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联合APACHE II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郭宇琴 刘红玲 +2 位作者 陶武 王念 姚钰竹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330-337,共8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联合APACHE II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脓毒症患者的28 d预后情况分...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联合APACHE II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脓毒症患者的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确诊脓毒症后24 h内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LYM)计数的最差值,并计算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APACHE II评分及SOFA评分。随后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再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患者127例,生存组患者76例,死亡组患者51例。死亡组患者更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及年龄均高于生存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to-lymphocyte ratio (MPVLR) combined with the APACHE II score in predicting th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screened patients with sepsi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3 were included and categorized into the survival group and the non-survival group based on 28-day outcomes of sepsis patients. Clinical date and the worst of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lymphocyte (LYM) count values within 24 hours of sepsis diagnosis were collected, MPVLR and APACHE II scores were calculated. Multifactor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sepsis patients, and then a subject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was constructed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each indicator on the prognosis of sepsis patients. Results: A total of 127 patients were included, with 76 in the survival group and 51 in the non-surviv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non-survival group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PV, MPVLR, APACHE II scores, SOFA scores and age compared to the survival group (P < 0.05). In contrast,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ounts in the surviv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survival group (P < 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PVLR and APACHE II score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28-day mortality in sepsis patients (P < 0.05).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values for MPVLR, APACHE II scores, and their combination were 0.840, 0.800, and 0.885, respectively. Notably, the MPVLR combined with the APACHE II score showed the best predictive value, with an AUC of 0.824. It demonstrated excellent predictive performance, achieving a sensitivity of 94.6% and a specificity of 82.4%. Conclusion: APACHE II scores and MPVLR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28-day mortality in sepsis patients, and their combined use provides higher predictiv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APACHE II评分 血小板平均体积 淋巴细胞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早期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王琼 张笑玮 刘志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95-802,共8页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了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因胸痛、胸闷首次诊断为ACS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391例患者数据。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4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14例,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30例。进一步按照是否出现院内MACE分为MACE组106例和无MACE组285例。依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6例和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WMR、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WMR、PLR及其联合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WMR和PLR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336,P<0.001;r=0.374,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WMR和PLR均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WMR、PLR及两者联合预测院内MACE的AUC分别为0.748、0.722和0.792;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AUC分别为0.694、0.716和0.770。结论 ACS患者入院早期WMR和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具有预测院内MACE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其联合使用在诊断效果上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张浙恩 李煜堃 +2 位作者 陈嘉安 张建成 金光军 《浙江医学》 2025年第7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组4683例、Q2(0.0185~<0.0481)4682例和Q3(0.0481~5.9505)组4683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30 d院内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PR与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血尿氮素、血肌酐、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血钾、急性生理学评分Ⅲ、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Q1组、Q2组、Q3组30 d院内生存率分别为90.82%、87.59%、7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校正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情况下,N/LPR 0.0481~5.9505是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02,95%CI:1.219~2.374,P=0.002)。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0.748、0.659、0.724、0.257。结论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值 脓毒症 院内死亡 预测
下载PDF
平均红细胞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冉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设为T2DM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MCV、NLR、Hb水平及DN相关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AA)]。分析外周血MCV、NLR、Hb水平与DN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CV、NLR、Hb对DN的诊断价值。以肾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外周血MCV、NLR、Hb单项及联合对DN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DN组MCV、Hb水平低于T2DM组、对照组,NLR高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Hb与BUN、Scr、尿酸呈负相关,而NLR与之相反(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且联合诊断结果与肾活检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88,P<0.05)。结论MCV、NLR、Hb对早期DN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平均细胞体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 诊断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杨惠安 俞晓玲 +1 位作者 官升灿 韩荔芬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51-145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值对重症肺炎(SP)并发脓毒症28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SP并发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记...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值对重症肺炎(SP)并发脓毒症28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SP并发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记录病人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计算NLR、PLT/MPV、24h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根据病人28d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NLR、PLT/MPV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P并发脓毒症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最佳截断值进行亚组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P并发脓毒症病人28d累积生存率。结果共纳入92例病人,28 d病死30例,存活62例,28 d病死率为32.6%。病死组病人的NLR为17.88(13.72,27.63),显著高于存活组NLR的11.55(8.85,15.55);病死组病人的PLT/MPV显著低于存活组PLT/MPV(均P<0.05)。与存活组比较,病死组病人的MPV、降钙素原(PCT)及APACHEⅡ评分均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住院天数缩短(均P<0.05)。SP并脓毒症病人NLR、PLT/MPV均与APACHEⅡ评分呈中度相关(r=0.52、-0.68,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T/MPV、APACHEⅡ评分是影响SP并发脓毒症病人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指标APACHEⅡ评分相比较,NLR、PLT/MPV对SP并脓毒症病人28d死亡预后均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7、0.68比0.73,Z=0.65、1.01,均P>0.05];NLR预测价值优于PLT/MPV(Z=2.18,P=0.029);三项指标联合显示出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81)。NLR最佳截断值为11.72时,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53.2%;PLT/MPV最佳截断值为10.36时,灵敏度为53.3%,特异度为79.0%。与NLR<11.72组(36例)比较,NLR≥11.72组(56例)病人PCT、28d病死率上升(均P<0.01);与PLT/MPV≥10.36组(64例)比较,PLT/MPV<10.36组(28例)病人PCT、28d病死率上升(均P<0.01),各亚组间28d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LR、PLT/MPV是SP并发脓毒症病人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28d死亡风险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NLR预测价值优于PLT/MPV,二者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肿瘤异常蛋白、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张贝克 范永刚 +1 位作者 张莹楠 姚国良 《肝脏》 2024年第12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肝癌患者85例,均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术前检测患者TAP、... 目的 探究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肝癌患者85例,均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术前检测患者TAP、MPVLR水平。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死亡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TAP、MPVLR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06%(23/85)。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3 cm占比、CNLC分期为Ⅲa期占比、肿瘤数量多发占比、TAP、MPVLR水平分别为73.9%、60.9%、65.2%、(187.8±37.5)μm^(2)、(7.7±1.93),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7.1%、27.4%、32.3%、(139.2±27.8)μm^(2)、(4.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NLC分期(OR=6.62)、TAP(OR=5.39)、MPVLR(OR=3.85)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AP、MPVLR及二者联合评估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分别为0.78、0.74、0.87,特异度分别为0.76、0.74、0.92,AUC分别为0.82、0.80、0.91。结论 血清TAP、MPVLR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TAP联合MPVLR评估患者预后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肿瘤异常蛋白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斌 王锦春 +3 位作者 王志斌 张斌 毛亚兰 张亚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8例老年NVA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判断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8例老年NVA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判断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28例)和非血栓组(15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并计算MPVL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对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栓组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均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预测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95%CI:0.764~0.882)、0.771(95%CI:0.714~0.842)、0.901(95%CI:0.861~0.949)。血栓组病程长于非血栓组,有慢性心力衰竭者比例、有脑卒中者比例、CHA2DS2-VASc评分、LAEF、LAD、LVEDV、MPVLR、血尿酸、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均高于非血栓组,LVEF低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1.93年(OR=3.050,95%CI:1.928~4.824)、慢性心力衰竭(OR=3.333,95%CI:1.808~6.144)、MPVLR≥3.10(OR=3.873,95%CI:1.734~8.650)是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PVLR升高与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存在关联,可作为预测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老年 非瓣膜性房颤 左心房血栓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克罗恩病患者内镜评分、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滋 王修石 彭绍贤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克罗恩病患者内镜评分、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6例克罗恩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将患者分入活动组(n=49)和缓解组(n=...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克罗恩病患者内镜评分、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6例克罗恩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将患者分入活动组(n=49)和缓解组(n=77),同时对患者进行克罗恩病国内标准内镜评分分级。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统计所有对象临床资料及入院时MPV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PVLR对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内镜评分轻度患者比较,重度和中度患者MPVLR水平升高,且重度患者高于中度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活动组和缓解组MPVLR水平升高,且活动组高于缓解组(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预测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AUC分别为0.740、0.851,MPVLR预测的AUC为0.915。活动组肛周病变、C反应蛋白>3 mg/L比例高于缓解组,而红细胞压积与平均红细胞体积低于缓解组(P<0.01)。肛周病变、C反应蛋白、MPVLR是影响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高水平MPVLR能够影响克罗恩病患者的内镜评分分级和疾病活动度,检测MPVLR可能有助于确定克罗恩病的活动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内镜评分 疾病活动度 肛周病变 C反应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小东 韩孟汝 +3 位作者 董春霞 杨林花 马艳萍 王梅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确诊MPN至随访截止时间内发生血栓事件将225例MPN患者分为血...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确诊MPN至随访截止时间内发生血栓事件将225例MPN患者分为血栓组(36例)及无血栓组(189例),收集初诊时的基线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P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相关指标对MPN血栓形成的最佳截断值并评价相关因素对MPN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年龄及MPV均高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MR<3.67及MPV≥9.35是MP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LMR<3.67及MPV≥9.35两者联合预测MPN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两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低LMR及高MPV与MPN血栓形成相关,LMR及MPV可作为MP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俊 程静 +2 位作者 袁应美 王琦 冷开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GDM并住院分娩的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39例)和... 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GDM并住院分娩的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39例)和正常组(148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晚期WMR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结局不良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WMR均高于正常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后,WMR仍然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WMR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646~0.82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以WMR≥1.205为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准,孕晚期WMR值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2%、72.97%,kappa=0.386,表明WMR虽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是与GDM患者妊娠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差,预测效果不理想。结论GDM患者孕晚期WMR升高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虽然WMR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价值不高,但因其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情况,对临床尽早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辅助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细胞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下肢骨折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联合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妍妍 王旭 李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46-951,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ean platelet volume/lymphocyte ratio,MPVLR)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lodulin,sTM)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联合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ean platelet volume/lymphocyte ratio,MPVLR)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lodulin,sTM)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联合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统计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情况,比较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外周血MPVLR、sTM水平,比较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术前外周血MPVLR、sTM水平及二者联合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89例下肢骨折患者中术后发生下肢DVT 21例,发生率为23.60%(21/89),剩余68例均未发生下肢DVT。发生组外周血MPVLR、sTM水平高于非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术后是否使用抗凝药物、体重指数、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体重指数升高、外周血MPVLR水平升高、外周血sTM水平升高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外周血MPVLR、sTM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AUC值分别为0.716、0.705、0.861(P<0.05),且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值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AUC值(P<0.05)。结论术前检测外周血MPVLR、sTM可用于预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平均血小板体积 淋巴细胞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门贺伟 刘倩 +2 位作者 李霞 谢晓梅 王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合征将其分为HELLP组(42例)和非HELLP组(11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LMR、MPV及PDW对HELLP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 HELLP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LMR、MPV及PDW高于非HEL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R、MPV、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01、1.894、1.593,P<0.05)。LMR、MPV、PDW联合预测HELLP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LMR、MPV及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HELLP综合征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早期预测有助于正确处理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蒲颖 张锐 +2 位作者 张露 杨辰菲 胡可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4期3010-30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04例患者是否发生DVT,将其分...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04例患者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36例)和非DVT组(6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淋巴细胞计数(LYC),并计算MPV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PV、LYC及MPVLR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VTE组MPV、MPVLR高于非VTE组(P<0.05),LYC低于非VTE组(均P<0.05);MPV、LYC预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95%CI:0.729~0.824)、0.851(95%CI:0.806~0.901),MPVLR预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AUC为0.943(95%CI:0.898~0.993);DVT组体质量指数、术后卧床时间≥3 d比例均高于非DVT组(P<0.05);体质量指数≥22.73 kg/m^(2)(OR=1.923,95%CI:1.237~2.989),术后卧床时间≥3 d(OR=2.380,95%CI:1.380~4.104),MPV≥9.65 fL(OR=2.563,95%CI:1.548~4.241),LYC≤1.70×10^(9)/L(OR=2.208,95%CI:1.404~3.472),MPVLR≥5.95(OR=2.942,95%CI:1.816~4.764)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MPVLR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预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发生DVT的重要指标,且预测效能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征、铂类化疗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吴慕云 韩翠云 +4 位作者 张道荣 梅劲松 杨星 李德岩 龚平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 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征、铂类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接受铂类化疗的9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MPVL... 目的 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征、铂类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接受铂类化疗的9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MPVLR截断值,并分为低MPVLR组(MPVLR <4.72,n=52)和高MPVLR组(MPVLR≥4.72,n=38),分析2组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PVLR对晚期肺癌患者铂类化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MPVLR预测晚期肺癌患者铂类化疗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72 (0.820~0.925),截断值为4.72,特异度为0.659,敏感度为0.912。高MPVLR组临床分期Ⅳ期、肿瘤直径> 5 cm、有远处转移、有胸腔积液的比例均高于低MPVL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Ⅳ期、肿瘤直径> 5 cm、有远处转移、MPVLR≥4.72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小于临床分期Ⅲ期、肿瘤直径≤5 cm、无远处转移、MPVLR <4.72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Ⅳ期(HR=2.143,95%CI:1.459~3.146)、有远处转移(HR=2.408,95%CI:1.602~3.621)、MPVLR≥4.72 (HR=2.726,95%CI:1.792~4.147)是晚期肺癌患者铂类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MPVLR水平升高与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远处转移、胸腔积液有关,可作为预测晚期肺癌患者铂类化疗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肺部肿瘤 铂化合物 化学疗法 预后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栓弹力图参数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孟珂 夏厦 +2 位作者 尚玉 王丹霞 范陈影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创伤性骨折(TF)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5例TF患...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对创伤性骨折(TF)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5例T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EDVT将其分为LEDVT组(n=64)和非LEDVT组(n=91)。计算MPVLR,并检测TEG参数[包括最大振幅(MA)、α角、凝血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PVLR和TEG参数与TF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VLR联合TEG参数对LEDVT的预测价值。结果相较于非LEDVT组,LEDVT组患者MPVLR、MA和α角均升高,K和R均缩短(P均<0.05)。MPVLR升高、MA升高、α角增大为TF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K延长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MPVLR联合TEG参数(MA、α角、K)预测TF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显著高于MPVLR(0.788)、MA(0.783)、α角(0.815)、K(0.762)的单独预测价值(P均<0.05)。结论MPVLR和TEG参数(MA、α角、K)与TF患者术后发生LEDVT存在相关,MPVLR联合TEG参数对其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血栓弹力图参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计数比值与老年急性脑梗死体积的关系
16
作者 苏长青 刘会芹 蔡鸿潮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病灶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P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RDW、PLT检测和...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病灶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P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RDW、PLT检测和RPR计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后根据观察组脑梗死体积将其分为腔隙梗死组、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对三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RPR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糖尿病、高血压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DW、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血小板平均容积(MPV)、RPR较对照组高,PLT、AL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ANC、MPV、RDW、RPR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梗死组患者的RDW、RPR低于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PLT高于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RPR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与老年急性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梗死 体积 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两者比值 相关性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娇宁 潘勉 张钧 《当代医学》 2020年第8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57名足月正常孕妇(对照...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57名足月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观察组PLT、MPV、PL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PLT、PLR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MPV低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01);观察组中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发病时的MPV显著低于发病前,PLR和PLT显著高于发病前(P<0.01);不同指标预测绒毛膜羊膜炎所致胎膜早破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依次为PLT:51.72%、96.49%、76.52%、48.28%、3.51%,PLR:65.52%、77.19%、75.83%、34.48%、22.81%,MPV:72.41%、70.18%、74.34%、27.59%、29.82%。结论孕妇血清PLT、PLR与MPV水平对于绒毛膜羊膜炎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容积 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洪锦 陶武 +2 位作者 聂诗雨 刘秋宇 王念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06-60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入院28 d是否死亡将161例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108例)和死亡组(53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入院28 d是否死亡将161例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108例)和死亡组(53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PLT计数及N/LPR、NLR并分组进行比较。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生存组外周血LYM、PLT计数均显著高于死亡组,而女性患者比例、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NEU、NLR、N/LPR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PR、NLR降低是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N/LPR最佳截断值为18.5时,对应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高于当NLR最佳截断值为21.73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N/LRP的预测价值优于NLR。结论 N/LPR是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优于N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脓毒症 28天死亡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血小板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丹丹 陈志祥 +2 位作者 吴文龙 许静 安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113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113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全血细胞并计算NLR、PLR、MP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MPV、NLR、LMR和PLR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RDW、NLR、PLR和MPV值高于对照组,LMR低于对照组(均P<0.05)。RDW、MPV、NLR、PLR和LMR在肺癌组不同病理学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DW、MPV、NLR、PLR、LM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0.629、0.882、0.788、0.868,而五项联合诊断肺癌的AUC(0.933)更高(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RDW、NLR、PLR和MPV升高,LMR降低,五项联合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容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0
20
作者 许云梦 徐晓东 +2 位作者 方中 马超 张贝贝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之比(WM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的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急诊或择期PCI治疗患者104...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之比(WM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的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急诊或择期PCI治疗患者104例。观察入院时的WMR和NLR与行介入术后6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结果WMR、NLR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r=0.623,P<0.05;r=0.575,P<0.05);发生MACE事件组患者WMR、NLR、hs-CRP均高于未发生MACE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WMR(≥0.487)、高NLR(≥3.136))、高hs-CRP(≥7.515)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WMR(≥0.487),NLR(≥3.136)、hsCRP(≥7.515)均为MACE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OR=4.392,95%CI(1.338~14.423),P=0.015;OR=5.082,95%CI(1.276~16.241),P=0.021;OR=3.289,95%CI(1.067~10.134),P=0.038]。结论 WMR联合NLR对行首次介入治疗的ACS患者6个月内MACE事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高WMR、NLR、hs-CRP均为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细胞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