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季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靳生伟 韩银仓 +4 位作者 孙永刚 丁维芹 刘亚倩 祁增源 周建强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冷季不同饲养方式对青海高原型牦牛生长及生理适应等特性的影响。选取320头18月龄自然放牧体重无显著差异的公牦牛[(142.45±2.65)kg]分为两组,一组在原群体自然放牧,另一组低海拔全舍饲育肥6个月。试验结束后随机屠宰... 试验旨在研究冷季不同饲养方式对青海高原型牦牛生长及生理适应等特性的影响。选取320头18月龄自然放牧体重无显著差异的公牦牛[(142.45±2.65)kg]分为两组,一组在原群体自然放牧,另一组低海拔全舍饲育肥6个月。试验结束后随机屠宰育肥组和放牧组牦牛各3头,进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测定。经过6个月冷季不同饲养方式饲养,育肥组牦牛体重、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育肥组牦牛的宰前活重、肉重、骨重、蹄重、皮重、肉骨比、屠宰率、净肉率、心重、肺重和皮占体重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育肥组牦牛的头重、胴体产肉率、肝重、脾重和肾重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育肥组牦牛的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浓度(HGB)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放牧组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显著高于育肥组(P<0.05)。育肥组的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育肥组的钙(Ca)、磷(P)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育肥组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冷季低海拔异地舍饲育肥能够提升牦牛的生长性能、营养代谢,优化血清生化指标,增加了牦牛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牦牛 异地育肥 生长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祖玲玲 张燕 +3 位作者 杨新建 李国涵 刘勤勤 刘全国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影响奶牛养殖业生产效率与动物福利的重要挑战之一。文章概述了热应激的概念及其对奶牛整体生理状态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指出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影响奶牛养殖业生产效率与动物福利的重要挑战之一。文章概述了热应激的概念及其对奶牛整体生理状态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指出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热应激与奶牛生理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发有效缓解热应激的策略,以保障奶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瘤胃微生物区系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应激反应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官丽辉 张立永 +2 位作者 刘海斌 张敏 王志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76,共7页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AP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27周龄健康、体质量相近、产蛋率相近的产蛋后期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处理...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AP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27周龄健康、体质量相近、产蛋率相近的产蛋后期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处理Ⅲ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Ⅰ、Ⅱ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100 mg/kg黄芪多糖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49 d。添加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料重比,提高生产性能。黄芪多糖组显著或极显著地(P<0.05或P<0.01)提高了FSH、LH、E_2、IGF-Ⅰ、T_4、Pt含量;多糖高剂量组血清TG、AST、ALT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GLU、HDL、ALP、Ca^(2+)和P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提高产蛋后期母鸡的生殖激素水平,有利于改善产蛋后期母鸡的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提高其产蛋性能;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蛋鸡 生产性能 生殖激素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书环 聂品 +8 位作者 舒少武 杜浩 Foo Khong Lee 杨月梅 邵纯 邸军 黄君 曾令兵 危起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鱼类分枝杆菌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的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长期性感染疾病。本研究发现,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可感染该病,典型病理特征是腹水、腹膜肉芽肿、肾脏水肿、肝脏呈灰白色等。采集腹水,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 鱼类分枝杆菌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的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长期性感染疾病。本研究发现,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子二代可感染该病,典型病理特征是腹水、腹膜肉芽肿、肾脏水肿、肝脏呈灰白色等。采集腹水,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缓慢生长型的抗酸杆菌,进一步通过16S r DNA和IS2404重复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与Mycobacterium liflandii相似性最高。将10尾健康子二代中华鲟3次体检的血液参数与4尾分枝杆菌感染子二代中华鲟12次检查的血液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在26项生理生化指标中,有9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钠、氯、钙、总蛋白、球蛋白、外周血白细胞总数(TWBC)和谷丙转氨酶(ALT),其中TWBC、中性粒细胞和ALT这3项指标显著升高,其他指标显著下降,说明分枝杆菌感染对鱼体肝脏和肾脏的损伤较大。采用盐酸卡纳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三种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给药时间75 d,治疗后腹水明显减少,RBC、血红蛋白、PCV、MCV和球蛋白这5项血液理化指标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说明药物治疗初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病程的加剧,该尾鱼最终未能治愈。以上结果表明,分枝杆菌在中华鲟广泛流行,对中华鲟的危害较大,目前尚未见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因此对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人工养殖 分枝杆菌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投喂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毛盼 胡毅 +3 位作者 郇志利 黄云 余建波 肖调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3-81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860±40)g的草鱼450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蚕豆组和去皮蚕豆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50尾草鱼...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860±40)g的草鱼450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蚕豆组和去皮蚕豆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50尾草鱼。对照饲料参考草鱼商品饲料配方配制,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分别用蚕豆和去皮蚕豆部分替代对照饲料中的豆粕、菜籽粕及棉籽粕,蚕豆和去皮蚕豆的用量均为80%。试验期为2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蚕豆组和去皮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变化(P>0.05),但脏体指数和肝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投喂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显著提高了草鱼的血液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蚕豆组和去皮蚕豆组草鱼的肌肉水分含量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原纤维长度和肌纤维直径显著提高(P<0.05),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投喂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对草鱼的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并均能改变草鱼的肌肉品质,且肌肉品质的改变与蚕豆皮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去皮蚕豆 草鱼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严学兵 刘圈炜 +2 位作者 王成章 郭玉霞 李德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6-461,共6页
近年来,随着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业的发展,相关草产品在奶牛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日益成熟,但在山羊饲养的消化生理、营养代谢及利用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缺乏。为了解不同水平苜蓿鲜草饲粮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 近年来,随着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业的发展,相关草产品在奶牛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日益成熟,但在山羊饲养的消化生理、营养代谢及利用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缺乏。为了解不同水平苜蓿鲜草饲粮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于2005年7-9月,选用3月龄、初始体重17.77±1.05 kg、遗传背景基本一致的波尔山羊(Capra hircus L.)4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各组饲粮中苜蓿鲜草替代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5%(试验Ⅰ组)、30%(试验Ⅱ组)、45%(试验Ⅲ组)和60%(试验Ⅳ组)(按干物质计)。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Ⅱ组血液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白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而总胆固醇、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尽管各组血糖、尿素氮、甘油三酯及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但试验Ⅱ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最低。因此,30%替代水平为最佳,建议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鲜草 波尔山羊 生长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36
7
作者 闵凡贵 王希龙 +3 位作者 袁文 张钰 潘金春 王静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对2-12月龄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常规方法测定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的19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性别差异,并与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以及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对2-12月龄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常规方法测定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的19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统计分析各指标间的性别差异,并与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以及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仅生理指标中的粒细胞分类计数和生化指标中的总胆固醇差异显著。同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同类指标比较,生理指标中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存在差异,生化指标中有6项差异显著。同其他种类小型猪同类指标差异较与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间差异明显。结论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稳定,许多生理生化指标接近人类,可能逐步替代犬、猴用于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和生物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晓宇 冯小明 +2 位作者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0-1494,共5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MH)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0.01),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列宽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巴马小型猪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肌酐(CRE)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高原蕨麻小型猪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与巴马小型猪相比有独特的高原适应性,具有开发成为高原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蕨麻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高原适应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袁丰华 林黑着 +2 位作者 李卓佳 陆鑫 杨其彬 《南方水产》 CAS 2009年第2期45-50,共6页
以初始体重为(17.47±0.19)g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1.0、2.0、3.0、4.0、5.0和6.0g.kg-1饲料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粉状制剂,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理生化指... 以初始体重为(17.47±0.19)g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1.0、2.0、3.0、4.0、5.0和6.0g.kg-1饲料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粉状制剂,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摄食不同地衣芽孢杆菌含量的尖吻鲈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等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降低了尖吻鲈的血糖和尿素氮水平(P<0.05),血糖在2.0g.kg-1饲料组达到最小值,尿素氮在1.0g.kg-1饲料组达到最小值。血清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并在4.0g.kg-1饲料组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除了3.0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他各试验组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地衣芽孢杆菌也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谷丙转氨酶在1.0、4.0、5.0和6.0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脱氢酶只在1.0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鲈 地衣芽孢杆菌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方方 朱涛涛 +1 位作者 张勇 朱宇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03-281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SI)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51.05±4.53)kg、体况良好及背膘厚和分娩日龄相近的初产大白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SI)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51.05±4.53)kg、体况良好及背膘厚和分娩日龄相近的初产大白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10和15mg/kg SI。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试验组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 mg/kg SI组21d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乳比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5)。2)10mg/kg SI组哺乳母猪血液生长激素(G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17-β雌二醇(E2)、催乳素(PRL)、总蛋白(TP)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四碘甲腺原氨酸(T4)、甘油三酯(TG)、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10和15mg/kg SI组乳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mg/kg SI组乳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mg/kg SI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粪便大肠杆菌数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SI能改善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哺乳母猪适宜的SI添加水平为1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哺乳母猪 生产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粪便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波尔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被引量:20
11
作者 付志新 梁建兰 +1 位作者 张建文 杨宗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波尔山羊 测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山羊品种 秦皇岛地区 基层兽医 疾病诊断
下载PDF
亚热带气候环境下西藏小型猪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洪涛 顾为望 +6 位作者 袁进 吴清洪 王万山 林继红 杨海英 赵乐 曾昭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西藏小型猪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常规方法测定原代和F1代西藏小型猪血液的9项生理和9项生化指标,比较两代之间以及雌、雄之间的不同,并与其他实验动物及人类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生化... 目的比较研究西藏小型猪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常规方法测定原代和F1代西藏小型猪血液的9项生理和9项生化指标,比较两代之间以及雌、雄之间的不同,并与其他实验动物及人类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生化指标中,原代雌雄之间AST差异显著;F1代雌雄之间TG、ALB有差异,BUN、CHOL有显著性差异。在生理指标中,原代雌、雄间无差异,F1代雌雄间MONO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西藏小型猪已经基本适应亚热带地区的环境。与其他实验动物相比西藏小型猪许多生理生化指标更接近人类,非常适合替代犬、猴用于生物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型猪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三个引进品种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夏欣 胡军勇 +1 位作者 倪德斌 刘望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血液中的酶类是机体细胞内外物质代谢的重要催化剂。H.Doornenbal等研究表明,某些生化指标的活性不仅与生产性能如日增重、胴体骨百分率相关,而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因此,生...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血液中的酶类是机体细胞内外物质代谢的重要催化剂。H.Doornenbal等研究表明,某些生化指标的活性不仅与生产性能如日增重、胴体骨百分率相关,而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因此,生化指标可以作为遗传标记来预测猪的生产性能,特别是酶活性对确定猪种质特性,进行选种选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种猪 生产性能 健康状况 物质代谢 遗传标记 种质特性 选种选配
原文传递
辣木粉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文龙 任安祥 +3 位作者 余敏嫦 黎红妹 贺银风 战永堂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肉仔鸡 心血管疾病 木粉 保健功能 营养价值 抵抗能力 消化器官
下载PDF
合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龙昌 周岩民 +2 位作者 罗有文 康峰 王恬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0,共5页
选用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和0.10%合生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4d,研究合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 选用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和0.10%合生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4d,研究合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5%合生素使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7.2%,料重比降低36.2%,死淘率降低42.9%;添加0.10%合生素使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27.3%,料重比降低28.3%,死淘率降低100%,但统计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05%和0.10%合生素,仔猪血清中ALT分别提高28.6%(P>0.05)和63.3%(P<0.01),对仔猪血清中AST、ALP、TP、ALB、GLB、GLU无显著影响(P>0.05),对仔猪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对仔猪血清中IgG、IgA、IgM、淋巴细胞均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生素 生产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断奶仔猪
下载PDF
不同形式饲粮对生长期白山羊生长性能、肉质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戴建军 李丹阳 +5 位作者 孙玲伟 吴彩凤 吕玉华 张树山 林月霞 张德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48-4759,共12页
为促进全价颗粒饲粮在山羊饲养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生长期长三角洲白山羊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全混合日粮(TMR,TMR组)、全价颗粒饲粮(颗粒组)和全价颗粒饲粮部分限制采食(限制采食组)进行饲喂,研究全价颗粒饲粮对其生长速度、肉质性能和... 为促进全价颗粒饲粮在山羊饲养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生长期长三角洲白山羊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全混合日粮(TMR,TMR组)、全价颗粒饲粮(颗粒组)和全价颗粒饲粮部分限制采食(限制采食组)进行饲喂,研究全价颗粒饲粮对其生长速度、肉质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颗粒组的增重效果显著高于TMR组(P<0.05),部分限制采食亦能取得良好的增重效果。2)与TMR组相比,颗粒组白山羊屠宰率提高了1.48%,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pH、剪切力、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肉色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3)各组间白山羊血清中生长激素(GH)、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甲状腺素(T 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限制采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第4周时出现一个异常波动,显著高于TMR组和颗粒组(P<0.05),到第8周时限制采食组血清ALP活性显著下降(P<0.05),但仍显著高于颗粒组(P<0.05);颗粒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在第8周时显著高于TMR组和限制采食组(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则显著低于TMR组(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血常规指标方面,除个别指标在饲喂第2周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时间点3组呈一致变化趋势;饲喂结束后,各组之间血清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4)组织切片观察表明,颗粒饲喂可部分增加十二指肠的肠绒毛长度,对肝脏、睾丸和附睾等组织未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全价颗粒饲粮饲喂对生长期白山羊增重效果明显,且整个试验过程未对其健康指标产生明显影响,可用于育肥过程中的标准化饲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价颗粒饲粮 生长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白山羊
下载PDF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江 吕林 +5 位作者 李素芬 刘松柏 王光瑛 张丽阳 李昂 罗绪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96,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60只1日龄AA肉仔公雏鸡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8只鸡。对照组饲喂非转植酸酶基因亲本玉米日粮,... 试验旨在研究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60只1日龄AA肉仔公雏鸡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8只鸡。对照组饲喂非转植酸酶基因亲本玉米日粮,试验组饲喂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日粮,两组鸡在试验期间饲喂日粮中的可利用磷等所有养分含量均相等或相近。试验期为42 d,分为1~21和22~42日龄2个饲养阶段。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42日龄肉仔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和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1日龄肉仔鸡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也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日粮对肉仔鸡未产生不良影响,可安全饲喂于肉仔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肉仔鸡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宋凡 曹国文 +4 位作者 戴荣国 陈春林 周淑兰 徐登峰 郑华 《饲料工业》 2006年第8期36-38,共3页
试验通过以蜡样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等多种益生菌制成的猪用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进行60d仔猪饲喂试验,观察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猪用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23... 试验通过以蜡样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等多种益生菌制成的猪用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进行60d仔猪饲喂试验,观察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猪用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23.2%),明显降低料耗(6.8%)和腹泻发生率(84.6%),提高仔猪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率(7.06%)和血清中ALP(碱性磷酸酶)活性(20.61%),对仔猪血清中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降低4.46%和24%,对仔猪血液中TP(血清总蛋白)、GLB(血清球蛋白)和WBC(白细胞数)等生化指标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猪用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可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抗病力,是一种可以替代抗菌促长剂的安全无公害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添加剂 仔猪 生产性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抗暑一号”对热应激小鼠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焦玉兰 翟超 +4 位作者 史万玉 秦建华 包永占 钟秀会 赵玉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32,共4页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抗暑一号"对热应激小鼠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1组至3组为热应激中药低、中、高剂量治疗组,4组为阳性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各组按常规饲养,其中1组至4...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抗暑一号"对热应激小鼠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1组至3组为热应激中药低、中、高剂量治疗组,4组为阳性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各组按常规饲养,其中1组至4组模拟夏季高温天气,在生化培养箱内复制热应激病理模型。1组至3组分别灌服1∶1的"抗暑一号"煎剂0.2、0.40、.6 mL,4组和5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0.4 mL,各组连续灌胃1周。各组于末次灌药后的24 h,摘除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中的K+、Cl-、GOT、GPT浓度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Na+、TP、ALB、AKP浓度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3个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热应激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异常,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中Na+、K+、TP、GPT浓度已回升至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热应激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小鼠
下载PDF
不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志敏 蔡辉益 +3 位作者 于会民 刘国华 常文环 张姝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69,共2页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直是动物营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按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日粮,不仅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能降低氮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肉鸡理想蛋白质中的参比氨基酸是赖氨酸。...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直是动物营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按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日粮,不仅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能降低氮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肉鸡理想蛋白质中的参比氨基酸是赖氨酸。这是因为赖氨酸是以谷实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为基础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不能在组织中合成,只能通过采食饲粮摄入;赖氨酸的功能主要用于蛋白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赖氨酸 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 添加水平 理想蛋白质模式 肉仔鸡 限制性氨基酸 基础日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