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郑辉 王伟娟 康丽霞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2期134-134,共1页
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8例风湿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的1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人员都给予血液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 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8例风湿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的1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人员都给予血液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血浆粘稠度、免疫球蛋白G、血沉、免疫球蛋白M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给予血液检验,有助于早期确诊风湿病,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血液检验分析 关节疼痛
下载PDF
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秀勤 陈云贞 蒙秀坚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1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究贫血患者在血液检验中的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9例贫血患者为实验组,并选择89例身体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给予血液检验的对比和结果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为溶血性贫血,5例患者为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目的探究贫血患者在血液检验中的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9例贫血患者为实验组,并选择89例身体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给予血液检验的对比和结果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为溶血性贫血,5例患者为铁粒幼细胞性贫血,6例患者为巨幼细胞性贫血,20例患者为急性失血性贫血,16例患者为缺铁性贫血,17例患者为地中海贫血,6例患者为慢性感染,在各项指标的数据上与健康人员有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必须对贫血患者进行各方面的检查,使贫血患者了解自己的贫血原因,并采取较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患者 血液检验分析 预后措施
下载PDF
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9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分析前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分析并出现血液质量问题的患者1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设定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血液检验分析流程进...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分析前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分析并出现血液质量问题的患者1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设定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血液检验分析流程进行操作;设定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归纳总结血液检测前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和防范效果。结果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采血时间过长、采血量不足、标本处理不规范、送检时间过长和患者自身原因等;经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观察组的血标本凝块、标本类型错误、标本量不足和标本信息错误等各种血液标本质量问题的总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制定提高血液标本质量的主要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分析 血液标本 影响因素 质控措施
下载PDF
关于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分析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探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郑以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4期11-12,共2页
目的:对血液检验分析受到血标本采集的影响和干预措施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血站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集的4000例血液采集标本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血液采集标本的检测偏差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 目的:对血液检验分析受到血标本采集的影响和干预措施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血站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集的4000例血液采集标本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血液采集标本的检测偏差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分析结果有影响,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使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应当对血液采集标本的偏差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分析 影响 干预措施
下载PDF
血液分析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露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急慢性白血病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2-01—2015-06在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进...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急慢性白血病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2-01—2015-06在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急性组、慢性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这三组受检者进行血液分析检验,对比三组受检者血液分析检验的各项指标及其异常率。结果急性组患者、慢性组患者以及对照组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急性组和慢性组在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方面的异常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诊断中,对患者进行血液分析检验,能够有效检出白血病,同时,还可通过血液分析检验中的部分指标对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血液分析检验 诊断
下载PDF
血液分析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王福超 《大医生》 2018年第6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31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及31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1组、实验组2组及对照组。3组均给予血液分析检验。比较3组患者检验结果。结... 目的观察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31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及31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1组、实验组2组及对照组。3组均给予血液分析检验。比较3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WB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W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白血病 血液分析检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液分析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杨 《当代医学》 2017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慢性白血病患者98例作为此次对比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人员98例作为此次对比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血液指标展开临床检验,最终对临... 目的探讨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慢性白血病患者98例作为此次对比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人员98例作为此次对比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血液指标展开临床检验,最终对临床检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在RBC水平、PLT水平以及MCV水平几方面,观察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极为明显(P<0.05);在HGB水平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健康人员明显(P<0.05);在WBC水平方面,观察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极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临床对其积极开展血液分析检验,最终获得显著效果,表现出显著的重复性,但是当患者的机体细胞表现出诸多异常情况后,患者的白细胞临床检查结果会表现出异常的现象,最终导致临床检测结果出现了误诊的现象,对此血液分析检验只可以用做对急慢性白血病进行筛选,无法有效确诊患者是否患有急慢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检验 急慢性白血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液分析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金娃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A组,3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5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展开血液分析检验,并...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A组,3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5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展开血液分析检验,并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的PLT(血小板)、RBC(红细胞)、HGB(血红蛋白)及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WBC(白细胞)与CRP(C-反应蛋白)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A、B两组上述血液指标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 <0.05)。此外,观察A组PLT、RBC、HGB等指标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观察B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展开血液分析检验,可有效鉴别其是否存在急慢性白血病,且诊断正确率高,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白血病 血液分析检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秋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2期139-139,共1页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给予其血液分析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指标及其异常率。...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给予其血液分析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指标及其异常率。结果对照组检验指标优于研究组,研究组中急性期患者异常率高于慢性期患者,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检验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检出率,并有利于急慢性白血病的鉴别,对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检验 急慢性白血病 鉴别诊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急慢性白血病行血液分析检验的价值分析以及中西医治疗的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明君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4期71-72,共2页
目的:对急慢性白血病行血液分析检验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按急慢性程度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另选取50例健康人(C组)、50例严重细菌感染患者(D组)进行对比实验。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液分析,并对比白细胞计数、血... 目的:对急慢性白血病行血液分析检验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按急慢性程度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另选取50例健康人(C组)、50例严重细菌感染患者(D组)进行对比实验。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液分析,并对比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指标。结果:A组、B组、D组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C组(P<0.05),但A组、B组均高于D组(P<0.0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C组、D组(P<0.05),但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B组高于C组(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D组>C组>B组>A组(P<0.05);红细胞水平:(C组和D组)>B组>A组(P<0.05),C组、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C组和D组)>B组>A组(P<0.05),C组、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分析对诊断急慢性白血病及严重细菌感染与急慢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价值,而且以健康人作为参考,确诊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白血病 血液分析检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血液分析仪检验用于白血病诊断的实用性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代文芳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血液分析仪检验用于白血病诊断的实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选的64例白血病患者均于本院就诊治疗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32例,慢性白血病患者32例,同时还纳入同期64例健康体... 目的探究分析血液分析仪检验用于白血病诊断的实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选的64例白血病患者均于本院就诊治疗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32例,慢性白血病患者32例,同时还纳入同期64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分析仪检验,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CRP水平、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LT水平、RBC水平以及H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BC平均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与慢性白血病患者CRP水平、RBC水平以及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WBC水平、PLT水平低于慢性白血病患者,RBC平均体积小于慢性白血病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检验能够对健康人群、急性白血病患者以及慢性白血病患者群体进行有效区分,可以为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诊疗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检验 白血病诊断 实用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分析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殷秀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0188-0188,198,共2页
分析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时间段: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以此间我院急慢性白血病100例为研究样本,其中急性白血病50例,慢性白血病50例,另外在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对象,对比其血液检... 分析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时间段: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以此间我院急慢性白血病100例为研究样本,其中急性白血病50例,慢性白血病50例,另外在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对象,对比其血液检查情况以及白血病标志物。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较,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与健康人员相比较存有显著的差异,而针对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二者之间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之间存有显著的差异,数据相比,P<0.05。结论:在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诊断期间,基于血液分析仪检验工作的开展,发挥着一定的临床意义,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检验 急性白血病 临床指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血液分析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智林 徐舒敏 +3 位作者 陈少艳 蓝红云 唐琼华 何伟业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有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与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将...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有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与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地中海贫血组)和B组(缺铁性贫血组)。对两组患者均施以血液分析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水平为(11.65±1.28)%,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的平均水平为(66.81±3.67)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平均水平为(325.66±11.65)g·L-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的平均水平为(23.68±2.53)pq;B组患者的RDW平均水平为(19.84±1.92)%,MCV平均水平为(72.67±3.86)fL,MCHC的平均水平为(282.54±14.52)g·L-1,MCH的平均水平为(22.76±2.49)pq。两组患者中,地中海贫血患者与缺铁性贫血患者在MCH方面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RDW、MCHC、MCV等检测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使用血液分析检验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症状进行鉴别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检验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血常规的临床检验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兰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期162-162,共1页
目的针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使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进行血常规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评价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同时对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 目的针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使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进行血常规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评价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同时对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质量保证进行总结。结果在血常规检验当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末梢血高于静脉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计末梢血低于静脉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末梢血和静脉血的采血过程和检验过程严格进行规范的操作,二者定期进行比对并且校正,使同-实验室发出的报告单具有可比性,给临床医师和患者回报真实可靠的结果,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临床检验血液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
15
作者 楼旻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184-0185,共2页
研究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分析,并出现血液质量问题的200例患者(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作业程序,100例),观察组(标准作业程序,100例),分析血液检验影响... 研究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分析,并出现血液质量问题的200例患者(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作业程序,100例),观察组(标准作业程序,100例),分析血液检验影响因素及措施。结果:观察组在环境、操作、程序、管理以及教育沟通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患者自身因素、送检管理因素、标本处理因素、采血操作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方面,对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标本信息错误、标本类型错误、采集量错误以及标本凝块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血液检验分前血液标本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送检管理、标本处理、采血操作以及医护人员等,通过在血液检验分析前进行标准作业程序,可以有效降低发生血液质量问题,让血液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分析 血液标本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芳赛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32期4286-42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采集的不合格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6月19 868例次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总的合格率为99.33%,门诊合格率为99.03%,住院合格率为99.56%。因采集标本不合格占52.6%,主要问题依次为采血量...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采集的不合格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6月19 868例次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总的合格率为99.33%,门诊合格率为99.03%,住院合格率为99.56%。因采集标本不合格占52.6%,主要问题依次为采血量不足、溶血、标本送检不及时、采血时间不对。结论加强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探析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徐化 王建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0206-0206,共1页
分析延在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使用血液分析检验的诊断效果。方法:纳入共计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随机数组分组法作为分组标准,患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组,各纳入25例,同期再纳入50例正常体检... 分析延在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使用血液分析检验的诊断效果。方法:纳入共计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随机数组分组法作为分组标准,患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组,各纳入25例,同期再纳入50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所有人员均采用血液分析检验进行检测,统计对比受检测人员在各项分析指标中的差异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指标低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指标低于白血病组,差异显著(p<0.01);急性组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指标明显高于慢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指标明显低于慢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血液分析检验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诊断,可有效诊出患者的白血病情况,同时能够对急慢性白血病的病症差异起到准确的检测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检验 急慢性白血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8
作者 陈晓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0225-0225,227,共2页
观察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分析检验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6月份-2019年5月份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30例并命名为急性组,另选取该阶段收治的慢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30例为慢性组,同时选取该阶段进行血液检查的健... 观察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分析检验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6月份-2019年5月份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30例并命名为急性组,另选取该阶段收治的慢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30例为慢性组,同时选取该阶段进行血液检查的健康者资料30例为健康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液指标内的血小板指标、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液指标异常情况展开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急、慢性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HGB)均较低,而白细胞计数(WBC)与C 反应蛋白(CRP)相比健康组较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与慢性组血液指标异常率比较,急性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的异常率均高于慢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分析检验的疾病检出效果较好,可对急、慢性白血病进行准确鉴别诊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白血病 鉴别诊断 血液分析检验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