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1
作者 白管兵 潘波 潘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I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I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小板相关参数、临床疗效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cy、MPV及PDW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治疗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并发症 急性病 高血压/并发症 血小板聚集抑制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如何正确应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玉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4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合理用药 血小板聚集抑制 药物治疗 抗凝血作用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丽君 黄淑田 +2 位作者 王瑞英 孙丽丽 田琴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 研究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依从性及其治疗时间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的冠心病患者419例,随访2... 目的 研究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依从性及其治疗时间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的冠心病患者419例,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DAPT的服药依从性、时间及出院后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分析患者DAPT服药依从性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随访患者412例,失访率1.7%,随访时间3~24(22.6±4.2)个月。住院PCI期间应用DAPT的患者有392例(95.1%);出院后6个月、1、2年时仍坚持应用DAPT的患者分别为374例(90.8%)、338例(82.0%)、164例(39.8%),仅使用1种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分别为23例(5.6%)、43例(10.5%)、168例(40.8%),完全停止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分别为15例(3.6%)、31例(7.5%)、80例(19.4%)。相对非DAPT者,出院6个月、1、2年时DAPT者再发MACE均明显减少(6个月时:42.1%比9.4%,P〈0.001;1年时:33.8%比7.7%,P〈0.001;2年时:15.3%比7.9%,P=0.026)。与仅坚持DAPT 6个月的患者相比,坚持DAPT 1年和2年的患者再发MACE均明显减少(25.0%比7.5%,P=0.001;25.0%比7.9%,P=0.002);而坚持DAPT 1年的患者与2年患者相比,再发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比7.9%,P=0.894)。结论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DAPT的依从性总体良好。完全停止或仅使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者再发MACE明显升高,且延长DAPT至2年,与1年相比并未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聚集抑制 药物治疗依从性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长期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姜荣泸 李正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36-38,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PCI术后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PCI术后采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服药前和服药后2 h、24 h、48 h的血小板抑制率,以及6个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药后2、24和48 h,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服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在6个月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死亡以及大出血事件。治疗3和6个月时,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和6个月时,两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以及呼吸困难、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于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疗效优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就ACS患者PCI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而言,替格瑞洛为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血小板聚集抑制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亮 单兴华 +1 位作者 王飞宇 秦永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重要措施。为了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研究出了多种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理想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应该能够:(1)指导个体化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重要措施。为了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研究出了多种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理想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应该能够:(1)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2)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3)评估出血风险。现就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功能检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抑制
下载PDF
NSTE-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治疗的2年追踪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桂霞 李大鹏 +2 位作者 王环宇 张明亮 李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672-674,678,共4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5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NSTE-ACS并行PCI...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5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NSTE-ACS并行PCI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56)和对照组(n=244)。观察组术后给予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生化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不良反应及2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Cr)、LVEF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Cr、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MACE发生率、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3%(29/256),对照组为14.75%(36/24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NSTE-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聚集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起效快,药效稳定并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可降低远期MACE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聚集抑制/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友杰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355-2357,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更彻底。国外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于临床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也进行了多个大规模、随机、多中心、双盲、前瞻性临床研究(PRISM、PRISMPLUS、REST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抑制血小板聚集 前瞻性临床研究 血小板作用 血小板血栓形成
下载PDF
GPⅡb/Ⅲa抑制剂抗血小板机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萍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GPⅡb/Ⅲa糖蛋白复合物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PⅡb/Ⅲa抑制剂也逐渐开始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着重综述GPⅡb/Ⅲa在血小板聚集中的作用及GPⅡb/Ⅲa抑制剂在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GPⅡB/ⅢA GPⅡB/ⅢA抑制 血小板聚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抗血小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丽杰 韩丹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699-702,共4页
【目的】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近期抗血小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85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血板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替... 【目的】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近期抗血小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85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血板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抑制率、TIMI分级、校正TIMI帧数计数,以及主要不良反应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服药24 h后、服药7 d后,两组患者花生四烯酸抑制率(AA%)、AA诱导通路上残留的血小板活性(MA 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4 h后、服药7 d后,替格瑞洛组二磷酸腺苷抑制率(ADP%)高于氯吡格雷组,ADP诱导通路上残留的血小板活性(MA ADP)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7 d后,替格瑞洛组TIMI分级Ⅲ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氯吡格雷组,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计数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心动过缓、皮肤瘀斑、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紧急冠脉血运重建等终点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优于氯吡格雷,可减少无/慢回流的发生,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和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治疗应用 心肌梗死/并发症 急性病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术前持续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龙 王联群 郭志刚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48-952,共5页
目的评估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初次单纯OPCABG的不稳定性... 目的评估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初次单纯OPCABG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79例。按照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情况分为DAPT组[148例,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服用至术前1 d]和对照组(131例,术前5 d停止DAPT)。比较2组术后总引流量、血制品输注量、二次开胸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的临床结果。结果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PT组患者在术后总的胸腔引流量和围手术期红细胞、新鲜血浆以及血小板输血比例和输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所致二次开胸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ICU停留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期间未观察到卒中和其他严重的胸外出血,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OPCABG患者术前持续DAPT可增加术后胸腔引流量和血制品输注需求,但不增加出血剖胸探查术发生率,不影响OPCABG患者的近期预后和术后恢复。如果临床情况许可,拟行初次单纯OPCABG的患者术前持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血小板聚集抑制 阿司匹林 输血 预后 氯吡格雷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下载PDF
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11
作者 姜红 《健康促进》 2006年第2期14-14,共1页
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氯吡格雷(商品名为波立维)的作用机制与阿斯匹林不同,它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为使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应用该药,现简单介绍如下。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 氯吡格雷 二磷酸腺苷 冠心病治疗 阿斯匹林 波立维 商品名 抗血栓
下载PDF
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胜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6期2505-2508,共4页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氯吡格雷为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是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预防治疗中广泛研究的抗血小板药物。现就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抑制 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 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晓峰 王世亚 +1 位作者 顾顺忠 陆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431-2433,共3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对患者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行PCI术治疗的88例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对患者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行PCI术治疗的88例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基础治疗+替格瑞洛治疗)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变化,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48 h,两组术后血清IL-1β、IL-8、sCD40L、MCP-1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小板聚集率、AGE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AGE水平水平低于对照组,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PCI后应用替格瑞洛有利于减轻早期的炎症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血小板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聚集抑制/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DISPERSE-2研究亚组分析:ACS患者氯吡格雷与口服AZD6140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比较
14
作者 罗太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502-502,共1页
英国学者Storey等的DISPERSE-2研究亚组分析比较AZD6140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应,并评价AZD6140在氯吡格雷预治疗患者中的效应。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抑制血小板聚集 亚组分 ACS 口服 血小板效应 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未增加出血的风险
1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532-532,共1页
目前认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创伤性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考虑到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通过不同的抑制性通路发挥作用的,本研究的作者们对CEA术后出血、需行第2次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该研究资料纳... 目前认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创伤性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考虑到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通过不同的抑制性通路发挥作用的,本研究的作者们对CEA术后出血、需行第2次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该研究资料纳入1997年11月-2001年10月在英国中部城市Leicester接受CEA的所有病例,对出血患者第2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标准),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用药史及术中和术后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药物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术后出血 术后应用 血小板聚集治疗 第2次手术 风险 出血患者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功能监测指导抗血小板凝集措施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建宇 徐静娜 +1 位作者 徐永康 沈益金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功能监测指导抗血小板凝集措施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于释放支架后在术中选择替罗非班...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功能监测指导抗血小板凝集措施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于释放支架后在术中选择替罗非班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5~3.0μg/kg,之后以2.5~3.0mg·kg-1·h-1作为注射速度进行静脉输注,24小时后停止替罗非班的使用,次日通过口服或胃管给予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进行双抗治疗.术后以患者的病情以及血小板被抑制状态对用药的剂量进行调整.结果 术中在给予盐酸替罗非班之前有1例(2.27%)患者再次出现颅内动脉瘤,使用替罗非班期间有1例(2.27%)患者出现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情况,经过处理后患者情况均得到恢复.44例患者的激活后CD62p即血小板活化率在盐酸替罗非班的使用期间期间术前、术后1天的平均值分别为(75.6± 10.5)%和(71.9±16.1)%,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68,P=0.0349).44例患者术前与手术后第1天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分别为(206.25± 55.61)×109/L和(188.13±54.5)×109/L,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63,P=0.0002).4例患者的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在术前、与手术后1 天的平均值为(32.08±3.87)秒和(32.23±3.89)秒,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98,P=0.8587).术后在进行双抗治疗的阶段,有1 例(2.27%)患者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情况,术后1天有1例(2.27%)患者出现皮下瘀斑,血小板活化率激活后CD62p=13.5%,结果显示患者出现较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通过调整方案对氯吡格雷剂量减半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血小板活化功能监测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选择抗血小板凝集措施有临床应用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支架 替罗非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雷尼替丁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陆林祥 赖珩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38-3641,共4页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00例,包括阿司...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00例,包括阿司匹林、氯比格雷、他汀类药物等)和雷尼替丁治疗组(雷尼替丁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雷尼替丁),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于PCI手术当天清晨及术后次日清晨分别空腹抽肘静脉血,健康体检者仅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的水平;用电阻抗法(IPA)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C(FIB-C)的水平,治疗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随访观察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D62p、GPⅡb/Ⅲa受体和血浆FIB-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术后CD62p、GPⅡb/Ⅲa受体和FIB-C较术前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尼替丁组和常规组分别治疗12周后,CD62p、GPⅡb/Ⅲa受体、FIB-C和血小板聚集率均较PCI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雷尼替丁组和常规组各3例出现血栓事件,雷尼替丁组未见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而常规组8例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雷尼替丁可预防CHD患者PCI后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所致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未见干扰氯比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及增加血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尼替丁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抑制 血栓栓塞
下载PDF
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军 武强 +3 位作者 范利 刘长福 王志国 孙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对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PCI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60例实施PCI后常规联合抗血小板治... 目的:通过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对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PCI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60例实施PCI后常规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40mg/d,20例),泮托拉唑组(40mg/d,20例)和对照组(20例),连续用药30d。分别在服药前1d及服药15d,30d用血栓弹力图检测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和比浊法检测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并观察30d各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相比,服药前1d及服药15d,30d用血栓弹力图检测的血小板抑制率和比浊法检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均无明显变化;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服药15d,30d与服药前1d相比,每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5d和30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三组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服药组间比较,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具有增强血小板抑制,降低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而不同机制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对PCI术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不降低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同时明显降低患者胃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功能 氯吡格雷 质子泵抑制 血小板聚集 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武 舒晓春 +3 位作者 王雪晴 刘汉伟 韩蓉蓉 张苏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及PAC-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CD62P)及PAC-1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伴糖尿病及高血压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能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但二者在治疗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了主要作用,且高血压及糖尿病有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加重脑血管病的发生,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能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血小板活化过程,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 脑梗死 CD62P PAC-1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家兔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婕 郭利平 +3 位作者 王怡 宋郁珍 吴建霞 王月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7期624-625,共2页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家兔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璃球旋转法测定血小板的黏附性,采用Born比浊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性,从而全面的分析血小板黏附性能和聚集性能。结果:芪参益气滴丸对血小板的黏附功能有抑制作用,中...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家兔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璃球旋转法测定血小板的黏附性,采用Born比浊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性,从而全面的分析血小板黏附性能和聚集性能。结果:芪参益气滴丸对血小板的黏附功能有抑制作用,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芪参益气滴丸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小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高剂量组差异极其显著(P<0.001)。对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家兔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和聚集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聚集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