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冷季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靳生伟
韩银仓
孙永刚
丁维芹
刘亚倩
祁增源
周建强
|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祖玲玲
张燕
杨新建
李国涵
刘勤勤
刘全国
|
《现代畜牧兽医》
|
2025 |
0 |
|
3
|
黄芪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官丽辉
张立永
刘海斌
张敏
王志伟
|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8
|
|
4
|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张书环
聂品
舒少武
杜浩
Foo Khong Lee
杨月梅
邵纯
邸军
黄君
曾令兵
危起伟
|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5
|
投喂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毛盼
胡毅
郇志利
黄云
余建波
肖调义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6
|
苜蓿青饲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严学兵
刘圈炜
王成章
郭玉霞
李德峰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7
|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闵凡贵
王希龙
袁文
张钰
潘金春
王静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2008 |
36
|
|
8
|
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
郭晓宇
冯小明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9
|
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袁丰华
林黑着
李卓佳
陆鑫
杨其彬
|
《南方水产》
CAS
|
2009 |
15
|
|
10
|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李方方
朱涛涛
张勇
朱宇旌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1
|
波尔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付志新
梁建兰
张建文
杨宗泽
|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12
|
亚热带气候环境下西藏小型猪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
李洪涛
顾为望
袁进
吴清洪
王万山
林继红
杨海英
赵乐
曾昭志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2006 |
16
|
|
13
|
三个引进品种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夏欣
胡军勇
倪德斌
刘望宏
|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4
|
辣木粉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闫文龙
任安祥
余敏嫦
黎红妹
贺银风
战永堂
|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5
|
合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王龙昌
周岩民
罗有文
康峰
王恬
|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16
|
不同形式饲粮对生长期白山羊生长性能、肉质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戴建军
李丹阳
孙玲伟
吴彩凤
吕玉华
张树山
林月霞
张德福
|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7
|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
郭江
吕林
李素芬
刘松柏
王光瑛
张丽阳
李昂
罗绪刚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8
|
复合微生态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宋凡
曹国文
戴荣国
陈春林
周淑兰
徐登峰
郑华
|
《饲料工业》
|
2006 |
22
|
|
19
|
“抗暑一号”对热应激小鼠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焦玉兰
翟超
史万玉
秦建华
包永占
钟秀会
赵玉龙
|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0
|
不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陈志敏
蔡辉益
于会民
刘国华
常文环
张姝
|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