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滤过血浆单采清除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刁玉洁 朱帮强 +4 位作者 闻慧琴 王海婧 胡艳 程越 卞茂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单采(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在清除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11例肾移植术前PRA阳性患者行DFPP治疗后...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单采(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在清除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11例肾移植术前PRA阳性患者行DFPP治疗后PRA变化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和止凝血等参数。结果11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经DFPP治疗后PRA明显下降,由阳性转为阴性或者弱阳性,除1例患者因一般情况较差,放弃肾移植手术,其余患者顺利进行肾移植手术。患者共进行了62次DFPP治疗。分析显示,患者在行DFPP治疗前后相比,RBC、HB、PLT、ALB、TBIL、PT、APTT、K、Na、Cl、HCO_(3)^(–),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DFPP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肾移植术前高PRA指标和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且治疗过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双重滤过血浆单采 群体反应性抗体
下载PDF
血浆单采仪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以泽 姚玉峰 林志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9,共5页
针对血液成分采集、分离、回输的自动化医用仪器设备方面的国内外现状 ,利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技术、控制理论 ,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浆单采仪。经临床实验表明 ,整机性能优良 。
关键词 血浆单采 血液成分 分离 回输 自动化
下载PDF
血浆单采机快速洗涤红细胞方法的探讨
3
作者 徐树良 孙启俊 +1 位作者 王春宁 杜义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 洗涤 白细胞/过滤 血浆单采
下载PDF
产前预测结合血浆单采术防治新生儿溶血病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清改 韩海心 +2 位作者 胡松 李颖 王鑫鑫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血浆单采 新生儿溶血病 免疫性抗体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定期血浆单采对供者体液和细胞免疫、红细胞和铁代谢及心血管危险标志物的影响
5
作者 李喆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第4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定期血浆单采 供者体液 细胞免疫 红细胞 铁代谢 心血管 危险标志物
下载PDF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马匹免疫血浆单采术创意由来
6
作者 乔之宏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第1期48-49,共2页
本人有从事冻干健康人血浆研制、马匹饲养、马匹免疫采血和负责原料血浆单采站业务的切身经历,发现血浆单采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自然联想到人血浆单采术也可以移植到马匹免疫血浆的采集,于是马匹免疫血浆单采术的创意就产生了。在兰... 本人有从事冻干健康人血浆研制、马匹饲养、马匹免疫采血和负责原料血浆单采站业务的切身经历,发现血浆单采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自然联想到人血浆单采术也可以移植到马匹免疫血浆的采集,于是马匹免疫血浆单采术的创意就产生了。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职工代表大会的发言时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免疫室同仁的响应并付诸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匹免疫 血浆单采
下载PDF
室内温度对AUTO—C血浆单采机上几个探测点灵敏度的影响
7
作者 梁世艳 石玉惠 +1 位作者 刘宝庆 唐朝珲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AUTO-C血浆单采 探测点灵敏度 室内温度
下载PDF
自动间歇流式血浆单采术献血者体外血量与预防循环反应的关系
8
作者 KargerR 叶兵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6期571-571,共1页
背景 间歇流式血浆单采的体外血量较多,这会伴随有循环反应的危险。单采指南要求体外血量不能超过总血量的15%,但没有资料表明这种规定的合理性。设计及方法 按体重或体表面积根据不同的公式计算1,204名献血者的总血量。
关键词 自动间歇流式血浆单采 献血 体外血量 预防 循环反应
下载PDF
血浆单采者抗——HCV阳性率增高的分析
9
作者 关锋 关慧 《长春医药》 1997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血浆单采 ELISA法
下载PDF
介绍血浆单采术
10
作者 陈孔陶 鄒昭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213-213,共1页
血浆单采术就是从人体内抽出全血,将其中的血浆成份与其它血细胞等有形成份分开,当即将后者输还给本人的技术,此项技术80年代初国内逐步应用,我省起步较晚,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和实践。材料和方法材料有自制单采器(由2个含ACD-B... 血浆单采术就是从人体内抽出全血,将其中的血浆成份与其它血细胞等有形成份分开,当即将后者输还给本人的技术,此项技术80年代初国内逐步应用,我省起步较晚,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和实践。材料和方法材料有自制单采器(由2个含ACD-B保养液血袋,2付双联采用器,1付输血器,1瓶500ml生理盐水。如附图所示装配),低温离心机、高频热合机、血管钳5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单采 血浆
下载PDF
国产血浆单采机在采集原料血浆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夏凉 陈世奇 +3 位作者 冉茂香 皮竞 胡成义 王永维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47-348,共2页
对佳颖 ZXDC智能血浆单采机的运用结果表明 ,血浆游离 Hb平均值为 17.41mg/ l,97.3%的血浆在正常值范围内 ,远低于 Auto-c血浆单采机血浆的游离 Hb平均值 49.41mg/ l;献浆员反应少 ,占 0 .44% ,抗凝剂使用量低 ,全程采集平均使用 91.6 8... 对佳颖 ZXDC智能血浆单采机的运用结果表明 ,血浆游离 Hb平均值为 17.41mg/ l,97.3%的血浆在正常值范围内 ,远低于 Auto-c血浆单采机血浆的游离 Hb平均值 49.41mg/ l;献浆员反应少 ,占 0 .44% ,抗凝剂使用量低 ,全程采集平均使用 91.6 8ml;采浆时间快 ,平均为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血浆单采 原料血浆 集运用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治疗性血浆单采术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亚组分的长期改善
12
作者 罗月会 张姣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232-236,共5页
观察治疗性血浆单采术(TPE)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亚组分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TPE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3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3.30±9.73岁,平均BMI 22.093~27.993kg/m2。治疗前进行... 观察治疗性血浆单采术(TPE)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亚组分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TPE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3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3.30±9.73岁,平均BMI 22.093~27.993kg/m2。治疗前进行静脉血标本采集和测定,治疗后0天、6月和12月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液,检测上述指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0天、6月和12月时的变化。结果:共进行TPE治疗49次,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TPE治疗后0天Plt出现下降趋势(229.87±59.45 vs 207±60.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E治疗后6月,FD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2.16±0.94 vs 2.66±0.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治疗后0天,脂质颗粒的下降幅度TG约37%、TC约49%、LDL-C约58%、sLDL-C约39%、脂蛋白(a)约45%,HDL-C约26%;载脂蛋白apoB下降约51%,apoA-I下降约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和12月时,各类脂质颗粒水平逐渐回升,但回升速度不均,其中LDL-C回升最慢,12月时仍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4.77±0.96 vs 3.2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和apoA-I回升较快,6月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2月时接近治疗前水平。结论:TPE可以选择性去除患者血浆中某些致病性血脂成分,在较长时间内有效的平衡血脂关键组份LDL和HDL的关系,从而起到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血浆单采 高脂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治疗性血浆单采术对高脂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13
作者 罗月会 张姣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75-080,共6页
观察治疗性血浆单采术(TPE)对血脂异常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行TPE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2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45±7.45岁,平均BMI 25.48±2.54kg/m2。所有患者... 观察治疗性血浆单采术(TPE)对血脂异常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行TPE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2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45±7.45岁,平均BMI 25.48±2.54kg/m2。所有患者于第0天和第24周行2次TPE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0天、24周和48周采集静脉血测定全血细胞分析、凝血六项、血脂七项、hs-CRP等,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48周完成臂踝PWV、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测定。结果 两次TPE治疗有效改善血脂紊乱,使CVD关键危险因素LDL/sLDL/apoB水平下降约40-60%,使CVD保护性脂质颗粒HDL/apoA-I水平下降约23-2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使hs-CRP水平逐渐下降,4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臂踝PWV逐渐下降,24周和4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 24周时表现为下降趋势,4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24周时表现为缩小趋势,4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通过选择性去除血浆中血脂成分、改善LDL和HDL之间的平衡关系和纤溶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水平等机制,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血浆单采 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PDCA护理降低单采血浆站采浆中献血浆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浆报废率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黄庆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研究分析单采血浆站采血浆中应用PDCA护理对献血浆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浆报废率等护理干预作用。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站献血者5000例,2022.01-10月献血浆者2375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2022.11-2023.08月献血... 研究分析单采血浆站采血浆中应用PDCA护理对献血浆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浆报废率等护理干预作用。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站献血者5000例,2022.01-10月献血浆者2375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2022.11-2023.08月献血浆者2625例,为观察组,使用PDCA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由护理措施干预,献血浆者实施血浆采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浆者(P<0.05),血浆报废率统计数据,组别中以观察组血浆报废率在护理措施干预后得到较为有效控制(P<0.05),应用调查问卷做护理质量调查,组别间采取护理后,观察组献血浆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有较高评分(P<0.05)。结论 献血浆者于血浆站采浆期间,应用PDCA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献血浆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得到有效管控的同时,可降低血浆报废率,且护理服务质量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护理 血浆血浆 血浆 不良反应发生率 血浆报废率 护理干预作用
原文传递
单采血浆频次与献浆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李婉 李长清 +3 位作者 陈勇军 阳希 黎志伟 王娅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了解单采血浆捐献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水平以及骨密度情况,为保障我国单采血浆捐献者健康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2022年7月1日—9月30日湖南省临武单采血浆站437名单采血浆捐献者,测定捐献者血清总钙、白蛋白、血清25-羟基... 目的了解单采血浆捐献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水平以及骨密度情况,为保障我国单采血浆捐献者健康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2022年7月1日—9月30日湖南省临武单采血浆站437名单采血浆捐献者,测定捐献者血清总钙、白蛋白、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1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水平。采用双能X射线法对单采血浆捐献者腰椎前后位(L1-L4)骨密度、双侧股骨颈骨密度进行测量。将单采血浆捐献者按照献浆类型(新献浆者和重复献浆者)分组来评估各组间骨密度以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差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献浆总次数与生化指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对有显著影响的指标通过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探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7名研究对象,其中新献浆者187名,重复献浆者250名。新献浆者与重复献浆者两组之间不同部位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献浆者组相比,重复献浆者白蛋白及25OHD水平更低,P1NP水平更高,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表明,献浆总次数与25OHD及P1NP均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献浆频次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献浆总次数与P1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单采血浆捐献不会因为长期抗凝剂的使用而影响献浆者的骨骼健康以及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但会增加献浆者体内成骨活动。建议中老年献浆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国内27家浆站单采血浆捐献不良反应调查情况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阳 苏雨蒙 +1 位作者 张宏 董德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 探讨国内27家浆站单采血浆捐献不良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8-2020年全国27家浆站单采血浆捐献6 275例不良反应的献浆者记录为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年龄、献浆年份等相关特征并进... 目的 探讨国内27家浆站单采血浆捐献不良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8-2020年全国27家浆站单采血浆捐献6 275例不良反应的献浆者记录为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年龄、献浆年份等相关特征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8-2020年间全国27家采浆站单采血浆捐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其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低血容量反应(3 208例,发生率0.700‰)、枸橼酸钠过敏/低血钙症(1 205例,发生率0.263‰)、低血糖(1 020例,发生率0.223‰)、眩晕(796例,发生率0.174‰)、血肿(8例,发生率0.002‰)、其他(36例,发生率0.008‰),均为非重度不良反应,且不同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献血浆年份比较2018、2019、2020年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019年发生率最高(1.51‰,2 143/1 414 162),2020年发生率最低(1.29‰,1 818/1 410 506);不同年龄段献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8~25岁发生率最高(2.61‰,224/85 733),56~60岁发生率最低(1.05‰,465/439 786);不同类型不良反应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比较发生率,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低血容量反应(P<0.001)、枸橼酸钠过敏/低钙血症(P<0.05)、低血糖(P<0.001)、眩晕(P<0.001)等各年龄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肿与其他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单采血浆捐献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偏低,其中初次、年轻(18~25岁)献浆者发生率偏高;56~60岁多次献浆者不良发生率偏低,可为我国献浆者年龄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献浆不良反应 年龄 血浆捐献
原文传递
单采血浆机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琪 刘志强 +1 位作者 伍庆 张小芹 《仪表技术》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单采血浆机是血浆采集的主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血站、单采血浆站等医疗单位,但目前我国没有对单采血浆机制定专门的计量校准规范,也没有企业开发相应的校准装置。单采血浆机离心机转速、血浆采集量控制称重装置、血速率(流量)、循环量(... 单采血浆机是血浆采集的主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血站、单采血浆站等医疗单位,但目前我国没有对单采血浆机制定专门的计量校准规范,也没有企业开发相应的校准装置。单采血浆机离心机转速、血浆采集量控制称重装置、血速率(流量)、循环量(容量)、压力和温升(温度)等重要参数对血浆采集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血浆采集机基本原理的分析,选择性地对血浆采集机的转速示值偏差、转速稳定性、称量示值误差和称量重复性提出了校准方法,并列举了称量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校准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各单采血浆站、医疗单位、研究机构以及生产厂家的单采血浆机提供量值溯源的技术依据。该校准方法对完善量值传递体系、确保单采血浆机的量值准确与统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校准 转速示值误差 称重示值误差 不确定度评定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对单采血浆站采血浆过程中献血浆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评价
18
作者 陈元东 刘启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50-253,共4页
分析心理护理对单采血浆站采血浆过程中献血浆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 样本对象收录事件、样本对象等分别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50例献血浆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对应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 分析心理护理对单采血浆站采血浆过程中献血浆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 样本对象收录事件、样本对象等分别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50例献血浆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对应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SDS等指标水平、生活质量、满意度、不良反应控制效果等改善效果更高(p<0.05)。结论 在单采血浆站采血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服务进行干预,这种方式对献血浆者的心理状况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献血浆者的生活质量,使献血浆者的满意度可以得到提高,控制献血浆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血浆过程 心理护理 血浆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新型多功能血浆单采机管路的设计与应用
19
作者 李莉华 陈莉 +6 位作者 韩丙超 赵玉英 王哲 杨晓亚 时卉丽 张怡 马印图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752-754,758,共4页
目的:研制一套新型血浆单采设备上使用的管路,将血浆单采和病毒灭活融为一体,适用于临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血液治疗。方法:在现有血浆采集管路的基础上,将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收集、光敏剂添加和吸附去除整体全封闭于一体的采血管路,血... 目的:研制一套新型血浆单采设备上使用的管路,将血浆单采和病毒灭活融为一体,适用于临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血液治疗。方法:在现有血浆采集管路的基础上,将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收集、光敏剂添加和吸附去除整体全封闭于一体的采血管路,血浆收集袋后方串联一套血浆病毒灭活袋,二者之间并联光敏剂添加件和吸附过滤器,在管路适当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止流夹,于采血管路回输端并联一套输血器,用于将灭活后的血浆回输给患者。结果:经过改良后的新型单采血浆病毒灭活管路在血浆单采机上安装运行良好,实现了由原来的单一采浆功能升级至血浆+病毒灭活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管路,为临床病毒感染患者血液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结论:成功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机采设备使用的全封闭新型血浆病毒灭活管路,在血液采集、血浆处理和回输方面更加安全和程序化。用于病毒感染疾性病患者血液残余病毒灭活治疗,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者病毒感染风险,提高救治时效性,新型管路亦可用于单采血浆站采血和病毒灭活,对提高血浆生物制品安全性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和单采血浆站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血浆单采管路 血液净化治疗 自体血浆病毒灭活
原文传递
狠抓薄弱环节 加大执法力度 确保完成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高强同志在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
作者 高强 《中国卫生法制》 2004年第4期4-5,10,共3页
2004年5月27日卫生部、公安部、监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了非法采供血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同志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摘要刊登。
关键词 非法血液 血浆单采 整治工作 高强 血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