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凉血活血复方对小鼠上皮细胞增殖、表皮细胞分化、血浆内皮素1及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侯素春 刘晓明 +1 位作者 林熙然 季晓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索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及考察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小鼠实验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凉血活血复方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 目的探索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及考察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小鼠实验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凉血活血复方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凉血活血复方对表皮增殖、分化及血浆ET-1和血清sE-selectin均有明显调节作用。低剂量组仅对表皮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凉血活血复方可能通过阻断多个发病环节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凉血活血复方 小鼠 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表皮细胞 细胞分化 血浆内皮素1 血清可溶性E-选择 银屑病
下载PDF
银屑宁胶囊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及对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关杨 冀润利 李治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银屑宁胶囊 小鼠 角质形成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血浆内皮素1 血液流变学 银屑病
下载PDF
慢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气与血液黏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兰 周义乾 +5 位作者 张素荣 袁晓梅 郭悦鹏 于维霞 齐咏 张志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100-110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检测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三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为4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检测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三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为40例)的血浆ET-1和NO,以及全血黏度(bη)、红细胞压积(Hct)及集聚指数(AI),另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气,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浆ET-1增高,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且由肺气肿发展到肺心病时,ET-1逐渐增高,血氧分压(PaO2)逐渐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逐渐增高;从慢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时,全血黏度、Hct、AI逐渐增高,NO逐渐降低。结论慢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时,血浆ET-1、PaCO2逐渐增高,NO、pH、PaO2逐渐降低,血液红细胞增多、全血黏度和AI增高的情况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肺心病 血浆内皮素1 一氧化氮 血气分析 血液黏度
下载PDF
消渴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马丽 车树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观察消渴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液流变学、尿自蛋白排泄率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7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及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绀加消渴肾方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消渴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液流变学、尿自蛋白排泄率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7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及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绀加消渴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治疗,疗程4—5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尿白蛋白排泄牢(UAER)及ET-1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尿向蛋白排泄率及ET-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肾方能改善D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降低ET-1、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对延缓和防止DN进一步发展至终末期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肾方 糖尿病肾病 血液流变学 尿白蛋白 血浆内皮素1(ET-1)
下载PDF
仙方消银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海杰 欧阳恒 +2 位作者 杨志波 史新明 罗文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 研究仙方消银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 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 ,为该方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 5 0例银屑病患者ET - 1和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 : 仙方消银片能拮抗血浆中... 目的 : 研究仙方消银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 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 ,为该方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 5 0例银屑病患者ET - 1和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 : 仙方消银片能拮抗血浆中过高的内皮素水平 (P <0 .0 1) ,可以明显提高血浆中过低的CGRP的浓度 (P <0 .0 5 )。结论 : 仙方消银片有助于抑制细胞增殖和新血管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片 患者 血浆内皮素1 CGRP 降钙基因相关肽 寻常型银屑病 ET-1 新血管形成 肽含量 内皮水平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晓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27-28,共2页
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进行探究和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与对照组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均进行血浆内皮素1、脑钠素检测... 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进行探究和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与对照组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均进行血浆内皮素1、脑钠素检测,并观察其与心功能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素1、脑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同心功能等级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素1、脑钠素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1、脑钠素检测,能有效反映患者的心功能,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浆内皮素1 脑钠 心功能
下载PDF
甲磺酸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7
作者 莫子韶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9期274-275,共2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8周后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应用甲磺酸氨氯地平每次5mg,每日2次,观察给药...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8周后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应用甲磺酸氨氯地平每次5mg,每日2次,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8周、12周的血浆ET-1及UAER。结果治疗前DN2组ET-1、UAER较DN1组显著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及12周后两组ET-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及12周后两组UAER虽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ET-1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与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相关性,氨氯地平有明显的内皮保护作用,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糖尿病肾病 血浆内皮素1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价值
8
作者 路丽娟 陈晓丹 周雪菲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ET-1水平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评估其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抽取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ET-1水平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评估其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抽取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三七总皂苷治疗。采集两组静脉血样本,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血浆ET-1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血浆ET-1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强度减轻(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浆ET-1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表明其对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性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提示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风险的潜力,具备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冠心病心绞痛 血浆内皮-1 血小板功能 影响价值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浆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小RNA-155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梁鸿雁 冯小智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浆微小RNA(miR)-155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浆微小RNA(miR)-155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PCI,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和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浆ET-1、VEGF及miR-55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ET-1及VEGF表达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观察组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15.624、6.12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iR-155均呈现上升趋势,观察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70,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4例7.84%,对照组12例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血浆ET-1、VEGF有显著降低作用且能有效提高患者miR-155含量水平,同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浆内皮-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小RNA-155
下载PDF
六种中药方剂灌胃对小鼠上皮细胞增殖和表皮细胞分化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侯素春 刘晓明 +1 位作者 季晓鹏 林熙然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方剂 灌胃法 上皮细胞增殖 表皮细胞分化 血浆内皮素1 银屑病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对血浆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希全 李守先 +2 位作者 张供 于建民 王功朝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149-1150,共2页
关键词 改良超滤 血浆内皮素1 凝血功能 体外循环 CPB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体内 水分 炎性介质 限制
原文传递
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艳 阎磊 +2 位作者 曹慧霞 朱清 邵凤民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2-312,共1页
内皮素1(ET-1)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相关。我们观察氨氯地平对DN患者血浆ET-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降压外的肾保护作用机制.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 血浆内皮素1 ET-1水平 氨氯地平 保护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改良超滤对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浆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曹广庆 吴树明 +3 位作者 张希全 张供 杨长勇 周敏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8-298,共1页
体外循环(CPB)改良超滤比传统超滤方法有更广泛的优越性,我们将CPB改良超滤技术应用于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观察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改良超滤技术 血浆内皮素1 心脏瓣膜病 肾功能 病患 TNF-Α
原文传递
特应性和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秀华 刘丽 +3 位作者 乔红梅 李亚男 卢清华 成焕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 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喘组28例,30例正常健康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浆ET-1和IgE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的含量。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及缓解期哮喘患儿的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发作期患儿ET-1和IgE均高于缓解期患儿,IL-10低于缓解期患儿(P<0.01)。特应性组发作期患儿IL-10水平较非特应性组降低(P<0.05),特应性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ET-1、IgE水平较非特应性组均增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IL-10的含量与ET-1及IgE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592,r=-0.894,P<0.05),ET-1与IgE呈明显正相关(r=0.623,P<0.05)。结论:血清IL-10和ET-1可能参与了小儿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特应性哮喘患者较非特应性哮喘患者血清IL-10、ET-1和IgE水平改变程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介细胞-10 血浆内皮-1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针刺颈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袁恺 李万瑶 +1 位作者 熊俊 王建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颈穴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颈穴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共6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N... 目的探讨颈穴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颈穴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共6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NO、ET-1的变化情况。血清一氧化氮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①24小时动态血压方面,经过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平均值(SBP)和舒张压平均值(DBP)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血压收缩压平均值(S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平均值(D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实验室资料显示,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值均显著升高,血浆内皮素(ET-1)值显著降低,二者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内皮素-1(E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传统针刺,并能显著升高血清NO值,降低血浆内皮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穴 针刺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NO 血浆内皮-1
下载PDF
大剂量顺铂所致大鼠急性肾损害过程中血浆内皮素-1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传刚 舒晓宏 +3 位作者 姜妙娜 刘文 杨华 李墨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1)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SD大鼠24只,依体重随机分为DDP用药后3、6、48 h组和NS对照组,每组6只。10 mg/kgDDP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 [目的]研究大剂量顺铂(cisplatin,DDP)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1)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SD大鼠24只,依体重随机分为DDP用药后3、6、48 h组和NS对照组,每组6只。10 mg/kgDDP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随后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大鼠的体重、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血浆ET-1含量、肾系数等变化。[结果]大剂量DDP用药后6 h大鼠体重明显降低;用药后48 h大鼠血浆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肾功能衰竭;用药后72 h 66%的大鼠死亡。大剂量DDP用药后6 h,大鼠肾系数为11.3±1.2,与对照组9.0±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剂量DDP用药后3 h大鼠血浆ET-1升至(213.68±28.3)ng/mL,与对照组(157.45±27.7)ng/mL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DDP用药72 h后存活大鼠血浆ET-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DDP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血浆ET-1浓度的变化有关,但大鼠肾功能的变化与血浆ET-1的变化不一致,提示ET-1可能在DDP所致肾毒性损伤早期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顺铂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浆内皮-1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和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宁世金 梁耀武 陈彩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60例。对照组予降脂、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注射...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60例。对照组予降脂、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测定血浆ET-1浓度,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分别为36.67%及58.33%。2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ET-1浓度、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ET-1浓度及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与基础治疗相比,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更显著地降低其血浆ET-1浓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患者血浆ET-1的浓度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尤瑞克林 血浆内皮-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儿童紫癜性肾炎84例临床分析与血浆内皮素-1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慧琼 谭建新 王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特点及血浆内皮素一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8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N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同位素放免法对84例HSPN患儿及16例正常... 目的 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特点及血浆内皮素一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8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N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同位素放免法对84例HSPN患儿及16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浆内皮素一1(ET-1)浓度检测。结果 ①发病年龄在5~10岁者占90.6%,9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病期,发病率占80.32%;感染仍是主要诱因(40.57%);胃肠症状首发时33.33%发生误诊。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表现最常见(47.63%)。病理分型以Ⅱ级最多见(37.84%),Ⅲ级以上占56.40%。2、HSPN患儿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血浆ET-1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呈正相关(r=0.584,0.523,P〈0.05)。结论 HSPN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HSPN患儿血浆ET-1水平升高与肾功能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流行病学 血浆内皮-1 儿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血浆内皮素-1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安文 涂海燕 +1 位作者 谭立名 蔡婧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前、中、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水平和肺剂量体积因素V20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4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总照射剂量62~66Gy,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计划控制V20≤30%,脊髓剂量...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前、中、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水平和肺剂量体积因素V20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4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总照射剂量62~66Gy,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计划控制V20≤30%,脊髓剂量≤45Gy。ELISA方法对每位患者放疗前、放疗40Gy及放疗后血浆ET-1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全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27.1%(13/48)。放疗40Gy时,ET-1升高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41.7%,高于ET-1水平正常者12.5%(P=0.023);放疗结束时ET-1水平升高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44%,显著高于ET-1水平正常者的8.7%(P=0.006);V20≥25%,放疗结束时ET-1升高,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69.2%,明显高于其他组别;而V20<25%,放疗结束时ET-1正常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其他组别。结论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与放射性肺损伤密切相关。V20≥25%同时放疗结束时血浆ET-1升高者,属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危人群,可作为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血浆内皮-1 V20 肺癌
下载PDF
慢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和平 姜文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7,共2页
检测104例慢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其中慢支34例,肺气肿3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35例)、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随病情加重(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血浆ET-1逐渐增高(P<0.05),N... 检测104例慢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其中慢支34例,肺气肿3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35例)、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随病情加重(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血浆ET-1逐渐增高(P<0.05),NO逐渐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低切、压积、聚集指数逐渐增高,而血浆黏度、血沉和纤维蛋白原逐渐降低(P<0.05)。认为检测以上指标,可为肺部病情观察、预后评估,以及探讨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肺心病 血浆内皮-1 一氧化氮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