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及其与出血评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秀娟 孙明玲 +2 位作者 马金忠 宋梦婷 郭新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抗GPⅡb/Ⅲa及GPΙb/Ⅸ抗体的表达、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评分的关系,以及不同抗体类型出血评分的差异,为原发与继发ITP患者的诊治和出血严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抗GPⅡb/Ⅲa及GPΙb/Ⅸ抗体的表达、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评分的关系,以及不同抗体类型出血评分的差异,为原发与继发ITP患者的诊治和出血严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20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原发ITP患者(42例)及继发ITP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ITP出血评分量表行出血评分。应用改良MAIPA法检测患者抗GPⅡb/Ⅲa和抗GPΙb/Ⅸ抗体。结果原发与继发组患者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Ⅱb/Ⅲa抗体为主,继发组抗体表达以抗GPΙb/Ⅸ抗体为主,两者抗体阳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组患者整体出血程度较原发组重(P<0.05)。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程度的关系:(1)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2)抗GPΙb/Ⅸ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双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结论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阳性表达对原发与继发ITP无鉴别意义,但原发ITP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Ⅱb/Ⅲa抗体为主,继发ITP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Ιb/Ⅸ抗体为主。继发ITP患者临床出血程度较原发ITP患者重。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及抗体双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 出血评分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ITP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疗效、出血程度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张晴 李旭 +2 位作者 高长俊 任蓉 韩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9期13-18,共6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疗效、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102例ITP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同院... 目的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疗效、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102例ITP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同院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组。病例组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GP特异性抗体表达情况,统计ITP患儿出血部位并分析不同GP特异性抗体出血程度、疗效及预后。结果病例组抗GPⅠb/Ⅸ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521、51.718,P<0.05);102例ITP患儿抗GPⅠb/Ⅸ抗体阳性、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双抗体阳性、双抗体阴性检出率分别为15.69%、4.90%、30.39%、49.02%,0级、1级、2级出血率分别为16.67%、50.00%、33.33%;且0级出血以双抗体阳性占比(0)最低,1级出血以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占比(80.00%)最高,2级出血以抗GPⅠb/Ⅸ抗体阳性、双抗体阳性占比(62.50%、48.3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8.237,P<0.05);102例ITP患儿治疗5个疗程后有效率为78.43%,随访3个月后完全缓解率为68.63%;双抗体阴性ITP患儿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均高于抗GPⅠb/Ⅸ抗体阳性、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双抗体阳性ITP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866、27.709,P<0.05)。结论ITP患儿抗GPⅠb/Ⅸ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表达水平较高,且其不同表达水平与患儿出血程度、疗效及预后均有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监测GP特异性抗体来对ITP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并对其出血程度、疗效、预后等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糖蛋白 异性抗体 疗效 出血程度 预后
下载PDF
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方集 吴元凯 +5 位作者 陈淑如 谢茜 李新华 朱昌浩 谢冬英 崇雨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的表达,探讨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方法】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法)检测51例登革病毒1型(DENV-1...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的表达,探讨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方法】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法)检测51例登革病毒1型(DENV-1)登革热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清的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特异性抗体,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51例DENV-1登革热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抗GPIb/IX和双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35.3%(18/51)、37.3%(19/51)和43.1%(22/51);与50例健康者的阳性率8.0%(4/50),6.0%(3/50)和10.0%(5/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血小板减少登革热患者(PLT<50×109/L)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检出率为100%(6/6)和83.3%(5/6),血小板计数无减少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14.8%(4/27)和29.6%(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15)。在登革热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8,P<0.001;r=-0.44,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相关;免疫因素参与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1型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抗体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疗效及出血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颖 刘颖 +5 位作者 王新有 孙明玲 王蕾 王秀娟 李玲 郭新红 《血栓与止血学》 2016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出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40例新诊断IT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d×4 d)治疗。应用改良...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出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40例新诊断IT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d×4 d)治疗。应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患者体内抗血小板GPⅡb/Ⅲa和GPⅠb/Ⅸ抗体,分析抗体与ITP患者疗效及出血程度的关系。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阴性的患者疗效(95.0%)明显优于抗体阳性的患者(60.0%)(P<0.05),抗GPⅠb/Ⅸ抗体阴性的患者疗效(90.9%)优于抗GPⅠb/Ⅸ抗体阳性的患者(61.1%)(P<0.05)。抗体阳性患者2级出血(55.0%)高于抗体阴性患者(20.0%)(P<0.05)。1级出血时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9.5%)、抗GPⅡb/Ⅲa与抗GPⅠb/Ⅸ双抗体阳性(28.6%)出血程度均高于抗GPⅠb/Ⅸ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出血时抗GPⅠb/Ⅸ抗体阳性(33.3%)、抗GPⅡb/Ⅲa与抗GPⅠb/Ⅸ双抗体阳性(40.0%)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GPⅠb/Ⅸ抗体阳性的ITP患者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反应差,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患者较抗体阴性患者临床出血程度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异性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外周血miRNA-150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张学会 韩晶晶 +1 位作者 郭燕 刘瑞寒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30-635,共6页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u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儿童外周血中miRNA-150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特异性抗体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ITP患儿总共98例设...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u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儿童外周血中miRNA-150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特异性抗体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ITP患儿总共9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健康体检儿童1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NA-150以及Gp特异性抗体水平,分析观察组不同疾病分期和不同疗效患儿外周血中miRNA-150水平及有关抗体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血miRNA-150水平高于对照组[(1.14±0.30)比(0.39±0.05),t=24.65,P<0.05]。观察组中新发ITP组的miRNA-150水平、抗GPIIb/Ⅲa抗体阳性率高于持续性ITP组以及慢性ITP组[(1.24±0.22)比(1.15±0.20)、(0.88±0.16),75.00%比54.05%、61.90%,F/χ^(2)值为14.35、11.38,P值均<0.05]。观察组中治疗后显效56例,有效21例,无效21例。显效组的miRNA-150水平、抗GPIIb/Ⅲa抗体阳性率均低于有效组以及无效组(0.66±0.14)比(0.98±0.23)、(1.20±0.35),12.50%比47.62%、80.95%,F/χ^(2)值为10.68、6.50,P值均<0.05),抗GPIIb/Ⅲa、抗GPIb/Ⅸ均为阴性的比例高于有效组以及无效组[83.93%比(38.10%、4.76%),P<0.05]。结论ITP儿童外周血中miRNA-150呈高表达状态,且新发患者miRNA-150、抗GPIIb/Ⅲa抗体阳性率更高,miRNA-150以及在Gp特异性抗体在评估ITP患儿疾病分期以及疗效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miRNA-150 血小板糖蛋白 异性抗体 疾病分期
原文传递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晴 高长俊 +2 位作者 李旭 任蓉 韩静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患儿120例作...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患儿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不同出血程度、不同预后患儿的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抗体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联合诊断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7.778,69.879);不同出血程度患儿的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抗体水平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随着患儿的出血程度的加重,患儿的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抗体水平显著提升;缓解组患儿的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抗体显著低于未缓解组(t=17.262,18.159);在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的联合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ROC曲线分析,在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的临界值分别为0.47,0.55。结论: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显著高于健康者,且随着患儿的疾病进展,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显著升高,未来可通过对患儿的GPⅡb/Ⅲa以及GPⅠb/Ⅸ水平检测,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GPⅡb/Ⅲa GPⅠb/Ⅸ 预后
原文传递
清热凉血法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瑞荣 刘奎 +1 位作者 曲春艳 王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法对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探讨中药疗效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凉血法中药煎剂,对照组服用维血宁颗粒,两...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法对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探讨中药疗效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凉血法中药煎剂,对照组服用维血宁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PAIgM)和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小板PAIgA、PAIgG含量(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IgM均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率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凉血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小板表面PAIgA、PAIgG的含量及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糖蛋白异性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王增胜 聂玉玲 +4 位作者 郎涛 张晓燕 蔺思颖 王晓敏 毛敏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治疗DSA阳性患者,检测移植前后DSA水平,主要评估分析其植入情况。结果8例DSA性患者7例获得供者细胞稳定植入,嵌合率均为100%,1例血小板植入不良。经过DFPP、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处理后为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3911±2499),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01),8例患者中有3例转为弱阳性。干细胞回输第3天复测MFI(907士997),较干细胞回输前再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02)。8例患者仅1例发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脱敏联合大剂量IVIG和利妥昔单抗,尽量输注高剂量的干细胞,可以降低DSA水平促进供者干细胞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滤过式血浆置换 供者异性抗体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及HLA-Ⅰ类混合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扬凯 邓晶 +9 位作者 徐秀章 夏文杰 叶欣 丁浩强 刘静 曾四海 邵媛 王嘉励 李辉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混合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检测方法。方法提取1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TR患者的DNA 200μL,通过PCR-SSP方法做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 目的探讨血小板混合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检测方法。方法提取1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TR患者的DNA 200μL,通过PCR-SSP方法做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和HLA抗体,用Luminex试剂盒检测HLA-Ⅰ类抗体特异性,以MAIPA法鉴定HPA抗体特异性。结果患者HPA基因型为1aa、2ab、3bb、4aa、5aa、6aa、9aa和15bb;HLA-Ⅰ类抗原为HLA-A*02、A*33,HLA-B*46、B*58;从患者血浆中检出GPⅡb/Ⅲa及HLA-Ⅰ类抗体。该患者的PTR是由GPⅡb/Ⅲa及HLA-Ⅰ类混合抗体引起。结论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输注ABO、Rh(D)同型、HLA和HPA交叉配型相合的相容性血小板,可有效减少PT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HPA 血小板异性糖蛋白抗体 HLA抗体 反复输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文传递
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涓冬 潘祥林 +6 位作者 尹哲 孙俊华 孔桂香 陈颖洁 姜翠英 窦爱霞 王志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改良的MAIPA法检测血浆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和抗GPⅠb/Ⅸ抗体)。若患者的OD值大于正常OD值的均数+3倍标准差则为阳性。结果表明:...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改良的MAIPA法检测血浆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和抗GPⅠb/Ⅸ抗体)。若患者的OD值大于正常OD值的均数+3倍标准差则为阳性。结果表明:MDS组总阳性率为16.67%(5/30),ITP组总阳性率为46.67%(14/3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MDS患者的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为阳性,这表明部分MDS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与免疫因素有关;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所致的血小板破坏在MDS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这为MDS患者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异性抗体 糖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帆 陈琳 +5 位作者 刘铁梅 焦立新 韩瑜 于江虹 陈俊宇 赵本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4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6名临床上确诊为PTR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应用PCR方法检测其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分型。结果 56名PTR患者检出血小板...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6名临床上确诊为PTR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应用PCR方法检测其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分型。结果 56名PTR患者检出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8例表达阳性(占14.3%),包括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阳性7例,GPⅠa/Ⅱa阳性1例、GPⅠb/Ⅰx阳性1例、GPⅣ阳性1例。结合8例患者的抗体检测反应格局和HPA抗原基因型结果分析抗体的特异性为:4例存在抗-HPA3b、3例存在抗-HPA3a、1例存在抗-HPA5b。结论反复输血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应选择HPA抗原相匹配的血小板供者,以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HPA 血小板异性糖蛋白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下载PDF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文杰 叶欣 +6 位作者 付涌水 徐秀章 陈扬凯 丁浩强 邓晶 罗广平 许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32-103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的表达。选择45例ITP患者,运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浆和血小板洗脱物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使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7个抗原系统HPA-1、2、3、...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的表达。选择45例ITP患者,运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浆和血小板洗脱物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使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结果表明,有45例患者检测到血清或者血小板洗脱物中存在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其中以抗GPⅡb/Ⅲa/HIa和抗GpⅠb/Ⅸ最为常见;有11例患者同时表达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对病例37和40进行家系调查,发现这些病例所产生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与父母血小板抗原及HLA抗原不相合密切相关。结论:应用ELISA检测ITP病例的血浆和血小板洗脱物,并与病人的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提高IT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异性糖蛋白抗体 HLA抗体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A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涓冬 潘祥林 +5 位作者 李晓燕 尹哲 陈颖洁 姜翠英 窦爱霞 王志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1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MAIPA法,检测血浆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和抗GPIb/IX抗体)。若患者的OD值大于正常OD值的均数+3倍标准差则为阳性。结果AA组总阳...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MAIPA法,检测血浆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和抗GPIb/IX抗体)。若患者的OD值大于正常OD值的均数+3倍标准差则为阳性。结果AA组总阳性率为20.00%(6/3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总阳性率为46.67%(14/30),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0。总阳性率的比较:AA组与ITP组,P<0.0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部分AA患者的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为阳性,这表明部分AA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与免疫因素有关,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所致的血小板破坏在AA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这为AA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体 糖蛋白 异性
下载PDF
国际各类品种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试剂对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秋民 申卫东 +2 位作者 钟周琳 周燕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74-1077,共4页
本研究按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的要求,分析比较国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各类品种对血小板抗原McAb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的影响。向参加该研究的30个实验... 本研究按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的要求,分析比较国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各类品种对血小板抗原McAb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的影响。向参加该研究的30个实验室发放10份含已知血小板抗体特异性的血清和1份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以及9份不同类别(GPⅡb/Ⅲa、GPⅠa/Ⅱa、GPⅠb/Ⅸ及GPⅣ)及克隆编号的血小板膜糖蛋白McAb和统一的实验研究技术方案,各参加实验室按方案进行检测并反馈结果数据,比较同一糖蛋白种类不同的McAb对MAIP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PⅡb/Ⅲa中AP2,Gi-5,PL2-73等几种McAb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Ⅰa/Ⅱa的McAb中MBC202.2和143.1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Ⅰb/Ⅸ的McAb中142.11和CLB-MB45(CD42b)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Ⅳ的McAb中131.4的平均S/CO值较高。结论不同的McAb品种对样本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McAb对MAIPA的灵敏度有重要影响。用MAIPA法检测血小板抗体时应同时使用相同糖蛋白种类而不同克隆号的McAb,以防止血小板抗体的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免疫学 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 血小板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邵剑峰 詹乾钢 +5 位作者 刘忠民 钟永根 管允理 付佳萍 封蔚莹 楼大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 1,CD6 1,GPIIb/IIIa)。结果发现 ,初治 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PAIgA)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9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 ,PAIgM ,PAIg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2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SLE、Evans综合征、甲亢、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12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 ,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SZ-21基因克隆及单链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9
16
作者 安广宇 董宁征 阮长耿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将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a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 SZ- 2 1构建成单链抗体 ,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逆转录及多聚酶链反应 ,扩增并克隆 SZ- 2 1的可变区基因 VH、VL ,经测序后构建 SZ- 2 1单链抗体 (SZ- 2 1Sc Fv) ,在大肠杆... 目的将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a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 SZ- 2 1构建成单链抗体 ,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逆转录及多聚酶链反应 ,扩增并克隆 SZ- 2 1的可变区基因 VH、VL ,经测序后构建 SZ- 2 1单链抗体 (SZ- 2 1Sc Fv)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EL ISA和 Western印迹检测其与血小板的结合特性。结果 VH、VL 可变区基因符合小鼠抗体可变区特征 ,SZ- 2 1Sc Fv基因拼接正确。表达产物除少量为分泌型外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 2 1%。经过变性和复性后 ,该单链抗体保留了与血小板特异结合的能力。结论成功表达了 SZ- 2 1单链抗体 ,该小分子抗体具有特异结合血小板的能力 ,有望用于抗血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SCFV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SZ-21基因克隆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99)Tc^m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SZ21F(ab)_2血栓栓塞显像 被引量:4
17
作者 季顺东 方纬 +4 位作者 范磊 董宁征 刘秀杰 阮长耿 何作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用动物血栓栓塞模型显像评估^(99)Tc^m 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F(ab)_2片段 SZ21F(ab)_2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体外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犬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估 SZ21F(ab)_2与血小板结合的亲... 目的用动物血栓栓塞模型显像评估^(99)Tc^m 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F(ab)_2片段 SZ21F(ab)_2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体外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犬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估 SZ21F(ab)_2与血小板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以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IT)法修饰 SZ21F(ab)_2分子的亚氨基,以^(99)Tc^m-葡庚糖酸钠(GH)转换络合法进行标记。分别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和 ELISA 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及生物活性。对3条肺动脉血栓和8条(包括上述3条)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比格犬模型进行显像研究。结果 SZ21F(ab)_2抑制 ADP 诱导的犬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聚集实验的半数有效剂量(IC_(50))为(2.49±1.88)μg/ml。ITLC 法测得标记物的放化纯为90%~95%,ELISA 测定结果表明标记后抗体保留了免疫活性。注射显像剂后1 h,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均出现放射性浓聚。注射后3 h,在体显像肺动脉血栓和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模型的放射性靶/本底(T/B)比值分别为3.03±1.18和3.51±0.62。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0.083%ID/g 和0.076%ID/g。体外检测结果表明:肺动脉血栓与正常肺组织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12.8,后肢深静脉血栓与血液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5.2,与肌肉的比值平均为127.0。结论 ^(99)Tc^m-SZ21F(ab)_2与人血小板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有潜在的血栓显像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血小板糖蛋白 抗体 单克隆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宇杰 董宁征 +2 位作者 庞爱明 白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1,204,共3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从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GPIIb/IIIaFab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直接从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中提取总RNA... 目的:构建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从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GPIIb/IIIaFab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直接从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Fd基因。经SacI/XbaI和XhoI/SpeI双酶切,依次将PCR产物插入噬粒载体pComb3H相应位点,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以辅助噬菌体VCSM13进行超感染,构建成人源性Fab噬菌体抗体库。结果:成功地构建库容量达6.2×106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结论: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库,并达到建库标准,可进一步从中筛选人源性Fab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抗体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PCR 血小板糖蛋白 IIB/IIIA
原文传递
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宇杰 董宁征 +2 位作者 庞爱明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6-698,732,共4页
目的从已构建的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并对特异性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方法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包板,对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 目的从已构建的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并对特异性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方法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包板,对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采用细胞ELISA法筛选特异性阳性克隆,用Western blot法鉴定表达蛋白与GPⅡb/Ⅲa结合的特异性,将阳性克隆进行扩增、测序。结果以CHO123细胞富集淘筛3轮,并用ELISA法检测到2个高亲合力的特异性识别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克隆,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阳性克隆的培养上清和细菌冻融上清均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证实这两个克隆轻链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κ轻链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7%和98%,重链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Fd段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4%和93%。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Fab抗体库中筛选出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特异性阳性克隆,该克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克隆基因符合抗体可变区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Ⅱb/Ⅲa 噬菌体抗体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膜糖蛋白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明弘 宋玉国 +1 位作者 黄建文 熊英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7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7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CD41,GPIIb/IIIa).结果初治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0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0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是适用于临床诊断的新方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