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4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假胆碱酯酶和前清蛋白对临床诊断肝病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幸建英 王凤学 尹玲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1081-1082,共2页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和多种酶类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将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和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引起血液中多种蛋白质浓度和酶类活性的变化。近年被认为判断肝实质性损害的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假胆碱酯酶(...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和多种酶类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将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和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引起血液中多种蛋白质浓度和酶类活性的变化。近年被认为判断肝实质性损害的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假胆碱酯酶(PChE)、前清蛋白(PA)、总胆汁酸(TBA)等,为评价联合测定ALT、PChE和PA对临床诊断肝病的价值,我们对609例肝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病患者 联合测定 临床诊断 前清蛋白 氨基转移(ALT) 胆碱脂 蛋白质浓度 合成功能 胆碱酯
下载PDF
2种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靖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0-440,443,共2页
关键词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体检 ALT 肝功能 健康人群 检测时间 氧化 筛选 标本 标准曲线
下载PDF
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值与胆囊声像图变化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继康 金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胆囊声像图变化来判断急性甲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损害程度。方法超声测量41例健康志愿者和33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胆囊的长径和短径,以及急性肝炎患者胆囊壁的厚度,计算胆囊面积和胆囊壁厚-面积比;利用生化仪以速率法检测患者... 目的探讨利用胆囊声像图变化来判断急性甲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损害程度。方法超声测量41例健康志愿者和33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胆囊的长径和短径,以及急性肝炎患者胆囊壁的厚度,计算胆囊面积和胆囊壁厚-面积比;利用生化仪以速率法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将肝炎组胆囊壁厚度、胆囊面积和胆囊壁厚-面积比分别与ALT值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比较。结果健康志愿组胆囊壁光整,壁厚为(0.11±0.07)cm,胆囊面积为(22.1±4.97)cm2。胆囊壁厚-面积比为(0.0095±0.0023)cm-1,ALT值为(23±11)IU/L。急性肝炎组的胆囊壁厚度为(0.82±0.22)cm,胆囊面积为(16.36±4.87)cm2,胆囊壁厚-面积比为(0.0517±0.0176)cm-1;ALT值为(1737.46±784.03)IU/L;以上参数(胆囊壁厚度、胆囊面积、胆囊壁厚-面积比、ALT值)与健康志愿组相应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急性肝炎组的ALT值与该组胆囊壁厚-面积比之间存在着直线回归和相关性,(Y=87.26+28477.79x,r=0.72,P<0.05);ALT值与胆囊壁厚度及胆囊面积之间无直线相关性。结论1.胆囊声像图的改变是可以反映ALT的高低,从而可间接反映肝脏实质细胞的损害程度,至少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如此;2.胆囊壁厚-面积比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比较合适的超声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超声检查 氨基转移(ALT) 胆囊声像图 肝炎患者 急性肝炎 相关性探讨 甲型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血清 胆囊壁厚度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友红 王永红 +2 位作者 钟晓妮 谢微波 张明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调查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与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体检中心通过B超诊断的17300名脂肪肝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 目的:调查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与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体检中心通过B超诊断的17300名脂肪肝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体重指数等检测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中ALT异常组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的测定值(均数±标准差)高于ALT正常组,其中两组间血脂、体重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脂、体重指数的异常率亦有显著性差异,血糖的异常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ALT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有相关性。结论:ALT异常是脂肪肝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肝脏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因ALT水平与脂代谢紊乱和肥胖有相关性,故可通过控制体重、降低血脂,防止脂肪肝炎症程度加重,避免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脂代谢 体重指数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高危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永红 张云 薛元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确诊为糖代谢异常的患者62例和健康...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确诊为糖代谢异常的患者62例和健康者31例(NGT组),然后按照糖代谢状况将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32例和糖耐量减低(IGT)组30例。记录并比较3组受检者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及血清ALT水平,并将各指标与血清ALT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将所有受检者按照血清ALT水平分为4组:第一分位组(ALT<15 U/L)、第二分位组(ALT 15~20 U/L)、第三分位组(ALT 21~30 U/L)和第四分位组(ALT>30 U/L),计算各组糖尿病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1)NGT、IGT、T2DM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8±11)、(25±16)、(31±20)U/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除了总胆固醇(TC),血清ALT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浆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浆葡萄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负荷后2 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呈负相关(P<0.01);在控制BMI和腰围的影响后,血清ALT水平与收缩压、2 h INS、TC、LDL-C无相关性(P均>0.05),与其他指标仍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均减弱。(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BMI和腰围的影响后,第四分位组患T2DM的危险性是第一分位组的2.16倍;在进一步调整了TC、TG、LDL-C、HDL-C和HOMA-IR的影响后,第四分位组患T2DM的危险性是第一分位组的1.72倍。结论健康者、IGT患者、T2DM患者血清ALT水平逐渐升高;血清ALT水平的变化与T2DM的发生风险有关,且这种相关性可能不受肥胖、血脂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糖调节异常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金英 王清涛 高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49-75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MS的组分数将351例患者分为MS1组、MS2组和MS3组;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尿病(T2DM)组,观察各组间ALT及A... 目的评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MS的组分数将351例患者分为MS1组、MS2组和MS3组;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尿病(T2DM)组,观察各组间ALT及AST/ALT比值的差异及其与MS的关系,并评价ALT升高对患MS的危险性。结果随着MS的进展,从MS1到MS3组,ALT逐渐升高,AST/ALT逐渐降低(P<0.01);MS3与MS1患者的ALT及AST/ALT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3和MS2组仅AST/ALT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IGT/IFG及T2DM组的ALT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AST/ALT比值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2DM组与NGT组相比A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水平及AST/ALT比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浆真胰岛素及腰围存在相关性(P<0.01)。根据ALT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分析,四组Oddratio(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5(0.115-0.915),1.805(1.368-2.382),1.982(1.562-2.515)和1.985(1.554-2.536),ALT水平较高的人群比ALT低的人群患MS的危险性相对较高。结论ALT升高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MS高危人群需正确认识位于参考值范围上限附近的ALT水平。ALT水平与其他MS指标相结合有利于正确评价MS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氨基转移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文慧 白金娥 张慧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为T2DM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参加健康体检并填写调查问卷的2 597名体检者,根据血清ALT或GGT水平分别进行四分位分组(由低到高依次为Q1组、Q2组...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为T2DM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参加健康体检并填写调查问卷的2 597名体检者,根据血清ALT或GGT水平分别进行四分位分组(由低到高依次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LT和GGT不同水平与T2DM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随着ALT或GGT水平的升高,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逐渐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逐渐降低(P<0.001)。在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锻炼、糖尿病家族史、BMI、TG、TC、HDL-C、LDL-C和高血压)后,ALT Q4组的T2DM患病风险是Q1组的1.70倍[比值比(OR)=1.70,95%可信区间(CI)1.05~2.73],GGT Q4组的T2DM患者风险是Q1组的2.38倍(OR=2.38,95%CI 1.77~3.17)。结论血清ALT和GGT水平与T2DM患病风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Γ-谷酰基转移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全国血站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邢文革 马嵘 郑怀竞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通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掌握全国血站血清ALT检验状况,使ALT检验逐步规范化,提高血站实验室ALT检验的水平和质量。方法:参照美国AABB/CAP能力验证检验方案,建立我国血站血清ALT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方案... 目的:通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掌握全国血站血清ALT检验状况,使ALT检验逐步规范化,提高血站实验室ALT检验的水平和质量。方法:参照美国AABB/CAP能力验证检验方案,建立我国血站血清ALT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方案。通过定期向全国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然后对其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评价,检验方法学评价及试剂盒临床使用评价。结果:从2001年三次质评结果看,获满分的实验室从53.7%提高到64.3%(速率法)、从24.8%提高到48.3%(赖氏法),全年平均得分在80分以上的实验室所占百分比为:ALT(速率法)71.7%,ALT(赖氏法)45.9%。速率法与赖氏法相比较,在检验CV值(精密度)方面,速率法比赖氏法要低约10个百分点;在检验准确性方面,速率法比赖氏法的符合率要高约10个百分点。试剂临床使用质量评价反映出,国产ALT检验试剂质量较差,速率法试剂质量优于赖氏法试剂。结论:开展全国血站血清ALT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验水平,有助于临床检验试剂盒的选用及检验方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氨基转移 室间质量评价 ALT 实验室检测
下载PDF
不同检测系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潘逸茹 薛惠君 龚立琪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分析仪上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的可比性的方法。方法 通过cfas转 移ALT定值至新鲜混合血清,以该混合血清作为校准品,对同一批标本测定校准前后的ALT结果。结果 校准 前,同一批标本在3台不同品牌仪器上... 目的 探讨在不同分析仪上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的可比性的方法。方法 通过cfas转 移ALT定值至新鲜混合血清,以该混合血清作为校准品,对同一批标本测定校准前后的ALT结果。结果 校准 前,同一批标本在3台不同品牌仪器上测得的ALT值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校准后,同一批标本在3 台不同品牌仪器上测得的AL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用cfas转移ALT定值的新鲜混合血清作为 校准品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校准,可以实现ALT测定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cfas 统一化 测定
下载PDF
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区间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利民 贾蔚 +1 位作者 饶迪 胡大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8期911-912,914,共3页
目的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9 89... 目的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9 890例,用奥林巴斯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LT和AST进行检测,用Stata 11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95)如下:男性ALT≤51U/L,女性ALT≤34U/L;男性AST≤40U/L,女性AST≤35U/L。ALT和AST水平随年龄增长大体呈升高趋势,在男性组中,30~40岁组的ALT水平最高。结论昆明地区ALT和AST的参考区间明显不同于参考书或其他地区的参考区间,因此建立本实验室ALT和AST的生物参考区间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天冬氨基转移 参考区间
下载PDF
南昌市健康成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值的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登珊 郑晓丰 +1 位作者 张经宇 黎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78-78,共1页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最常用的肝功能检测项目,在肝病防治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是献血及各种招工、招生常规的体检项目。为了解南昌市健康成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值。我院2010年1~6月对2791名体检健康者进行ALT测定,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最常用的肝功能检测项目,在肝病防治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是献血及各种招工、招生常规的体检项目。为了解南昌市健康成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值。我院2010年1~6月对2791名体检健康者进行ALT测定,并计算其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 氨基转移 参考值
下载PDF
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国英 许敏锐 刘科吉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65岁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 目的探讨≥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以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65岁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ALT与MS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91889人纳入研究,MS患者30555人,占33.25%。随着血清ALT水平的增加,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χ^(2)值为45.47~1177.10,P值均<0.05)。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性:与ALT<13.9 U/L组相比,ALT在13.9~17.9、18.0~23.4、23.5~40.0 U/L组,患MS的OR(95%CI)分别为1.39(1.30~1.48)、1.83(1.72~1.95)、2.74(2.57~2.92);女性:与ALT<13.0 U/L组相比,ALT在13.0~16.9、17.0~21.9、22.0~40.0U/L组,患MS的OR(95%CI)分别为1.28(1.21~1.35)、1.51(1.43~1.60)和2.33(2.21~2.46)。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女血清ALT水平与MS患病率均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值分别为0.77、0.46)。结论≥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水平与MS及其组分相关,且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氨基转移 限制性立方样条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建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4-634,共1页
关键词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白花蛇舌草 氨基转移(ALT) 白花蛇舌革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书平 余聪 +3 位作者 汪彦 高加良 吴次宁 徐香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194-195,共2页
目的对干化学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方法学的评价。方法同一样本分别在实验室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及移动采血点用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ALT测量,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化学试纸法与全自... 目的对干化学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方法学的评价。方法同一样本分别在实验室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及移动采血点用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ALT测量,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化学试纸法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检测AL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的一致,且批内变异系数小于5%,精密度高。结论干式生化分析仪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适合用于街头献血者血液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干式生化分析仪 血液筛查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汁酸联合测定对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凤学 李树仁 欧阳旭红 《贵州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134-135,共2页
目的 评价联合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肝病分成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硬变6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紫外酶偶联... 目的 评价联合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肝病分成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硬变6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紫外酶偶联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ALT,用酶偶联BNT法测定血清TBA。结果各组肝病ALT和TBA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4.292,P<0.001。阳性率分别为100%,85.9%,64.6%,100%,100%,40.6%和100%,89.1%,75.9%,100%,100%,100%。联合检测ALT和TBA对急性无疸型肝炎的阳性率为95.3%,慢性肝炎的阳性率为85.5%。结论ALT和TBA对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和淤胆型肝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敏感性较低,但阳性率具有互补性;TBA对肝硬变的敏感性优于ALT。因此联合检测ALT和TBA,可提高各种肝病的检出率,有利于临床对肝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总胆汁 肝炎 肝硬变 诊断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桂才 陈爱珍 +1 位作者 王伟新 朱幼芙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病理特征,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性别、年龄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209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病理特征,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性别、年龄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209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行肝穿刺活检及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209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80U.L-1,血清AST 45~80U.L-1。HBeAg阳性120例,HBeAg阴性89例。209例患者肝脏均有病理改变,异常率为100.0%(209/209)。G1为24.4%(51/209),G2为36.8%(77/209),G3为33.0%(69/209),G4为5.7%(12/209),G2-G4为75.6%(158/209);S1为42.1%(88/209),S2为37.3%(78/209),S3为13.9%(29/209),S4为6.7%(14/209),S2-S4为57.9%(121/209)。男性患者肝组织炎症及肝组织纤维化发生率与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岁、≥20~<29岁、≥29~<40岁患者肝组织炎症及肝组织纤维化发生率与≥40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活动,不同年龄的患者与病理G分级、S分期无明显的关联,不同性别的患者与病理G分级、S分期也无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氨基转移 AST 病理 血清
下载PDF
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和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辛建 张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357-4362,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和肝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LSR的最佳临界值为0.903...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和肝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LSR的最佳临界值为0.903,以术前LSR是否大于0.903分为低LSR组、高LSR组。术后随访3年,观察生存情况,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选择log 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多因素生存分析选择Cox回归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T分期、Edmondson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年龄、AFP、HBsAg、白蛋白、微血管侵犯、早期复发、肿瘤直径、CTP分级、CS分期、BCLC分期、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3年随访,共有57例存活,生存率为57%,43例死亡,死亡率为43%。低LSR组和高LSR组患者的肿瘤进展率分别为88%(44/50)、92%(46/50),早期复发率分别为60%(30/50)、72%(36/50),中位OS分别为29.5个月、23个月,中位PFS分别为24.5个月、1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HBsAg、微血管侵犯、早期复发、CS分期、BCLC分期、LSR≤0.903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SR≤0.903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同时CS分期、BCLC分期对于肝癌的进展也有一定的影响(P=0.049,P=0.004)。LSR的升高可显著降低肝癌患者的OS和PFS。在内部验证中,列线图C-指数为0.751(95%CI为0.685~0.818)。结论:术前LSR是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在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此,在术前综合管理阶段,应尽可能恢复和改善肝功能,以获得更好的肝癌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基转移比值 预后 列线图 早期复发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锋 岳静 +3 位作者 金瑞 陶丽新 郭秀花 闫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糖尿病的关系,为早期预防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006—2015年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队列数据,根据基线血清ALT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体检人群分为4组(Q_1~Q_4组),Q_1组作为参照。采用门...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糖尿病的关系,为早期预防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006—2015年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队列数据,根据基线血清ALT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体检人群分为4组(Q_1~Q_4组),Q_1组作为参照。采用门诊随访方式,记录随访期间糖尿病发病率。采用二次推断函数方法分析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共入选研究对象11 601人,其中男性7 796人。随访期间共有553人发生糖尿病,发病率为4.8%。男性和女性的ALT水平不同[(30.32±22.77)U/L比(20.23±58.20)U/L,t=13.36,P<0.0001],因此分别进行分析。多变量二次推断函数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相关混杂因素后,男性ALT_Q_4的RR值为2.908(95%CI:2.236~3.783),女性ALT_Q_4的RR值为1.797(95%CI:1.121~2.882),因此血清ALT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和女性的血清ALT水平均与糖尿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氨基转移 二次推断函数
下载PDF
非病理因素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量值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玉萍 程书权 李胜联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1726-1728,共3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检测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肝功能检测项目之一,其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妊娠、昼夜节律变化、饮食、饮酒、吸烟、剧烈运动、药物、体重指数和糖代谢异常等均可影响ALT活性的测量值...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检测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肝功能检测项目之一,其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妊娠、昼夜节律变化、饮食、饮酒、吸烟、剧烈运动、药物、体重指数和糖代谢异常等均可影响ALT活性的测量值,本文就非病理因素对ALT活性测量值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 测量值 活性 非病理因素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