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中老年人群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丽 罗德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5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究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26例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HLF,分为PHLF... 目的探究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26例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HLF,分为PHLF组66例(20.25%)、对照组260例(79.7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PHLF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对ALBI评分和PLR预测PHLF的效能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HLF组肿瘤直径、术前肝硬化比例、凝血酶原时间、MELD及ALBI评分、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升高(P<0.05),术前PLR、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前PLR(OR=0.728,95%CI:0.541~0.979)、ALBI(OR=1.958,95%CI:1.305~2.938)、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OR=0.586,95%CI:0.396~0.868)是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ALBI联合PLR预测PHLF的AUC为0.8955(95%CI:0.852~0.937),灵敏度为82.05%,特异度为84.23%,预测效能显著优于ALBI、PLR(P均<0.05)。结论术前ALBI评分与PLR均是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辅助临床筛选出PHLF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细胞 ALBI评分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江荣 冯俊 +1 位作者 高玉 周高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3-526,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胱抑素C(CysC)、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胱抑素C(CysC)、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0例STEMI PCI术后发生MACEs患者作为MACEs组,另选72例STEMI PCI术后未发生MACEs患者作为非MACEs组。利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并分析血清NT-pro BNP、CysC、外周血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s组与非MACEs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有无心源性休克、有无高血栓负荷及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Ⅳ级、有心源性休克、有高血栓负荷及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水平偏高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35、3.404、3.114、2.452、2.489、2.779,均P<0.05)。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2,高于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单独检测(0.757、0.751、0.690,均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s与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Ⅳ级、有心源性休克、有高血栓负荷及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水平偏高有关,且血清NT-proBNP、CysC、外周血PLR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胱抑素-C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淑玲 王颖熠 +3 位作者 吴晶晶 梁天嵩 郑颖娟 杨道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ENKT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1月至2016年12月新诊断的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并对患者分组。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分组间的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差异。我们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确定与生存相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它们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62和228.8。治疗前NLR和PLR与B症状和EBV DNA拷贝数相关(P<0.05)。不同NLR、PLR分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LR(P=0.009)、PLR(P=0.008)和LDH(P=0.019)是ENKT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NLR或高PLR的患者OS率较低(P<0.001)。结论:治疗前NLR和PLR可作为结外NK/T淋巴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高NLR、高NLR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价值
4
作者 王涛 陈欢 +4 位作者 何朝霞 程悦 魏萌 任亚伟 龙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价值。方法:选取113例AVF功能障碍的患者为失功组;同期121例正常透析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淋巴细胞计数、PLR及CRP水平;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价值。方法:选取113例AVF功能障碍的患者为失功组;同期121例正常透析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淋巴细胞计数、PLR及CR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PLR对AVF失功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淋巴细胞计数、PLR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高CRP、高PLR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PLR、CRP+PLR预测AVF失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3(95%CI:0.532~0.715)、0.629(95%CI:0.539~0.719)、0.703(95%CI:0.636~0.771)。结论:CRP、PLR升高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可用于预测AVF失功,两者联用时预测效能较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C反应蛋白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纤维蛋白原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叶亚运 孟祥宇 +1 位作者 许家庆 王俊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574-257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结肠癌根治术的273例患者的术前外周血指...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结肠癌根治术的273例患者的术前外周血指标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进行分组。分析PLR、FIB高低组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运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价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PLR与性别、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部位、分期、FIB显著相关(P<0.05);FIB与肿瘤大小、PLR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PLR、FIB组的OS及DFS均显著高于高PLR、F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化、临床分期、PLR是结肠癌3年总生存期的预后因子(P<0.05);浸润深度、TNM分期、PLR、FIB是DFS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PLR、FIB是DFS的独立影响因子,PLR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术前评估患者复发转移和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汪智超 周跟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2-0157,共6页
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行PCI治疗的明确诊断STME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并评评估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明确诊断为STEMI并行PCI治疗的患... 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行PCI治疗的明确诊断STME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并评评估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明确诊断为STEMI并行PCI治疗的患者174例,出院后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事件,将174名患者分为MACE组(n=42)和无MACE组(n=13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是否存在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PLR联合CAR对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事件组患者年龄、CHOL、LDL-C、CRP、PLT、CAR、PLR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高CHOL、PLR、CAR水平是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LR与CAR联合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 0.750 ~ 0.905,P<0.001)。 结论 CAR、PLR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使用能够初步评估和筛查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白蛋白、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晓云 王琛 +1 位作者 顾若琪 张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白蛋白、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计数(NE)、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计数(PLT)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重症组与普通组各10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 目的:探究白蛋白、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计数(NE)、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计数(PLT)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重症组与普通组各10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找出与CAP严重程度的预测关系。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出临界值。结果:重症CAP组年龄大、男性多、呼吸急促、糖尿病患者多、发热人数多,与普通C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普通CAP组比较,重症CAP组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PLT水平低,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NE、D-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水平高于普通C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LB、PLT与病情转归呈负相关,D-D、NE、PLR则呈正相关,均是CAP患者发生重症CA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从高到低为ALB、D-D、NE、PLR、PLT。结论:ALB、D-D、NE、PLR、PLT均与CAP严重程度有关。ALB、D-D、NE、PLR增高,PLT减少均是肺炎患者发生重症C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社区获得性肺炎 白蛋白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相关分析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健 赵世杰 +2 位作者 牛一蒙 齐国先 田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9-725,共7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入院时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对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老年心血管病房接受PCI治疗的206...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入院时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对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老年心血管病房接受PCI治疗的206例老年NSTE-ACS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术前肌钙蛋白、炎症相关标志物以及PCI术后的肌钙蛋白水平(c TnI)。依据术后c TnI水平将患者分为PMI组(n=28)和对照组(n=178)。对样本进行倾向评分匹配,使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最终,2组分别纳入26例和90例患者,分析影响PMI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I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明显升高[159.43 (105.81,196.13) vs 123.86 (92.46,149.60),P=0.021];多因素分析比较PLR四分位极值发现,PLR(OR=13.11,95%CI:2.42,70.92,P=0.00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4.56,95%CI:1.24,16.78,P=0.022)、支架植入数(OR=2.83,95%CI:1.52,5.25,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7,95%CI:0.01,0.66,P=0.020)均是PMI的独立影响因素;趋势分析发现PLR越高,则PMI的发生风险也越高(OR=13.11,95%CI:2.42,70.92,P-trend=0.017);PLR>149.92预测PMI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70%和75.60%。结论老年NSTE-ACS患者PCI术前PLR升高是P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较特异地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的PM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围术期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HBV、HCV感染者中的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常谦 孟宪春 +2 位作者 杨若男 王万海 明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4-860,共7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病毒性肝脏疾病进展及预后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数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HBV和HC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和非病... 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病毒性肝脏疾病进展及预后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数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HBV和HC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和非病毒性肝脏疾病患者共计309例和健康对照40例(HC组),肝脏疾病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未治疗(HBV-UT)组、清除(HBV-Cl)组、未清除(HBV-UC)组、肝硬化(HBV-Cirr)组、肝癌(HBV-HCC)组,慢性丙型肝炎未治疗(HCV-UT)组、清除(HCV-Cl)组、未清除(HCV-UC)组、肝硬化(HCV-Cirr)组、肝癌(UV-HCC)组,非病毒性肝炎/肝损伤(UV-Ht)组、肝硬化(UVCirr)组、肝癌(UV-HCC)组,比较各组PLR和NLR差异。结果:HCV-Cl组PLR明显高于HCV-UT、HCV-UC组(P<0.05),HCV-UT、HCV-UC组NLR明显低于HC组(P<0.05)。HCV-UT、HCV-Cirr、HCV-HCC组较之HC组,PL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CV-Cirr、HCV-HCC组较之HCV-UT组PLR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CV-Cirr组与HCV-HCC组PLR无差异。结论:PLR和NLR在病毒性肝脏疾病的进展、预后中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HCV感染中,PLR与其病毒学应答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喉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艳红 孙海燕 +3 位作者 赵国锋 王东海 石峰 王保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喉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86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PLR以死亡为终点的最佳临界值,分析PLR高低与影响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在众多可能影响喉癌...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喉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86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PLR以死亡为终点的最佳临界值,分析PLR高低与影响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在众多可能影响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中PLR是否为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确定以死亡为终点的PLR的最佳临界值为149.9,将患者分为高PLR组(PLR≥149.9)与低PLR组(PLR<149.9)。NLR的高低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不相关,与T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肿瘤的原发部位相关。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T分级、颈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部位、术前PLR高低是影响喉癌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PLR水平是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对喉癌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复发 预后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CEA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晖 丁淑琴 +1 位作者 郑晶 耿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pcyte ratio,PL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单独与联合检测在原发...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pcyte ratio,PL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单独与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肝癌病人、90例肝硬化病人及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常规、血清CEA和AFP检测,并利用ROC曲线分析NLR、PLR、CEA、AFP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NLR、PRL、CEA和AFP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肝硬化组NLR、PRL、CEA和AFP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LR、PRL、CEA和AFP单独及联合用于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7、0.602、0.816、0.942、0.983;灵敏度分别为81.2%、67.2%、78.6%、92.5%、96.7%;特异度分别为71.3%、64.5%、73.4%、82.3%、81.2%。NLR、PRL、CEA和AFP单独及联合用于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01、0.505、0.717、0.761;灵敏度分别为61.3%、68.7%、51.2%、70.6%、78.3%;特异度分别为68.4%、72.6%、56.7%、68.7%、73.2%。结论:NLR、PLR、CEA和AFP联合诊断试验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的灵敏度,对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受试者工作曲线
下载PDF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可手术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 许海波 +2 位作者 徐云 邱育栋 黄阳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预测可手术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价值。方法肾透明细胞癌病人118... 目的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预测可手术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价值。方法肾透明细胞癌病人118例,均行手术治疗,检测术前血常规,计算NLR及PLR,并对病人进行随访,分析NLR、PLR与CSS相关性以及CSS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LR及PLR对CSS预测价值。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6.8±6.9)个月,死亡43例。ROC分析显示,NLR及PLR均对CSS具有预测价值(P<0.05)。NLR联合PLR预测CSS的AUC大于NLR、CSS。NLR、PLR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Kaplan-Meier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NLR、PLR升高病人CSS短于NLR降低病人(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PLR、NLR是经手术治疗肾透明细胞癌C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及PLR升高的肾透明细胞癌CSS缩短,NLR联合PLR对肾透明细胞癌CSS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肾透明细胞 肿瘤特异性生存期
原文传递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君 蔡高军 肖建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0期3455-3456,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否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相关。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心内科因急性STEMI住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对照组,分析PLR与STEMI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否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相关。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心内科因急性STEMI住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对照组,分析PLR与STEMI的相关性。结果:STEMI组P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5.43±81.63、121.72±57.64,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R是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7,OR(95%CI)=3.486(1.149~10.582)]。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当PLR的cut-off值为129.59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62.4%,特异度70.1%。结论:PLR与STEMI独立相关,是STEMI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血常规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燕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27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109例体检健康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MP-IgM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肺炎支...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27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109例体检健康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MP-IgM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比较三组NLR、PLR表达水平,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制作ROC曲线评估NLR、PLR预测MP感染的价值。结果:①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NLR、PLR水平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LR可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P<0.05);③NLR、PLR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683、0.717;NLR、PLR曲线下临界值为1.56、100.17,灵敏度53.3%、64.5%,特异度为82.5%、67.7%,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69.8%,特异度70.96%。结论:NLR、PLR与MP感染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对MP感染的预测效能,可给M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 诊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丽丽 牛巧 +2 位作者 王萌 王丽 王婷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4年1月-2020年12月收...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4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LR和NLR的高低进行分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LR、NLR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高、低PLR组的中位OS分别为15.0和35.0个月,风险率(Hazard ratio,HR):3.77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393~5.956,P<0.001);高、低NLR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4.0个月和30.0个月(HR:2.314,95%CI:1.613~3.319,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PLR、NLR和发病部位及临床分期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高PLR的患者死亡率几乎是低PLR患者的3倍(HR:2.760,95%CI:1.708~4.462,P<0.001);与低NLR患者相比,高NLR的患者死亡率增大(HR:1.925,95%CI:1.307~2.835,P<0.001)。结论PLR、NLR是预测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结肠癌 预后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闻勇 王鹏 赵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接受中、高危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9)和非MACE组(n=...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接受中、高危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9)和非MACE组(n=61)。比较两组NLR、PLR、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CRI)及改进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RCRI),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LR、RCRI及R-RCRI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共26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急性左心衰2例,心搏骤停、肺水肿及心源性猝死均为1例;MACE组NLR、PLR、RCRI、R-RCRI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LR、PLR、RCRI、R-RCRI单指标用于MACE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及联合诊断时AUC分别为0.740、0.706、0.661、0.688、0.84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用于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预测AUC分别为0.732、0.738、0.717及0.686、0.671、0.69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NLR和PLR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优于RCRI和R-RC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君心 符纯川 李国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2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就诊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术后对患者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患者微...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2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就诊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术后对患者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患者微血管侵犯情况,并依此分为侵犯组和未侵犯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记录肿瘤直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TNM分期、甲胎蛋白(AFP)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86例患者存在微血管侵犯,34例未侵犯。侵犯组患者肿瘤直径、AFP、PLR、NLR、TNM分期均显著高于未侵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PLR均为影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PLR和肿瘤直径诊断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5、0.84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和肿瘤直径联合诊断的AUC为0.919,明显高于PLR单独诊断(Z=3.635,P<0.001)和肿瘤直径单独诊断(Z=2.541,P=0.011);Youden指数提示PLR和肿瘤直径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情况的最佳截点分别为≥140.67、≥5.35cm,PLR和肿瘤直径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5.35%,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P=0.013、0.013)。结论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肿瘤直径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够作为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肿瘤直径 细胞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脂质运载蛋白2和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义福 吴小翠 苏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CVE)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海南省中医院10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组,同期54例健...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CVE)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海南省中医院10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组,同期54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ipocalin-2、Lp-PLA2、PLR水平及弗雷明翰心血管风险评分(Framingham评分),分析T2DM患者血清lipocalin-2、Lp-PLA2、PLR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CVE风险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ipocalin-2、Lp-PLA2、PLR水平对T2DM患者CVE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lipocalin-2、Lp-PLA2、PLR水平及Framingham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lipocalin-2、Lp-PLA2、PLR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校正年龄、T2DM病程、HbAlc、LDL-C后,Framingham评分及血清lipocalin-2、Lp-PLA2、PLR水平升高均为T2DM患者CV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ipocalin-2、Lp-PLA2、PLR联合预测T2DM患者CVE的AUC值0.860最大,对应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7.13%。结论T2DM患者血清lipocalin-2、Lp-PLA2、PLR异常高表达,且是CV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2型糖尿病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浆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卓群 申金付 +2 位作者 牛敏 马兴坡 李娟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897-1901,共5页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71例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简单随机法...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71例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8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给予达格列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min步行试验(6MWT)]、PLR和血浆hc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1%(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A1c、FPG、2hPG水平明显较低(P<0.05),LVEF、6MWT水平明显较高(P<0.05),LVEDD、PLR和血浆hcy水平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7%,略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达格列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心脏功能,调节PLR和血浆hcy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 心功能不全 心脏功能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血浆HCY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初发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景丽玲 周正宇 +4 位作者 高谦 石磊 潘航 杨婷钰 岳展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26-1728,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独试验与联合试验对初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7年10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5例(溃疡性结肠炎组)及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独试验与联合试验对初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7年10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5例(溃疡性结肠炎组)及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血常规分析仪检测计算NLR及PLR,并比较NLR、PLR单独及联合试验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价值。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组NLR、PLR[(3.13±1.92)、(160.45±76.44)]与对照组[(1.90±1.44)、(123.73±60.47)]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NLR、PLR单独及联合检测(NLR/PLR、NLR+PLR的灵敏度分别为75.8%、71.6%、84.2%、58.9%;特异度分别为74.0%、55.0%、50.0%、81.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9%、63.1%、66.7%、70.3%。结论 NLR与PLR联合诊断试验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