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献血者凝血状态对其捐献的单采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的影响
1
作者 刘宇健 李晓帆 +5 位作者 林绮文 陈大伟 冯凡凡 钟慧斌 张文春 聂咏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捐献者自身凝血状态对机器采集的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是否有影响。方法设血小板体外聚集实验组(简称实验组):选择既往以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采血小板并曾发生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3次,且最后1次发生在其最近1次捐献... 目的探讨血小板捐献者自身凝血状态对机器采集的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是否有影响。方法设血小板体外聚集实验组(简称实验组):选择既往以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采血小板并曾发生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3次,且最后1次发生在其最近1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时的献血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既往以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采血小板数≥3次并从未发生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的献血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开始(此次单采血小板)前,2组对象均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BC-3000Plus)检测外周血Plt、MPV、PDW、Pct、P-LCR等血小板基本参数,使用血栓弹力图(TEG)仪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血速率(α)、最大血凝块强度(MA)、凝血指数(CI)等TEG参数。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2组检测参数的差异。结果实验与对照组除CI为0.48±1.00 vs-0.99±1.96(P<0.05)外,所有血小板基本参数及其他TEG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献血者自身凝血状态可能是引发其单采血小板出现体外聚集现象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体外聚集 献血者凝血状态 单采血小板 凝血指数(CI) 血小板参数 血细胞分离机
原文传递
四物汤及其拆方对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路晓钦 张关印 高月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4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 :研究四物汤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 ,利用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ADP)作为诱导剂 ,观察了四物汤及其拆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 :四物汤全方、地黄、当归、川芎均能抑制ADP诱导的体外... 目的 :研究四物汤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 ,利用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ADP)作为诱导剂 ,观察了四物汤及其拆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 :四物汤全方、地黄、当归、川芎均能抑制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 ,其中当归作用最强。结论 :四物汤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当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大鼠 血小板聚集 药物作用 药理学
下载PDF
鬼针草肠溶胶囊对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52-2152,共1页
目的实验观察鬼针草肠溶胶囊对体外血小析聚集的影响。方法以比浊法观察鬼针草肠溶胶囊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鬼针草肠溶胶囊0.13 g生药/m l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未观察到鬼针草肠溶胶囊0.063,0.025,0.00... 目的实验观察鬼针草肠溶胶囊对体外血小析聚集的影响。方法以比浊法观察鬼针草肠溶胶囊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鬼针草肠溶胶囊0.13 g生药/m l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未观察到鬼针草肠溶胶囊0.063,0.025,0.005 g生药/m l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鬼针草肠溶胶囊只有在高浓度下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肠溶胶囊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血小板活性因子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成华 肖兴花 +3 位作者 付存玉 高文献 闫培全 张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UA 血小板聚集 前列腺素E1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小板活性因子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有效成分的确定及不同厂家中量效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倩 张媛 +4 位作者 李安平 赵建邦 陈晨 吴彦霖 高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0-504,共5页
目的:确定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丹参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外标法测定丹参注射液中原儿茶醛、丹参素钠、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 目的:确定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丹参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外标法测定丹参注射液中原儿茶醛、丹参素钠、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对不同厂家多个批次的丹参注射液进行活性测定。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丹参注射液中主要物质的含量及生物活性的差异较大。丹参注射液的生物活性主要与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及迷迭香酸的含量呈正相关,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钠的含量对其生物活性的高低起主要作用。结论: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包含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及迷迭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丹参素钠 原儿茶醛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家兔血小板聚集实验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确定及不同厂家中量效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倩 陈晨 +4 位作者 戴忠 张媛 贺庆 胡晓茹 高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确定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红花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体内、体外方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不同的红花注射液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当总黄... 目的:确定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红花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体内、体外方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不同的红花注射液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当总黄酮含量基本一致时(0.57 mg.mL-1),随着HSYA含量的降低,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随之降低;当HSYA含量基本一致时(0.17~0.21 mg.mL-1),随着总黄酮含量的降低,抗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也随之降低;而当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均低于另一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时,其抗血栓形成保护率和血小板抑制率也随之降低。结论: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为HSYA和总黄酮,二者在生物活性上具有协同作用,含量与生物活性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羟基红花黄色素A 总黄酮 内血栓形成实验 家兔血小板聚集实验 生物活性 保护率 抑制率 质量控制 标准提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