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
作者 张衡 陈丽 费世枝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87-90,102,共5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MHD治疗血液透析患者4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60.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5例,其他病因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MHD治疗血液透析患者4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60.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5例,其他病因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HDF组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18例。HF-HD组每周行3次HF-HD治疗,HDF组每周行2次HF-HD治疗和1次HD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及治疗12个月后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等。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及治疗12个月后身体质量指数、骨骼肌、上臂围度、上臂肌肉围度、内脏脂肪面积等营养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HDF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HF-HD组[(39.06±3.02)g/L vs(36.84±3.21)g/L],CRP低于HF-HD组[(4.44±5.34)mg/L vs(8.78±8.60)mg/L]。治疗12个月后HDF组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HF-HD组CRP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4±3.69)g/L vs(39.06±3.02)g/L、(5.76±6.61)mg/L vs(8.78±8.60)mg/L。P<0.05]。治疗12个月后HDF组上臂肌肉围度显著高于HF-HD组[(24.07±1.94)cm vs(22.38±1.60)cm],HF-HD组骨骼肌及上臂肌肉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5.07±4.77)kg vs(21.74±3.29)kg、(23.81±1.53)cm vs(22.38±1.60)cm。P<0.05]。结论与单纯行HF-HD治疗相比,MHD患者增加每周1次HDF治疗,可保持肌肉质量及内脏脂肪量,减少与尿毒症和透析相关的炎症状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更大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高通量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身体成分
原文传递
延展性血液透析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丁红赟 姜安雅 +1 位作者 颜华仙 周祖莲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延展性血液透析(expanded hemodialysis,HDx)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9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搜集报道HDx... 目的 系统评价延展性血液透析(expanded hemodialysis,HDx)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9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搜集报道HDx在HD患者中进行前瞻性干预的临床研究。依据Cochrane协作网的风险偏倚评估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846例患者;按照HD模式,分为HDx组、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组。HDx组Kt/V值高于HD组(MD=0.052,95%CI:0.012~0.092,P=0.012),与HD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0.012,95%CI:-0.118~0.094,P=0.828);HDx组对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清除高于HD组(MD=6.542,95%CI:3.411~9.672,P<0.001),低于HDF组(MD=-3.733,95%CI:-5.262~-2.203,P<0.001);HDx组对人免疫球蛋白κ自由轻链(human immunoglobulinκfree light chain,κFLC)及人免疫球蛋白λ自由轻链(human immunoglobulinλfree light chain,λFLC)的清除高于HD组(κFLC:MD=15.793,95%CI:9.912~21.674,P<0.001;λFLC:MD=22.412,95%CI:18.282~26.542,P<0.001),与HDF组相当(κFLC:MD=-2.224,95%CI:-5.408~0.961,P=0.171;λFLC:MD=0.417,95%CI:-7.945~8.779,P=0.922);HDx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丢失多于HD组,与HDF组比较无差异(HD:MD=2.010,95%CI:1.327~2.692,P <0.001;HDF:MD=0.050,95%CI:-1.626~1.726,P=0.953);HDx组不良事件的发生与HD及HDF组比较均无差异(HD:MD=0.624,95%CI:0.365~1.066,P=0.084;HDF:MD=0.860,95%CI:0.726~1.020,P=0.141)。结论 HDx可增加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对血管通路不理想者是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终末期肾病 中截留膜
下载PDF
HFR对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状缓解的案例分析研究
3
作者 刘鹏程 宋锴 +4 位作者 曾颖 马琴 胡东艳 谭丽萍 姜小梅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血液透析技术—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with endogenous reinfusion,HFR)对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状的效果。方法行前后对照研究,比较患者HFR治疗前、后瘙痒症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相关实验...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血液透析技术—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with endogenous reinfusion,HFR)对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状的效果。方法行前后对照研究,比较患者HFR治疗前、后瘙痒症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HFR治疗前、后瘙痒严重程度(Z=-2.023,P=0.043)、睡眠质量(t=7.318,P<0.001)和生活质量(t=4.804,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R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尿毒症患者的瘙痒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皮肤瘙痒
下载PDF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HFHD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
4
作者 杨峥嵘 林苗 曹芳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技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10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血液透析滤过频率分为3组,各36例。3组均给予HFHD...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技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10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血液透析滤过频率分为3组,各36例。3组均给予HFHD,低频率组、中频率组、高频率组血液透析滤过频率分别为1次/m、2次/m、4次/m。3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3组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营养状况、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3组总尿素清除指数(Kt/V)、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清除率、尿素氮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10、27.559、35.226,均P<0.001);治疗后6个月3组RRF、尿量、残余肾Kt/V、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59、27.911、25.084、23.342,均P<0.001);治疗6个月后3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04、39.842、25.968、41.864、25.074、39.240,均P<0.001);高频率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频率组、低频率组(χ^(2)=8.826,P=0.012)。结论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HFHD技术可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充分性、RRF及营养状况,其中高频率效果较优,还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表达,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充分性 残余肾功能 营养状况
下载PDF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
5
作者 朱金荣 赵亚娜 +4 位作者 黄巍 赵微微 王悦 王松 苏春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单中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月4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规律透析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星的形式调查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阳... 目的:分析北京市单中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月4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规律透析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星的形式调查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期间出现的临床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信息,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感染前后血液检验(血常规、血生化等)结果、透析治疗和疾病的转归情况等。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03例,其中轻型148例(72.91%)、中型23例(11.33%)、重型及危重型32例(15.76%),随访期间死亡16例(7.88%)。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81.77%咳嗽,68.97%咳痰)和发热(81.28%)、乏力(65.52%)为主,且疲乏无力持续的时间在所有症状中最长,为9(5,15) d。26例(12.8%)患者主动减少了透析次数1(1,2)次,25例(12.32%,27例次)患者有提前结束透析治疗的行为,减少透析时间30.0(20.0,30.5) mi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超滤量均明显低于感染前(P<0.05);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年龄、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血管通路类型,以及感染期间透析次数变化、发热、咳痰、乏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发热、咳痰和乏力程度等因素矫正后,患者的年龄(OR=1.051,95%CI:1.017~1.086,P=0.003)、白蛋白水平(OR=0.905,95%CI:0.803~1.019,P=0.098)仍与发生肺炎有关。结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肺炎患病率和死亡比例均较高,且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感染期间患者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血红蛋白和营养状况下降;高龄、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感染后发生肺炎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肾功能、炎症指标改善作用研究
6
作者 刘倩 王晶 +2 位作者 霍鹏飞 刘爱翔 鲁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评价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6例尿毒症病人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和营养不... 目的评价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炎症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36例尿毒症病人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规律血液透析,选择费森4008S型血液透析机,枸橼酸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在26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液透析通道为颈内静脉,常规肝素抗凝,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68例采用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方法同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神疲力乏、肢体沉重、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和肌肤甲错)积分变化,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CCr)和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炎症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22例,占比32.35%,达到有效标准的有39例,占比57.35%,总有效人数为61例,占比89.70%。对照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19例,占比27.94%,达到有效标准的有33例,占比48.53%,总有效人数为52例,占比76.47%。组间结果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病人神疲力乏、肢体沉重、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和肌肤甲错等证候积分下降,且治疗组病人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病人肾功能方面的指标BUN、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下降,CCr的浓度水平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病人的CRP、TGF-β和IL-6浓度水平下降,且治疗组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结合血液透析有助于改善尿毒病人的临床方面症状,降低其中医证候的积分,对残余的肾功能发挥保护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营养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炎症因子 研究
原文传递
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7
作者 文杨 夏运风 +2 位作者 甘华 李正荣 龚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 目的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同期处方中含rHuEPO的60例MHD患者作为EPO组,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脏超声参数的差异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OX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CS差值明显低于EPO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ROX组患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EPO组(P<0.05),但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uEPO比较,罗沙司他可能对延缓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有积极作用,且可能有利于减少MHD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内瘘针外露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李玲玲 马逊 +4 位作者 王蓉花 徐玮 杨家慧 袁杨刚 王宁宁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内瘘针外露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锐针绳梯穿刺手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患者100例,最终97例患者完成本研究。采用... 目的探讨内瘘针外露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锐针绳梯穿刺手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患者100例,最终97例患者完成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同一患者前3个月采用传统穿刺法作为传统穿刺组,后3个月采用内瘘针外露穿刺法作为外露穿刺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量及静脉压力、评估过程疼痛评分、渗血发生率、拔针止血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流量和静脉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整个过程(进针、透析中间、拔针)中,外露穿刺组的疼痛感和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穿刺组(P<0.05);外露穿刺组的渗血发生率为2.22%,按压止血时间为(6.90±0.89)min,均低于传统穿刺组(P<0.05);与传统穿刺组相比,外露穿刺组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内瘘针外露穿刺法可以减少透析过程中疼痛感及穿刺点渗血率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针外露 穿刺 疼痛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比较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张蓬杰 荀利如 +2 位作者 丁通 鲍楠 段斌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治疗的生存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在我院行HD或PD治疗并长期随访的ESRD患者156例,其中HD 87例(HD组),PD 69例(PD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治疗的生存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在我院行HD或PD治疗并长期随访的ESRD患者156例,其中HD 87例(HD组),PD 69例(PD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血压、尿量、原发病、血红蛋白、白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甲状旁腺激素(PTH)、残余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观察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因素对生存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风险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尿量、原发病、血压、血红蛋白、白蛋白、NT-proBNP、PTH、残余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PD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0月、42.0月;HD组和PD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80.5%、54%、39.1%、34.5%和86.9%、69.6%、55.1%、29%、24.6%。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2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高血压、NT-proBNP及PTH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10、0.004、0.012、0.003、0.006)。年龄、体重、高血压及血红蛋白是HD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2、0.027、0.023、0.011)。年龄、体重、尿量、血红蛋白及PTH是PD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5、0.067、0.009、0.046、0.018)。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HD和PD治疗5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体重、高血压、NT-proBNP及PTH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HD患者年龄、体重、高血压及血红蛋白含量是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而PD患者年龄、体重、尿量、血红蛋白含量及PTH是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 生存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侧上肢功能障碍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0
作者 王欣欣 孙超 +12 位作者 黎爽 郑涵絮 顾国燕 宋晓朵 于海艳 尹咏梅 吴海虹 田欣 管月红 尚云霄 赵爽 黄富表 马迎春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53-56,61,共5页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动静脉内瘘右利手患者的双侧上肢功能,了解动静脉内瘘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内瘘侧上肢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北京市6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动静脉内瘘且右利手患者,收...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动静脉内瘘右利手患者的双侧上肢功能,了解动静脉内瘘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及内瘘侧上肢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北京市6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动静脉内瘘且右利手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生化资料、握力、关节活动度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等上肢功能指标。内瘘侧及非内瘘侧上肢功能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侧握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MHD患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56.7%),年龄(59.63±10.60)岁,中位透析龄62.50(24.00,113.00)月。患者非内瘘侧握力高于内瘘侧握力(t=-5.133,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HD患者内瘘侧握力与血肌酐(β=0.353,P<0.001)、认知功能评分(β=0.223,P=0.006)呈正相关,与尿素清除指数(Kt/V)呈负相关(β=-0.235,P=0.007),男性握力大于女性(β=-0.253,P=0.004)。非内瘘侧腕关节尺偏的角度大于内瘘侧(t=-2.814,P=0.006)。在STEF各项操作中,内瘘侧在大球(t=2.327,P=0.021)、大圆片(t=2.472,P=0.015)、布(t=2.688,P=0.008)项目中操作时间长于无内瘘侧。结论MHD患者内瘘侧握力、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均存在下降,影响内瘘侧握力的因素包括性别、血肌酐、Kt/V和认知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上肢功能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钠肽与干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张鑫 石宇杰 +3 位作者 苏莉 王慧 田新利 霍延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3-95,99,共4页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干体重(△OH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定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80例尿毒症MHD患者研究,根据△OH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干体重达标患者设为干体重达标组...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干体重(△OH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定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80例尿毒症MHD患者研究,根据△OH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干体重达标患者设为干体重达标组(n=30),干体重未达标患者设为干体重未达标组(n=50),比较透析治疗前后血清BNP、△OH值,Pearson分析血清BNP与△OH值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BNP对干体重达标的预测价值,统计MHD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透析后血清BNP、△OH值均低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体重未达标组血清BNP水平高于干体重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与△OH值呈正相关性(r=0.359,P<0.05)。血清BNP对于干体重达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916,95%CI:0.848~0.955,P<0.05),灵敏度96.20%(95%CI:0.853~0.944,P<0.05)、特异度90.16%(95%CI:0.748~0.936,P<0.05)。治疗期间患者均病情平稳,无心血管事件发生,2例患者在透析中有血压偏低表现,予以停止超滤后自行好转,下机后无其他不适。结论尿毒症MHD患者血清BNP表达量与△OH值呈正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BNP表达量,提高对干体重达标的预测效能,从而指导临床针对性地展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钠肽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需求护理的效果评价
12
作者 张文慧 陈双凤 +1 位作者 汤洁 吴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需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2022年2月1日收治的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模式;将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的40例患...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需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2022年2月1日收治的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模式;将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需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困扰[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采用肾病与透析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DTA)]。结果:护理后,两组K1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GSES、KDT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需求护理模式,能够缓解心理困扰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需求护理 心理困扰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收缩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何川鄂 饶毅峰 +2 位作者 宋志霞 杜京涛 李玉枝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 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59)与无MACE组(n=61)。在患者行血液透析前佩戴Holter,收集24 h心电活动信息,计算均值(MEAN)、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采用自动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 h血压变化,计算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和SDNN与M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析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单独及联合对维持性MH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SDNN和24 h SBPV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不同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的MHD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年龄较大,24 h SBPV、dSBPV、nSBPV较高,SDNN、SDANN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t/V、24 h SBPV、dSBPV、nSBPV、SDNN、SDANN是MHD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SDNN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性因素(P<0.05)。SDNN与收缩压变异性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79,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组1随访期间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组2和组3(19.15%vs 65.12%vs 73.33%,P<0.001)。结论 MHD不良预后患者中24 h SBPV升高,SDNN降低,24 h SBPV和SDNN单独预测MACE的具体价值尚可,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可为临床上及早识别及干预MHD患者MACE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心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 变异性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安徽省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瘙痒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王菊 王心亮 +2 位作者 萧健萍 王瑞峰 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究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症瘙痒(UP)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安徽省27家血透中心进行MHD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3025例MHD患者,UP患病率为63.3%,其中轻度UP 55.9%,中重度UP 7.4%。皖南、皖中... 目的探究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症瘙痒(UP)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安徽省27家血透中心进行MHD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3025例MHD患者,UP患病率为63.3%,其中轻度UP 55.9%,中重度UP 7.4%。皖南、皖中以及皖北总UP患病率分别为75.4%、63.6%以及57.9%。年龄段在≤30岁、31~50岁、51~70岁以及≥71岁对应总UP患病率分别为53.5%、59.8%、65.4%以及65.9%。总UP和中重度UP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UP组患者年龄、透析龄、高血压比例、25-α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使用低通量透析器比例以及使用含钙磷结合剂患者的比例高于无UP组,而UP组透析后舒张压、血红蛋白水平、血液透析滤过(>2周/次)比例低于无UP组(P<0.05)。中重度UP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轻度UP组,而非含钙磷结合剂使用比例低于轻度UP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25(OH)D_(3)水平与MHD患者UP的高风险相关(P<0.05),高通量透析器的使用与MHD患者UP的低风险相关(P<0.05)。结论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UP患病率为63.3%。皖南地区的UP患病率最高,总UP和中重度UP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高25(OH)D_(3)水平是MHD患者U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通量透析器的使用能够降低MHD患者UP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尿毒症瘙痒 25-羟维生素D_(3) 高通量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彦江 王海琳 +3 位作者 袁珊 袁心柱 谢席胜 冯胜刚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管理MHD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80例MH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筛选出...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管理MHD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80例MH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筛选出其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根据预后情况的不同,将MH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分为痊愈组和死亡组,调查相关因素。结果共筛查出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65例,患病率为94.64%。死亡患者15例,病死率为5.66%。无症状感染者为30例(11.32%)。与痊愈组(n=250)患者相比,死亡组(n=15)患者发生乏力、纳差、咳嗽、咽喉肿痛、呼吸困难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死亡组患者相比,痊愈组患者发生肌肉酸痛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热、嗅觉失敏、味觉失敏、头昏头痛、腹泻等症状的百分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原发疾病中的慢性肾炎,高血压,多囊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1剂次、2剂次、3剂次,透析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血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痊愈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在原发疾病中的糖尿病比例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病毒性肺炎的比例更高,透析间期更加缺少运动,年龄更大,血钙水平更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更高以及存在更多的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ingle-poolKt/V,spKt/V)不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疾病中的糖尿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的病毒性肺炎、透析间期缺乏运动、高龄、低血钙、高水平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以及spKt/V不达标是引起MH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鼓励MHD患者透析间期加强运动,有利于增强MHD患者的体质。另外,通过改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有助于改善MH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预后 影响因素 疫苗接种 间期运动 病毒性肺炎
下载PDF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杨盼盼 张瑞 +1 位作者 罗静 刘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B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A组实施优质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B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A组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A组自我管理能力中同伴关系、问题解决能力、执行自我护理能力及情绪处理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P<0.01);干预后,A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B组(P<0.01,P<0.05);干预后,A组自我感受负担各项评分、SAS及SDS评分均低于B组(P<0.01);A组导管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1,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循证式督导法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导管血栓形成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管理 循证式督导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接纳与承诺团体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7
作者 张晓丽 赵雪 +3 位作者 董晓艳 常玲玲 贾玉臻 刘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的研究接纳与承诺团体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提供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7—10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研究接纳与承诺团体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提供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7—10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接纳与承诺团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管理知信行评分、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检查两组患者血磷、血钙、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指标。结果透析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管理知信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3个月后,观察组M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钙高于对照组,血磷低于对照组,白蛋白及CRP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纳与承诺疗法通过接纳、认知解离、体验当下、以己为景、澄清价值观和承诺行动6个过程,利用正念、隐喻、知识传授及有氧运动等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知信行水平和营养管理依从性,改善营养状况,维持钙磷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与承诺团体干预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自我管理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泵流速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范皎妍 卢雪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74-376,共3页
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重要的替代疗法,我国88.2%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治疗中,不同国家血泵流速(blood flow rate,BFR)的选择并不相同。目前,不同透析中心对于最佳BFR的选择并无明确标准。国... 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重要的替代疗法,我国88.2%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治疗中,不同国家血泵流速(blood flow rate,BFR)的选择并不相同。目前,不同透析中心对于最佳BFR的选择并无明确标准。国内主要是从低流速逐步增加至患者可耐受BFR。研究表明 [1]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BFR的选择对患者后续透析质量甚至死亡率有着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中心 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过程 血管通路 质量 血泵 替代疗法
下载PDF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19
作者 方莉 陈磊 黄桂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 目的:探究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知觉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合理休息、情绪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和健康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能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知觉压力,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自我感受负担 知觉压力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