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PCT Trx-1D-Lac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曾广志 唐海莲 +2 位作者 陈海玉 曾慧志 梅林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硫氧还蛋白-1(Trx-1)、D-乳酸(D-Lac)水平变化,分析其对CBP疗效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遵循1∶1配对原则,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观察组接受CBP治疗,依据治疗效果分为存活亚组、死亡亚组。比较不同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及治疗前后其变化差值。Pearson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对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分析不同血清表达者28d内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死亡亚组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亚组,且变化差值小于存活亚组(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差值联合预测CBP疗效的AUC分别大于单一指标预测、各血清指标联合预测(P<0.05);PCT、Trx-1、D-Lac水平变化差值高表达者死亡风险分别是低表达的4.828、3.600、2.318倍,且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CBP治疗前后血清PCT、Trx-1、D-Lac水平变化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与28d内生存情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变化差值对CBP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降钙素原 硫氧还蛋白-1 D-乳酸
下载PDF
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疗效评价及对内环境的影响
2
作者 赵永 李桂涛 +3 位作者 戴红臣 宋金涛 张旭 李婷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期间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7例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血液净化治...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期间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7例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各项炎症指标、肝肾功能、心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及电解质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例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加滤过(CVVHDF)方式治疗,2例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方式治疗,1例进行血液灌流(HP)方式治疗;治疗后血白细胞、肝肾功能、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内环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脏器功能,对内环境的影响较小,对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儿童应积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多脏器功能损害 儿童 内环境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3
作者 潘永江 邹鹏鸣 梁安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临床疗效、血小板含量、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肌酐、尿素氮、CRP、PCT、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临床疗效 血小板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血液净化临床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罗涛 杨加辉 +3 位作者 林萌 罗小泉 张先艳 殷鹭 《循证护理》 2024年第8期1510-1516,共7页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血液净化临床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1993—2022年收录的血液净化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使用CiteSpace 6.2.R2软件对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国家、关键词等进行可视...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血液净化临床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1993—2022年收录的血液净化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使用CiteSpace 6.2.R2软件对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国家、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164篇文献,可视化分析显示相关研究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居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704篇)、中国(203篇)、澳大利亚(197篇)、加拿大(165篇)和巴西(165篇);多伦多大学发文量最多,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来自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Bennett P N。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活质量、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死亡率等方面。结论:血液净化临床护理研究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血液净化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和影响;本研究结果可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具体地了解该领域现状,并及时追踪其研究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护理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及预防研究
5
作者 方艺桦 周竹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11岁、体质量>20kg、卧床时间>5d、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5d、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为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儿容易受到年龄、体质量、卧床时间、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儿童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落实可靠的针对性防范对策,提高治疗安全性,研究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BOPPPS联合CBL教学模式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颖君 陈林 +2 位作者 李娟 师桂芬 雷靖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BOPPPS联合CBL教学模式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肾脏内科学习的70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分别采用BOPPPS联合CBL教... 目的探讨BOPPPS联合CBL教学模式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肾脏内科学习的70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分别采用BOPPPS联合C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优于对照组,但仅分析能力和自信心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OPPPS联合C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能力,且护士对该教学模式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 CBL教学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 动静脉内瘘 物理检查能力
下载PDF
影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7
作者 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2-0185,共4页
思考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然后寻找有效地应对策略,为保障血液净化的临床安全及治疗效果提供支持。方法 抽取某血液净化中心在2022.5-2023.5期间收治的患者75例为研究主体,其总计参与血液净化625次,然后整理分析患者在血液... 思考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然后寻找有效地应对策略,为保障血液净化的临床安全及治疗效果提供支持。方法 抽取某血液净化中心在2022.5-2023.5期间收治的患者75例为研究主体,其总计参与血液净化625次,然后整理分析患者在血液净化期间的护理安全问题,然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确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 在患者接受的625次血液净化治疗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次数是25次,占比是4.00%;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穿刺针管脱落、并发症出现、未及时做好临床记录、负面情绪、穿刺内瘘等;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安全、护理人员疏忽及行为不规范、患者缺乏安全意识等。结论 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全程遵循临床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每一环节的操作行为规范、标准、专业;并定期加强医护人员心理培训与专业教育,确保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护理安全管理 应对策略
下载PDF
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8
作者 梁醒然 黄春霞 +3 位作者 徐小红 李莉霞 林秋华 林彬彬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开展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前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实施前... 目的:探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开展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前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实施前(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将开展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后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实施后(2021年2月1日~2022年3月31日);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透析水检测及菌落培养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优于实施前(P<0.05),透析水内毒素及菌落数小于实施前(P<0.05),手卫生菌落培养合格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COSO-ERM下的风险管理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改善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水质量与手卫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血液净化中心 感染预防
下载PDF
甲磺酸萘莫司他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抗凝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卢文婷 向淑麟 +4 位作者 任彦文 胡琨琳 庞静 莫丽 熊滨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 观察甲磺酸萘莫司他(NM)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抗凝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例需要进行CBP的有高出血风险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剂使用情况将... 目的 观察甲磺酸萘莫司他(NM)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抗凝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例需要进行CBP的有高出血风险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剂使用情况将其分为NM组(10例)、枸橼酸钠组(10例)和低分子量肝素组(14例)。比较三组滤器寿命以及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和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NM组、枸橼酸钠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的滤器寿命分别为40.00(17.00,51.00)h、36.00(22.00,60.00)h和51.00(45.00,61.50)h,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096,P=0.351)。在抗凝过程中,NM组无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枸橼酸钠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分别有3例(30.00%)和4例(28.57%)患者发生临床显著出血事件,三组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1,P=0.001)。低分子量肝素组发生继发性血小板减少6例。NM组未发生过敏反应、高钾血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等NM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枸橼酸钠组未发生枸橼酸蓄积、枸橼酸中毒等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血栓栓塞事件。结论 NM的抗凝效果与枸橼酸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效果相当,且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萘莫司他 枸橼酸钠抗凝剂 低分子量肝素 连续性血液净化 滤器寿命 出血
下载PDF
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0
作者 张胜华 江雨秋 +3 位作者 李银 宋诗怡 唐静 胡燕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首次构建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科使用股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儿428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静脉置管并发... 目的首次构建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科使用股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儿428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以2022年7月—10月50例患儿资料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病因肾衰竭(OR=5.041,95%CI:1.170~21.726,P=0.030)、合并低白蛋白血症(OR=2.963,95%CI:1.090~8.057,P=0.033)、躁动(OR=2.871,95%CI:1.159~7.109,P=0.023)、双下肢水肿(OR=2.359,95%CI:1.052~5.288,P=0.037)、高血压(OR=2.473,95%CI:0.010~6.057,P=0.048)、腹腔积液(OR=5.673,95%CI:2.242~14.357,P<0.001)以及输注血/血制品(OR=2.693,95%CI:1.0697~6.612,P=0.031)是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95%CI:0.738~0.851,P<0.001),灵敏度为0.733,特异度为0.725,最大约登指数为0.458,预测模型拟合优势比χ^(2)=3.395,P=0.907。依据验证组所建模型预测概率绘制ROC曲线,AUC为0.810(P<0.001,95%CI:0.689~0.931),灵敏度为0.739,特异度为0.77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儿童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高危患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净化 股静脉置管 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1
作者 刘彩飞 刘小敏 +6 位作者 龙卓 辛霞 高菊林 王莉莹 代雯晴 陈思婕 杨聪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证据,为血液透析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数据库及网站中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证据,为血液透析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数据库及网站中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25日。由两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分析与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指南8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3篇。最终形成包括危险因素、制度管理、无菌屏障、导管留置、导管评估、导管维护、冲封管7个类别共41条的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在证据转化过程中应根据导管留置时间和患者个体差异应用证据,并及时更新相关证据,以降低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血液净化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的效果
12
作者 王西臻 张珊 张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热射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组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CBP联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热射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组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CBP联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以及0、24、48、72 h的炎症、生化等指标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心率、体温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初期观察组炎症、生化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炎症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中窦性心动过速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HS可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生命体征变化 炎症指标 生化指标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下载PDF
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护理
13
作者 鲁欣怡 石安 +1 位作者 张素兰 李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防出血及营养支持。结果:5例病人在血液净化治疗后氨甲蝶呤血药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内,肾功能恢复正常,顺利转出重症监护室。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治疗氨甲蝶呤排泄延迟具有独特优势,结合肿瘤病人的特点,加强感染预防、密切观察出血风险及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氨甲蝶呤排泄延迟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在血液净化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恒进 许晶芳 +2 位作者 李楠 蒋春明 赵晓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80-0083,共4页
血液净化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血液净化学的临床专业性较强,知识点繁多,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所学理论知识和相关临床实践操作应用技巧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临床教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 血液净化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血液净化学的临床专业性较强,知识点繁多,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所学理论知识和相关临床实践操作应用技巧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临床教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多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多学科协作在血液净化教学中的应用,以改进当前血液净化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血液净化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郑文博 杨雄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在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在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为(90.47±6.09)h、昏迷时间为(75.29±5.31)h、住院时间为(12.33±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110.21±8.36)h、(106.39±6.42)h、(15.49±1.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为(75.39±6.31)ng/L、CRP为(6.37±1.02)mg/L、WBC为(8.72±1.69)×10^(9)/L、PCT为(1.14±0.38)μg/L、c Tn T为(0.41±0.05)μg/L、CK-MB为(6.20±1.07)ng/mL、LDH为(201.95±16.45)U/L,均低于对照组的(102.63±8.59)ng/L、(8.63±1.56)mg/L、(10.21±2.03)×10^(9)/L、(2.09±0.41)μg/L、(0.72±0.20)μg/L、(9.48±1.52)ng/m L、(254.37±20.6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序贯血液净化疗法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 降钙素原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危重症患者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卫丹辉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针对危重症患者采取床旁血液净化(BBP)给予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拟从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危重症患者9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分别... 目的:针对危重症患者采取床旁血液净化(BBP)给予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拟从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危重症患者9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BBP治疗中效果较好,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得以下降,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危重症 床旁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实践
17
作者 廖秋容 黄雪芳 曾媛媛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并经临床实践检验其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证据提取构建初级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对CBP治疗期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进...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并经临床实践检验其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证据提取构建初级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对CBP治疗期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据此进行筛选、修订,从而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本院自2020年7月起应用CBP治疗期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此前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第1轮和第2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68、0.893,函询意见协调程度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394(χ^(2)=48.503,P<0.001)、0.473(χ^(2)=93.458,P<0.001)。最终形成的CBP治疗期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共42个,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32个,指标变异系数为0.07~0.13。实践效果显示,观察组的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CBP治疗期导管感染防控护理评价指标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该指标的应用能规范导管感染防控护理,有助于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导管感染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18
作者 曾爱民 杨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亚胺培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8^(+)、CD4^(+)CD25^(+)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ARDS患者可有效缓解呼吸窘迫情况,改善血氧指标,抑制炎性物质,降低免疫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 亚胺培南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对患者肾功能、心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良平 罗志春 胡维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心力衰竭伴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4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 目的研究重症心力衰竭伴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4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20例)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和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00%)较对照组(7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研究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运用于重症心力衰竭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与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力衰竭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β2-MG、SCr、PTH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韩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1-0074,共4页
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SC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5名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HD组(血液透析)、HDF(血液透析滤过)+HD组、HD+HP(血液灌流)组,三组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疗程。比较三组Scr、BUN(... 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SC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5名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HD组(血液透析)、HDF(血液透析滤过)+HD组、HD+HP(血液灌流)组,三组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疗程。比较三组Scr、BUN(尿素氮)、β2 -MG、PTH水平。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与HD组相比,HD+HP组和HD+HDF组均高于HD组(P<0.05)结论 三种方法对于尿毒症患者均可以起到良好的透析效果,相较于单一的HD法,HD+HDF、HD+HP能够更好的清除毒素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Β2-MG SCR P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