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治疗综合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1
作者 赵楠 陆江涛 +4 位作者 贺玲 陈晓玲 张文杰 张大发 唐宗生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APP)与回输,将患者分为APP组59例和non...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APP)与回输,将患者分为APP组59例和non-APP组66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24 h(T1)、术后48 h(T2)及术后72 h(T3)凝血指标及肝肾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PLT)水平、异体血输注量、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纵隔引流量、ICU住院时长、住院总花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T1-T3时,APP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短于non-APP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non-APP组(P<0.05);观察术后肝功能参数,与non-APP组相比,APP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在T1、T2时相对较低(P<0.05),乳酸脱氢酶(LDH)在T1、T2、T3时均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在T1时较non-APP组低(P<0.05);观察术后肾功能参数,APP组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在T1、T2、T3时均显著低于non-APP组(P<0.05);从血液保护角度考虑,相比于non-APP组,T1时APP组PLT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且APP组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输注量相对较少(P<0.05);观察术后转归情况,与non-APP组相比,APP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长缩短,住院总费用更低,术后24 h纵隔引流量更少(P<0.05);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APP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non-APP组(P<0.05)。结论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能有效改善ATAAD患者凝血功能,对术后肝肾功能保护、血液保护作用明显,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和转归。另外,此项技术的开展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保护 血液保护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与异体血小板输注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乃红 蔡培飞 +2 位作者 刘夏 李健 费忠化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6期738-743,共6页
目的比较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与异体血小板输注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血液保护作用和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78例,其中自体血小板分离(APP)组40例,术中接受自体血小... 目的比较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与异体血小板输注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血液保护作用和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78例,其中自体血小板分离(APP)组40例,术中接受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照组38例,术中接受1治疗量异体单采血小板输注。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导管引流量、术中、围术期及住院期间异体血输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并分析两组之间差异。结果APP组术前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Z=–2.48,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Z=–2.20,P<0.05),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7.5%,显著低于对照组39.5%(χ^(2)=4.65,P<0.05),术中和围术期红细胞、血浆和冷沉淀输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期间输血量、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异体血小板输注相比,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有效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和围术期异体血输注量,有更好的血液保护效果,但对患者短期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 主动脉夹层 血液保护 短期预后
下载PDF
急性血小板分离技术对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培容 侯宇希 +1 位作者 赵丽云 马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血栓弹力图(TEG)观察急性血小板分离技术(APP)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的主动脉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型主动脉夹层拟行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的患者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23... 目的本研究通过血栓弹力图(TEG)观察急性血小板分离技术(APP)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的主动脉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型主动脉夹层拟行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的患者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23~65岁,ASAⅡ~Ⅳ级。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手术同时进行APP分离,对照组仅进行术中血液回收和异体输血等常规血液保护措施。于诱导后(T1)、肝素化前(T2)、离开手术室前(T3)和术后24h(T4)采集血液标本,检测TEG的反应时间(TEG-R)、凝集时间(TEG-K)、凝集块形成速率(TEG-α)、HBG、大血小板比例(P-LCR)和即时振幅(TEG-A)、最大振幅(TEG-MA)、预测在MA值确定后30min内血凝块将要溶解的百分比(TEG-EPL)和凝血综合指数(TEG-CI);TEG行高岭土、肝素酶双检测。CPB停止后每小时监测血气,并根据术野出血情况检测血液常规(Hb、Plt、MPV、PLCR)和TEG以指导输血。结果与T1时比较,T4时研究组TEG-R、TEG-K明显缩短(P〈0.05),TEG-A、TEG-MA明显减小(P〈0.05),TEG-EPL、Plt明显降低(P〈0.05),TEG-CI、MPV、P-LCR明显升高(P〈0.05),两组Hb明显降低(P〈0.05)。T2时研究组TEG-A、TEG-MA、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时研究组TEG-K明显短于对照组、TEG-EPL、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EG技术证明,APP对DHCA主动脉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血小板分离技术 主动脉手术 深低温停循环
下载PDF
主动脉全弓置换术中自体血小板分离采集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4
作者 柴云飞 张建军 +2 位作者 雷黎明 罗志超 周成斌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收集本院61例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的临床麻醉资料,统计术中血小板分离采集的结果及采集过程中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管活性药... 目的:总结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收集本院61例术中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的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的临床麻醉资料,统计术中血小板分离采集的结果及采集过程中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管活性药应用、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回顾分析术中血小板分离采集技术对麻醉管理的影响。结果:61例患者除1例在血小板分离采集过程中发生室颤抢救而中止采集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部采集过程,平均处理全血(2 265±386)m L,采集血小板(230±52)m L,分离血浆(926±152)m L、红细胞悬液(592±124)m L。分离采集过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为明显,主要包括低血压(65.6%)、心动过速(23%)、心动过缓(9.8%)等,除1例因严重低血压诱发室颤(抢救成功)外,其余均为短暂性出现或处理后迅速好转,血管活性药总使用率43.5%。术后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术中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循环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心率改变,麻醉管理需密切监测和综合调控血流动力学状态,以维持循环稳定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 血液保护 麻醉 心血管手术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媛 斯妍娜 +4 位作者 魏海燕 鲍红光 史宏伟 葛亚力 韩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行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并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术中自体血回收,手术结束前回输PRP;Ⅱ组:仅行术...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行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并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术中自体血回收,手术结束前回输PRP;Ⅱ组:仅行术中自体血回收,未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Ⅲ组:未进行血液保护措施。测定Ⅰ组手动提取PRP中血小板计数(Plt),于麻醉诱导前(T_1)、自体血小板分离后10 min(T_2)、输自体回收血及PRP前10 min(T_3)、输自体回收血及PRP后10 min(T_4)、术后24 h(T_5)、术后48 h(T_6)各时点测Hb水平、凝血功能、Plt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48 h切口总引流量、术中及术后48 h异体血输入量。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3、T_4时三组Plt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低于T_1时(P<0.01)。与Ⅰ组比较,T_5、T_6时Ⅱ、Ⅲ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降低(P<0.05),术后24、48 h切口总引流量明显增加(P<0.01),术中及术后48 h内输异体血总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显著改善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及异体血输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血小板分离 自体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血液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沅敏 周健 +3 位作者 周耀铨 韩晨俊 仇锋 臧旺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4-46,53,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atelet-richplasma,aPRP)回输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自体血小板分离组(aPRP组,n=45)。aPRP组在麻醉诱导... 目的评价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atelet-richplasma,aPRP)回输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自体血小板分离组(aPRP组,n=45)。aPR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血小板分离,在肝素化之前完成富血小板血浆提取,于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回输,对照组不行血小板分离。于术前,术后1、24和48 h记录Hb、Plt、PT、APTT及Fib,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情况。结果 aPRP组采集并回输富血小板血浆(323±117)ml,Plt分离时间(45±8)min。与对照组比较,aPRP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输注异体血率下降(P<0.05)。结论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可改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具有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 血液保护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对骨科大手术减少失血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黄长顺 陈春茹 +4 位作者 张益维 陈益君 桂煜 李满新 严敏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1202-1205,12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对骨科大手术节约用血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150例择期行骨科大手术的息者(估计术中出血量≥800m1),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Ⅰ组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和术中自体血回收,术中分别予以回输;...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对骨科大手术节约用血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150例择期行骨科大手术的息者(估计术中出血量≥800m1),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Ⅰ组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和术中自体血回收,术中分别予以回输;Ⅱ组只进行自体血回收,不进行血小板分离,术中予以回输;Ⅲ组为对照组,不进行上述任何血液保护措施,按需输注异体血。测定各组患者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TEG)的凝血功能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a角、最大振幅(MA)和凝血指数(C1)]及血小板PAC-1、CD62P和CD63的表达量。结果术中Ⅰ、Ⅱ两组均未输注异体血,Ⅲ组输注异体红细胞悬液(2±1)U;术后Ⅰ组未输注异体血,Ⅱ组、Ⅲ组输注异体血比例分别为30%[15/50)和32%(16/50)。3组间PT、APT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Ⅰ组术后CD62P表达低于麻醉诱导前和输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前(P〈0,05)。与Ⅰ组比较,术后Ⅱ组、Ⅲ组的MA值呈下降明显(P〈0.05),而CD62P表达明显升高(P〈0.05)。3组间PAC-1、CD6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收可以减少术中用血但不能减少术后出血和输血。血小板分离不会引起血小板活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血小板的功能,可以起到减少术后出血及节约用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离 自体输血 血小板活化 骨科手术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在大血管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袁辉 黄维勤 袁世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在大血管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亚洲心脏病 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择期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150例.患者ASAⅡ~Ⅲ级,年龄19~68岁,体重50~85 kg.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75):A组,单纯术中自体...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在大血管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亚洲心脏病 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择期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150例.患者ASAⅡ~Ⅲ级,年龄19~68岁,体重50~85 kg.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75):A组,单纯术中自体血回收;B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PRP)回输及术中自体血回收,整个血小板(PLT)分离过程在肝素化之前完成.于麻醉诱导前(T1)、肝素化前(T2)、出手术室时(T3)和术后1 h(T4)、24 h(T5)各时点检测血小板及血液凝血功能相关各项指标.记录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1h、24h伤口引流量和异体输血量.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后1h时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其中A组PLT计数为(89&#177;25)&#215;109/L,B组PLT计数为(146&#177;31)&#215;109/L;术后1h、24 h引流量、异体红细胞、血浆输注量和异体血小板输注率显著降低(P均<0.05).B组凝血速率(CR)、纤维蛋白酶原(FIB)、血小板功能(PF)与A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均<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可明显改善大血管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并降低术后出血量、异体血的输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 体外循环 大血管手术 血液保护
下载PDF
血小板分离回输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臧旺福 李沅敏 +3 位作者 周健 周耀铨 韩晨俊 仇锋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分离回输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小板分离回输组(PRP组,n=50)和对照组(n=50)。PR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血小板分离,在肝素化之前完成富... 目的:评价血小板分离回输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小板分离回输组(PRP组,n=50)和对照组(n=50)。PR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血小板分离,在肝素化之前完成富血小板血浆提取,于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回输,对照组不进行血小板分离。于术前、术后1 h、24 h和48 h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功能参数,记录术后引流量和输血情况。结果:PRP组术后1 h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各时间点PT、APTT和FIB无统计学差异;PRP组血栓弹力图中的反应时间(R)在术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最大振幅(MA)在术后各时点均较对照组增大(P均<0.05)。PRP组术后1 h引流量[(40.3±14.8)mL对(55.7±15.4)mL,P<0.05]、24 h引流量[(270.7±93.3)mL对(378.2±83.7)mL,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RP组异体血输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对58%,P<0.05)。结论:血小板分离回输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具有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 血液保护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血小板分离机洗涤单个供者血小板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徐江 江朝富 +2 位作者 汪传喜 梁华钦 胡巧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研究便捷实用有效的全自动盐水洗涤血小板工艺。方法 利用单个供者血小板单采设备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及一次性分离管道 ,在血小板单采结束后进行管道改造和增加特定的洗涤处理程序 ,通过生理盐水连续梯度稀释效应达到洗... 目的 研究便捷实用有效的全自动盐水洗涤血小板工艺。方法 利用单个供者血小板单采设备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及一次性分离管道 ,在血小板单采结束后进行管道改造和增加特定的洗涤处理程序 ,通过生理盐水连续梯度稀释效应达到洗涤效果。结果 用 15 0 0ml生理盐水进行血小板洗涤的处理量比较合适 ,洗涤后产品中的pH、血小板回收率、血浆蛋白清除率、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外膜蛋白 (GMP 14 0 )及血小板膜GPⅡb Ⅲa复合物的表达均能达到良好效果。结论 本工艺为目前临床有特殊需要的病人制备洗涤血小板 ,以及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新的血小板制剂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洗涤工艺 血细胞分离 血小板分离 单个供者
下载PDF
改良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惠 梁碧霞 +2 位作者 于坤 吉冰洋 黑飞龙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5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血小板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全身肝素化后体外循环建立之初经静脉引流管快速放血采集... 目的探讨改良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血小板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全身肝素化后体外循环建立之初经静脉引流管快速放血采集肝素抗凝全血,使用血液回收机的血小板分离程序分离富血小板血浆,鱼精蛋白中和后回输。对照组:未行自体血小板分离。于麻醉诱导后5 min(T1)、给予鱼精蛋白后5 min(T2)、术后返回ICU(T3)、术后24 h(T4)时点记录血小板计数。记录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转中总入量、超滤使用、手术时间、胸液量、异体血制品使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自体血小板分离过程安全可行,无围术期并发症。T1和T2时点,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T3和T4时点,试验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手术时间、胸液量、术后输注红细胞的病例数、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心脏手术中应用改良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安全可行,不延长手术时间,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 血小板血浆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大血管手术凝血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樊珍 赵丽云 +3 位作者 赵嘉美 侯宇希 马骏 卿恩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9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APP)对大血管手术围术期凝血指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型主动脉夹层择期行主动脉替换手术的患者44例,男性36例,女性8例,年龄36~65岁,ASAⅡ-Ⅲ级。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 目的:研究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APP)对大血管手术围术期凝血指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型主动脉夹层择期行主动脉替换手术的患者44例,男性36例,女性8例,年龄36~65岁,ASAⅡ-Ⅲ级。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各22例,实验组应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对照组仅应用血液回收等常规血液保护措施。于麻醉诱导后(T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T2),术后24h(T3)采集血液标本,监测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比率(INR)、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图(TEG)的反应时间(R)、凝集时间(K)、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最大振幅(MA)、预测在MA值确定后30min内血凝块溶解的百分比(EPL)。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lt、MA值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T2时,实验组较对照组APTT明显缩短(P<0.05),R值、K值减小(P<0.05),同时FIB明显增高(P<0.05)。T3时,实验组K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及出血量减少,且止血时间缩短。术后实验组24h引流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结论:APP技术可改善大血管手术术后凝血功能,减少围术期出血量及异体血输注量,具有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 大血管手术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中等容血液稀释与富血小板分离在体外循环血液保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炜 余琼 +4 位作者 张翠荣 饶美英 唐燕华 董啸 徐建军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4期16-19,共4页
目的比较富含血小板血浆分离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患者的血液效果的研究。方法60例在ECC下行心内直视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进行PRP分离)经颈静脉采集自体行PRP分离,分离贫血小板和红细胞立即回输患者体内,PRP等... 目的比较富含血小板血浆分离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患者的血液效果的研究。方法60例在ECC下行心内直视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进行PRP分离)经颈静脉采集自体行PRP分离,分离贫血小板和红细胞立即回输患者体内,PRP等体外循环结束后回输;Ⅱ组(不进行PRP分离)经颈静脉放血待体外循环后回输体内;Ⅲ组不进行上述任何血液保护措施,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即刻(T1),采血后10 min(T2),ECC开放后10 min(T3),输自体血后10 min(T4),患者出手术室时(T5),术后24 h(T6)6个时间点抽取血标,测定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i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栓弹力图(TEG)和血小板功能(PLT)分析仪,测定T1和T5两个时间点的凝血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结果Hct值:3组各个时间与T1相比,T2、T3均降低(P<0.05或P<0.01),但Ⅰ组T2下降不明显;3组组间比较,Ⅰ组T2、T3比Ⅱ组高(P<0.05或P<0.01),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t值:3组各时间与T1比较均降低(P<0.05或P<0.01);3组组间比较,T1和T6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和T3时Ⅰ组低于Ⅱ组,Ⅱ组低于Ⅲ组(P<0.05),T4时Ⅰ组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CR和PF:Ⅰ组T5时恢复至T1水平,Ⅱ组T5时较T1时显著降低(P<0.01);Ⅲ组T5时较T1显著降低(P<0.01)。Ⅰ组T6时胸引量和红细胞输入量显著少于Ⅱ、Ⅲ组。结论富含血小板血浆分离比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患者具有更有效的血液保护,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比不进行上述任何血液保护措施,可减少血液有型成分及血浆凝血因子的破坏,可以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的异体血制品用量。而且栓弹力图(TEG)能够检测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异常出血原因及指导合理使用血制品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等容血液稀释 血小板分离 血液保护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评价自体血小板分离术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骥 王松 +1 位作者 徐宗风 高长杰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流式细胞术评价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选择心血管外科心脏手术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8例予以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流式细胞术评价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选择心血管外科心脏手术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8例予以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给患者,研究组18例予以ANH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PRP)及术中自体血回输给患者。分别于肝素化前(T1)、术后l h(T2)和24 h(T3)时应用TEG测定凝血功能参数及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PAC-1和CD62。结果 2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凝血指标均发生变化,研究组围术期T3时间点PT、APTT分别为[(13.21±1.59,31.11±4.21)s]明显低于对照组,Fib为2.99±0.61 g/L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围术期T3时间点的R、K分别为[(5.42±2.01,2.12±0.4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a角、MA分别为[(44.67±6.72),63.75±6.42)m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术期T2、T3时间点PLT、PAC-1和CD62P分别为[(135.23±34.41)×109/L,(13.57±0.86,4.41±1.29)%和(148.23±35.59)×109/L,(15.81±1.23,4.35±1.21)%]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自体血小板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发挥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的作用,通过TEG参数评价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患者围术期的凝血功能,比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更具优势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 心脏手术 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活化功能
原文传递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培容 侯宇希 +2 位作者 樊珍 王艳双 赵丽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对体外循环下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共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2±7.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血小板分离组(n=20).记录所... 目的 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对体外循环下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共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2±7.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血小板分离组(n=20).记录所有患者术前LVEF,术中、术后48 h出血量及24 h引流量,术中输血液制品情况,术后瓣膜功能及生存情况,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①两组间麻醉诱导前数据,包括人口组成、男女比例及术前心功能均未见统计学差异.②对照组术后瓣膜功能障碍2例,其中1例于术后48 h内死亡,1例接受二次手术,术后情况稳定.血小板分离组患者术后瓣膜功能均良好,术后48 h生存率100%.血小板分离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术中及术后48 h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均<0.05),ICU和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 自体血小板分离能减少体外循环下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输血及供体暴露,节约围术期各种异体血液制品的输入,同时可减少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总体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离 二次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雷迪斯 曾琳玲 +4 位作者 巫红梅 章晓华 陈星 黄志锋 陈寄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lateletpheresis,APP)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CPB下行复杂成人先天性... 目的探讨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lateletpheresis,APP)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CPB下行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APP技术的患者20例为APP组,根据术式配对同期未使用APP技术的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APP组分离的贫血小板血浆和红细胞酌情按需回输,富血小板血浆在CPB结束后并且鱼精蛋白完全中和后予以回输。收集围术期临床数据,血制品使用量和预后情况,凝血指标以及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体质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大致相同、再次手术比例均为50%。两组患者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液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组患者异体血小板的输注率(5%vs.35%,P<0.05)和输注量[0(0~0)vs.0(0~1),P<0.05]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P组异体红细胞的输注率(10%vs.45%,P<0.05)和输注量[0(0~0)vs.0(0~2.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结果中除APP组在CPB结束后最大血块强度较对照组小外,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可在减少异体血小板输注的同时不影响凝血功能,并可减少异体红细胞的使用,起到血液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血小板分离 血液保护
下载PDF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文婷 黄庆 陈昆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Plt)分离回输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36名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年龄24—60岁,体重53~71kg。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8)对照组(A组)和急性Plt分离组(B组)。A...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Plt)分离回输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36名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年龄24—60岁,体重53~71kg。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8)对照组(A组)和急性Plt分离组(B组)。A组行单纯术中自体血回收,B组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回输及术中自体血回收,整个Plt分离过程在肝素化之前完成。于麻醉诱导前(T1)、肝素化前(1、2)、术后1h、24h和48h(T3、T4、T5)各时点记录相关血液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记录ECC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1h、24h引流量和异体输血量。结果B组急性Plt分离处理的全血容量为(1150±168)ml,采集富Plt血浆(177±32)ml,其中Plt计数(1060±255)×109/L,占全身血容量Plt总数(25±4)%,Plt分离时间(38±11)min。与A组比较,B组术后1h时Plt计数明显升高,术后1h、24h引流量、异体红细胞、P1t输注量和异体P1t输注率降低(P〈0.05或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并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血的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离 输血 自体血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不同自体血小板分离量对中低温停循环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馨 何琛 +3 位作者 谢思远 蔡成惠 马骏 赵丽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940-944,950,共6页
目的:分析自体血小板分离(APP)技术中不同自体血小板分离量对中低温停循环(MHCA)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经历MHCA下实施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及支架象鼻植入术(孙氏手术)的急性主动脉A... 目的:分析自体血小板分离(APP)技术中不同自体血小板分离量对中低温停循环(MHCA)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经历MHCA下实施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及支架象鼻植入术(孙氏手术)的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选/排除标准选择病例,并依据自体血采血量分为A组(<15 mL/kg)、B组(15~20 mL/kg)、C组(>20 mL/kg)。收集患者入手术室前(T1)、回监护室1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各时间点的动脉血气结果,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对比分析三组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围术期异体血输注情况、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及停循环时间、术后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最终入选61例符合条件的病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9例,年龄26~70岁。三组患者术后(T2、T3时间点)OI均较术前(T1)明显降低,B、C组于T4恢复接近术前(T1)水平。术后(T2、T3)RI较术前(T1)升高,B、C组RI于T4恢复至接近术前(T1)水平,A组RI较术前明显升高,但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术中输RBC例数及洗涤红细胞量明显减少;B、C两组术中输注血浆量、输血浆例数及出血量显著减少。B、C两组较A组术后RBC及血浆输注例数明显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及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引流量B、C组均有减少趋势,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两组术后带管时间及监护室停留时间较A组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组(15~20 mL/kg)的自体血分离量在大血管手术中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减少,术后48 h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恢复更优,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 主动脉手术 中低温停循环 肺功能
下载PDF
血小板分离术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源 陈亦江 陈广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9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血小板分离 血液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