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5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俊兰 陈海华 +1 位作者 张玲利 徐启勇 《医学新知》 CAS 2002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的作用。方法 COPD患者 35例 ,分为缓解期组 1 5例 ,加重期组 2 0例 ;健康体检者 1 8例作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中sICAM 1的含量 ,肺功能仪测量...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的作用。方法 COPD患者 35例 ,分为缓解期组 1 5例 ,加重期组 2 0例 ;健康体检者 1 8例作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中sICAM 1的含量 ,肺功能仪测量 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 /FVC) ,并将两者作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COPD缓解期组和加重期组的血浆sICAM 1含量分别为 (2 1 .40± 3 .596) μg/L、(30 .59± 4 .1 55)μg/L和 (38.40± 3 .943) μg/L ,3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FEV1 /FVC分别为 (97.4± 8.0 5) %、(53 .3±7.85) %和 (48.7± 3 .72 ) % ,3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OPD缓解期组血浆sICAM 1与FEV1 /FVC呈负相关 (r =- 0 .738,P <0 .0 0 2 ) ,加重期组亦存在负相关关系 (r =- 0 .864 ,P <0 .0 0 1 )。结论 ICAM 1参与COPD的发病过程 ,血浆s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浆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临床意义 气道炎症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炎症反应的指标 被引量:1
2
作者 闵新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1年第2期75-76,共2页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炎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间粘附分子 1是白细胞整合素CD18家族的主要配体 ,介导着白细胞与激活的内皮细胞间粘附 ,从而介导炎症反应。本文检测 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16例稳定劳...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炎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间粘附分子 1是白细胞整合素CD18家族的主要配体 ,介导着白细胞与激活的内皮细胞间粘附 ,从而介导炎症反应。本文检测 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16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SEA)及 15例健康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浓度。UA组血浆sICAM 1水平 (ng/ml)比SEA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181± 12vs 139± 7,131± 9,P <0 .0 5 )。结果表明UA患者循环中sICAM 1水平升高支持炎症反应在UA中的病理作用。检测sICAM 1可作为炎症引起的UA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炎症
下载PDF
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宋金辉 余丹华 +1 位作者 周金丽 施婵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SAH并发CVS患者7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活血通络汤。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MMP-9、Hcy和sI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和颈项抵抗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注速(VICA-Vm)和大脑中动脉平均注速(MCA-Vm)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SAH并发CVS患者疗效良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可降低MMP-9、Hcy和s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治疗结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细胞附分-1
下载PDF
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P-糖蛋白检测评估肺癌的化疗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淑芳 姚启涛 张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P-糖蛋白(P-gp)检测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以及评估其对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135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根据疗效不同分为有效... 目的探讨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P-糖蛋白(P-gp)检测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以及评估其对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135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根据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不同人群SCC、sICAM-1、P-gp的表达情况,分析SCC、sICAM-1、P-gp对N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癌组SCC水平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P<0.05)。连续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有效74例,无效61例,有效组SCC、sICAM-1、P-gp表达均降低(P<0.05)。135例患者1年预后生存率34.07%(46/135),死亡率65.93%(89/135),死亡组SCC、sICAM-1、P-gp表达高于生存组(P<0.05)。IV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CC、sICAM-1水平及P-gp阳性率高于III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7、0.897,高于SCC、sICAM-1、P-gp单一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可对病情进展和预后疗效有重要判断价值,有利临床尽早通过干预手段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成纤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丙二醛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栋辉 王阳 +1 位作者 吕智龙 袁洪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147例患者,依照术后情况分为CVS组(n=45)和非CVS组(n=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VS发生的危险因素;依照脑血管直径将CVS患者分类,并对血清sVCAM-1、sICAM-1以及MD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Ⅳ级、高动脉瘤直径以及血清sVCAM-1、sICAM-1和MDA的高表达均是导致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血清指标在严重CVS组中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0.05);以上血清指标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VCAM-1、sICAM-1及MDA水平是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CVS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其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CVS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夹闭 脑血管痉挛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伟 谷兆侠 +3 位作者 许文荣 于焱 严丽荣 谷俊侠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生物学方法分别测定 6 5例老年冠心病 (CHD组 )患者 [2 5例稳定型心绞痛 (SA组 ) ,2 1例不稳定...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生物学方法分别测定 6 5例老年冠心病 (CHD组 )患者 [2 5例稳定型心绞痛 (SA组 ) ,2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组 ) ,19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 ) ]和 32名健康人 (对照组 )血浆PAF和血清sICAM 1水平。结果  ( 1)CHD组PAF和sICAM 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 .0 1,P <0 .0 1) ;( 2 )SA组PAF和sICAM 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UA组和AMI组PAF和sICAM 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P <0 .0 5 ) ;( 4 )UA组与SA组比较 ,血浆PAF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血清sICAM 1水平升高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 5 )AMI组与SA组比较 ,血浆PAF及血清sICAM 1水平的升高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结论 PAF及sICAM 1参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其测定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血浆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清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测定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崴 张世兰 王海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C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水平变化及其各自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及ELISA法检测 78例肝硬化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显著高...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C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水平变化及其各自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发光法及ELISA法检测 78例肝硬化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浆PCT、sICAM - 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失代偿期显著高于代偿期 (均P <0 0 1) ,随Child分级的增加 ,血浆PCT、sICAM - 1水平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浆PCT水平与血清TBil水平呈正相关 ,与PTa呈负相关 ,与血清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血浆sICAM - 1水平与血清TBil、ALT水平呈正相关 ,与PTa呈负相关。二者血浆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降钙素原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细胞损伤 预后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钱晖 朱伟 +3 位作者 赵彦平 姜润秋 严丽荣 许文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2-453,共2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生物学方法分别测定 5 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 2 4例 ,糖尿病未并发冠...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生物学方法分别测定 5 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 2 4例 ,糖尿病未并发冠心病患者 31例 )和 32名健康人 (对照组 )血浆PAF和血清sICM 1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PAF和sICAM 1水平与对照组PAF和sICAM 1相比均显著升高 (P <0 0 1)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PAF和sICAM 1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未并发冠心病组 (P <0 0 5 ,P <0 0 1) ;糖尿病患者PAF与sICAM 1水平呈正相关 (r=0 .6 37,P <0 0 1)。结论 血浆PAF和血清sICAM 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其测定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调控机制探讨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苏娅 孟雪芹 +2 位作者 陈江华 张建国 何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2-153,共2页
目的:了解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调控机制。方法: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向混合培养,上清液测 IL-1β、IL-2、IL-6、IL-10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结果:百令组淋巴细胞... 目的:了解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因子调控机制。方法: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向混合培养,上清液测 IL-1β、IL-2、IL-6、IL-10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结果:百令组淋巴细胞阻滞于 G_1期,呈剂量依赖性;IL-1β、IL-6、IL-10显著减少(P<0.01,P<0.05,P<0.01)。百令高浓度组 sICAM-1增加(P<0.01),低浓度组 sICAM-1降低(P<0.01),与IL-18、IL-10改变呈负相关(r=-0.91,-0.99;P<0.01,P<0.01)。结论:百令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并通过抑制前炎症因子 IL-1β、IL-6、IL-10,增加 sICAM-1表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培养冬虫夏草 细胞因子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潘建平 瞿幼存 +2 位作者 祝文娴 张松照 陈剑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49-150,176,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与 C-反应蛋白 ( CRP)浓度之间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ELISA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 ,测定了 2 2例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及 CRP水平。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肺癌患者...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与 C-反应蛋白 ( CRP)浓度之间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ELISA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 ,测定了 2 2例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及 CRP水平。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2 4 0μg/ L (正常对照 95%可信区的上限为 2 38.3μg/ L )的百分率分别为 77.3%和 63.6%。治疗有效组 ,化疗后 2周 ,血清s ICAM- 1浓度与化疗前相比显著降低 ( 2 4 8.6± 4 6.7μg/ L vs 377.4± 4 8.7μg/ L ,t检验 ,P<0 .0 1) ;而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血清 s ICAM- 1浓度无显著变化 ( 32 4 .3± 12 8.1μg/ L vs330 .9±130 .4 μg/ L,t检验 ,P>0 .0 5)。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分别有 59.1%和 54.5%的肺癌患者血清CPR浓度增高。治疗有效组 ,化疗后 2周血清 CRP浓度平均值下降了 77.9% ,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血清 CRP浓度平均值无显著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血清 s ICAM- 1与 CRP浓度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0 ( P<0 .0 1)和 0 .794 ( P<0 .0 1)。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与CRP浓度呈显著相关性 ,s ICAM- 1与 CRP浓度测定可作为疗效评估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车少敏 王燕妮 +1 位作者 马爱群 高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选取正常对照 4 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清中E -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的水平。结果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1、sVCAM - 1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除sVCAM - 1外在随访时明显降低。结论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 1的水平可能作为诊断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庆菊 王汉兵 +2 位作者 陈邦国 孔立红 孙苓献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摘除眼球采血,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对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含量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的含量增高(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可降低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的含量(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脑缺血损害有效防治作用是通过改善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固定正畸患者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磊 陈杰 +1 位作者 于肖鹏 李毅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测定固定正畸患者不同矫治时期龈沟液(GC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探索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口腔正畸科门诊牙拥挤错牙合患者31例。采用酶联法检测GCF中sICAM-1的含量,分析GCF的量与sICAM-1... 目的测定固定正畸患者不同矫治时期龈沟液(GC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探索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口腔正畸科门诊牙拥挤错牙合患者31例。采用酶联法检测GCF中sICAM-1的含量,分析GCF的量与sICAM-1含量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关系。结果与矫治前1周比较,矫治过程中GCF的量与sICAM-1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正畸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影响。此外,sICAM-1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固定正畸过程中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龈沟液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牙周健康 口腔正畸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放射免疫分析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志友 方佩华 +1 位作者 吕枚 高硕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 建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并用于Gra ves病 (GD)的临床检测。方法 用sICAM 1免疫家兔 ,制备多抗 ,建立sICAM 1RIA法。测定对照组4 0 0例 ,治疗前GD患者 312例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 目的 建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并用于Gra ves病 (GD)的临床检测。方法 用sICAM 1免疫家兔 ,制备多抗 ,建立sICAM 1RIA法。测定对照组4 0 0例 ,治疗前GD患者 312例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 (简称甲功 )恢复正常的GD患者 4 4 5例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患者 5 6例 ,1 31 I治疗前后 36例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 93例 ,甲状腺次全切除前后GD患者 6例 ,GD停药复发患者 5 2例的血清sICAM 1。结果 sICAM 1RIA灵敏度为 6 6 5 3μg L ;特异性 :非特异结合 <8% ;精密度 :批内低、中、高值变异分别为 4 2 5 %、4 35 %、3 99% (n =6 ) ,批间变异分别为 5 5 5 %、2 82 %、3 4 8% (n =6 ) ;准确性 :回收率平均为 10 0 88%。sICAM 1正常值范围 ( x± 2s) :(16 8 4 3± 72 4 6 ) μg L。治疗前GD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的GD组血清sICAM 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前GD组明显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功恢复正常的GD组 (P <0 0 5 ) ;GD患者在甲状腺次全切除后、1 31 I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血清sICAM 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GD停药复发患者组血清s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放射免疫分析法 格雷夫斯病 血清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建平 瞿幼存 +2 位作者 祝文娴 钦志泉 鲍建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 ,明确 s ICAM- 1在肺癌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 2 2例未经任何治疗、组织学类型明确的肺癌 ,在动脉灌注化疗前、化疗后 2周及 8周取血 ,以 EL ISA法测定血... 目的 动态观察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 ,明确 s ICAM- 1在肺癌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 2 2例未经任何治疗、组织学类型明确的肺癌 ,在动脉灌注化疗前、化疗后 2周及 8周取血 ,以 EL ISA法测定血清 s ICAM- 1水平。结果 治疗前 ,肺癌组血清 s ICAM- 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8.4± 10 1.7) mg/ L vs(171.3± 34.2 ) m g/ L ,P <0 .0 1],血清 s ICAM- 1水平与原发灶大小呈正相关 (r=0 .6 0 14,P<0 .0 1) ;血清 s ICAM- 1水平 >30 0 mg/ L组与 <30 0 mg/ L组相比 ,前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后者 (2 6 .7%vs 85 .7% ,P<0 .0 5 )。治疗有效组化疗后 2周 s ICAM- 1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 [(2 48.6± 46 .7) mg/ L vs (377.4±48.7) mg/ L ,P <0 .0 1],而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 s ICAM- 1水平变化不大 (P>0 .0 5 )。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s ICAM- 1水平与体内肿瘤负荷、临床病期及癌细胞类型有关 ,血清 s ICAM- 1水平可作为疗效评估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理学 可溶性细胞附分-1 血清
下载PDF
冠心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衍菊 王克平 +1 位作者 鹿克凤 晋万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47-648,共2页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的变化 ,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机理、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5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 (SA)、30例健康者...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的变化 ,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机理、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5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 (SA)、30例健康者血浆sICAM - 1水平。结果 ①AMI、UA、SA患者sICAM - 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 ,且三组间亦有显著差异。②AMI患者按心功能分组 ,各组间亦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ICAM - 1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冠心病 ELISA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水江 闻树群 黄鉴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 1(s ICAM- 1)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5 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s ICAM- 1含量变化 ,并与 32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和 30例...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 1(s ICAM- 1)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5 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s ICAM- 1含量变化 ,并与 32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健康者血清 s ICAM- 1含量比较。结果 :1脑梗死患者无论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其血清s ICAM- 1含量 [分别为 (766± 179) μg/ L和 (60 2± 15 5 ) μg/ L]均较两对照组 [分别为 (5 30± 77) μg/ L和 (5 2 1± 116)μg/ L]明显升高 (P<0 .0 1) ;2脑梗死急性期血清 s ICAM- 1含量与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r=0 .2 85 ,P<0 .0 5 ) ,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负相关 (r=- 0 .333,P<0 .0 5 ) ;3脑皮质梗死组与基底节区梗死组间血清 s ICAM- 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分别为 (773± 178) μg/ L和 (75 8± 183) μg/ L;4脑梗死伴有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间血清 s ICAM- 1含量差异亦无显著性 (P>0 .0 5 ) ,分别为 (774± 189) μg/ L和 (75 4± 165 ) μg/ L。结论 :ICAM- 1通过炎症性白细胞变化机制参与了脑梗死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 ;急性期时测定血清 s ICAM- 1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发作的一个指标 ;脑梗死时血清 s ICAM- 1的浓度变化与病灶部位和有无高血压关系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诊断 细胞粘附分子-1 血液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肾病患者尿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志勇 崔若兰 张晓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研究尿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n urine,uICAM-1)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 目的:研究尿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n urine,uICAM-1)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患者的cICAM-1水平进行检测,其中11例检测了强的松治疗前、后cICAM-1的变化;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u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微小病变肾病uICAM-1水平最高,狼疮性肾炎次之,且与尿蛋白/肌酐呈正相关;用激素治疗的11例患者uICAM-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结论:uICAM-1水平与肾脏病变类型及程度相关,似可作为判断疾病治疗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尿 uICAM-1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巴俊强 罗克英 +2 位作者 刘波 蔡鸿 陈杨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左 卡尼汀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影响。方法 4 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2 2 ,每日静脉滴注左 卡尼汀 3g ,连续 14d)和对照组(n =2 1,除不应用左 卡尼汀外 ,其它治疗同实验组 ) ,动... 目的观察左 卡尼汀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影响。方法 4 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2 2 ,每日静脉滴注左 卡尼汀 3g ,连续 14d)和对照组(n =2 1,除不应用左 卡尼汀外 ,其它治疗同实验组 ) ,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血浆中sICAM 1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sICAM 1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 ,实验组sICAM 1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治疗后第 14d ,实验组sICAM 1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两组患者血浆sICAM 1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结论左 卡尼汀由于能促进脂肪燃烧氧化 ,使机体获得足够的能量 ,降低糖原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 ,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 ;此外 ,左 卡尼汀能降低患者血浆sICAM 1水平 ,其可能的机制是左 卡尼汀阻止了患者体内非酶糖化产物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等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尼汀 Ⅱ型糖尿病 血浆 细胞粘附分子-1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官成浓 杨丰 +2 位作者 银正民 潘达超 徐军发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与原发性肝癌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12例良性肝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ICAM 1的水平 ,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与原发性肝癌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12例良性肝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ICAM 1的水平 ,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肝肿瘤患者 (P <0 .0 1) ,且与肿瘤直径、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肿瘤越大 ,血清sICAM 1水平越高 (P <0 .0 1) ,有腹腔积液者比无腹腔积液者高 (P <0 .0 5 ) ,有肝外转移者比无肝外转移者高 (P <0 .0 5 ) ,Ⅲ期患者比Ⅱ期者高 ,Ⅱ期者又比Ⅰ期者高 (P <0 .0 5或P <0 .0 1) ,治疗前比治疗后高 (P <0 .0 1) ;而正常对照组与良性肝肿瘤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癌发展、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 ,有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清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测定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