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1
作者 肖遥 胡有志 +5 位作者 周健华 鲁晓斌 肖金凤 黄笑语 许方雷 华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组(模型+血府逐瘀合剂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苏木素-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组(模型+血府逐瘀合剂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苏木素-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LC3)Ⅱ。数彩图像显微分析系统测量冠状动脉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与管腔面积。动物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定量测试试剂盒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结果HE染色:健康组心肌细胞排列有序、结构清晰。模型组心肌细胞杂乱无章、形态模糊、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中药低、中、高组心肌组织形态有所改善,且以中药高组效果较为显著。Masson:健康组心肌组织排列规整;模型组心肌梗死区被大量胶原组织取代(蓝染区),心肌细胞排列混乱,结构模糊;各用药组心肌组织形态有所改善,且以中药高组效果较为显著。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LC3Ⅱ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冠状动脉壁厚度、管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显著升高,SDH、CCO显著降低(P<0.05)。在经过血府逐瘀合剂干预后,LC3Ⅱ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冠状动脉壁厚度、管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显著降低,DH、CCO显著升高(P<0.05),且以高剂量最为显著。结论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改善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并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合剂 自噬 冠心病 血管重塑 心肌细胞线粒体
下载PDF
基于TLR4、NF-κB蛋白表达探究血府逐瘀合剂对内皮损伤大鼠血管重构及血浆代谢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遥 周健华 胡有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探究血府逐瘀合剂对内皮损伤大鼠血管重构及血浆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健康清洁级大鼠,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探究血府逐瘀合剂对内皮损伤大鼠血管重构及血浆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健康清洁级大鼠,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合剂组、辛伐他丁组、TLR4抑制剂组和NF-κB抑制剂组,10只/组,除正常组外均建立血管内皮损伤大鼠模型,血府逐瘀合剂组采用血府逐瘀合剂水煎液进行3 mL/d灌胃,辛伐他丁组采用3 mL/d辛伐他丁进行腹腔注射,TLR4抑制剂组采用3 mg/kg腹腔注射TLR4抑制剂(TAK-242)溶液,NF-κB抑制剂组采用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PDTF)溶液3 mg/d,模型组与正常组每日采用蒸馏水3 mL灌胃处理,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owth factor,VEGF)水平,采用Image pro-Plus 8.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各组血管壁面积、管腔面积、血管总面积计算,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IL-6表达升高,VEGF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合剂组IL-1β、IL-6表达降低,VEGF表达升高(P<0.05);与血府逐瘀合剂组比较,辛伐他丁组IL-1β、IL-6表达升高,VEGF表达降低(P<0.05);血府逐瘀合剂组、TLR4抑制剂组、NF-κB抑制剂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血管壁内膜完整,无脱落现象,中膜、外膜及血管周围组织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血管外膜厚度明显增加,血管内膜增生严重且面积较大,血府逐瘀合剂组、TLR4抑制剂组、NF-κB抑制剂组内膜面积与外膜厚度明显减小,外膜增生程度降低,辛伐他丁组血管中膜厚度、面积均有轻度减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管壁面积、管腔面积、血管总面积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合剂组血管壁面积、管腔面积、血管总面积降低(P<0.05);与血府逐瘀合剂组比较,辛伐他丁组血管壁面积、管腔面积、血管总面积升高(P<0.05);血府逐瘀合剂组、TLR4抑制剂组、NF-κB抑制剂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管内TLR4、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合剂组血管内TLR4、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血府逐瘀合剂组比较,辛伐他丁组血管内TLR4、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5);血府逐瘀合剂组、TLR4抑制剂组、NF-κB抑制剂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管内MCP-1吸光度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合剂组血管内MCP-1吸光度表达降低(P<0.05);与血府逐瘀合剂组比较,辛伐他丁组血管内MCP-1吸光度表达升高(P<0.05);血府逐瘀合剂组、TLR4抑制剂组、NF-κB抑制剂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合剂对于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IL-6水平,提高VEGF因子水平,减轻内皮损伤大鼠的血管壁面积、管腔面积、血管总面积,降低血管内TLR4、NF-κB蛋白表达,降低大鼠血管内MCP-1吸光度等均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NF-ΚB 血府逐瘀合剂 内皮损伤 血管重构 血浆代谢
原文传递
HPLC测定血府逐瘀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平 刘志辉 +1 位作者 刘汉清 钱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HPLC 血府逐瘀合剂 芍药苷
下载PDF
血府逐瘀合剂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平 刘志辉 +1 位作者 刘汉清 钱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50-51,共2页
目的优选血府逐瘀合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主要指标,干浸膏含量为参考指标,采用正交设计L9(34)优选血府逐瘀合剂的提取工艺;通过浓缩方法和浓缩程度考察浓缩工艺;以转速和时间为主要因素考察离心工艺。结果血府逐瘀合剂的最... 目的优选血府逐瘀合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主要指标,干浸膏含量为参考指标,采用正交设计L9(34)优选血府逐瘀合剂的提取工艺;通过浓缩方法和浓缩程度考察浓缩工艺;以转速和时间为主要因素考察离心工艺。结果血府逐瘀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1h,每次煎煮1h,煎煮2次;采用减压浓缩至相当于每1mL含1g原药材;采用4000r/min持续7min以上均可得到澄清药液。结论此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合剂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下载PDF
血府逐瘀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肖遥 方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血管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2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血管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2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血府逐瘀合剂治疗,2组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流速(VE/VA)、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IVST、LVPWT、LVEDd、LVMI、IM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VE/VA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60/63)、79.37%(50/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合剂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减轻症状,并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逆转心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合剂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血管重塑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血府逐瘀合剂对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肖遥 方丽 胡有志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8期1310-1316,共7页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合剂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元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重组鼠PDGF-B...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合剂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元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重组鼠PDGF-BB体外刺激大鼠胸大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诱导增殖、迁移模型,分为6组:对照组、PDGF-BB组、低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高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PI3K激活剂+PDGF-BB组、PI3K激活剂+高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CCK-8法检测A7R5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7R5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7R5细胞迁移情况;免疫印迹检测A7R5细胞增殖、迁移相关蛋白及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GF-BB组A7R5细胞增殖率、迁移面积、S期比例,PCNA、cyclin D1、MMP9蛋白及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胞核β-catenin/总β-catenin蛋白比值显著增加,G0/G1期比例、E-cadherin蛋白显著减少(P<0.05);与PDGF-BB组比较,低、高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A7R5细胞增殖率、迁移面积、S期比例,PCNA、cyclin D1、MMP9蛋白及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胞核β-catenin/总β-catenin蛋白比值显著减少,G0/G1期比例、E-cadherin蛋白显著增加,且高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优于低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P<0.05);与高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比较,PI3K激活剂+高剂量血府逐瘀合剂+PDGF-BB组A7R5细胞增殖率、迁移面积、S期比例,PCNA、cyclin D1、MMP9蛋白,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胞核β-catenin/总β-catenin蛋白比值显著增加,G0/G1期比例、E-cadherin蛋白显著减少(P<0.05)。结论:血府逐瘀合剂可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合剂 大鼠胸大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元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