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血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基转移酶(LPAFAT)活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傢椿 董继斌 +3 位作者 楼滨 李英霞 蒋宪成 丁庭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8-495,共8页
目的通过3种方法检测溶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乙酰基转移酶(Lyso-PAF acetyl transferase,LPAFAT)的活性并测定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LC/MS/MS检测产物PAF,巯基反应探... 目的通过3种方法检测溶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乙酰基转移酶(Lyso-PAF acetyl transferase,LPAFAT)的活性并测定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LC/MS/MS检测产物PAF,巯基反应探针结合分光光度法检测产物CoA-SH,TLC检测荧光标记产物法鉴定阳性和假阳性两种不同化合物对LPAFAT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LC/MS/MS方法通过检测天然产物PAF的含量测定酶活性,抑制剂筛选结果准确可靠。巯基反应探针结合分光光度法虽然可以监测产物CoA-SH的含量,但反应体系中产生了大量干扰性的CoA-SH,因此并不能真实反映LPAFAT酶活性,亦不适于抑制剂活性筛选。TLC检测荧光标记产物法因底物NBD-Lyso PC结构已被修饰,不能代表天然底物的真实反应情况,可能存在错筛和漏筛。结论LC/MS/MS检测产物PAF测定LPAFAT活性以及筛选抑制剂,方法灵敏,数据结果可靠,但成本较高。监测产物CoA-SH的含量不适合于测定LPAFAT酶活性。TLC检测荧光标记产物,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筛选抑制剂时存在假阳性的可能,只适用于抑制剂活性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Lyso-paf乙酰基转移酶(LpafAT) 抑制活性测定 LC/MS/MS
下载PDF
芦丁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受体结合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金鸣 臧宝霞 +3 位作者 吴伟 陈文梅 朴永哲 李金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 观察芦丁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受体结合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3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体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血小板黏附的强度;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的兔多形核白细... 目的 观察芦丁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受体结合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3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体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血小板黏附的强度;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的兔多形核白细胞(PMNs)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结果 芦丁可浓度依赖地抑制1、2、4 nm ol/L [3H]PAF与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其IC50 分别为7.3、8.7、17.2 mm ol/L ;芦丁可明显抑制PAF介导的血小板黏附,IC50 为1.5 1mm ol/L;芦丁浓度为6 8.2~5 4 6 μm ol/L 时可浓度依赖地抑制PAF介导的PMNs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结论 芦丁具有抗PAF作用,为一种新的PAF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受体结合试验 血小板黏附 多形核白细胞(PMNs)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龚敏 张卫萍 白延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6-637,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杏叶制荆治疗CHD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脂、PAF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银杏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杏叶制荆治疗CHD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脂、PAF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银杏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PAF及CRP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D)水平;结论:银杏叶制剂有利于消除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及斑块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冠心病患者 血脂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C-反应蛋白(CRP) 冠心病(CHD) 甘油三酯(TG) 血清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CRP 治疗前后 P水平
下载PDF
胶质细胞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发的触诱发痛和热痛敏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京利 马国平 +2 位作者 秦成名 刘菊英 王贤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以及NF-κB通路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发大鼠痛敏中的作用。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随机分为6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 目的:探讨脊髓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以及NF-κB通路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发大鼠痛敏中的作用。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随机分为6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al spinal fluid,ACSF),对照组(n=16),鞘内注射ACSF 10μl;PAF组(n=16),鞘内注射PAF 10μg,溶解于10μl人工脑脊液;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n=8),腹腔注射0.1%DMSO生理盐水2 ml;SC-514(10 mg/kg)组Ⅰ,SC-514(50 mg/kg)组Ⅱ和SC-514(100 mg/kg)组Ⅲ(n=16)。SC-514溶解于2 ml 0.1%DMSO生理盐水。DMSO组和SC-514组在鞘内注射PAF前2 h分别腹腔注射给药。鞘内给药后测机械缩爪阈值和热缩爪潜伏期,5 h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腰段脊髓GFAP和OX-42的表达,ELISA检测脊髓TNF-α和IL-1β表达。结果:鞘内注射PAF激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GFAP和OX-42标记免疫阳性反应增强,脊髓TNF-α和IL-1β表达增强;IKKβ抑制剂SC-514剂量依赖性减轻PAF诱发的触觉痛敏和热痛敏,并抑制TNF-α和IL-1β的表达增强。结论:鞘内注射PAF诱发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脊髓胶质细胞和NF-κB通路的激活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增强可能参与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触觉异常痛敏 热痛敏 胶质细胞 促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及术后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B_2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廖伟 阳贻红 张义效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4,44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后,冠状循环中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全部病例经PTCA前后由冠状静脉窦采血,采用生物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含量和采用放免方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 ( TXB2 )、血浆6酮-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后,冠状循环中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全部病例经PTCA前后由冠状静脉窦采血,采用生物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含量和采用放免方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 ( TXB2 )、血浆6酮-前列腺素( 6- keto- PGF1 a)浓度。结果:3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TCA术后5 min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及血浆血栓素B2 ( TXB2 )明显升高,术后1 0 min达到高峰,30 min降至正常。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显著,P<0 .0 1。结论: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确有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术前及术后 血栓素B2(TXB2) 临床意义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PTCA术后 冠心病患者 水平 酮-前列腺素 冠状静脉窦 血小板功能 冠状循环 放免方法 差异显著 血浆 生物法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德胜 谢玉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了解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设4组大鼠,分别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加内毒素(LPS),D-GaLN加PAF,D-GaLN加LPS加PAF受体拮抗剂及生理盐水,诱导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 目的:了解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设4组大鼠,分别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加内毒素(LPS),D-GaLN加PAF,D-GaLN加LPS加PAF受体拮抗剂及生理盐水,诱导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测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肝、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注射D-GaLN大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比生理盐水组升高10倍以上,差异有显著性,病检有肝细胞坏死。注射PAF或LPS组与PAF受体拮抗剂组或生理盐水组比,肾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肾组织病检可见部分肾小管坏死。结论:PAF与急性肝、肾衰竭动物模型中的急性肾衰有关;PAF可能参与了内毒素相关的肝肾综合征(HRS)的形成;PAF受体拮抗剂对HRS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肾衰竭 急性肝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paf受体拮抗剂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D-GALN D-氨基半乳糖 肾功能指标 生理盐水组 组织病理改变 肝细胞坏死 肾小管坏死 肝肾综合征 作用机制 总胆红素 急性肾衰 治疗作用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及其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祖森 蔡华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性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PAF水平,采用硫化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并以MDA含量代表血...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性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PAF水平,采用硫化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并以MDA含量代表血浆LPO水平。结果SLE组血浆PAF水平(270.69±42.68)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0.85±32.61)ngmL(P<0.05),活动期组(288.90±34.17)ngmL高于非活动期组(225.17±23.73)ngmL(P<0.05);有肾损害组血浆PAF水平(300.13±27.91)ngmL高于无肾损害组(238.30±31.01)ngmL(P<0.05)。血浆PAF水平与血浆LPO水平呈正相关(r=0.700,P<0.01),与疾病活动性指数呈正相关(r=0.730,P<0.01),与血沉(ESR)亦呈正相关(r=0.758,P<0.01)。结论SLE患者血浆PAF水平升高,PAF与血浆LPO水平、SLE活动性相关,也与SLE肾损害有关,PAF可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脂质过氧化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血浆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ELISA法检测 丙二醛(MDA) SLE 疾病活动性 双抗体夹心 MDA含量 正常对照组 LPO水平 活动性指数 肾损害 正相关 巴比妥酸 发病机制 活动期 比色法 mL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白念珠菌感染小鼠中对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朝卫 陈兴平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65只昆明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白念珠菌感染组、白念珠菌感染+BN52021组,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小...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65只昆明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白念珠菌感染组、白念珠菌感染+BN52021组,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脾脏匀浆中的PAF水平和TNFα水平。结果在各时间点单纯白念珠菌感染组、白念珠菌感染+BN52021组脾脏TNFα水平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白念珠菌感染+BN52021组TNFα水平则较单纯白念珠菌感染组显著性降低(P<0.05)。单纯白念珠菌感染组PAF水平在第1~6天呈逐渐上升趋势,第6天达最高水平,以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在白念珠菌感染初期PAF对TNFα有正向调节作用,后期TNFα升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ELISA法检测 正常对照组 小鼠模型 方法建立 昆明小鼠 小鼠脾脏 不同时间 上升趋势 下降趋势 感染初期 调节作用 系统性 单纯 显著性 高水平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巨噬细胞趋化及细胞骨架改变的影响
9
作者 彭珊瑛 张弗盈 +2 位作者 欧阳雪宇 刘洋 王文杰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3期45-45,共1页
目的考察银杏内酯B(BN52021)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在有无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PAF对与细胞骨架改变相关的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聚合作用的影响,以及BN52021的作用。方法采用Boyde... 目的考察银杏内酯B(BN52021)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在有无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PAF对与细胞骨架改变相关的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聚合作用的影响,以及BN52021的作用。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法检测化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趋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标记的巨噬细胞中F—actin的瞬时变化。结果:PAF可显著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趋化效应,同时可促进巨噬细胞丝状肌动蛋白的聚合,其中均以1×10^-8mol/L浓度时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银杏内酯B 趋化功能 细胞骨架 流式细胞术检测 BOYDEN小室 BN52021 聚合作用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海风藤酮的特性:对血小扳活化因子体内、体外的特异性抑制作用(英文)
10
作者 沈忆征 李长龄 +2 位作者 王银叶 郭小东 韩桂秋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4年第1期59-65,共7页
海风藤酮是从中药海风藤(Piperfutokadsura)中提取的一种木脂素。本文运用放射配基受体分析及血小板聚集观察海风藤酮的作用,发现海风藤酮特异性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洗涤的兔血小板结合,其ki为2... 海风藤酮是从中药海风藤(Piperfutokadsura)中提取的一种木脂素。本文运用放射配基受体分析及血小板聚集观察海风藤酮的作用,发现海风藤酮特异性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洗涤的兔血小板结合,其ki为2×10-12mol/L,体外实验显示特异性地抑制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IC50为2.6μmol/L,而对APP、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无效。半体内实验表明,0.1mg/kg海风藤酮抑制PAF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维持2小时。静脉(71mg/kg,14.2mg/kg)及口服(80g/kg;120mg/kg)海风藤酮抑制大鼠体内血小板血栓形成,其抑制率分别为25.4%,38.2%,21.4%又34.6%以上结果表明,海风藤酮是一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特异性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海风藤酮 受体 血小板 血栓形成
全文增补中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涵 邵蓓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4期16-19,24,共5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且发病时间在6-24 h,选取40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且发病时间在6-24 h,选取40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7、14天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试验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20例健康者早晨空腹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NIHSS评分对所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脑梗死患者治疗前PAF为(211.31±11.22)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5.49±8.7)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0,P〈0.05),PAF在治疗后第3天为(240.12±13.78)pg/m L,达到高峰,7 d后为(215.33±16.43)pg/m L,逐渐下降,14 d后PAF水平(170.27±11.40)pg/m L与治疗前的(211.31±11.22)pg/m L比较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4,P〈0.05)。脑梗死急性期患者NIHSS与PAF浓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升高,经抗血小板治疗后明显下降,血小板的行为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动态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血小板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继平 宫丽 +3 位作者 姚晖 陈芝喜 李志强 文凤妮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制备大鼠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应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观察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制备大鼠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应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观察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金纳多组和蒸馏水组对3H-PAF与家兔洗涤血小板PAF受体特异结合抑制率分别为51.4±15.7、44.3±11.3、52.2±12.2、34.3±20.3,各组间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用药组比蒸馏水组抑制作用分别提高了33.26%、22.57%、34.29%,其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金纳多组的抑制作用与蒸馏水组比较,统计量接近显著性水平(t=2.3082,t=2.6181,t24,0.05=2.8780)。结论补阳还五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家兔血小板PAF受体活性影响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趋势,可能与其样本量较小或实验动物种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血清药理学 放射配基结合实验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受体 大鼠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逯玲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6期136-136,共1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及活化指标CD62P、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及活化指标CD62P、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87±22)×109/L,CD62P (28.91±8.72)%,CD63(15.83±4.61)%,PAF为(117.06±34.54)pg/mL;对照组血小板计数(206±27)×109/L,CD62P (23.74±0.62)%,CD63(1.81±0.34)%,PFA为(40.69±16.47)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活化与严重感染存在一定关系,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重症感染 CD62P CD63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雪晴 耿婷 +2 位作者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92-1403,共12页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磷脂类递质,具有血小板活化作用,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信号传递"作用,但其体内浓度异常则会促进或加重心脑血管缺血损伤、多器官衰竭、哮喘和肝肾损伤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磷脂类递质,具有血小板活化作用,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信号传递"作用,但其体内浓度异常则会促进或加重心脑血管缺血损伤、多器官衰竭、哮喘和肝肾损伤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近年来,随着医疗和科技的发展,PAF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动植物成分、微生物发酵成分及化学合成成分均彰显出这类活性。其中,银杏内酯B和海风藤酮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中药成分。该文结合近年来PAF受体拮抗剂的研究现状,对PAF的生物学效应、拮抗PAF的药物成分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发掘高效、安全的PAF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生物学效应 活性成分 萜类 木脂素类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栓素B_2的早期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云梅 黄卫东 +2 位作者 曹红翠 徐哲荣 苏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80-781,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血栓素B2(TXB2) 颅脑损伤后 早期变化 类花生酸类 花生四烯酸 血管收缩剂 急性脑外伤 患者血浆
原文传递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对颈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病理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建如 吴可沁 +2 位作者 杨金华 侯铁胜 赵定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猫颈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损害的作用。方法采用鞘内注射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_(52021),观察其对颈髓损伤后脊髓组织PAF含量、血脊髓屏障的影响。结果颈髓损伤后颈髓伤区及邻近脊髓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猫颈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损害的作用。方法采用鞘内注射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_(52021),观察其对颈髓损伤后脊髓组织PAF含量、血脊髓屏障的影响。结果颈髓损伤后颈髓伤区及邻近脊髓组织PAF含量、伊文思蓝含量、水含量均明显增加,鞘内注射PAF可使伤后PAF含量、伊文思蓝含量、水含量增加更为显著。BN_(52021)可抑制伤后颈髓组织PAF含量升高,降低颈髓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及水含量。结论PAF是导致颈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损害的重要因子,而BN_(52021)可有效减轻血脊髓屏障的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病理损害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BN52021 血脊髓屏障损害 paf受体拮抗剂 伊文思蓝 鞘内注射 脊髓组织 颈髓组织 水含量 静脉注射 重要因子 颈髓伤
原文传递
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翔 陈美仁 +3 位作者 李强 胡蓉 黄宇辉 董小艳 《湖南中医杂志》 2012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双抗夹心法检测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清(血浆)中PA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双抗夹心法检测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清(血浆)中PA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内关穴后30min家兔血清中PAF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调节血清(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含量,改善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家兔 电针疗法 内关穴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H7N9感染与神经细胞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分泌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雨璇 邹瑶 +7 位作者 孙颖 邱增钊 刘兆青 武伟华 刘慧 王昕 房师松 舒跃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0-308,共9页
H7N9病毒感染除引起患者呼吸道症状外,还可能导致中枢神级系统病症。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参与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但尚未有研究讨论PAF是否参与H7N9病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机制。本... H7N9病毒感染除引起患者呼吸道症状外,还可能导致中枢神级系统病症。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参与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但尚未有研究讨论PAF是否参与H7N9病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H7N9病毒体外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和神经母瘤细胞(N2a)发现,H7N9流感病毒可以感染BV2、N2a细胞,引起细胞明显病变并使细胞活性下降;此外H7N9病毒感染BV2细胞后,PAF浓度水平明显上升,PAF乙酰水解酶(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pafah1b1和pafah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N2a细胞染毒后PAF-AH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染毒48h后胞内PAF浓度明显下降。本研究首次将PAF与流感病毒性脑病联系在一起,提示PAF可能参与流感病毒性脑病的致病过程,可作为治疗的药物靶点进行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性脑病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原文传递
银杏内酯注射液和银杏内酯ABC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季传平 徐露 李慧琴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银杏内酯ABC以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EGb761)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超微结构及PF-4和β-TG含量的影响比较。方法将日本大耳兔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EGb761(1.02 m L/kg)组、银杏内酯ABC(5.13 mg/kg)组、银杏...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银杏内酯ABC以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EGb761)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超微结构及PF-4和β-TG含量的影响比较。方法将日本大耳兔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EGb761(1.02 m L/kg)组、银杏内酯ABC(5.13 mg/kg)组、银杏内酯注射液(1.02 m L/kg,以萜内酯计5.1 mg/kg)组、白果内酯(5.13 mg/kg)组,分别iv相应药物1周。给药结束后,家兔心脏取血,观察PAF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试剂盒法观察PAF诱导下血清中血小板因子-4(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Gb761组、银杏内酯ABC组、银杏内酯注射液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0.01),白果内酯组无显著变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银杏内酯注射液(43.76%)>银杏内酯ABC(35.3%)>EGb761(26.52%)>白果内酯(5.48%)。与对照组比较,EGb761、银杏内酯ABC、银杏内酯注射液均能减少聚集型血小板数量,使树突型血小板突起变少变短。与对照组比较,银杏内酯注射液和银杏内酯ABC均使PF-4和β-TG表达显著降低(P<0.01),EGb761仅显著降低β-TG表达(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通过PAF途径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作用强于银杏内酯ABC,可能是白果内酯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银杏内酯注射液 银杏内酯ABC 白果内酯 血小板因子-4(PF-4)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
原文传递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衰患儿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少春 蓝峻峰 +1 位作者 张元凤 蒋玉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5期2885-2887,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在毛细支气管炎并急性心衰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该病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8例心衰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临床症状消失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在毛细支气管炎并急性心衰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该病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8例心衰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临床症状消失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PAF、TNF-α及PDGF血清含量,设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心衰组PAF治疗前为370.57±23.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8±19.6n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5.95,P<0.001);治疗后恢复至49.63±14.5 ng/L,与正常对照差异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0,P<0.001)TNF-α治疗前为457.4±40.5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8±21.6n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135,P<0.05);治疗后恢复至162.6±37.61ng/L,与正常对照差异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25,P<0.01)。PDGF治疗前为596.23±199.43)ng/L,较对照组259.76±69.58ng/L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5.52,P<0.01);治疗后降为272.83±116.96ng/L,较治疗前明显恢复,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t=7.66,P<0.01)结论:结果表明,PAF、TNF-α、PDGF作为炎症介质不仅参与心衰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坏死因子-α(TNF-α)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