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情况的原因调查研究
1
作者 王爱辉 刘彬 邵漫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原因。方法将驻马店市中心血站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48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单采血小板献血前,所有献血者均采集肘静脉血4 m L并进行血样初筛,依据《血站技术规程2019版... 目的调查研究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原因。方法将驻马店市中心血站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48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单采血小板献血前,所有献血者均采集肘静脉血4 m L并进行血样初筛,依据《血站技术规程2019版》确定血液筛查结果,统计48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结果与初筛不合格项目;另外对比男性、女性初筛不合格项目。结果共计筛查480例,其中共40例出现血液初筛不合格,初筛不合格率为8.33%;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项目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值>50 U/L占比为17.50%、血小板计数检测值<150×10^(9)/L占比为25.00%、血细胞比容(HCT)检测值<0.36占比为25.00%、血红蛋白(Hb)检测值不合格占比为2.50%、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值不合格占比为15.00%、乳糜血不合格占比为12.5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占比为2.50%;男性、女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项目中ALT检测值>50 U/L、Hb检测值不合格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项目主要包括ALT检测值>50 U/L、血小板计数检测值<150×10^(9)/L、HCT检测值<0.36占比最高,男性初筛不合格项目主要以ALT检测值>50 U/L为主,女性则主要以Hb检测值不合格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 血液初筛 不合格的原因
下载PDF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红蛋白和脂血联合检测在献血者血液初筛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鹏豪 韩国伟 +6 位作者 徐惠娟 钟炽辉 陈少彬 叶惠芬 梁自领 赵俊伟 莫心南 《右江医学》 202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红蛋白(Hb)和脂血全自动联合检测系统(简称“初筛联检系统”)的效果,优化献血者血液初筛方案。方法对脂血指数检测结果进行确认;通过对比分析使用初筛联检系统和使用原筛查方案时ALT和脂血报废率来评...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红蛋白(Hb)和脂血全自动联合检测系统(简称“初筛联检系统”)的效果,优化献血者血液初筛方案。方法对脂血指数检测结果进行确认;通过对比分析使用初筛联检系统和使用原筛查方案时ALT和脂血报废率来评价该初筛模式的筛查效果。结果初筛联检系统脂血指数检测结果与成分制备组脂血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84.27%。启用新初筛方案后,复检ALT报废率从0.97%下降至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血报废率从4.41%下降至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自动联检方案增加了乳糜血的评判指标,血液初筛多项目全自动联合检测,能有效降低ALT和脂血的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初筛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脂血报废率 血液报废率
下载PDF
温州地区2020—2021年献血者单采血小板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及对策分析
3
作者 苏欣欣 李建道 林皕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温州地区2020—2021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18787人献血前的血液初筛检测数据,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ALT、乳糜血、Hb/红细胞压积(H...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温州地区2020—2021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18787人献血前的血液初筛检测数据,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ALT、乳糜血、Hb/红细胞压积(HCT)、PLT计数、WBC计数的不合格情况。结果血液初筛不合格率11.9%(2231/18787),其中2020年为12.8%(1178/9235),2021年为11.0%(1053/9552)。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ALT(5.0%)、乳糜血(2.7%)、WBC计数(2.2%)、Hb/HCT(1.5%)、PLT计数(1.4%)、HBsAg(0.2%)、TP-Ab(0.04%)。男性ALT、乳糜血、PLT计数不合格率高于女性,女性Hb/HCT不合格率高于男性,WBC计数、HBsAg、TP-Ab不合格率男女接近。首次献血者与再次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24.5%和10.8%,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首次献血者均高于再次献血者。结论温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ALT异常、乳糜血和WBC计数异常,首次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再次献血者,应根据不同人群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血液初筛 不合格 献血者
下载PDF
血液初筛在减少血液报损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29-0032,共4页
探讨血液初筛在血液报损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血液报损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减少血液报损情况提供改进策略。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回顾性收集66966例开封市中心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根据不同的血液初筛检验方式将其分... 探讨血液初筛在血液报损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血液报损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减少血液报损情况提供改进策略。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回顾性收集66966例开封市中心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根据不同的血液初筛检验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常规项目检测为对照组(33483例),常规项目检测联合ALT初筛检验为观察组(33483例)。将两组血液报损率进行对比,统计总报损情况并将其分为报损组与非报损组,对两组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液报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血液样本66966例,共报损3386例,对照组报损率9.26%,观察组报损率2.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报损组与非报损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血型、采血时间、职业、嗜酒史、晚睡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指标为自变量,结果显示,男性、年龄36~55岁、采血时间9月-11月、商贸及职员、有嗜酒史、有晚睡习惯为血液报损的危险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型血不是血液报损的危险因素,P>0.05,提示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血液初筛的过程中,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报损率,避免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有效降低血站采集血液的感染风险;另男性、年龄36~55岁、采血时间9月-11月、商贸及职员、有嗜酒史、有晚睡习惯均为血液报损的危险因素,采血工作中可据此建立更加科学的采血工作管理体系,采取更详细的征询策略,降低高危人群献血率及血液报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血液初筛 血液报损 应用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金昌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和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梁丹丹 杨静 《甘肃科技》 2023年第5期114-116,共3页
了解金昌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和血液检测情况。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金昌市中心血站10 723例一般检查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和血液检测结果,血液初筛项目包括血脂、ALT、Hb、HBsAg(胶体金),血液检测项目包括HBsAg、抗-HCV... 了解金昌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和血液检测情况。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金昌市中心血站10 723例一般检查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和血液检测结果,血液初筛项目包括血脂、ALT、Hb、HBsAg(胶体金),血液检测项目包括HBsAg、抗-HCV、抗-TP、HIV Ag/Ab以及HBV DNA、HCV RNA、HIV-ⅠRNA。经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1 810例,初筛不合格率为16.88%。初筛不合格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是:ALT异常为8.72%,血脂不合格为5.73%,Hb不合格1.76%,HBsAg阳性为0.67%。初筛合格成功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体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TP占0.44%,HBsAg占0.31%,抗-HCV和HIV Ag/Ab分别占0.22%和0.21%,HBV DNA占0.08%,ALT总不合格率最低,占0.02%。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主要是ALT异常和脂肪血,其次是Hb不合格,HBsAg(胶体金)阳性较低。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抗-TP和HBsAg,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加强采血前健康征询工作,规范化血液初筛检测过程,在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召回工作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检测,提升临床用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初筛 血液检测 分析
下载PDF
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因素及研究讨论
6
作者 刘国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48-0051,共4页
为研究讨论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因素,通过选取从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时间内血站站内预约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0764人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干式生化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检测。2021年5月至2022年... 为研究讨论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因素,通过选取从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时间内血站站内预约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0764人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干式生化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检测。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别血液初筛不合格占比5.99%、6.39%,总计不合格占比6.17%。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别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压积、转氨酶、脂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初筛不合格占比0.35%、0.13%、0.94%、0.32%、0.52%、4.09%、0.54%、0.03%和0.33%、0.12%、0.98%、0.29%、0.56%、4.52%、0.29%、0.02%;总计占比0.34%、0.13%、0.96%、0.31%、0.54%、4.28%、0.43%、0.03%。机采血小板男性和女性献血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细胞压积、转氨酶、脂血各项血液初筛不合格因素占比分别为0.39%、0.15%、0.31%、0.32%、0.18%、5.04%、0.49%和0.15%、0.05%、3.81%、0.25%、2.10%、0.95%、0.15%。说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细胞压积、转氨酶、脂血血液初筛指标异常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因素,男女性别影响因素有差异,可通过采血前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相关宣教,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血液初筛不合格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 血液初筛不合格 因素 研究
原文传递
献血环境对血液初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许飞 张建伟 +3 位作者 徐立 曹锁春 吴强 闵志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献血环境对血液初筛的影响。方法 2013年常州市对乡镇各单位、院校、企事业单位献血时间进行调整,与2012年比较,分析献血环境对血液初筛的影响,比较两年HBsAg和ALT的报废率。结果 2013年HBsAg和ALT的报废率较2012年有较大幅度... 目的探讨献血环境对血液初筛的影响。方法 2013年常州市对乡镇各单位、院校、企事业单位献血时间进行调整,与2012年比较,分析献血环境对血液初筛的影响,比较两年HBsAg和ALT的报废率。结果 2013年HBsAg和ALT的报废率较2012年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血站通过献血时间的调整,可以减少血液初筛温湿度的影响,提高血液初筛的准确性,大大降低ALT、HBsAg的不合格率,避免血液的浪费以及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血站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环境 血液初筛 血液质量 ALT HBSAG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7
8
作者 卢智勇 叶玲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提高再次献血成功率,为今后的机采招募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用浙江省统一的BIS2.0软件统计模块统计2011-2013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4 480例次血液初筛检测情况,将血液初筛检测...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提高再次献血成功率,为今后的机采招募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用浙江省统一的BIS2.0软件统计模块统计2011-2013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4 480例次血液初筛检测情况,将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者按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含量和乳糜血6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15.86%、14.74%、11.20%,不合格原因以转氨酶异常居首,其次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不合格。男性以转氨酶不合格为主,占5.38%。女性以血细胞比容不合格为主,占6.66%。结论转氨酶、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不合格是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血细胞比容不合格是导致女性献血者暂缓献血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液初筛 招募对策
原文传递
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淘汰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健华 刘诗 梁雪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97-3898,共2页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淘汰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广州血液中心24 886例参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献血资料,统计分析其淘汰原因。结果 2014—2016年机采血小板淘汰率分别为5.82%、5.60%和4.97%...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淘汰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广州血液中心24 886例参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献血资料,统计分析其淘汰原因。结果 2014—2016年机采血小板淘汰率分别为5.82%、5.60%和4.97%。征询不合格、查体不合格、快速检测不合格、采血过程不合格及血液复检不合格淘汰占淘汰总数的构成比分别为12.11%、13.67%、39.60%、16.64%、17.98%,其中以快速检测不合格原因最多。初次献血者淘汰率高于再次献血者(12.58%比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检测不合格是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淘汰的主要原因,血站在招募和献血服务中对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解疑和干预,可能会提高血液初筛合格率,减少献血人员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液初筛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乐丹 李建道 苏欣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934-93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情况,提高机采血小板合格率。方法对2016-2018年,温州地区30 78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做转氨酶(ALT),脂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 目的调查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情况,提高机采血小板合格率。方法对2016-2018年,温州地区30 78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做转氨酶(ALT),脂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乙肝梅毒(HBsAg-TP)等8项血液初筛项目调查,同时分析上述检测项目在性别,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和重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差异。结果近3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27.67%,20.66%和16.89%,原因依次为ALT(5.71%),WBC(4.04%),脂血(3.13%),HB(2.57%),Plt(2.51%),Hct(1.58%),RBC(1.15%),HBsAg-TP(1.03%),除HB,Hct和RBC外,其它检测项目在男性中的不合格率均高于女性,初次机采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33.77%和18.65%,两者的ALT,WBC,脂血,Plt,HBsAg-TP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WBC,脂血是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主要原因,在今后的招募动员工作中,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男女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科学献血的指导和宣教,做好重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招募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机采血小板者初筛检测的合格率,稳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血液初筛
原文传递
捐献机采血小板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飞 杨红 +1 位作者 周樱波 刘衡 《护理学报》 2010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捐献机采血小板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再次献血率。方法统计2006—2008年捐献机采血小板者共26862例次血液初筛检测情况,将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者按照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 目的分析捐献机采血小板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再次献血率。方法统计2006—2008年捐献机采血小板者共26862例次血液初筛检测情况,将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者按照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6项指标进行统计,并对初筛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捐献血小板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9.56%、9.41%、8.87%。不合格原因以转氨酶异常居首,分别为4.47%、3.73%、3.91%,主要集中在40~100U范围内;其次是血小板计数不合格,分别为2.02%、2.11%、1.73%,主要集中在<150×109/L范围;男性以转氨酶不合格为主,占男性初筛检测总例次的5.03%,而女性以血细胞压积不合格为主,占女性初筛检测总例次的3.32%。结论转氨酶和血小板计数不合格是捐献机采血小板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而红细胞压积不合格是导致女性捐献者暂缓捐血的主要原因,提示对捐献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机采血小板 血液初筛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不同无偿献血人群血液初筛异常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芳 傅颖媛 +1 位作者 熊丽红 庄养林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分析南昌市无偿献血人群初筛不合格情况并提出对策,探讨避免血液资源浪费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学生与非学生人群、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人群以及全血与成分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总不合... 目的分析南昌市无偿献血人群初筛不合格情况并提出对策,探讨避免血液资源浪费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学生与非学生人群、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人群以及全血与成分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总不合格率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血红蛋白(Hb)不合格率。结果学生人群总不合格率较非学生人群明显升高(3.6%比2.6%),其中学生人群HBsAg不合格率明显高于非学生人群(2.5%比2.0%),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非学生人群(0.04%比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是学生人群与非学生人群Hb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8%比0.10%,P〉0.05)。初次献血者总不合格率(2.6%比1.4%)和HBsAg不合格率(3.4%比0.04%)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重复献血者(0.91%比1.09%,P均〈0.05)。成分献血者总不合格率(1.19%比3.50%)和HBsAg不合格率(0.28%比2.54%)明显低于全血献血者(P均〈0.01);而成分献血与全血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71%比0.86%,P〉0.05)。结论对于不同献血人群,制定合适的筛查模式,可有效提高输血安全。重复献血者在进行团体献血时,可考虑取消HBsAg金标法,学生团体献血时,可考虑取消ALT的初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初筛 初次献血 重复献血 成分献血 全血献血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校敏 李秀清 +4 位作者 解桂贤 张燕 李雅静 韩烨 侯亚平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2172-2174,2178,共4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因素,为机采血小板工作提供完善和改进措施。方法统计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石家庄市26746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检测结果,对初筛不合格率按照转氨酶、乳糜血、血红蛋白量、白细...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因素,为机采血小板工作提供完善和改进措施。方法统计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石家庄市26746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检测结果,对初筛不合格率按照转氨酶、乳糜血、血红蛋白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压积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性别和不同机采频率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情况。结果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石家庄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为12.77%,不合格率以转氨酶和乳糜血为主,其次是血红蛋白量和白细胞计数。男性的转氨酶不合格率最高,女性的血红蛋白量不合格率最高。总体来说,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不合理率高于再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结论转氨酶和乳糜血不合格是石家庄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不合格率较多,血红蛋白量是女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应该加强机采血小板宣传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液初筛 不合格率 性别 机采频率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在血液初筛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金建怀 许友山 +1 位作者 陈波 王庆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07-709,共3页
目的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比较,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在血液初筛中的应用。方法采用1种CLIA和2种ELISA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试剂平行检测日常献血者血样3 000份及卫生部临检中心收集的血清盘标本792份。任1种试剂有反应性... 目的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比较,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在血液初筛中的应用。方法采用1种CLIA和2种ELISA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试剂平行检测日常献血者血样3 000份及卫生部临检中心收集的血清盘标本792份。任1种试剂有反应性的献血者标本和所有的血清盘标本由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认实验,分析比较结果。结果 3 000份献血者标本中11例有反应性,其中7份CLIA、ELISA和确认实验均为阳性;4份为ELISA双试剂阴性CLIA单阳性,而确认结果均为阴性。792份血清盘标本中587份确认阳性,197份确认阴性,8份不确定。CLIA的HBs Ag最低检出浓度0. 05 IU/m L低于ELISA法的0. 09 IU/m L。CLIA对变异性抗原的检出率84. 62%明显高于ELISA B试剂42. 31%(P <0. 05)。CLIA的灵敏度89. 10%、特异性97. 97%明显高于2种ELISA法。重复性试验中,CLIA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明显小于ELISA方法。结论 3 000份献血者血样经HBs Ag胶体金快速检测合格后抗原阳性率低,而792份血清盘由收集于不同血站的献血者标本组成,阳性率高,且标本的分组与设计合理有针对性。结合其检测结果,CLIA相比ELISA对HBs Ag的初筛有着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较好的精密度,且变异性抗原检出率较高,对防止不合格血样漏检,保证血液质量安全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血液初筛
原文传递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欢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0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针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提高再次献血成功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共15 248例次血液初筛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受检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小... 目的针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提高再次献血成功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共15 248例次血液初筛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受检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以及血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含量(Hb)等指标检测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 15 248例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为14.49%,主要以ALT、PLT、白细胞计数不合格为主,男性以ALT不合格为主,女性则以血红蛋白、HCT不合格为主。结论 ALT、PLT以及白细胞计数异常是影响血小板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性别不同,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也不同,因此在血小板捐献招募时,除了加强对献血者征询以外,需要根据性别不同,对献血者进行相应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血液初筛 合格鉴定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卫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3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中心血站金坛分站2516例献血者中血液初筛不合格者261例,分析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结果261例血液筛查因素中,ALT-117例占比占...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中心血站金坛分站2516例献血者中血液初筛不合格者261例,分析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结果261例血液筛查因素中,ALT-117例占比占不合格比例的44.83%;血小板-39例,占比14.94%;白细胞异常-17例,占比6.51%;HCT-46例,占比17.62%;红细胞异常-4例,占比1.53%;血红蛋白异常-38例,占比14.55%。导致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谷丙转氨酶异常,其他不合格原因为红细胞比容异常、血红蛋白异常、血小板异常等。不合格原因分布情况:谷丙转氨酶不合格集中于50~100 U/L,血小板集中在小于150×10^9/L或大于450×10^9/L,红细胞异常集中在大于6.0×10^9/L,红细胞比容异常集中在0.3~0.36,血红蛋白异常集中在小于115~120 g/L,白细胞异常不明显。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谷丙转氨酶不合格,女性献血者暂缓献血的原因为血细胞比容不合格,因此需要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血液初筛 不合格原因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庄永华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6期1-1,共1页
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4月26日到2017年4月25日本血站6788名无偿献血者,对全部献血者的ALT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6788名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为4%;男女不合格分别占5.76%、1.06%;年龄18-2... 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4月26日到2017年4月25日本血站6788名无偿献血者,对全部献血者的ALT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6788名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为4%;男女不合格分别占5.76%、1.06%;年龄18-24岁不合格占1.79%,25-34岁占1.68%,35-44岁占7.77%,45-54岁占1.72%;BMI正常不合格占0.20%,超重占2.83%,肥胖占14.70%。结论:无偿献血者BMI、性别、年龄是血液初筛ALT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为保证献血质量,献血前应该做好健康咨询,讲解献血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初筛 ALT检测
下载PDF
不同全血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淘汰情况分析
18
作者 杨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全血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淘汰情况,为指导有效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献血前健康征询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地区2019年-2021年全血无偿献血者及初筛淘汰者信息按照性别、年龄、职业、...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全血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淘汰情况,为指导有效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献血前健康征询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地区2019年-2021年全血无偿献血者及初筛淘汰者信息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进行整理和汇总,对不同全血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淘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全血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淘汰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筛淘汰率男性是女性的1.44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脂肪血淘汰率男性均多于女性,血红蛋白(Hb)淘汰率女性是男性的36.60倍;18-25岁及56-60岁人群初筛淘汰率低,分别为8.38%、6.38%,ALT淘汰率在26-35岁人群高,HBsAg淘汰率在18-25岁人群低(0.35%),脂肪血淘汰率在36-50岁人群高;学生、军人、医务工作者初筛淘汰率低,ALT淘汰率在公务员群体最高(9.36%),Hb淘汰率在教师群体最高(3.77%);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淘汰率均不足9%,总体上呈现受教育程度越高淘汰率越低的趋势.结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全血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淘汰情况存在规律,研究此规律并用以指导无偿献血招募及献血前健康征询工作,使血液从低危献血人群中采集,有利于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献血人群 血液初筛 淘汰率
原文传递
成都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颖 杨建英 涂丽梅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成都市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于成都市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的36 127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年龄为(32.4±7.7)岁;男性献血者为26 423例,女性为9 704例。... 目的探讨成都市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于成都市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的36 127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年龄为(32.4±7.7)岁;男性献血者为26 423例,女性为9 70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前,采集所有献血者肘正中静脉全血4 mL,用于血液初筛项目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值、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值,乳糜血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达情况。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判断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合格情况,并且分别计算献血者的血液初筛总不合格率及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采用χ2检验比较所有献血者血液初筛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以及男、女性献血者血液初筛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献血前与献血者均签署《献血者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研究2017年于成都市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的36 127例无偿献血者中,血液初筛不合格者为19 323例,初筛总不合格率为53.49%。② 19 323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前血液初筛不合格献血者中,初筛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CT(15.82%)、血小板计数(15.45%)、ALT值(9.72%)、WBC(7.60%)、乳糜血(3.96%)、Hb值(0.80%)、HBsAg(0.17%)。血液初筛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724.350,P<0.001)。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HCT降低、ALT值升高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该3项指标不合格献血者例数占总不合格献血者的比例为76.63%(14 806/19 323)。③ 19 323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前血液初筛不合格的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初筛不合格率为40.44%(10 689/26 423),低于女性献血者的89.01%(8 638/9 704),并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 731.805,P<0.001)。其中,男性献血者的ALT值不合格率为10.63%,血小板计数不合格率为15.96%,分别高于女性献血者的7.23%、14.04%;HCT不合格率为2.97%,Hb值不合格率为0.12%,WBC不合格率为7.14%,乳糜血不合格率为3.44%,分别低于女性献血者的50.80%、2.61%、8.83%、5.37%;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930、20.199、12 194.302、564.119、28.879、81.479,P<0.001)。结论成都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HCT降低、ALT值升高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男性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ALT值升高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女性为HCT降低。因此,应根据不同人群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丙氨酸转氨酶 血小板计数 血细胞比容 血液初筛 不合格 原因分析 招募策略 无偿献血者
原文传递
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爱华 余朗星 《浙江预防医学》 2015年第2期206-207,共2页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3年机采血小板者的转氨酶(ALT)、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含量(Hb)6项指标进行初筛分析。结果 1 739名次机...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3年机采血小板者的转氨酶(ALT)、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含量(Hb)6项指标进行初筛分析。结果 1 739名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6项血液初筛指标检出不合格282项次,总不合格率为16.22%;其中ALT不合格率最高为6.73%,其次PLT为4.14%;男性不合格率指标主要是ALT(6.97%)、PLT(4.28%)和WBC(3.61%);女性血液初筛不合格率指标主要是Hb(10.68%)和HCT(7.77%)。结论 ALT和PLT不合格是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Hb和HCT是女性捐献者暂缓捐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液初筛 不合格 捐献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