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钙卫蛋白、血浆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樊省廉 杨晓晴 何勤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血浆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的66例首次发病的HSP儿童为病例组,分为腹型组(40例)与非腹型组(26例),非腹型组又细分为肾脏受累组...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血浆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的66例首次发病的HSP儿童为病例组,分为腹型组(40例)与非腹型组(26例),非腹型组又细分为肾脏受累组(10例)和肾脏未受累组(16例)。选取同期我院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粪钙卫蛋白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二者对HSP的诊断价值。结果:腹型组的粪钙卫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腹型组,非腹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肾脏受累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肾脏未受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粪钙卫蛋白、血浆D-二聚体诊断HSP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0.919。粪钙卫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HSP患儿腹部受累程度呈正相关(r=0.676、0.630,P<0.05)。结论:粪钙卫蛋白、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儿童HSP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其表达水平与HSP腹部受累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钙卫蛋白 血浆d-二聚体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肺栓塞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玉环 王希 李彤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70例老年CAP患者,根据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将CAP患者分为CAP合并PE组及单纯CAP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D-二聚体、纤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70例老年CAP患者,根据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将CAP患者分为CAP合并PE组及单纯CAP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情况。结果CAP合并PE组平均年龄比单纯CA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合并PE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AP组(P<0.001);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老年CAP合并PE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且两者联合对老年CAP合并PE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在老年CAP合并PE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栓塞 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检测价值
3
作者 杨秋兰 孙建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分析通过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患者进行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太仓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伴C R 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对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分析通过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患者进行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太仓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伴C R 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输血治疗。检测输血前、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不同输血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同输血治疗效果、不同单次输血量及不同输血次数患者输血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输血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输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输血量<2 U的患者输血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量≥2 U的患者输血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输血次数输血3 U患者输血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伴CR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出现变化,将其作为评估治疗贫血效果的指标是有临床意义的,也能够为肿瘤患者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肿瘤相关性贫血 输血 血浆d-二聚体 检测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中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徐敏 彭蘡 钟剑秋 《系统医学》 2023年第7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指标对鉴别心脑血管疾病的结果。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作A组(冠心病患者,226例)、B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7例)、C组(急性...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指标对鉴别心脑血管疾病的结果。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作A组(冠心病患者,226例)、B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7例)、C组(急性脑梗死患者,297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2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二聚体指标检验,比较3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检验结果差异。计算血浆D-二聚体指标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3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1.77±0.17)μg/mL、冠心病患者为(1.69±0.12)μg/mL、急性脑梗死患者为(1.61±0.09)μ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380、168.305、201.494,P<0.05)。血浆D-二聚体指标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符合率为99.11%。结论临床检验心脑血管疾病可通过免疫比浊法对血浆D-二聚体指标进行测定,用于辅助鉴别疾病类型,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免疫比浊法 血浆d-二聚体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铁育华 黄楠 +1 位作者 张维维 李军友 《大医生》 2023年第9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年至2022年3月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研究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年至2022年3月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给予荨麻汤治疗)和实验组(40例,给予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免疫指标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效果及半年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IgE、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常规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半年随访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皮肤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汤 刺络放血疗法 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 疗效 血浆d-二聚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王瑞 张翊一 罗改莹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3095-3098,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市第五医院门诊及住院RA组患者75例作为RA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D-Dimer水平差异,同...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市第五医院门诊及住院RA组患者75例作为RA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D-Dimer水平差异,同时比较不同疾病活动期RA组患者血浆D-Dimer水平差异;采用高频超声检测RA患者和对照组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比较RA组与对照组CIMT值差异,同时比较RA组中合并CAS与未合并CAS患者血浆D-Dimer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A患者血浆D-Dimer水平与RA疾病活动及CIMT值的相关性。结果RA组患者血浆D-Dimer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RA疾病活动组血浆D-Dimer水平高于RA非疾病活动组(P<0.05)。RA组患者CIMT值高于对照组,其中RA疾病活动组CIMT值高于RA非疾病活动组(P<0.05)。RA组中合并CAS患者的血浆D-Dimer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CAS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D-Dimer水平与RA疾病活动及CIMT值呈正相关(r s=0.154,P<0.05)。结论RA患者发生颈部动脉硬化的概率明显升高,且疾病活动期可促进颈部动脉硬化的形成。血浆D-Dimer水平升高与RA患者病情活动性及CAS发生存在相关性,并成为RA患者发生CA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浆d-二聚体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林云港 金文胜 +1 位作者 曾庆霞 李慧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3期52-56,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14例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统计孕早期0~13^(+6)周组、孕中期14~20^(+6)周组、... 目的回顾性研究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14例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统计孕早期0~13^(+6)周组、孕中期14~20^(+6)周组、孕中期21~27^(+6)周组、孕晚期28~36^(+6)周组、孕晚期37~40^(+6)周组、临产组、胎膜早破组、先兆临产组、先兆早产组、非高龄组(≤35岁)及高龄组(>35岁)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信息。收集孕妇的年龄分布信息,统计各分组检测结果与年龄的相关性及不同孕周与血浆D-二聚体的相关性。结果孕晚期28~36^(+6)周组、孕晚期37~40^(+6)周组D-二聚体浓度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07、1.68μg/mL;孕中期21~27^(+6)周组、孕晚期28~36^(+6)周组和孕晚期37~40^(+6)周组超过正常D-二聚体参考值上限(0~0.5μg/mL)的分别占70.37%、73.07%、77.53%;孕中期14~20^(+6)周、孕中期21~27^(+6)周、孕晚期28~36^(+6)周、孕晚期37~40^(+6)周组D-二聚体浓度水平中位数均比孕晚期0~13^(+6)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D-二聚体浓度水平中位数比>35岁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孕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3~35岁。本次总的研究对象514例检测结果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各个分组内的检测结果与年龄也无相关性(P>0.05);孕妇血浆D-二聚体浓度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升高(r=0.314,P<0.001,n=514)。结论孕妇孕晚期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孕中期水平,孕中期和孕晚期D-二聚体浓度大概率会超过D-二聚体参考值上限。孕妇血浆D-二聚体浓度检测结果与年龄无相关性,与孕周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孕妇 妊娠期 年龄 孕晚期 孕中期
下载PDF
血清HE4、CA125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陈毅红 杨汉才 +3 位作者 罗强 黎艺 陈良娟 黄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9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4,HE4)、血清糖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 目的观察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4,HE4)、血清糖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子宫内膜癌组4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病变组40例)为试验组,以及同期于罗定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40例)。统计不同组别及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CA125、HE4、血浆D-D检测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CA125、血浆D-D检测更高(P<0.05)。子宫内膜癌组中Ⅰ~Ⅱ期患者血清HE4、CA125、血浆D-D检测水平结果低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血清HE4与CA125及D-D呈正相关(r=0.576,0.618);CA125与D-D呈正相关(r=0.649)。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CA125及D-D水平均呈高表达,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帮助临床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以三项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HE4 CA125 血浆d-二聚体 联合检测 子宫内膜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小严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3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究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M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6例MMP患儿作为MMP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浆D-D水平;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或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目的 探究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M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6例MMP患儿作为MMP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浆D-D水平;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或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对MMP组患儿进行治疗。比较参照组与MMP组血浆D-D水平;比较MMP组不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患儿血浆D-D水平;分析CPIS评分与血浆D-D水平的相关性;比较MMP组不同疗效患儿血浆D-D水平。结果 MMP组血浆D-D水平(1.55±0.31)mg/L高于参照组的(0.19±0.05)mg/L(P<0.05)。CPIS评分7~12分患儿血浆D-D水平(1.82±0.39)mg/L高于CPIS评分1~6分患儿的(1.28±0.34)mg/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CPIS评分与血浆D-D水平呈正相关(r=0.671, P<0.05)。无效患儿血浆D-D水平(1.38±0.24)mg/L高于有效患儿的(0.23±0.05)mg/L(P<0.05)。结论 MMP患儿的血浆D-D水平呈异常高表达,且血浆D-D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监测血浆D-D水平能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与进展,利于儿童MMP诊疗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肺炎 血浆d-二聚体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溶栓预后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庄一夫 张广慧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97-299,3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被归为预后良好组,54例患者被归为预后不良组,两组合并糖尿病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浆D-二聚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8,95%CI 1.277-3.281,P<0.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临床筛查预后不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水平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 预后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类型及预后的相关性
11
作者 夏迪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3期188-190,1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检测用于临床鉴别诊断肺癌病理类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02例作为观察目标,均对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指标进行检测,以病理...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检测用于临床鉴别诊断肺癌病理类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02例作为观察目标,均对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指标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类型肺癌患者两项指标结果差异,同时结合患者预后分析不同肿瘤分期患者两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通过病理诊断,202例肺癌患者中,72例确诊为鳞癌、75例确诊为腺癌、55例确诊为小细胞癌。肺鳞癌患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值均明显小于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纳患者预后分期,80例患者为Ⅰ/Ⅱ期、55例患者为Ⅲ期、67例患者为Ⅳ期。Ⅳ期肺癌患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值明显大于其他分期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测定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可作为肺癌病理类型鉴别的依据,同时该指标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肺癌 病理类型 预后相关性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徐丽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HDP患者,依据《妇产科学》(8版)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高血压组(n=23)、轻度子痫前期组(n=...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HDP患者,依据《妇产科学》(8版)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高血压组(n=23)、轻度子痫前期组(n=21)、重度子痫前期组(n=22),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妊娠期孕妇66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D-D水平并进行比较,并评估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TT、APTT水平较低,FIB、D-D水平较高(P<0.05);3组凝血功能指标、D-D、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妊娠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的PT、TT、APTT、HDL-C水平较低,FIB、D-D、TG、LDL-C、CHOL水平较高(P<0.05);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4.34%、14.28%、31.81%,3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随着HDP患者病情的发展,其凝血指标和D-D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对HDP患者的凝血指标、D-D水平予以密切监测再判断HDP病情发展和制定有效治疗措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血浆d-二聚体 凝血功能指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产后出血患者DVT发生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李志瑞 郭文娟 《医师在线》 2023年第9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产后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3月~2022年8月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36例,应用简单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8例。对照... 目的分析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产后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3月~2022年8月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36例,应用简单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VT发生情况、下肢周径大小、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结束1 d,联合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 d,两组患者APTT、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而PT、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 d,联合组患者APTT、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PT、T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DVT发生2例,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DVT发生10例,发生率为14.71%,联合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958,P<0.05)。治疗结束1 d,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小于治疗前(P<0.05),血流速度大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下肢周径、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波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患者能降低DVT发生率,调节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血流速度,缩小下肢周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波治疗仪 低分子肝素钙 产后出血 产妇 DVT 血浆d-二聚体
下载PDF
肺癌根治性放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夏婷婷 刘吉升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性放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淄博市第一医院行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42例)与无效组(18例)。检测放疗前后血...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性放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2月于淄博市第一医院行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42例)与无效组(18例)。检测放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分析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放疗疗效的关系,分析肺癌根治性放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放疗后1个月有效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疗后1个月有效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两组患者肿瘤大小、放疗前是否贫血、放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放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肿瘤>5cm及放疗前贫血均是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癌根治性放疗后D-二聚体水平下降可能预测放疗有效,肿瘤较大及放疗前贫血是影响肺癌患者根治性放疗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浆d-二聚体 放疗 肿瘤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作者 周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70-0073,共4页
分析在肺栓塞诊断时应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包括65例肺栓塞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入组时间为2022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5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受检者均进行了血浆D-二聚体、C... 分析在肺栓塞诊断时应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包括65例肺栓塞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入组时间为2022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5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受检者均进行了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的联合检测。结果 该研究具有临床意义文段中观察组患者的三项检测结果值均高于对照组,并且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因此,使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联合检测法可以有效提升诊断肺栓塞患者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肺栓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浆D-二聚体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晓丽 满荣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0184-0187,共4页
脑梗死是指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流障碍,使脑组织营养及氧供缺乏,导致脑细胞迅速死亡,从而出现局灶性(或全面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体征的一类疾病。由于神经细胞的不可再生性,脑梗死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及长期残疾... 脑梗死是指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流障碍,使脑组织营养及氧供缺乏,导致脑细胞迅速死亡,从而出现局灶性(或全面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体征的一类疾病。由于神经细胞的不可再生性,脑梗死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及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浆D-二聚体(D-dimer,D-D)与脑梗死发生发展均有相关性,本文拟围绕NLR、D-D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论述,为脑梗死的及时防治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浆d-二聚体 脑梗死
原文传递
肺通气/灌注显像结合血浆D-二聚体分析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茜 黄俐俐 +4 位作者 秦淑玲 岳明纲 王玉 聂玉新 梁铁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肺通气 灌注 (V Q)显像结合血浆D 二聚体 (dimer)分析在肺栓塞 (P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疑有PE的患者 10 4例进行肺V Q显像和血浆D dimer分析。以临床诊断为依据 ,分别评价肺V Q显像、D dimer分析及V Q显像结合D dimer... 目的 探讨肺通气 灌注 (V Q)显像结合血浆D 二聚体 (dimer)分析在肺栓塞 (P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疑有PE的患者 10 4例进行肺V Q显像和血浆D dimer分析。以临床诊断为依据 ,分别评价肺V Q显像、D dimer分析及V Q显像结合D dimer分析对PE的诊断价值。结果  4 4例确诊为PE ,6 0例排除PE。肺V Q显像对 86例 (82 .7% )明确诊断 ,另 18例 (17. 3% )为非确定性诊断。V 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84. 1%、75 .0 %和 78. 8%。血浆D dimer分析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3. 2 %、6 0 . 0 %和 74 . 0 %。以D dimer <5 0 .0mg L作为V Q显像中非确定性诊断病例排除PE的依据 ,则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提高到 85. 0 %和 84 . 6 %。结论 在V Q显像中出现非确定性诊断结果时 ,血浆D dimer测定可作为排除PE的依据 ;V Q显像结合血浆D dimer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d-DIMER PE 血浆d-二聚体 肺栓塞 特异性 肺通气/灌注显像 准确性 依据 结论
下载PDF
脊柱术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司文腾 张华果 +1 位作者 孙宜保 白玉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术后D-二聚体(D-dimer)浓度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21~76岁,平均48岁。颈椎疾病15例,胸椎疾病4例,腰椎疾病44例。外... 目的:研究脊柱术后D-二聚体(D-dimer)浓度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21~76岁,平均48岁。颈椎疾病15例,胸椎疾病4例,腰椎疾病44例。外伤骨折患者30例,非外伤患者33例,合并神经损伤11例。根据血浆D-dimer浓度≥500μg/L为阳性,<500μg/L为阴性的标准,把病例分为D-dimer阳性组和D-dimer阴性组。分别取入院时、术后2 h及术后1、2、3、4、6、8、10、15 d不同时间点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手术部位、植入物、体位、年龄、出血量、体重及术前血浆D-dime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例中19例术后D-dimer≥500μg/L,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升高,2例DVT阳性,分别于术后3 d及5 d发现,均为外伤性腰椎骨折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均出现在D-dimer阳性组,D-dimer阴性组中无DVT发生。结论:脊柱术后D-dimer浓度的监测可以有效筛查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脊柱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血浆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Wells评分和血浆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柴燕玲 董昭兴 +3 位作者 吴文娟 钟红 牛小群 张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Wells评分、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二者相结合对肺栓塞(PE)的诊断和排除价值。方法2008—03-2010—05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疑似PE患者,均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血浆D-二聚体检测,采用Wells评分进... 目的探讨采用Wells评分、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二者相结合对肺栓塞(PE)的诊断和排除价值。方法2008—03-2010—05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疑似PE患者,均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血浆D-二聚体检测,采用Wells评分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以CTPA结果为标准,分析各组患者的PE诊断率。结果入选的126例疑似PE患者,进行CTPA检查后诊断PE32例,D-二聚体阳性、Wells评分阳性、二者均为阳性的PE发生率分别为49.1%、41.7%、51.5%,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阴性、Wells评分阴性、二者均为阴性的PE发生率分别为8.2%、30.0%、2.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检测和Wells评分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分别为81.3%、78.1%和71.3%、62.8%;二者阴性预测值也相似,分别为91.8%、89.4%;二者均为阳性诊断PE的敏感性为53.3%,特异性为83.0%,阴性预测值为83.9%;二者均为阴性排除PE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47.8%,阴性预测值为97.9%。结论D-二聚体阳性、Wells评分阳性和二者均为阳性对PE的诊断率相近;D-二聚体和Wells评分均为阴性时并不能完全排除PE;D-二聚体检测结合Wells评分能更准确地预测PE的发病风险,当二者均为阴性时,排除疑似PE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WELLS评分 血浆d-二聚体 CT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在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志勇 肖瑾 +1 位作者 刘兵荣 万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01-604,共4页
目的 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表达情况.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136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浆D-二聚体水平.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 目的 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表达情况.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136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浆D-二聚体水平.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5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抗凝治疗情况、脑梗死体积、并发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住院死亡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截点. 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中枢性高热[28.6%(6例)比8.7%(10例)]、NIHSS评分[(19±3)比(12±3)]、入院昏迷[66.7%(14例)比15.7%(18例)]、C反应蛋白[13.5(9.1,50.6)比2.3(0.0,15.1)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2.9(0.9,4.0)比0.6(0.4,0.9) mg/L,P<0.01],血浆D-二聚体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 CI:0.686~0.946,P<0.01). 结论 急性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死亡患者人院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栓塞 血浆d-二聚体 住院病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