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素A2、AP-2α、ET-1及β-catenin在子痫前期的意义和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侯敬 李斯宁 +4 位作者 梁爽 张玉芳 张秀荣 张义 郭艳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2828-283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栓素A2(TXA2)、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2α)、内皮素-1(ET-1)和β-连环素(β-catenin)在子痫前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晚发重度子... 目的研究血栓素A2(TXA2)、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2α)、内皮素-1(ET-1)和β-连环素(β-catenin)在子痫前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各20例,另选取健康孕妇3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血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XA2、AP-2α、ET-1和β-catenin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清中TXA2、AP-2α、ET-1和β-catenin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TXA2、AP-2α、ET-1和β-catenin血清内水平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TXA2、AP-2α、ET-1和β-catenin血液内水平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TXA2和β-catenin血清内水平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AP-2α和ET-1血清内水平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内TXA2、AP-2α、ET-1和β-catenin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体内TXA2、AP-2α、ET-1和β-catenin呈异常过表达状态,且TXA2、AP-2α、ET-1和β-catenin与早发型子痫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血栓素a2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内皮素-1 Β-连环素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栓素A2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晰 王思琪 李运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中脑卒中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1].据美国心脏协会报道,在美国,每19个死亡案例中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患脑卒中[2].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高达87%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中脑卒中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1].据美国心脏协会报道,在美国,每19个死亡案例中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患脑卒中[2].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高达87%的患者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 THROMBOXANE a2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血栓素A2前列环素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学云 杨焕云 +4 位作者 杨巧芝 梁珺 朱艳萍 董胜英 孙文英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水平及其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HSPN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0例健康儿童血浆血栓素TXA2和PGI2水平并观...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水平及其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HSPN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0例健康儿童血浆血栓素TXA2和PGI2水平并观察TXA2/PGI2比值的变化。结果HSPN患儿急性期TX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GI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XA2/PGI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TXA2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GI2水平回升,且高于正常,TXA2/PGI2比值降至正常。结论HSPN患儿急性期存在TXA2/PGI2平衡失调,TXA2/PGI2比值明显升高,它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肾小球损伤的发生、发展。恢复期TXA/PGI比值降至正常。两者的单个变化并不重要,其比值相对平衡对HSPN患儿的康复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儿童
下载PDF
冠心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栓素A2与前列环素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直 石洪 +3 位作者 赵利 翁锦龙 陈丰 郑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8-109,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水平及其比值(TXB2/6-Keto-PGF1α,T/K),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TXA2与PGI2比值的影响。【方法】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 【目的】通过测定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水平及其比值(TXB2/6-Keto-PGF1α,T/K),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TXA2与PGI2比值的影响。【方法】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冠心宁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分别测定TXB2,6-Keto-PGF1α水平,计算TXB2/6-Keto-PGF1α(T/K)比值。【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后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5),冠心宁组治疗后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TXB2、T/K比值明显下降(P<0.01),冠心宁组治疗后6-Keto-PGF1α升高水平,TXB2、T/K比值下降水平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患者血浆TXB2、T/K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而6-Keto-PGF1α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P<0.01)。【结论】①UAP患者血浆TXB2、T/K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而6-Keto-PGF1α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②冠心宁注射液可减少TXA2的生成,促进PGI2分泌,纠正TXA2/PGI2比值失衡;冠心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可能与调节TXA2/PGI2的平衡有关。冠心宁在UAP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 心绞痛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TXa2/PGI2
下载PDF
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在机械通气致兔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丽莎 李江 +7 位作者 杨泳 刘娜 郭欣 邹曦 马文婕 刘星玲 朱晓燕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在机械通气(MV)致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溶剂治疗组(V组);反苯环丙胺(PGI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T组);达唑氧苯(TXA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D组);溶剂治疗+MV组...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在机械通气(MV)致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溶剂治疗组(V组);反苯环丙胺(PGI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T组);达唑氧苯(TXA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D组);溶剂治疗+MV组(VM组);反苯环丙胺治疗+MV组(TM组)和达唑氧苯治疗+MV组(DM组)。运用ELISA检测实验动物肺组织TXA2和PGI2含量,并测定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含量;以肺湿/干重(W/D)比值、肺通透性指数(PPI)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作为反映肺通透性的指标,并通过肺组织学评分对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单纯药物或溶剂治疗不影响非MV实验动物各检测指标。VM组实验动物肺组织PGI2和TXA2含量明显增加(P<0.05),PGI2/TXA2比值显著上调(P<0.05),伴有BALF和肺组织内TNF-α的大量生成(P<0.05)和明显的肺通透性(肺W/D比值、PPI和MLCK表达水平)增加及肺损伤(P<0.05);运用反苯环丙胺显著抑制MV实验动物肺组织PGI2生成(P<0.05)可下调PGI2/TXA2比值(P<0.05),进一步增加实验动物BALF和肺组织内TNF-α的生成(P<0.05),并加重肺的高通透性和肺损伤(P<0.05);用达唑氧苯显著抑制MV实验动物肺内TXA2生成(P<0.05)会进一步上调PGI2/TXA2比值(P<0.05),降低BALF和肺组织内TNF-α含量(P<0.05),减轻肺高通透性和肺损伤的严重程度(P<0.05)。结论PGI2具有抗MV致肺通透性增加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TNF-α/MLCK信号通路有关;TXA2可通过上调TNF-α/MLCK信号通路引起MV实验动物肺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通透性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肿瘤坏死因子-Α 反苯环丙胺 达唑氧苯
下载PDF
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傅毅 孙家兰 +3 位作者 赵静 徐鸣明 倪培华 陈生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59例脑梗死患者和40名对照者的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并且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脑梗死组...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59例脑梗死患者和40名对照者的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并且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浓度和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rs768963基因突变型(CT型+CC型)与野生型(TT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明显升高;脑梗死组rs76896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均明显升高。并且全部研究对象的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突变型的血小板聚集率比野生型明显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血栓素A2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侯敬 李斯宁 +4 位作者 张玉芳 梁爽 张秀荣 张义 朱艳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850-85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素A2(TXA2)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组,同期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 目的:研究血栓素A2(TXA2)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组,同期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TXA2的表达,采用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 3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PI3K、AKT的基因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TXA2、PI3K、AKT含量明显升高,Caspase 3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胎盘组织内TXA2、PI3K和AKT的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胎盘组织内TXA2蛋白平均光密度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体内TXA2呈异常过表达状态,且PI3K/AKT信号通路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血栓素a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平衡的影响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莺 武勇 赵志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高血压或非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后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高血压或非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后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24h各时间点,测定患者的血浆6-K-PGF1α和TXB2水平、6-K-PGF1α与TXB2(P/T)比值、血小板聚集率。结果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术前的6-K-PGF1α和TXB2水平均显著高于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同时间(P值均<0.01),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术前的6-K-PGF1α和TXB2水平均显著高于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同时间(P值均<0.01)。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术后2h的6-K-PGF1α和TXB2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P值均<0.01),术后24h的6-K-PGF1α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术前(P<0.05);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术后2h的TXB2水平,术后24h的6-K-PGF1α和TXB2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P值分别<0.01、0.05)。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术后24h的6-K-PGF1α和TXB2水平均显著低于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同时间(P值均<0.01)。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术前P/T比值显著低于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同时间(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同时间(P<0.01);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术前P/T比值显著低于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同时间(P<0.01)。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术后2h的P/T比值显著高于同组术前(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P<0.01);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术后24h的P/T比值显著高于同组术前(P<0.05),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P<0.01)。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组术后24h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静吸复合麻醉高血压组同时间(P<0.05)。结论对于行神经外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能更好地维持患者术后PGI2与TXA2平衡,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神经外科 高血压 血栓素a2/前列环素
下载PDF
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剂治疗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莉 丁毅鹏 +2 位作者 王小智 黄明龙 符丽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TXA2,又称血栓素 A2)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Wister 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7只,单纯低氧组7只,奥扎格雷钠治疗组7只。采用间断性低氧法复制大鼠低氧性肺动...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TXA2,又称血栓素 A2)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Wister 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7只,单纯低氧组7只,奥扎格雷钠治疗组7只。采用间断性低氧法复制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观察奥扎格雷钠对低氧21天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血浆TXA2代谢产物血栓素 B2(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浓度及其 TXB2/6-K-PGF等的影响。结果:单纯低氧组大鼠 MPAP、右心室湿重、右心室湿重/(左心室+室间隔)湿重、血浆 TXB2含量和 TXB2/6-K-PGF均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奥扎格雷钠治疗组较单纯低氧组明显降低(P<0.05~0.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血浆6-K-PGF 和体动脉平均压无显著差异。结论:奥扎格雷钠可明显降低低氧大鼠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室肥厚程度,降低低氧大鼠血浆 TXA2代谢产物 TXB2水平和改善反应 TXA2/PGL2水平的 TXB2/6-K-P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血栓素a2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川芎嗪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A2/前列环素失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辉乐 毛朝鸣 +3 位作者 王万铁 金可可 邱晓晓 方周溪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l2)的变化,探讨JII芎嗪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川... 目的 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l2)的变化,探讨JII芎嗪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川芎嗪组),同时予再灌注组和川芎嗪组复制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并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5 h时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TXA2和PGl2降解后的代谢产物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计算其比值;实验结束时检测肾组织TXB2和6-keto-PGF1α含量与比值,并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 再灌注组缺血后各时点的血浆TXB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川芎嗪组缺血后各时点的血浆TXB2含量均较再灌注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川芎嗪组血浆和肾组织TXB2/6-keto-PGF1α水平均较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均P〈0.01);再灌注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及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均严重受损,而川芎嗪组虽大部分肾组织上述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性改变,但均较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释放TXA2,调控TXA2/PGl2的平衡,遏制无复流现象,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姜丹 宫丽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栓素A2(TXA_2)、前列环素2(PGI_2),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辽...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栓素A2(TXA_2)、前列环素2(PGI_2),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稳斑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疗程均为35 d,疗程前后对2组临床疗效,血清TXA_2、PGI_2、TNF-α、MCP-1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血清TXA_2、PGI_2、TNF-α、MC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降低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斑汤 体外反搏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2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中药 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血栓素A2、前列环素对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尚为民 施云 +1 位作者 莫诚航 陆芸芸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0期1595-1597,共3页
关键词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作用
下载PDF
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婴儿肺通透性指数及血浆血栓素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保英 沈定荣 +5 位作者 彭乐 王元祥 潘晓兰 张青 提运幸 马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婴儿肺通透性指数及血清血栓素A2浓度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其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年龄≤12个月,体质量≤10 kg)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 目的探讨经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婴儿肺通透性指数及血清血栓素A2浓度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其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年龄≤12个月,体质量≤10 kg)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升主动脉组,n=30例)和对照组(中心静脉组,n=30例),比较两组体外循环前及注射鱼精蛋白后6 h肺通透性指数的变化、体外循环前及注射鱼精蛋白后1 h血清血栓素A2浓度。结果实验组注射鱼精蛋白6 h后肺通透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0.021±0.008 vs.0.039±0.006,P<0.05);实验组注射鱼精蛋白1 h后血清血栓素A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3±2.5)ng/L vs.(64.2±2.1)ng/L,P<0.05]。结论经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能够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肺组织损伤,是一种良好的肺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蛋白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通透性指数 血栓素a2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栓素A2、血浆内皮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王海峰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栓素A2(TXA2)、血浆内皮素(ET)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LC患者90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单一组和复合组,每组45例,前者采用单一...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栓素A2(TXA2)、血浆内皮素(ET)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LC患者90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单一组和复合组,每组45例,前者采用单一全身麻醉,后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TXA2、ET及免疫功能等。结果复合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诸如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较单一组患者更为稳定,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一组和复合组患者T_1时TXA_2及ET均较T0时降低,随后T_2~T_4时两组TXA2及ET逐渐升高,且单一组TXA2各时间点升高幅度及T_4时ET升高幅度均明显多于复合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5时单一组CD3^+、CD4^+、CD8^+水平均较T_0时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复合组CD4^+无明显变化(P>0.05),且T_7时单一组患者CD3^+、CD4^+水平明显低于复合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_5和T_7时复合组患者CD4^+/CD8^+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比较,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助于降低行LC患者的应激反应,诸如对患者的循环、呼吸、血浆TXA2、ET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减少了手术风险因素的发生,加快了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免疫功能 血栓素a2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血栓素A2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匡 钟鸣 +2 位作者 谭显西 刘伟 杨运俊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栓素A2(TXA2)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奥扎格雷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TXA2(迅速代谢为了TXB2)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TXA2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单纯SAH组和单纯SAH+奥... 目的观察血栓素A2(TXA2)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奥扎格雷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TXA2(迅速代谢为了TXB2)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TXA2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单纯SAH组和单纯SAH+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奥扎格雷钠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奥扎格雷钠组在第1次注血后即开始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每天给药1次,持续14d。全程观察实验动物的饮食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及头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别动态观察各组处理后第1、4、7、11、14天的TXB2水平及兔基底动脉直径。结果两组家兔注血后第4天开始血浆TXB2水平即明显升高(P<0.05),但奥扎格雷钠组明显低于单纯SAH组(P<0.05);两组家兔基底动脉直径的变化较为相似,在注血后即逐渐变小,第11天时才开始缓解,但至第14天时仍未能完全缓解,两组间各时点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评分显示注血后第4、7、11天奥扎格雷钠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单纯SAH组(P<0.05)。结论TXA2水平的增加并非导致自发性SAH后DCVS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血栓素a2 奥扎格雷钠
下载PDF
中草药影响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忻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49-652,共4页
关键词 中草药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下载PDF
血栓素A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闻绍云 王云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栓素A2受体(TXA2R)基因C795T、T924C、G1686A、rs2271875、rs768963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168例脑梗死服用阿司匹林的住院患者。采用光学法测...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栓素A2受体(TXA2R)基因C795T、T924C、G1686A、rs2271875、rs768963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168例脑梗死服用阿司匹林的住院患者。采用光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采用酶比色法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已糖激酶法测定血糖;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反应(PCR—LDR)检测TXA,R基因C795T、T924C、G1686A的3个外显子位点和rs2271875、rs768963的2个启动子位点的基因型。根据阿司匹林敏感程度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139例)和阿司匹林抵抗组(AR组,39例)。比较两组年龄、吸烟率,血清TC、TC、HDL—C、LDL—C、血糖浓度、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以及两组TXA,RC795T、T924C、G1686A、rs2271875、rs768963基因型的分布差异。结果AR组吸烟、高血糖发生率较AS组高[吸烟:89.7%(35/39)比69.8%(90/129),高血糖(mmol/L):8.086±2.785比5.631±1.662,P〈0.05和P〈0.01]。两组年龄、血清TG、TC、HDL—C、LDL—C及血压、性别、颈动脉斑块患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XA2R基因多态性与AR无相关性。结论吸烟、高血糖的患者AR发生率高;TXA,R基因多态性与AR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a2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阿司匹林抵抗
下载PDF
P-选择素与血栓素A2在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飞星 李方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53-54,共2页
血栓形成是机体的一种异常凝固过程,是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的激活使血液在流动状态下发生凝集。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不全和(或)血小板活化引起的。大量的证据表明:高脂血症、高... 血栓形成是机体的一种异常凝固过程,是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的激活使血液在流动状态下发生凝集。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不全和(或)血小板活化引起的。大量的证据表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炎症因子等均可影响血管损伤的炎症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反应,启动凝血的级联反应而加速血栓形成[1],其中P-选择素与血栓素A2(TXA2)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血栓素a2 冠状动脉 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