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血液稀释疗法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剑宁 章翔 易声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血液稀释疗法的治疗作用.方法:共80例患者(GCS3~8分),其中脑挫裂伤10例(非手术治疗),颅内血肿70例(经手术治疗).血液稀释治疗组(4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血液稀释疗法的治疗作用.方法:共80例患者(GCS3~8分),其中脑挫裂伤10例(非手术治疗),颅内血肿70例(经手术治疗).血液稀释治疗组(4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稀释血液,使红细胞体积分数降至30%~33%;对照组(40例)按常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伤后呈明显的高粘滞血症,伤后3d内最明显;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改善,CT扫描脑水肿减轻,死亡率为12.5%,较对照组(27.5%)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液稀释疗法可提高重型颅损伤的治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液稀释疗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少如 林悦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38,共5页
血液稀释疗法(hemodilution therapy,HD或intentional hemodilution,IHD)是指为了治疗的目的而人为地引起血液中有形成分的降低。一般是通过“液血置换”使血容量保持在正常范围而引起血液稀释,称急性正常容量性HD(acute normoloolemic ... 血液稀释疗法(hemodilution therapy,HD或intentional hemodilution,IHD)是指为了治疗的目的而人为地引起血液中有形成分的降低。一般是通过“液血置换”使血容量保持在正常范围而引起血液稀释,称急性正常容量性HD(acute normoloolemic HD NVHD)。有些情况下采取不放血而单纯输入液体而致血容量升高者,称为高容量性血液稀释。一般将Hcf0.30以上称为轻度HD;Hct0.25~0.30称为中度HD,Hct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血容量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及其临床应用系统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友松 高国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26-29,共4页
血液稀释疗法(HD)是通过适当减少红细胞比积(HCT)的方法,降低血液粘度,恢复正常血液速度及增加脑血流量来达到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该疗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但国内外对此疗法颇多争议,至今未得... 血液稀释疗法(HD)是通过适当减少红细胞比积(HCT)的方法,降低血液粘度,恢复正常血液速度及增加脑血流量来达到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该疗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但国内外对此疗法颇多争议,至今未得出结论。本文重点介绍HD的机制和基本用法,并用循证医学的观点就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红细胞比积 循证医学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稀释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树平 姜琇华 张贞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3年第3期126-127,共2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机理的认识多侧重于血管因素,对血液因素则重视不够。通过血液稀释(HD),可降低血粘度,增加脑血流量(CBF),使ICVD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得到改善。
关键词 脑缺血 血液疗法 血液稀释疗法
下载PDF
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刘军 徐刚 +6 位作者 李凤山 陈树强 冯玉柱 刘冬梅 杜秀红 高潮 孙拥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严重烧伤 小型猪 等容量 血流动力学变化 能量代谢障碍 血容量不足 2002年 2001年 组织缺血 机体缺氧 体液复苏 烧伤后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辅治脑梗死患者41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朱春芝 李红 +1 位作者 朱翠英 彭风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脑梗死 疗效观察 治疗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稀释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新江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5年第4期190-193,共4页
血液稀释疗法的临床疗效仍有争议,文章对其争议的原因、常用稀释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血液疗法 稀释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徐刚 刘军 +6 位作者 李凤山 陈树强 冯玉柱 刘冬梅 杜秀红 高潮 孙拥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9期6380-6381,共2页
目的:通过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严重烧伤后应用血液稀释疗法,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为血液稀释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选择20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严重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按烧伤前、伤后,,,,681... 目的:通过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严重烧伤后应用血液稀释疗法,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为血液稀释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选择20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严重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按烧伤前、伤后,,,,68162448h,6个时相分别检测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增加。结论:在烧伤休克期及围手术期应用血稀疗法可明显减轻烧伤休克期血液浓缩、红细胞聚集与黏滞,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改善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在烧伤休克期及围手术期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早期修复及临床治愈率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严重烧伤 小型猪 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变形指数 严格 结论 实验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周培兰 叶秀荣 +5 位作者 金玲 李珍 吴云华 李桂琴 杜红 张伟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40-141,共2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真正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在临床上常伴有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变慢,发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近年来,等容血液稀释(IHD)作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一种新疗法,在国外已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真正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在临床上常伴有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变慢,发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近年来,等容血液稀释(IHD)作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一种新疗法,在国外已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 IHD 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并于1988年12月开始用于13例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静脉阻塞 血液稀释疗法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肺心病高粘血症116例临床研究
10
作者 蔺景双 江忠亚 崔丽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 应用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肺心病高粘血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16例肺心病高粘血症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放血,分离出多余的红细胞,血浆回输给病人,同时输入葡萄糖、肝素、酚妥拉明、多巴胺、复方丹参;116例对照组... 目的 应用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肺心病高粘血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16例肺心病高粘血症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放血,分离出多余的红细胞,血浆回输给病人,同时输入葡萄糖、肝素、酚妥拉明、多巴胺、复方丹参;116例对照组患者只用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H、PaO2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血液稀释疗法操作简便,效果好,副作用小,是肺心病高粘血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治疗 肺心病 高粘血症 并发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对预防心脏事件发生的意义
11
作者 谭小军 何建文 +4 位作者 曹立侠 刘向儒 方永祥 黄国金 曹素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血液稀释疗法(血稀)对预防心脏事件发生的意义。方法:将临床有心绞痛发作、ECG有心肌缺血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有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心绞痛患者960例,随机分为血稀组492例(每2~6个月进行一个疗程)和对照组4... 目的:研究血液稀释疗法(血稀)对预防心脏事件发生的意义。方法:将临床有心绞痛发作、ECG有心肌缺血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有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心绞痛患者960例,随机分为血稀组492例(每2~6个月进行一个疗程)和对照组468例,每2个月定期随访一次(门诊),为期3年。结果:血稀组在3年内有28例发生了心脏事件(5.7%),而对照组有102例发生了心脏事件(2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稀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且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脏事件 血液稀释疗法 预防 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赵玉兰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S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治疗仪 血液净化 肘正中静脉 对症处理 局部压迫 穿刺部位 液体入量 小壶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在抢救肺心病心衰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媛 赵和平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肺心病心衰 抢救 治疗 近期效果 急性 患者 应用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应用血液稀释疗法临床意义的探讨
14
作者 刘军 徐刚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关键词 严重烧伤 血液稀释疗法 病理生理学 休克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红细胞滤过指数的影响
15
作者 吕杰胜 汪丽娟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1997年第1期16-17,11共3页
本文观察了以右旋糖酐40在不同时间(阻断冠脉前后)行等容血液稀释,对急性心肌缺血6h犬红细胞滤过指数的影响。实验分为四组。1组(对照组):阻断冠脉前后未给任何治疗:Ⅱ组:阻断冠脉后30min以右旋糖酐40等容置换血液... 本文观察了以右旋糖酐40在不同时间(阻断冠脉前后)行等容血液稀释,对急性心肌缺血6h犬红细胞滤过指数的影响。实验分为四组。1组(对照组):阻断冠脉前后未给任何治疗:Ⅱ组:阻断冠脉后30min以右旋糖酐40等容置换血液15ml/kg体重;Ⅲ组:阻断冠脉产1h按Ⅱ组方法进行血液稀释:Ⅳ组:阻断冠有24h按Ⅱ组方法行血液稀释。分别测定结扎冠有、扎3h、扎6h的红细胞滤过指数。结果如下:阻断冠脉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缺血 血液稀释疗法 红细胞滤过指数
下载PDF
等溶性血液稀释疗法的护理管理
16
作者 江涛 李红霞 《医药论坛杂志》 1995年第8期47-47,共1页
等溶性血液稀释疗法的护理管理江涛,李红霞(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封第155医院开封市475003)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高粘滞血症治疗上的进展,等溶性血液稀释疗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我科16例病例... 等溶性血液稀释疗法的护理管理江涛,李红霞(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封第155医院开封市475003)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高粘滞血症治疗上的进展,等溶性血液稀释疗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我科16例病例,谈谈等溶性血液稀释疗法的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护理管理 稀释 高粘滞血症 脑血管病 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 老年医学 肾功能不全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加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对老年脑梗死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干预效应(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纪文 艾长征 +1 位作者 冯新民 潘腊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87,共3页
背景:脑梗死多与血瘀证密切相关,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常表现为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增高。等容血液稀释疗法通过放血并移走一定量的红细胞,同时补充等容量的稀释剂,可降低全血黏度。目的:观察补气中药黄芪注射液和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对脑梗... 背景:脑梗死多与血瘀证密切相关,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常表现为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增高。等容血液稀释疗法通过放血并移走一定量的红细胞,同时补充等容量的稀释剂,可降低全血黏度。目的:观察补气中药黄芪注射液和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对脑梗死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病例-对照分析。对象:脑梗死组为2002-03/2004-03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64例,所有患者年龄>60岁,同时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两组各32例。以正常体检的47名年龄相似的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方法:常规治疗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包括扩容、降黏、抗凝、阻滞血小板凝聚、脱水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等容血液稀释和益气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从患者静脉抽取总血量的10%(450~650mL),继之静脉注射等量胶体液,每隔5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黄芪注射液5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周。主要观察指标:①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②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4例患者和47名正常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对照组[(3.90±0.73),(3.40±0.28)mPa·s;(46.39±6.03)%,(42.61±2.91)%;(3.25±0.75),(3.08±0.46)g/L,P<0.01,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0.958±0.006,0.961±0.004,P<0.05)②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比较: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中西医治疗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常规治疗组[(3.90±0.52),(4.21±0.68)mPa·s;(43.80±3.29)%,(48.47±4.50)%;(3.31±0.60),(3.68±0.67)g/L,P<0.01,0.05]。结论:对血瘀证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用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益气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有较好的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黄芪 血液稀释 老年病 血瘀证 黄芪注射液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COPD并高粘滞血症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国华 赵国文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568-568,共1页
目的 观察等容血液释释疗法的效果。方法  8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等容血液稀释疗法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60 9% ,总有效率为 92 7% ,对照组治愈率为 44 1... 目的 观察等容血液释释疗法的效果。方法  8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等容血液稀释疗法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60 9% ,总有效率为 92 7% ,对照组治愈率为 44 1% ,总有效率为 76 8% ,治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0 0 1)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可以显著改善COPD并高粘滞血症的治愈好转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高粘滞血症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稀释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广林 高清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9-20,共2页
阐述血液流变学的基本内容及在临床诊断检验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实例,结合Poiseuille(泊肃叶)定律对血液流变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稀释疗法进行了定量的说明。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液稀释疗法 Poiseuille(泊肃叶)定律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综合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洪军 崔玉波 《黑龙江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926-926,共1页
高粘滞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而血液粘度是高粘滞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十年来我院通过血液稀释疗法降低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全血粘度,治疗高粘滞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血液稀释疗法 高粘滞综合征 血流变 红细胞 压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