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血性休克时血液流变性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耕 刘春艳 +2 位作者 魏艳玲 张静 牛春雨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3期52-55,57,共5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异常 失血性休克 血管低反应性 凝血功能紊乱 组织缺血缺氧 肠道屏障功能 微循环学说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血液流变性异常综合症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俊杰 张静 牛春雨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4期93-96,99,共5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异常综合症 机体功能 高粘滞血症 球蛋白 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正常淋巴液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俊杰 王伟平 +4 位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刘艳凯 姜华 张静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观察外源性正常淋巴液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致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淋巴液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静注10% Dextran500(10ml/kg·bw)复制急性血液流变性异常模型(对... 目的 观察外源性正常淋巴液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致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淋巴液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静注10% Dextran500(10ml/kg·bw)复制急性血液流变性异常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min后,淋巴液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肠淋巴液(全血量的1/15),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全血黏度、全血相对黏度、血浆黏度、Hct、ESR、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模型组和淋巴液组红细胞电泳率、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液组全血相对黏度、Hct、ESR、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全血黏度、全血相对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显著低于模型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0.01)。结论 外源性正常淋巴液能明显改善Dextran500所致的急性血液流变性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液 血液流变性异常 高分子右旋糖酐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研究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洪梅 凌昌全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血液流变性异常 对策
下载PDF
心元胶囊对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汤炜 张静 +1 位作者 史兰 奚朗秋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3期201-201,共1页
目的 观察心元胶囊治疗血脂异常合并血液流变性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71例血脂异常合并血液流变性异常患者服用心元胶囊前后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均得到改善,治疗中... 目的 观察心元胶囊治疗血脂异常合并血液流变性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71例血脂异常合并血液流变性异常患者服用心元胶囊前后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均得到改善,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心元胶囊是一种较好的调节血脂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元胶囊 血脂异常 合并症 血液流变性异常 疗效 不良反应 红细胞比容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糖尿病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唐霓 唐显玲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改变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血液流变性异常 纤维蛋白原水平 高粘滞综合征 血液粘滞因素 血小板粘附性
下载PDF
血液流变性变化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永新 张莉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3期75-75,77,共2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血液流变性变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血液流变性异常 肝胆损伤 肝病患者
下载PDF
血液流变性变化与增龄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丹凤 夏向南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3期46-47,F0006,F000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增龄的关系。方法:测定60岁以上老年组与45岁以下中青年组各15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两者异常率。结果:老年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增龄的关系。方法:测定60岁以上老年组与45岁以下中青年组各15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两者异常率。结果:老年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血液粘度有一定的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血液粘度相对增高。提示对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性监测,有利于老年人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变化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液流变性异常 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流变性改变 中老年人 增龄 年龄增长 国内外研究
下载PDF
暗红舌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研究(附167例甲襞、舌尖微循环和55例血液流变性观察分析)
9
作者 贾钰华 徐复霖 +3 位作者 吕志平 陈素云 许俊杰 陈育尧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3期49-50,共2页
作者对167人进行甲襞、舌尖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暗红舌组(n=62)和紫斑舌组(n=35)均表现有不同程度微循环变异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均与淡红舌组(n=70)有显著差异(P<0.01~0.05),其中暗红舌组各项变化较紫斑舌组轻(P<0... 作者对167人进行甲襞、舌尖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暗红舌组(n=62)和紫斑舌组(n=35)均表现有不同程度微循环变异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均与淡红舌组(n=70)有显著差异(P<0.01~0.05),其中暗红舌组各项变化较紫斑舌组轻(P<0.01~0.05)。提示:暗红舌是轻于紫斑舌的瘀血轻症的一种表现,且中医舌诊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查结合可提高临床诊断率,指导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尖微循环 血液流变性观察 红舌 甲襞 血液流变学检测 血液流变性异常 血液流变学检查 临床诊断率 不同程度 中医舌诊 辨证施治 紫斑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
10
作者 李正良 张泳周 《微循环学杂志》 1992年第1期39-39,共1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报高。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作为ICVD的易患因素已基本肯定。血液流变性异常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均提示ICVD患者血液存在明显“浓、粘、凝、聚化”并...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报高。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作为ICVD的易患因素已基本肯定。血液流变性异常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均提示ICVD患者血液存在明显“浓、粘、凝、聚化”并提出血液流变性改变是ICVD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针对此病因的防治手段也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改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液流变性异常 ICVD 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 易患因素 危险因素 死亡率 致残率 发病率 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病人白细胞流变性与球结膜微循环的对比
11
作者 许荣家 樊红 +2 位作者 刘丽 陈春富 曹霞 《微循环学杂志》 1994年第1期30-31,共2页
用核孔膜滤过法对3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和23例健康查体者的白细胞流变学及其他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检查了球结膜微循环。结果提示病人组白细胞总数、变形指数及球结膜微循环积分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而红细胞流变学有关指标... 用核孔膜滤过法对3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和23例健康查体者的白细胞流变学及其他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检查了球结膜微循环。结果提示病人组白细胞总数、变形指数及球结膜微循环积分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而红细胞流变学有关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白细胞流变性异常在急性脑梗塞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球结膜微循环可作为估价脑梗塞发生、发展、预后和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结膜微循环 白细胞流变性 病人 血液流变性异常 急性脑梗塞患者 红细胞流变学 脑血管病 健康对照组 白细胞总数 危险因素 异常程度 对比研究 变形指数 关指标 积分值
下载PDF
老年肺心病与血液流变学改变
12
作者 杨利 孙启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改变 老年肺心病 血液流变性异常 中医药研究 异常综合征 中间环节 始动因素 机体功能
下载PDF
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器官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晁怀宇 万向军 +5 位作者 马文波 刘正泉 牛春雨 赵自刚 姜华 张静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9-21,24,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n=8)、模型组(n=6)和对照组(n=6)。前二组静注10%Dextran500(10ml/kg体重)复制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n=8)、模型组(n=6)和对照组(n=6)。前二组静注10%Dextran500(10ml/kg体重)复制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min后,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g/ml,6g/kg体重),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40min后,制备血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制备病理切片,观察肺、肝、肾、心肌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乳酸脱氢酶-1(LDH-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升高,MAP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夏至草组血清AST、ALT、BUN、Cre、LDH-1、CK-MB水平显著降低,MAP升高。组织形态学显示,对照组肝、肾、肺、心肌结构正常,模型组各器官病变较重,多见红细胞瘀滞、血栓形成及坏死,夏至草组病变较轻,未见坏死。结论:夏至草醇提物能明显减轻Dextran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各器官功能障碍与组织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微循环障碍 器官损伤 干预作用 大鼠 醇提物 夏至草 高分子右旋糖苷 血液流变性异常
下载PDF
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俊杰 赵自刚 +3 位作者 牛春雨 刘艳凯 张玉平 张静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7-28,30,共3页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 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n=8)、模型组(n=6)和对照组(n=6)。静注10%Dextran500(10ml/kg.bw)复制急性微... 目的: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 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夏至草组(n=8)、模型组(n=6)和对照组(n=6)。静注10%Dextran500(10ml/kg.bw)复制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min后,夏至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夏至草醇提物(5g/ml,6g/kg.bw),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制备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观察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夏至草组各器官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除肝匀浆NO含量及心肌匀浆NOS活性高于对照组外,其它各指标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夏至草醇提物减轻Dextran 500致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器官损伤的机制与降低NO的生成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微循环障碍 夏至草 大鼠 一氧化氮 醇提物 器官功能障碍 高分子右旋糖苷 血液流变性异常
下载PDF
中药改善微循环和血流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余善强 杨重钧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理论在现代医学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实质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认为血瘀是血液及其循环系统形态与功能异常的综合表现,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①血液性的,以血液流变性异常为主;②血管性的,如... 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理论在现代医学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实质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认为血瘀是血液及其循环系统形态与功能异常的综合表现,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①血液性的,以血液流变性异常为主;②血管性的,如血管硬化、内腔狭窄、粗糙、破裂,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扩张等;③心源性的,即心脏泵作用力的下降。不论什么原因的血瘀,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微循环障碍常在所难免。因此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就构成了活血化瘀治则的重要内容。本文特综述近14年有关实验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微循环障碍 血液流变性异常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肝硬化时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特点及血流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希君 姚旌旗 彭娜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362-364,共3页
关键词 肝脏微循环障碍 肝硬化 血流测定 血液流变性异常 肝细胞损伤 血液循环 细胞外基质 动力学异常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联合金因肽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损害21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宜芳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10期124-124,共1页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加上血液流变性异常,导致血流缓慢、淤滞,影响微循环灌注及氧交换,使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皮肤损害,且年龄越高、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皮肤损害 磺胺嘧啶银 周围血管神经病变 金因肽 血液流变性异常 治疗 组织缺血缺氧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周蓥 李金菩 +1 位作者 余大强 孔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指标 脑梗死患者 益气活血方 血液流变性异常 病理基础 临床疗效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