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价值研究
1
作者 李莉 雍永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究尿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U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务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57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的临... 目的:探究尿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U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务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57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的临床资料,测定其卧、立位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取24 h尿液,测定尿醛固酮(UALD),计算卧、立位血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和UARR。以ROC曲线计算不同体位UARR的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点,并与ARR比较。结果:(1)两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最高血压、血肌酐水平相比(P>0.05);观察组的血清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年龄、血清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立位ARR的AUC大于卧位ARR(Z=2.085,P=0.042),立位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高于卧位ARR。(3)立位UARR大于卧位UARR、立位ARR(Z=2.287,P=0.029),立位U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高于卧位UARR、立位ARR。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中,立位UARR的筛查价值高于立位ARR,可用于本病的筛查,也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尿醛固酮 血浆肾素活性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春莉 李玉梅 +1 位作者 卢京 孙小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5-870,共6页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和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同时,利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评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入选患者中,有94名(70.7%)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正常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在年龄、坐位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维生素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RA、FMD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与年龄(r=-0.21,P=0.033)、坐位收缩压(r=-0.22,P=0.035)、Hs-CRP(r=-0.23,P=0.031)、甲状旁腺激素(r=-0.19,P=0.039)、PRA(r=-0.31,P=0.013)和FMD(r=0.35,P=0.010)之间具有相关性。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PRA(β=-0.235,P=0.002)存在负相关性,与FMD(β=0.432,P<0.001)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缺乏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非常普遍,并且维生素D水平与PRA活性及FMD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浆肾素活性 维生素D 流量介导的血管舒张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骆秦 陶维俊 +2 位作者 王梦卉 汪迎春 李南方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浓度(PAC)的差异,旨在探讨OSA严重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新疆维吾...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浓度(PAC)的差异,旨在探讨OSA严重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诊断及排除标准纳入290例完成标准状态下PRA、PAC测定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OSA组(AHI≥5次/小时,n=220)和非OSA组(AHI<5次/小时,n=70),并按AHI水平进一步将OSA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个亚组,比较3组间PRA、PAC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非OSA组比较,OSA组患者的OSA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腹围较高(P<0.05),而PRA及PA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年龄对RAAS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分析50岁以下高血压合并OSA患者(n=161),发现PRA水平在轻、中、重度OSA患者中逐步递增,并且在轻度与重度OSA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0.96ng/(ml·h)vs 1.82±1.18ng/(ml·h),P<0.05];PAC水平在重度OSA患者中也较轻度及中度OSA患者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PRA呈负相关(r=-0.26,P=0.01),AHI与PRA(r=0.24,P=0.002)及PAC(r=0.20,P=0.011)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AHI与PRA独立相关(P<0.05).结论在50岁以下高血压合并OSA患者中,PRA、PAC水平与OS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在重度OSA患者中升高最明显,提示OSA可能通过反复夜间低氧激活RAAS,这可能在OSA患者血压升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血浆肾素活性(PRA) 醛固酮浓度(PAC)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下载PDF
血浆肾素活性与降压药物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扈晓霞 袁兰所 +3 位作者 冯亚宾 陈茗莉 郭丽娟 郑群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3期1988-1990,共3页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未明,因此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也是血压控制和靶器官保护。高血压降压的个体化差异较大,且目前五大类降压药均为一线药物,为临床选择降压药带来困难。以血浆肾素活性(PRA)为依据将高血压分型...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未明,因此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也是血压控制和靶器官保护。高血压降压的个体化差异较大,且目前五大类降压药均为一线药物,为临床选择降压药带来困难。以血浆肾素活性(PRA)为依据将高血压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降压药,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和降压达标率。现将PRA与降压药物选择的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浆肾素活性 心血管病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昼夜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春霞 赵文来 +1 位作者 朱美 田洁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73-275,共3页
高血压患者昼夜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变化朱春霞赵文来朱美田洁(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10029)CircadianVariationofPlasmaReninActivity,AngiotensinⅡinHype... 高血压患者昼夜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变化朱春霞赵文来朱美田洁(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10029)CircadianVariationofPlasmaReninActivity,AngiotensinⅡinHypertensionZhuChun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浆肾素活性
下载PDF
煤矿高血压矿工血浆肾素活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梅仁彪 徐广绪 孙桂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煤矿工人血浆肾素活性 (PRA)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高血压 (HP)与非高血压 (NHP)矿工进行血浆肾素活性测定。结果 在井下作业矿工中 ,HP矿工PRA不仅显著高于NHP矿工 (P <0 .0 5) ,而且显... 目的 探讨煤矿工人血浆肾素活性 (PRA)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高血压 (HP)与非高血压 (NHP)矿工进行血浆肾素活性测定。结果 在井下作业矿工中 ,HP矿工PRA不仅显著高于NHP矿工 (P <0 .0 5) ,而且显著高于地面作业HP矿工 (P <0 .0 5) ,矿工平均动脉血压 (ABP)与PRA呈显著正相关 (r=0 .459,P <0 .0 5)。此外 ,井下作业工龄越长 ,PRA越高 ,与井下作业工龄呈显著性正相关 (r =0 .399,P <0 .0 5)。结论 井下作业可引起HP矿工PRA升高 ,并导致HP矿工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人 高血压 井下作业 血浆肾素活性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高血浆肾素活性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雪娜 周宪梁 +5 位作者 刘亚欣 顾晴 陈改玲 孙晓昕 丰雷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33-234,共2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一般表现为高醛固酮水平和低血浆肾素活性 ,有少数病人出现高醛固酮水平和高血浆肾素活性 ,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一例并复习文献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浆肾素活性 临床病例分析 醛固酮水平 易误诊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及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琼 郭盛 夏斌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8-899,928,共3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心钠肽(ANP)及脑钠肽(N-BN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利尿剂+地高辛)和卡维地洛组(常规治疗药物+...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心钠肽(ANP)及脑钠肽(N-BN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利尿剂+地高辛)和卡维地洛组(常规治疗药物+卡维地洛),随访1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PRA、ANP及N-BNP水平。同时使用核素心室显像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患者外周血中PRA、ANP及N-B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ANP及N-BNP水平在卡维地洛治疗前与LVEF负相关,在卡维地洛治疗后与LVEF密切相关,但PRA水平与LVEF无关。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外周血中PRA、ANP及N-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外周血中ANP及N-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仍可用于指导心衰患者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衰患者神经分泌的过度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利钠肽 血浆肾素活性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对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和N末端前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诗吟 陈建昌 +2 位作者 刘丽萍 洪小苏 徐卫亭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对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和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前血钠水平分正常血钠组和低血钠组,均在人院第二天清晨卧位采血测定PRA...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对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和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前血钠水平分正常血钠组和低血钠组,均在人院第二天清晨卧位采血测定PRA、ALD和NT.proBNP水平,常规治疗心衰及低钠血症一周后以同样的方法采血复查血钠、PRA、ALD和NT-proBNP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低血钠组PRA、ALD和NT-proBNP比正常血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低血钠组患者常规治疗心衰及低钠血症一周后,PRA、ALD和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正常血钠组常规治疗心衰一周后PRA、ALD和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A、ALD和NT.proBNP水平下降值有明显差异(p〈O.05),低血钠组下降史明显。结论低钠血症可能促进慢性心衰患者PRA、ALD和NT-proBNP分泌增加,心衰伴低钠血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水平激活更明显。低钠血症经治疗血钠水平恢复正常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血钠 血浆肾素活性 醛固酮 N末端前脑钠肽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骆秦 努尔古丽·买买提 +3 位作者 努尔布维·吐尔逊 王梦卉 赵建雯 李南方 《新疆医学》 2019年第6期555-558,56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明确EH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明确EH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住院,经过规范化高血压病因筛查及诊断流程、明确诊断为EH的患者,将172例同期完善了标准状态下PRA、AngⅡ、PAC测定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的EH患者纳入分析,采用改良的稳态模型评估(HOMA2)计算器计算反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2-S)及β细胞功能(HOMA2-β),分析PRA、AngⅡ、PAC与上述胰岛素抵抗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PRA与空腹胰岛素水平(r=0.18,P=0.017)及HOMA2-IR(r=0.19,P=0.011)呈正相关,且对数线性模型拟合度最好(优于线性模型,P值分别为0.012、0.009);PRA与HOMA2-S呈负相关(r=-0.19,P=0.011);未发现AngⅡ、PAC与空腹胰岛素及HOMA2-IR存在相关性。将研究对象按PRA水平分为正肾素组(PRA≥1.0 ng/mL/h)与低肾素组(PRA<1.0 ng/mL/h),结果显示:与低肾素组相比,正肾素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14.3±10.6比10.5±5.9 mIU/L,P=0.008)及HOMA2-IR(平方根转换)(1.3±0.5比1.1±0.3,P=0.005)均明显升高。结论EH患者的肾素活性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提示RAS激活与EH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EH) 胰岛素抵抗(IR)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 血浆肾素活性(PRA) 血浆醛固酮浓度(PAC)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会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684-685,共2页
目的L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急性胰腺炎(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急性胆囊炎(AC)、急性阑尾炎(AA... 目的L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急性胰腺炎(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急性胆囊炎(AC)、急性阑尾炎(AA)患者及正常对照(HC)组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GT-Ⅱ)利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SAP急性期(SAP.A)PRA(4.2±1.9)ng/ml/h,AGT-Ⅱ(396.2±168.6)pg/ml;SAP恢复期(SAP.R)的PRA(1.42±0.72)ng/ml/h,AGT-Ⅱ(46.2±27.3)ng/ml,SAP.A与SAP.R比较,P〈0.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P急性期(MAEA)PRA为(1.8±0.9)ng/ml/h,AGT-Ⅱ(148.2±81.7)pg/ml;MAP恢复期(MAP.R)PRA为(1.1±0.6)ng/ml/h,AGT-Ⅱ(43.1±17.3)pg/ml,MAP.A与MAP.R比较P〈0.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的PRA为(O.66±0.43)ng/ml/h,AGT-Ⅱ(41.7±29.8)pg/ml,SAP.R、MAP.R与HC比较P〉0.0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恢复期的测定结果均较发病后24h内显著降低,与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AP早期发病24h内PRA、AGT-Ⅱ显著增高,SAP较MAP升高明显。因此RAAS的恢复可以作为AP已不存在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浆肾素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氯压胍对大鼠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与孤束核的关系
12
作者 张永胜 张家新 +1 位作者 余传林 刘菊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弧束核(NTS)内注射微量氯压胍(GB)0.5μg及iv GD10μg/kg显著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同时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此结果提示:GB产生中枢性降低血浆肾素和降压作用,与激动NTS肾上腺素α_2受体有关。
关键词 氯压胍 血浆肾素活性 孤束核
下载PDF
ESWL后血压与血浆肾素活性变化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单玉喜 高福兴 +1 位作者 井茹芳 张智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10,共2页
对52例肾结石患者于ESWL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血压、血浆肾素活性(PRA)及肾脏形态变化。结果显示:12例治疗肾体积增大,其中2例肾包膜下血肿。1周时9例血压升高,其中4例PRA增加。1月时6例血压升高,其中2例PRA增加。6月后2例(占3.8%)发展为... 对52例肾结石患者于ESWL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血压、血浆肾素活性(PRA)及肾脏形态变化。结果显示:12例治疗肾体积增大,其中2例肾包膜下血肿。1周时9例血压升高,其中4例PRA增加。1月时6例血压升高,其中2例PRA增加。6月后2例(占3.8%)发展为高血压,1例为高肾素性高血压。并对ESWL后血压与肾脏形态改变以及与PRA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震波碎石术 血浆肾素活性 高血压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周力 佃雪辉 +3 位作者 张文田 李培 卢源 姚淙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S1期202-202,共1页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周力,佃雪辉,张文田,李培,卢源,姚淙(贵阳医学院附院消化科贵阳医学院附院心内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Ⅱ(...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周力,佃雪辉,张文田,李培,卢源,姚淙(贵阳医学院附院消化科贵阳医学院附院心内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Ⅱ(ATⅡ)含量,并以17例无氮血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 肝肾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Ⅱ 贵阳医学院附院 卢源 消化科 肝硬化腹水 肾素 氮质血症 腹水治疗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心钠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腹水的关系
15
作者 李卓成 吴万生 +1 位作者 余叠传 周莉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4年第6期343-345,共3页
水盐失调和腹水形成是肝硬化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钠素(ANP)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间的代谢失衡可能是肝硬化腹水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腹水 心钠素 血浆肾素活性 肝硬化患者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常见 水盐 水平 RAAS
下载PDF
血浆肾素活性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晓英 曾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活性(PRA)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进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NAFLD患者159例,根据肝脏CT结果(肝/脾CT值比)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19例和中重度组40例;选择与NAFLD有相似临床表现但肝脏CT无异常的非NAFLD患者191例作...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活性(PRA)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进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NAFLD患者159例,根据肝脏CT结果(肝/脾CT值比)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19例和中重度组40例;选择与NAFLD有相似临床表现但肝脏CT无异常的非NAFLD患者19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肝功能、血脂及PRA,分析PRA与NAFLD严重程度及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别作PRA和ALT诊断NAFLD进展的ROC曲线,比较两者对NAFLD进展的诊断效能。结果 (1)轻度组和中重度组的PRA、ALT、GGT、TG、TC、L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HDL-C则降低(P=0.000);中重度组的ALT、GGT、PRA较轻度组升高(P=0.021、0.012、0.006),HDL-C较轻度组降低(P=0.042)。(2)PRA与ALT、GGT、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44、0.356、0.172,均P<0.05),与肝/脾CT值比、HDL-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8,-0.163,均P<0.05)。(3)ALT>40 U/L和PRA>19 pg/mL是NAFL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6.080、7.563,P=0.005、0.009)。(4)ROC曲线显示,PRA的曲线下面积为0.676,cut-off值为26.86 pg/mL,以PRA大于此临界值诊断NAFLD进展的灵敏度为94.1%,其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均高于ALT。结论 PRA是比ALT更灵敏的一项评价NAFLD发生进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肾素 血浆肾素活性 严重程度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血浆肾素活性与醛固酮分离现象的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丽 黄佳 +1 位作者 袁琦松 周厚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肾素活性与醛固酮分离现象对心肺复苏(CPR)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5-12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门诊体检正常患者30例分为N 组(n=30),急诊心脏骤停并进行 CPR 的患者60例;据复苏效果分组,... 目的:探讨肾素活性与醛固酮分离现象对心肺复苏(CPR)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5-12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门诊体检正常患者30例分为N 组(n=30),急诊心脏骤停并进行 CPR 的患者60例;据复苏效果分组,ROSC 为 S 组(n=28)、未ROSC为U组(n=32),于CPR开始30 min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血清钾、钠离子水平,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①S组、U组患者的肾素活性、醛固酮比N组明显升高,U组比S组患者的肾素活性、醛固酮均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组患者醛固酮分离现象比例低于U组患者,醛固酮未分离组ROSC率高于分离组(c2=4.63,P<0.05),而醛固酮分离组血钾水平高于醛固酮未分离组(P<0.01),醛固酮分离组血钠水平低于醛固酮未分离组(P<0.01)。结论 CPR 后存在肾素活性与醛固酮分离现象,醛固酮分离现象引起低钠、高钾血症,不利于C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 醛固酮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CPR) 自主循环恢复(ROSC)
下载PDF
电刺激延髓最后区对血浆肾素活性及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慧 柴象枢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69-575,共7页
实验在68只家兔上进行。乌拉坦麻醉。用RM-6000型多道仪同步记录呼吸(Respir)、血压(BP)、心率(HR)及肾神经放电(RSNA)。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应用外径0.3mm的双芯同心电极置于延髓最后区(AP)处进行电刺激,每30s刺激4s。实... 实验在68只家兔上进行。乌拉坦麻醉。用RM-6000型多道仪同步记录呼吸(Respir)、血压(BP)、心率(HR)及肾神经放电(RSNA)。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应用外径0.3mm的双芯同心电极置于延髓最后区(AP)处进行电刺激,每30s刺激4s。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仅刺激AP观察到PRA增加了91%,RSNA出现以兴奋为主的三种放电形式,BP升高,HR减慢,呼吸无显著变化。第二组去除双侧肾神经后再刺激AP,PRA增加甚微,RSNA及血流动力学反应与第一组刺激前后的变化相似。第三组注射心得安后,刺激AP,这时除PRA明显抑制外,RSNA、BP、HR及呼吸亦与第一、第二组刺激前后的变化相似。上述结果表明电刺激兔AP能引起肾素释放增加,肾交感神经放电及血流动力学活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 电刺激 交感神经活动
下载PDF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对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和预测手术预后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新德 梁圣保 马淑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对17例RVH病人和11例非高血压病人外周血及不同时间的两肾静脉血的肾素活性进行测定,以诊断RVH。发现外周静脉血测定对RVH阳性诊断率为82%。而不同时间的肾静脉血测定诊断结果有明显的差别,取6分钟内4次测定的平均值及3分钟3次测定的平... 对17例RVH病人和11例非高血压病人外周血及不同时间的两肾静脉血的肾素活性进行测定,以诊断RVH。发现外周静脉血测定对RVH阳性诊断率为82%。而不同时间的肾静脉血测定诊断结果有明显的差别,取6分钟内4次测定的平均值及3分钟3次测定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诊断率及预测手术预后正确率明显提高。提示外周静脉血肾素活性测定,仍可作为筛选诊断RVH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 肾血管高血压 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