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凝剂及放置时间对静脉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玉峰 樊卫 夏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3期2870-2871,2873,共3页
目的了解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及放置时间对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分别取静脉血经肝素、EDTA-K2抗凝,于即刻,0.5、1、2、3、4、5、6... 目的了解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及放置时间对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分别取静脉血经肝素、EDTA-K2抗凝,于即刻,0.5、1、2、3、4、5、6、12h在MET(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上以全血模式检测WBC、RBC、Hb、Hct和PLT。结果 WBC在3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在6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h内,以肝素抗凝的静脉血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在12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在即刻以肝素抗凝的静脉血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1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测定应使用EDTA-K2抗凝,并在1h内检测完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静脉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测定
下载PDF
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4期1150-1150,1152,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min、2h、6h采用SysmexK-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2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 目的探讨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min、2h、6h采用SysmexK-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2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放置6h后,中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测定应在2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测定
下载PDF
神经性休克患者进行血常规测定与采血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珣 李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性休克患者采血时间与血常规测定参数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自2010-10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临床诊疗过程中诊断神经性休克患者30例,分别在休克时、苏醒1h、苏醒2h、苏醒3h等四个不同时间段对患者采血抗... 目的探讨神经性休克患者采血时间与血常规测定参数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自2010-10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临床诊疗过程中诊断神经性休克患者30例,分别在休克时、苏醒1h、苏醒2h、苏醒3h等四个不同时间段对患者采血抗凝并进行血常规测定,分析这四个时间段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血细胞压积(HCT)等血常规参数与采血时间相关性。结果神经性休克患者休克时与苏醒1h、苏醒2h、苏醒3h血常规测定参数存在差异(均P<0.05),苏醒1h、苏醒2h、苏醒3h间相互比较在血常规测定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测定各项数据与采血时间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神经性休克患者采血时间与血常规测定数据不存在相关性,患者在苏醒后血常规参数之间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休克 血常规测定 采血时间
下载PDF
血常规测定中预稀释血液放置时间过短对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翠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血常规测定 预稀释 血液 放置时间过短 影响
下载PDF
静脉血抗凝样本颠倒混匀次数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499-500,共2页
目的对静脉血抗凝样本颠倒混匀次数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50例健康体检者按常规操作抽取静脉血2.0mL,注入加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试管中抗凝,分别颠倒混匀4次、6次、8次、10次,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 目的对静脉血抗凝样本颠倒混匀次数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50例健康体检者按常规操作抽取静脉血2.0mL,注入加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试管中抗凝,分别颠倒混匀4次、6次、8次、10次,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检测。结果静脉抗凝血样本颠倒混匀4次、6次对血常规检测各项参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颠倒混匀8次与颠倒混匀4次相比,中间细胞百分比PLT(P<0.01)、PDW(P<0.01)、(MXD)(P<0.05)三者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静脉血抗凝样本颠倒混匀次数对血常规测定,尤其是血小板的计数会产生较大影响,混匀次数少则血小板未完全聚集,混匀次数过多则血小板和红细胞会发生破坏,均会影响血常规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抗凝样本 颠倒混匀 次数 血常规测定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小燕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9期120-12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感染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检测,观察、分析并比较检测... 目的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感染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检测,观察、分析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中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8例,白细胞总数升高11例,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6例;观察组中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14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49例,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56例,统计学比较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在临床感染诊断中可以起到协同作用,两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准确地对临床上的早期炎症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测定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诊断作用比对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钱建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7期2542-254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诊断作用的各自优点与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感染患者50例,以及常规体检正常的检查人群50例,将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诊断作用的各自优点与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感染患者50例,以及常规体检正常的检查人群50例,将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查指标显示: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率、白细胞总数升高率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在临床对感染的诊断中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可有效准确的诊断出临床上的早期炎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测定 诊断作用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麻新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期239-239,共1页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健康人群中浓度很低,任何与侵入性细菌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有关的病理环境时患者血清中CRP浓度升高,检测CRP对临床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对正常人组、患者组同时检测CRP和血常...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健康人群中浓度很低,任何与侵入性细菌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有关的病理环境时患者血清中CRP浓度升高,检测CRP对临床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对正常人组、患者组同时检测CRP和血常规,观测到CRP优于血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测定 急性时相蛋白 同时检测 血常规检查 CRP 健康人群 细菌感染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测定值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晖 陈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7期424-425,共2页
为了解用不同针头抽取血常规标本及抽血后血液在针筒内的留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值的影响。对 6 4例病人一侧肘部静脉采用一次性 7号针头 (普通针头 )抽血后即时留取血标本 ;另一侧肘部静脉用一次性 7号头皮针穿刺采血后分别于即时、血液... 为了解用不同针头抽取血常规标本及抽血后血液在针筒内的留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值的影响。对 6 4例病人一侧肘部静脉采用一次性 7号针头 (普通针头 )抽血后即时留取血标本 ;另一侧肘部静脉用一次性 7号头皮针穿刺采血后分别于即时、血液在针筒内留置 1、3min后留取血标本 ,对血常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1两种针头穿刺后即时留取的血标本测定值比较 ,经头皮针采血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2经头皮针采血后血液在针筒内留置1、3min与即时留取血标本的测定值比较 ,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血常规测定 血常规 检验
下载PDF
急性感染期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海坤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4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感染期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河源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取的60例急性感染期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验者,而观察组为急性感染期患者,对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急性感染期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河源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取的60例急性感染期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验者,而观察组为急性感染期患者,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100%,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RP阳性率以及临床血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WBC)总数与中性颗粒细胞总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联合应用在临床感染诊断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测定 急性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2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同时采集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用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EDTA—K2抗凝置室温(18—22℃)分别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同时采集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用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EDTA—K2抗凝置室温(18—22℃)分别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2h内测定的血常规各项参数四项比较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置6h后血小板计数与即刻测定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测定应在2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测定 血细胞分析仪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临床分析探讨
12
作者 吕作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4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感染科感染患者分别开展C-反应蛋白测定以及血常规测定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感染科感染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一时间段选择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实验对照组;最终将两组检测对象的检... 目的探讨对感染科感染患者分别开展C-反应蛋白测定以及血常规测定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感染科感染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一时间段选择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实验对照组;最终将两组检测对象的检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对于观察组35例感染科感染患者完成检测后发现,表现出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的患者32例,表现出白细胞总数升高的患者11例,表现出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12例;对于对照组35例感染科感染患者完成检测后发现,表现出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的患者1例,表现出白细胞总数升高的患者1例,表现出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1例;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白细胞总数升高率、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率与中性粒细胞升高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感染科感染患者呈现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感染科感染患者开展血常规测定工作以及C-反应蛋白测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诊断过程中的协同效果,针对患者表现出的早期炎症可以充分明确,从而为感染科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测定 临床作用
下载PDF
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2期14-14,共1页
目的:研究在室温下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取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min、2h、8h采用WD-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2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 目的:研究在室温下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取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min、2h、8h采用WD-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2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与即刻测定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放置8h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中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以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的血常规测定最好在2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测定
原文传递
浅谈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测定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杨文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36-137,共2页
探究在临床检测工作中实施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测定的效果。方法:对2020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本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50例患者资料开展研究作为观察组,抽选同期50例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C 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测,... 探究在临床检测工作中实施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测定的效果。方法:对2020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本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50例患者资料开展研究作为观察组,抽选同期50例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C 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测,评估组间检测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中全身感染患者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比局部感染组患者高(P<0.05),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与局部感染组患者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方面对于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常规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了解患者的炎症感染程度,实践过程中应该将两种检测方式相结合,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测定 临床检测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15
作者 黄安太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1期131-131,共1页
目的:研究在室温下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方法:3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 min、2 h、8h 采用WD-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论:静脉血的血常规化验... 目的:研究在室温下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方法:3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 min、2 h、8h 采用WD-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论:静脉血的血常规化验最好在2 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测定
原文传递
输血前后患者淋巴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静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2期45-45,共1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后患者淋巴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20例手术中有输血的患者测定其输血前后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等指标。结果输血后第2天淋巴细胞明显低于输血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输血后第5天及第10天免疫学指标与输... 目的探讨输血前后患者淋巴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20例手术中有输血的患者测定其输血前后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等指标。结果输血后第2天淋巴细胞明显低于输血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输血后第5天及第10天免疫学指标与输血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输血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临床上要合理用血,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常规测定 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重度黄疸对白细胞测定的影响
17
作者 王崇 王礼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7期556-556,共1页
关键词 重度黄疸 白细胞测定 血常规测定 胆红素
下载PDF
一过性心肌损害10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南冰艳 盛亚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2-893,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损害 一过性 临床分析 2003年1月 上呼吸道感染 2004年 血常规测定 心肌酶谱 综合分析 心电图 原发病 治疗
下载PDF
佛山市12000名幼儿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柳益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目的了解禅城区独生子女的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方法:对禅城区40所幼儿园12000名儿童进行体检,血常规测定。结果:12000名儿童456名贫血,贫血率为3.8%,其中轻度贫血448名,占贫血人数的98.2%,中度贫血8人,占贫血人数的1.8%,未发现重度... 目的了解禅城区独生子女的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方法:对禅城区40所幼儿园12000名儿童进行体检,血常规测定。结果:12000名儿童456名贫血,贫血率为3.8%,其中轻度贫血448名,占贫血人数的98.2%,中度贫血8人,占贫血人数的1.8%,未发现重度贫血儿。结论:绝大部分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较易治疗。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情况 佛山市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常规测定 独生子女 贫血原因 轻度贫血 重度贫血 及时治疗 发展水平 身体健康 禅城区 儿童 幼儿园 贫血率 未发现 早发现 人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