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0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1
作者 欧阳欢 黄丽云 +1 位作者 陈舒玲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3,共8页
目的:比较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4月至7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204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测量。诊室外血压测量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装置及血... 目的:比较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23年4月至7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204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测量。诊室外血压测量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装置及血压日志记录,具体包括傍晚血压、睡前血压、清晨血压及清晨平均血压。夜间高血压定义为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并采用联合序列试验评价两个指标联合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夜间高血压的预测因素。结果:204例高血压患者中,104例(51.0%)有夜间高血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睡前收缩压最接近(P=0.641)。睡前收缩压≥120 mmHg的患者中有75.7%(84/111)存在夜间高血压,睡前收缩压≥135 mmHg患者中有94.2%(49/52)存在夜间高血压;清晨平均收缩压≥135 mmHg患者中有88.2%(75/85)存在夜间高血压。ROC曲线分析表明,清晨平均收缩压(AUC:0.903,P<0.05)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明显优于诊室收缩压、傍晚收缩压、睡前收缩压、清晨收缩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前收缩压125~134 mmHg(OR=2.95,95%CI:1.02~8.49,P=0.045)、睡前收缩压≥135 mmHg(OR=17.55,95%CI:3.61~85.38,P<0.001)、清晨平均收缩压125~134 mmHg(OR=6.08,95%CI:1.73~21.41,P=0.005)、清晨平均收缩压≥135 mmHg(OR=25.41,95%CI:6.02~107.32,P<0.001)对夜间高血压有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显示,睡前收缩压和清晨平均收缩压联合预测夜间高血压价值更高(AUC:0.929,P<0.05)。进一步行联合序列试验表明,当睡前收缩压≥130 mmHg且清晨平均收缩压≥135 mmHg灵敏度最高,患者中有98.0%(49/50)存在夜间高血压。结论:清晨血压和睡前血压是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两个有效指标,联合这两个指标预测价值更高,可为夜间高血压的识别诊断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晨血压 睡前血压 夜间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畅 权雅文 +1 位作者 王林峰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929,共9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现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衡量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和女...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现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衡量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01-01—2023-04-24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老年非高血压患者600例,根据高血压测量结果,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150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150例,收缩-舒张期高血压(SDH)组150例,正常血压组1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小板分布宽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酸、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男性IS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男性I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空腹血糖是老年男性S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IS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I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S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分层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老年男性中,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第1四分位(≤10.7 fL)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第3四分位(>12.1~12.9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8.893,95%CI=2.731~28.955;第3四分位发生IDH的风险为OR=5.265,95%CI=1.758~15.768;第4四分位(>12.9 fL)发生IDH的风险为OR=5.243,95%CI=1.870~14.705;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674,95%CI=1.549~14.102;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3.316,95%CI=1.177~9.345。老年女性中,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第1四分位(≤11.0 fL)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第3四分位(>12.4~13.2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3.494,95%CI=1.218~10.021;第4四分位(>13.2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5.283,95%CI=1.786~15.633;第4四分位发生IDH的风险为OR=5.837,95%CI=1.544~22.068;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49,95%CI=1.283~19.089;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66,95%CI=1.373~17.963。结论老年男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1 fL时,是IDH、SDH的危险因素。老年女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4 fL时,是ISH、SDH的危险因素;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3.2 fL时,是ID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血小板分布宽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收缩-舒张期高血压 老年人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血压、心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学琴 张颖 张晋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8-0061,共4页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血压、心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痰湿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9年8月到2022年3月,分组方式:随机数表...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血压、心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痰湿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9年8月到2022年3月,分组方式:随机数表法,1:1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各25例。对比两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后两组血压均更加接近标准水平,且观察组明显更接近,(t=0.965、1.375 p<0.05)。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变异性进行比较,差异显著(t=1.551、1.001、2.360、1.295、1.295、1.136,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t=0.889、0.435,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衰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压水平,并有效调整血压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湿内阻型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心衰患者血压 心功能 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下载PDF
基于远程血压网络系统的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居民非杓型血压特点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冯艳 陈鸿远 +1 位作者 穆耶赛尔·麦麦提明 王芳丽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居民非杓型血压(non-dipping blood pressure,NDBP)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托里县1547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据此将他们分为杓型组及非杓型组,其中杓型组363例(男150例、女213例),非杓型组... 目的探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居民非杓型血压(non-dipping blood pressure,NDBP)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托里县1547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据此将他们分为杓型组及非杓型组,其中杓型组363例(男150例、女213例),非杓型组1184例(男456例、女7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24hSBP、24hDBP、24hMAP、24hHR、dSBP、dDBP、dMAP、dHR、nSBP、nDBP、nMAP、nHR等相关指标。利用ROC曲线评估24hMAP、nSBP、nMAP预测NDBP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24hSBP、24hMAP、nSBP、nDBP、nMAP及n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BP(OR=1.313,95%CI 1.232~1.400,P<0.01)、nMAP(OR=1.302,95%CI 1.249~1.356,P<0.01)是发生NDB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24hMAP、nSBP和nMAP的AUC分别为0.537、0.726和0.769。结论NDBP与24hMAP、nSBP及nMAP水平密切相关,nMAP对NDBP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来诊断NDBP简便、易操作,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NDBP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远程血压网络系统 新疆塔城地区
下载PDF
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5
作者 张月梅 王浩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2期68-69,共2页
孕期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阶段,准妈妈们都期望自己能够健康愉快地度过这段时间。然而,妊娠期高血压却可能成为阻碍这美好愿景的绊脚石。因此,掌握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方法至关重要。妊娠期高血压分5种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与血压升高... 孕期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阶段,准妈妈们都期望自己能够健康愉快地度过这段时间。然而,妊娠期高血压却可能成为阻碍这美好愿景的绊脚石。因此,掌握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方法至关重要。妊娠期高血压分5种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慢性高血压 子痫前期 准妈妈 并发子痫 如何预防 血压升高
下载PDF
高血压,来试试中医疗法
6
作者 李敬涛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2期93-93,共1页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也就是大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约为2.45亿。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逐渐重视起来,想要采取措施将高血压疾病控制住,防止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也就是大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约为2.45亿。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逐渐重视起来,想要采取措施将高血压疾病控制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现阶段大多数会采取西医治疗,通过服用降压的药物来控制血压。其实,我国传统医学在这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方法,治疗时从整体出发,注重脏腑间生克制化规律,通过调整全身机能活动,促进心、脑、肾多脏器病理改变的恢复,从而达到血压下降的目的,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克制化 血压患病率 血压疾病 传统医学 中医疗法 心血管病 控制血压 血压下降
下载PDF
2013印度高血压指南简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帆 蔡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63-68,共6页
序言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族背景、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等原因,其高血压发病和临床特点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不同之处。基于此,印度医学学会(API)先后在2... 序言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族背景、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等原因,其高血压发病和临床特点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不同之处。基于此,印度医学学会(API)先后在2001年和2007年颁布了第一版和第二版印度高血压防治指南。但随着近五年新的关于全球和印度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及多个高血压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公布,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在API支持及前两版指南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国指南,近300位印度专家集体讨论和编写了第三版印度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并于2013年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防治 ACEI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药 正常血压 妊娠高血压 降压药物 血压 血压 CCB 继发性高血压 降压治疗 血压测量 ARB 控制血压 血压患者 靶器官损害 目标血压 南亚 印度
下载PDF
高龄高血压患者在我国专家推荐降压标准下的血压控制现状调查
8
作者 贺琼逸 范兴满 +3 位作者 马晨越 王猛 张婧 张海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在降压标准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下的降压达标率、用药及并发症分布情况。方法选择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所有科室年龄≥80岁且被诊断为高血压的409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9例患者分为强... 目的分析我国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在降压标准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下的降压达标率、用药及并发症分布情况。方法选择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所有科室年龄≥80岁且被诊断为高血压的409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9例患者分为强化降压组(106例,收缩压<130 mm Hg)、标准降压组(155例,收缩压130~149 mm Hg)和降压未达标组(148例,收缩压≥150 mm Hg),分析各组患者血压控制现状。结果以150/90 mm Hg为降压标准时,强化降压组占25.9%,标准降压组占37.9%,降压未达标组占36.2%,降压未达标组年龄>90岁比例显著低于强化降压组和标准降压组(4.1%vs 7.5%、12.3%,P<0.05)。标准降压组一联用药比例显著高于强化降压组(46.5%vs 32.1%),强化降压组二联用药比例显著高于标准降压组(35.8%vs 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并发心脏损害和脑血管损害比例显著高于标准降压组(43.4%vs 21.9%,26.4%vs 14.8%),合并视网膜病变比例显著低于标准降压组(11.3%vs 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以150/90 mm Hg为启动降压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强化降压反而增加了高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抗高血压 降压标准 血压控制 中国专家 强化降压
下载PDF
膳食纤维摄入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彬 朱红英 +2 位作者 李文霞 汪小华 张志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 探讨膳食纤维摄入对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患者3 d饮食日记以获得膳食纤维摄入量;跟踪至3个月时,记录24 h动态血压,分析获得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 目的 探讨膳食纤维摄入对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患者3 d饮食日记以获得膳食纤维摄入量;跟踪至3个月时,记录24 h动态血压,分析获得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膳食纤维摄入对血压控制的预测作用。结果 获得166例患者的完整膳食营养摄入情况,其中获得148例患者的血压资料。回归分析显示,膳食纤维摄入对收缩压(OR=0.897,95%CI:0.839~0.960)有积极影响,且对收缩压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曲线下面积(AUC)=0.715,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76.9%]。膳食纤维摄入并未对舒张压产生积极的影响。结论 膳食纤维摄入对高血压人群的收缩压控制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未能有效预测舒张压的控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膳食纤维摄入 预测价值 24 h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控制
下载PDF
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药物基因作用靶点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干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庞爱梅 高伟 +5 位作者 张恒 蒲双双 郭莉莉 范子荣 刘海霞 刘瑞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4-710,共7页
背景H型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经验选择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急需探寻降压药物基因分布的多态性,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目的探讨济南市社区H型高血压药物作用靶... 背景H型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经验选择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急需探寻降压药物基因分布的多态性,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目的探讨济南市社区H型高血压药物作用靶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为该地区开展高血压医防融合精准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家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首先进行5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通道抑制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相关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将患者随机分为基因导向治疗组(基因组)与基因导向协同叶酸、维生素D治疗组(基因导向组),每组100例。基因组根据检测的高血压基因作用位点的特点调整用药;基因导向组在基因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叶酸、维生素D。干预初始(M0)、干预3个月(M3)、干预6个月(M6)时采集患者晨间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患者患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基因测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与Hcy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性别(r_(s)=-0.463)、收缩压(r=0.181)、舒张压(r=0.188)与Hcy水平有相关性(P<0.05)。5类抗高血压药物基因作用靶点中,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的分别是CYP3A5(A6986G)、CYP2C9(c.1075A>C)、CYP2D6(c.100C>T),与药物作用靶点敏感性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的是ADRB1、ACEI(I/D)、AGTR1、NPPA。基因组A6986G:CYP3A5*1/*1(AA)、ACEI(I/D):D/D、c.100 C>T:CYP2D6*1/*1(CC)患者M3、M6舒张压低于M0,A6986G:CYP3A5a1/a3(AG)、ADRB1 c.1165 G>C:GG、c.1075 A>C:CYP2C9*1/*3(AC)、c.1075 A>C:CYP2C9*3/*3(CC)患者M6舒张压低于M0,A6986G:CYP3A5*3/*3(GG)、ADRB1 c.1165 G>C:CC、ACEI(I/D):I/I、c.1075 A>C:CYP2C9*1/*1(AA)、AGTR1 c.1166 A>C:AA、NPPA T2238C:TT、c.100 C>T:CYP2D6*10/*10(TT)患者M3、M6收缩压、舒张压低于M0,ADRB1 c.1165 G>C:GC、ACEI(I/D):I/D、c.100 C>T:CYP2D6*1/*10(CT)患者M6收缩压低于M0,M3、M6舒张压低于M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基因导向组Hcy水平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M6 Hcy水平低于M0,基因导向组M3、M6 Hcy水平低于M0,M6 Hcy水平低于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基因导向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基因导向组M6收缩压、舒张压低于M0,M6收缩压低于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中存在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差异,个体化用药效果显著;叶酸联合维生素D协同治疗更能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型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叶酸 维生素D
下载PDF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Hcy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董丽宏 朱晓琳 +2 位作者 何辰 王怡洁 赵海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血管内皮损伤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Hcy、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χ^(2)=5.145,P=0.023)。治疗3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IMT较治疗前减小,血清Hcy、血浆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显著,控制血压效果更佳,并能改善血管内皮损伤,降低Hcy水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叶酸 依那普利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H型高血压:我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
12
作者 范芳芳 霍勇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43-247,共5页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血清Hcy浓度≥10μmol/L)的高血压。Hcy与高血压协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是H型高血压,与我国人群特点密切相关,早期筛查并诊断H型高血压患者,并开展...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血清Hcy浓度≥10μmol/L)的高血压。Hcy与高血压协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是H型高血压,与我国人群特点密切相关,早期筛查并诊断H型高血压患者,并开展精准防治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至关重要。降压基础上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不同人群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并不相同,筛查成本获益比更高的人群可明显提高防治效率。随着H型高血压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其开展研究,为理解相关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拓展和补充H型高血压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 脑卒中
下载PDF
肾动脉与高血压
13
作者 李建平 李昱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针对肾动脉与高血压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在肾血管性高血压领域,既往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介入治疗并未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患者提供进一步获益,但功能学评估及新型影像学方法有望进行更精准的患者筛选与个体化治疗评估。围绕肾动脉开... 针对肾动脉与高血压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在肾血管性高血压领域,既往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介入治疗并未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患者提供进一步获益,但功能学评估及新型影像学方法有望进行更精准的患者筛选与个体化治疗评估。围绕肾动脉开展的去肾神经术这一新技术在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循证研究历程后,即将进入中国临床应用。全面回顾以往研究、客观正确认识新技术的两面性,是其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不仅如此,更多新的高血压介入诊疗技术仍在研究,围绕肾动脉的相关新技术仍将在高血压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造福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血压 肾动脉狭窄 去肾神经术 血压介入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王建国 任洁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高血压门诊收治的符合条件的2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高血压门诊收治的符合条件的2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患者分为杓型组(56例)、非杓型组(134例)和反杓型组(10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完善24 h动态血压监测、动脉硬化监测、24 h尿电解质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血压节律正常(杓型组)患者比例(81.1%和18.9%);杓型组患者年龄低于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68.00(65.00,70.00)和70.00(68.00,73.00),71.00(69.00,74.00)岁];杓型组吸烟比例明显低于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7.1%和39.6%,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组、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依次递减[12.40%(10.70%,14.78%)、3.70%(1.58%,5.83%)和-4.50%(-8.00%,-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杓型组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高于非杓型组、杓型组[(1851.57±215.87)和(1747.81±244.65),(1687.00±201.61)cm/s];反杓型组左baPWV高于非杓型组、杓型组[(1869.13±232.15)和(1758.57±259.18),(1692.25±205.34)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杓型组24 h尿钠低于杓型组[83.00(59.00,114.75)和102.50(84.00,126.75)mmol/24 h];24 h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杓型组[48.25(36.33,61.64)和41.09(32.00,48.94)mg/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28,95%CI 1.178~1.496;P<0.001)和吸烟史(OR=14.953,95%CI 4.706~47.511;P<0.00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24 h尿钠(OR=0.988,95%CI 0.979~0.998;P=0.021)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年龄、吸烟史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24 h尿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压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对HDP患者产后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效果
15
作者 赵志新 王瑞霞 +1 位作者 侯志飞 李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95-599,共5页
目的:分析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产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于本院分娩的HDP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46例(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后... 目的:分析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产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于本院分娩的HDP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46例(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后血压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3个月时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舒张压87.67±6.89、80.39±5.56,收缩压128.63±10.06、117.47±10.22)mmHg均优于对照组(91.36±8.66、84.37±7.61,133.54±11.29、124.26±10.66)mmHg,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情绪管理(22.56±3.68分)、饮食管理(36.34±2.41分)、用药管理(17.87±3.56分)、工作与休息管理(21.21±1.35分)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高(20.44±4.45分、33.48±5.51分、16.38±2.44分、20.34±2.36分)(均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15.2%)未见差异(P>0.05)。结论:采用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可增强HDP患者产后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利于产后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产后护理 健康教育 互联网+微信群组 血压控制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HDSMP结合CDSMP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应对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山曦 苌静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 探讨本土化的高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程(hypertension&diabetes self-management program, HDSMP)结合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的普适性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DSMP)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 目的 探讨本土化的高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程(hypertension&diabetes self-management program, HDSMP)结合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的普适性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DSMP)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应对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干预组1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以健康讲座和宣教手册为主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接受HDSMP结合CDSMP模式的慢性病自我管理,以自我管理小组的形式进行。两组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8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情况、生活质量、疾病应对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对高血压知识(包括疾病诊断标准、高危因素、高血压危害、治疗方法)知晓率相比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相比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中的面对得分相比较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22.70±2.28)分vs.(20.95±2.62)分],屈服、回避得分相比较对照组干预后明显降低[(5.13±1.36)分vs.(5.96±1.65)分,(13.72±1.45)分vs.(15.10±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相比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其中干预组相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相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收缩压:88.67%vs. 76.00%,舒张压:93.33%vs. 78.67%,P<0.05)。结论 HDSMP结合CDSMP模式对提高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应对能力、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更佳,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老年 血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程 慢性病人自我管理课程 疾病应对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两种测算方法在房颤患者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17
作者 邹露婷 罗潇 +1 位作者 李月隐 陈玲 《上海护理》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压护理管理中“三日均值高法”和“三日值均高法”两种高血压诊断方式的异同和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护理管理中血压的控制与达标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持... 目的探讨血压护理管理中“三日均值高法”和“三日值均高法”两种高血压诊断方式的异同和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护理管理中血压的控制与达标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以动态血压监测法作为效标,计算分析“三日均值高法”和“三日值均高法”所得结果的异同。结果在血压的测量过程中,“三日值均高法”测量所得收缩压和舒张压(148.68±5.35 mmHg,91.74±4.53 mmHg)与“动态血压监测法”测量所得的结果(138.87±10.49 mmHg,85.10±6.76 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日均值高法”测得结果(139.69±6.86 mmHg,84.49±4.94 mmHg)与“动态血压监测法”测量所得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起“三日值均高法”,“三日均值高法”与动态血压监测法所得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结论“三日均值高法”与动态血压监测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简单易得,值得在临床血压管理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管理 血压
下载PDF
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18
作者 李金銮 杜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日住院的33例病人(对照组)PPH发生率高的原因,指导2022年5月5日至10月31日住院的38例病人(观察组)早餐后实施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比较PDCA实施前后2组病人早餐后30、60、90、120 min PPH的发生率,以及2组病人对PPH知识知晓、早餐后主动运动情况。比较项目实施前后护士对PPH知识知晓、宣教落实的情况。结果 2组病人性别、年龄、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PP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比45.45%,P=0.006)。观察组病人对PPH的概念、易患人群、发生时间的知晓率及餐后主动运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项目实施后,护士对PPH的概念、血压下降特点、发生时间、非药物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及PPH宣教落实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能有效降低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发生,PDCA管理法能提高病人及护士对PPH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将PPH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训练 Buerger运动 老年人 血压 餐后低血压 早餐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周朝霞 张骥 +2 位作者 赵媛 王肖潇 吕欢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03-1408,1432,共7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盐敏感性高血压(SSH)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Dahl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盐组(SSH组)、芍药苷组(P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盐敏感性高血压(SSH)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Dahl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盐组(SSH组)、芍药苷组(P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组(740Y-P组)、芍药苷+740Y-P组(PF+740Y-P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进行4周给药干预。采用动物无创血压仪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SH组和740Y-P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不完整,部分血管内皮脱落,且内膜明显增厚、外膜有大量沉积物;PF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病理损伤较SSH组明显减轻;PF+740Y-P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病理损伤较740Y-P组明显减轻,但较PF组明显加重。与Control组比较,SSH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降低,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升高(P<0.05)。与SSH组比较,PF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升高,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5)。与PF组比较,PF+740Y-P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降低,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升高(P<0.05)。与740Y-P组比较,PF+740Y-P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升高,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可以有效降低SSH大鼠血压,并改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敏感性高血压 芍药苷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