强于同层管间节径比与螺旋角。通过改变管间流速,探究了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提出了预测临界流速的半经验公式,并且同现有直管管束的国家标准与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工程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蒸汽发生器 管束振动 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临界流速半经验公
下载PDF
四代核电机组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化学清洗工艺研究
10
作者 颜军明 许哲涵 +3 位作者 刘锋 胡杨 李长海 张瑞祥 《清洗世界》 2025年第3期1-3,共3页
国内第四代核电机组(如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采用的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其结构及水化学工况特点,决定了需要定期开展蒸汽发生器水侧化学清洗工作。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四代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材质使用情况、结垢物成分特点以及化学清洗过程... 国内第四代核电机组(如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采用的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其结构及水化学工况特点,决定了需要定期开展蒸汽发生器水侧化学清洗工作。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四代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材质使用情况、结垢物成分特点以及化学清洗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风险点。针对存在的技术风险点,开展了清洗剂的筛选和优化,分析了蒸汽发生器异种钢材质电偶腐蚀的影响因素,并对电偶腐蚀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22换热管低腐蚀量要求、T22换热管与其他高等级合金(321、718、800H)偶接后的电偶腐蚀控制、低流速区域沉积物的控制,是蒸汽发生器化学清洗的主要关键技术点。开发的复合EDTA清洗工艺,具有对Fe_(3)O_(4)更高的溶解能力,并可完全消除蒸汽发生器化学清洗过程中T22换热管的电偶腐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核电机组 直流蒸汽发生器 化学清洗 高温EDTA 柠檬酸 腐蚀控制
下载PDF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束振动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越 谭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4-2539,共16页
螺旋管管束在流体冲击作用下发生振动,长期发生此现象,会导致螺旋管因微动磨损而逐渐失效,而短时间内出现过度振动,则会造成螺旋管失效破坏。因此,揭示螺旋管管束振动响应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建立了螺旋管管束流动激振模型,通过比较... 螺旋管管束在流体冲击作用下发生振动,长期发生此现象,会导致螺旋管因微动磨损而逐渐失效,而短时间内出现过度振动,则会造成螺旋管失效破坏。因此,揭示螺旋管管束振动响应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建立了螺旋管管束流动激振模型,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以验证数值方法的鲁棒性。基于螺旋管振动时域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与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流体流动方向上,螺旋管越靠后,面外方向的振动响应越剧烈。相邻管层节径比越小,振幅越大,波动越剧烈。同层管间节径比与螺旋角对两方向上的振幅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螺旋管管束的湍流抖振与流体弹性不稳定性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蒸汽发生器 反向绕制 管束振动 管的相对位置 结构参数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壁面热点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越 李晓伟 吴莘馨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31-1334,共4页
高温气冷堆采用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在氦气横掠管束及螺旋管内二次流的双重作用下,传热管壁面温度沿周向分布很不均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螺旋管壁面温度分布,对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得到螺旋管内局... 高温气冷堆采用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在氦气横掠管束及螺旋管内二次流的双重作用下,传热管壁面温度沿周向分布很不均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螺旋管壁面温度分布,对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得到螺旋管内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并将其作为边界条件,计算得到氦气横掠过热段螺旋管的管壁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过热段传热管壁面最高温度位于顶部及螺旋内侧之间。由于氦气横掠管束及螺旋管内蒸汽对流换热不均匀引起的壁面热点偏差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螺旋管 直流蒸汽发生器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壳侧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聪 张巍 +2 位作者 李净松 乔鹏瑞 施慧烈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1-175,共5页
铅冷快堆(LFR)采用一体化堆芯设计方案,其中的直流蒸汽发生器(OTSG)多采用螺旋管式结构以使整体结构小型紧凑。为研究LFR中螺旋管式OTSG壳侧铅铋冷却剂的流动传热特性,利用FLUENT软件,采用一种分区段计算方法,通过管壁热流密度拟合公式... 铅冷快堆(LFR)采用一体化堆芯设计方案,其中的直流蒸汽发生器(OTSG)多采用螺旋管式结构以使整体结构小型紧凑。为研究LFR中螺旋管式OTSG壳侧铅铋冷却剂的流动传热特性,利用FLUENT软件,采用一种分区段计算方法,通过管壁热流密度拟合公式对螺旋管式OTSG壳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最终验证了该分段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OTSG壳侧铅铋冷却剂的流动传热特性,获得了其速度、温度以及压力场的计算数据,为下一步OTSG流致振动分析和高温应力计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 直流蒸汽发生器(OTSG)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小型模块式反应堆螺旋管蒸汽发生器设计和热工水力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孝 张震 +2 位作者 杨星团 姜胜耀 屠基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61-2366,共6页
近年来,国际上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发展飞速,我国也正在加速研制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本文针对15 MW的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设计一种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共12个蒸汽发生器组件均匀分布在反应堆堆芯围板外侧和压力容器内侧壁... 近年来,国际上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发展飞速,我国也正在加速研制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本文针对15 MW的一体化小型模块式反应堆,设计一种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共12个蒸汽发生器组件均匀分布在反应堆堆芯围板外侧和压力容器内侧壁的环形空间中,每个组件含5层、25根螺旋管,整个蒸汽发生器共300根螺旋管。给出了蒸汽发生器的具体参数,分析了蒸汽发生器组件中换热系数、温度、温差和热流密度等沿管长的变化,并给出了螺旋管内流体的动力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模块反应堆 螺旋管蒸汽发生器 设计 流动和换热
下载PDF
直流蒸汽发生器核电机组水汽品质控制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瑞祥 彭立新 +5 位作者 傅建军 叶鸣钧 陈忠民 郝元 李长海 刘锋 《中国核电》 2024年第6期887-892,共6页
高温堆、快堆和小堆属于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核电机组,这种类型机组在国内发展越来越快,其特点是蒸汽参数高、蒸汽发生器结构特殊、给水水质指标要求严格。机组水汽品质的提升是个系统、长期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机组的特... 高温堆、快堆和小堆属于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核电机组,这种类型机组在国内发展越来越快,其特点是蒸汽参数高、蒸汽发生器结构特殊、给水水质指标要求严格。机组水汽品质的提升是个系统、长期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机组的特点,然后基于高温堆的一些实践经验从基建期到运行期系统地提出了五项改进水汽品质的方法,对该类型其他机组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蒸汽发生器核电机组 二回路 水-汽品质
下载PDF
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力特性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3
16
作者 解衡 张金玲 +4 位作者 贾斗南 秋穗正 喻真烷 苏光辉 郭玉君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2,共6页
采用可移动边界差分法对流体的基本守恒方程进行差分,将流体各参数及节点的位置转化为时间的函数,通过设定各传热区间边界点的特征,求出各传热区的长度及边界点。选用了合适的传热关系式,编制了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稳态及瞬态热工水力... 采用可移动边界差分法对流体的基本守恒方程进行差分,将流体各参数及节点的位置转化为时间的函数,通过设定各传热区间边界点的特征,求出各传热区的长度及边界点。选用了合适的传热关系式,编制了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稳态及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计算程序MOFS,对B&W公司的19管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实验装置进行稳态计算,与实验数据取得了很好的一致,与TRACPF1等计算程序的计算结果符合也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蒸汽发生器 热工水力特性 反应堆
下载PDF
钠冷快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固定网格与滑移网格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尚尚 杨红义 +4 位作者 刘一哲 杨晓燕 王晓坤 齐少璞 王利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9-1224,共6页
根据钠冷快堆核电厂直流式蒸汽发生器(OTSG)的热工水力特性,基于固定网格模型和滑移网格模型编制了OTSG瞬态分析程序OTAC。对美国能源技术工程中心(ETEC)的OTSG停闭实验进行了模拟,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模型... 根据钠冷快堆核电厂直流式蒸汽发生器(OTSG)的热工水力特性,基于固定网格模型和滑移网格模型编制了OTSG瞬态分析程序OTAC。对美国能源技术工程中心(ETEC)的OTSG停闭实验进行了模拟,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其中固定网格模型只有在网格数目足够多时才能避免计算结果的突跳,而滑移网格模型可在较少网格数目下取得很好的计算效果,提高了数值稳定性,避免了计算结果的不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蒸汽发生器 固定网格模型 滑移网格模型
下载PDF
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负荷跟随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建阁 彭敏俊 +2 位作者 张志俭 徐文奇 成守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2,共8页
新型核动力装置采用紧凑型的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根据传热特点,对其热工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主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和二回路侧蒸汽压力不变的双恒定运行方案及经典PID控制器和负荷跟随运行模式,结合SCDAP/RELAP5/MOD3.4程序,研究了套... 新型核动力装置采用紧凑型的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根据传热特点,对其热工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主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和二回路侧蒸汽压力不变的双恒定运行方案及经典PID控制器和负荷跟随运行模式,结合SCDAP/RELAP5/MOD3.4程序,研究了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特性,分析了降负荷时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PID控制器参数,对给水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可满足蒸汽压力恒定的控制策略,实现双恒定运行方案,使一、二回路的运行达到较好的协调;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升降功率速度快,蒸汽压力稳定,且动态响应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直流蒸汽发生器 动态特性 负荷跟随 PID控制器 SCDAP/RELAP5/MOD3.4程序
下载PDF
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控制仿真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志斌 吴婕 +2 位作者 全正庭 张晓申 马晓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102,共5页
基于对直流式蒸汽发生器的热工和水力特性的分析和质量、能量、体积三大守恒定律,建立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控制数学模型,并采用PID控制器构建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串级控制系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二回路给水流... 基于对直流式蒸汽发生器的热工和水力特性的分析和质量、能量、体积三大守恒定律,建立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控制数学模型,并采用PID控制器构建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串级控制系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二回路给水流量和出口蒸汽流量对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的影响较一回路传热量更大;无扰动和扰动工况下,控制系统均能够在400s内使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稳定至设定值,且最大压力超调量均小于5%;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动态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二回路给水流量及出口蒸汽流量与蒸汽发生器压力的关系;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串级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机组 直流蒸汽发生器 控制模型 一回路 二回路 流量 压力 串级控制系统
下载PDF
可连续移动相边界的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轶平 崔震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7-201,共5页
以全微分公式为数学基础 ,提出了可连续移动相边界的直流式蒸汽发生器(OTSG)模型。为了改善数值求解稳定性 ,在用状态变量的空间差分来逼近空间导数时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前向差分或后向差分。根据该模型编制的程序对OTSG的动态进行仿真 。
关键词 直流蒸汽发生器 可连续移动相边界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