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的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黄益民 刘艳霞 +5 位作者 刘舒 裴澍萱 次仁布臧 沙珍 郑俊 张世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活性与西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的关系。方法 :择藏汉两族男性 HAPC患者 (红细胞压积 >6 5 % ,血红蛋白 >2 0 0 g/ L) ,用骨髓造血细胞培养、细胞集落计数等方法测定其单位浓度血清 EPO的... 目的 :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活性与西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的关系。方法 :择藏汉两族男性 HAPC患者 (红细胞压积 >6 5 % ,血红蛋白 >2 0 0 g/ L) ,用骨髓造血细胞培养、细胞集落计数等方法测定其单位浓度血清 EPO的促骨髓造血干细胞增生活性 ,并与同族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藏族 HAPC的 EPO检出率为 35 .7% ,汉族为 34 .6 % ,两组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区别。2藏、汉两族 HAPC患者血浆 EPO水平的平均值较同族对照组分别增高了 148%和 2 84% ,藏族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藏、汉两族 HAPC患者单位浓度的血清 EPO(1.0 5 IU/ L)活性均低于同族对照组 ,其中对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E的影响汉族降低了6 2 .4% ,藏族降低了 5 0 .7%。对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BFU- E的影响汉族降低了 6 1.4% ,藏族降低了 2 7.3%。结论 :1藏、汉两族 HAPC组具有较高平均血浆 EPO水平 ;2藏、汉两族 HAPC组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下载PDF
三种血液系统肿瘤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系细胞增生活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锦丽 王欢 +2 位作者 王婷婷 付丽 崔琳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多发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液血红蛋白(Hb)及骨髓有核红细胞百分数(Eb)4种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68例AL...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多发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液血红蛋白(Hb)及骨髓有核红细胞百分数(Eb)4种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68例AL、41例MM、33例N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sEPO、sTfR,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Hb,穿刺采集骨髓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计数Eb。使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血液肿瘤患者的sEPO均较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增高,贫血患者的增幅较无贫血患者更大。AL、MM贫血患者的sTfR分别为2.24±0.89mg/L和2.6±0.9mg/L,均低于对照组;AL、MM无贫血患者的sTfR分别为4.50±1.22 mg/L和3.72±1.09 mg/L,均高于对照组;NHL贫血患者与无贫血患者的sTfR分别为2.93±0.48 mg/L和3.28±0.68mg/L,与对照组无差异。AL、MM贫血患者的sEPO与Hb、sTfR及Eb均呈负相关;NHL贫血患者的EPO与Hb、Eb均呈负相关。结论 AL、MM、NHL贫血患者的血清EPO明显增高,主要是因贫血导致的低氧血症引起的反应性增高;AL、MM、NHL血清EPO增高还存在贫血以外的其他机制;sEPO、sTfR、Hb及Eb的联合检测分析将有助于客观全面评价AL、MM、NHL贫血患者内源性EPO的有效含量和促红细胞生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血红蛋白 骨髓有核红细胞 贫血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探讨
3
作者 闫文林 杨林花 +2 位作者 刘秀娥 张睿娟 乔娜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5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测定 细胞病态造血 造血干细胞 白血病转化 异质性疾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絮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1年第2期144-146,共3页
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能反映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能力,并受病理情况下体内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红系造血前体总量的影响,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能反映骨髓红系造血活性和机体铁代谢状况。联合测定sEPO和sTfR水平可反映多种病理情... 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能反映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能力,并受病理情况下体内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红系造血前体总量的影响,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能反映骨髓红系造血活性和机体铁代谢状况。联合测定sEPO和sTfR水平可反映多种病理情况下,体内红系造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并监测外源性EPO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红系造血 病理生理机制 贫血
下载PDF
大负荷游泳训练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游离睾酮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彦山 尚久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本文探讨了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血清游离睾酮 (FT)的变化规律以及EPO与FT和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表明 ,经 4周大负荷游泳训练后血清EPO、FT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而血红... 本文探讨了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血清游离睾酮 (FT)的变化规律以及EPO与FT和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表明 ,经 4周大负荷游泳训练后血清EPO、FT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而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改变 ;在一周的恢复过程中 ,EPO呈统计学意义的恢复 ,而FT的恢复不显著 ;FT与EPO在调整期恢复中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游泳训练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游离睾酮 血红蛋白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鑫 薛莉 +3 位作者 李转会 崔长富 燕飞 张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7期2436-2438,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6例无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PO、血常规...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6例无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PO、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指标与两组患者血清EPO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PO、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血清EPO无相关性(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清EPO呈正相关(r=0.347、0.431,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血清EPO呈负相关(r=-0.218、-0.543、-0.546,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PO、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多个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PO水平存在相关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血清EPO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对患者临床特点做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流变学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白血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707-1711,1746,共6页
目的了解老年白血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为老年白血病患者临床诊断指标的筛选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以及肿瘤... 目的了解老年白血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为老年白血病患者临床诊断指标的筛选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以及肿瘤科收治的年龄≥60岁的白血病患者,结合横断面调查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干预(实验组的治疗方案包括AML治疗、M3治疗、干细胞移植3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法评估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水平对老年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同时评估干预前后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本研究获得的有效样本量为208例,老年白血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老年白血病具有相关性,配对x^2检验结果显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水平2种筛检指标与白血病MICH诊断标准对比后,两者的诊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本研究使用的3种治疗方案均可使得老年白血病患者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水平均具有较为优质的诊断和筛检价值,可考虑联合使用进行老年白血病的初诊。同时各类主流治疗方案对改善老年白血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铁蛋白表达水平的效果均比较明显,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白血病患者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 铁蛋白表达水平 诊断价值 治疗方案选择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变化
8
作者 肖国松 张忠平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55-56,共2页
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肾功能不全患者各时期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结果发现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减退,肾性贫血的程度也逐渐加重,二者成正相关,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患者的EPo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放射免疫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浅谈合并贫血的血液肿瘤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其发生贫血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民栓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4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贫血的血液肿瘤患者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其发生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合并贫血的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5例患者作为I组,同时将40例非癌性... 目的:探讨合并贫血的血液肿瘤患者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其发生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合并贫血的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5例患者作为I组,同时将40例非癌性贫血患者和4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II组和III组,并对这三组人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网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Hb)的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分析这三组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网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组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网织红细胞的水平明显高于III组的健康人,但其血红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III组的健康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组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蛋白的水平与II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网织红细胞的水平明显低于II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组患者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4,t=2.85,P<0.05)。I组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网织红细胞水平的相关系数为r=0.64,P<0.05。II组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网织红细胞水平的相关系数为r=0.87,P<0.01。I组患者和II组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网织红细胞水平的相关系数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u=2.41,P<0.05)。结论:合并贫血的血液肿瘤患者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这可能是导致其并发贫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临床上,检测血液肿瘤患者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对确诊其病情和了解其贫血的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检测
下载PDF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变化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靳国恩 曹越 +4 位作者 杨应忠 韵海霞 马兰 白振中 格日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08-709,共2页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水平变化 红细胞生成素(EPO)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Hb) HAPC 红细胞比容 慢性疾病 低氧环境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翁志勇 付晋凤 +2 位作者 丁若虹 韩斌 谢正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27,共1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由肾脏产生的糖蛋白类激素.能刺激红系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EPO的生成与缺氧、贫血、应激时相关激素分泌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大鼠烧伤后EPO水平随烧伤程度的不同而异。为探讨不同程度烧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由肾脏产生的糖蛋白类激素.能刺激红系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EPO的生成与缺氧、贫血、应激时相关激素分泌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大鼠烧伤后EPO水平随烧伤程度的不同而异。为探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血清EPO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烧伤患者 红系细胞增殖 糖蛋白类激素 EPO 激素分泌 烧伤程度
原文传递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血红蛋白的定量相关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苏彦 蒋浩琴 +3 位作者 陈燕珍 张昊天 王小钦 顾静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水平与血红蛋白(Hb)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方法收集轻、中、重度IDA患者共170例,测定其sEPO及Hb水平,分析sEPO与Hb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在170例IDA患者中,sEPO与H...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水平与血红蛋白(Hb)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方法收集轻、中、重度IDA患者共170例,测定其sEPO及Hb水平,分析sEPO与Hb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在170例IDA患者中,sEPO与Hb呈较强负相关(r=-0.810,P〈0.001),sEPO与Hb关系的回归方程为sEPO=1084.00—10.68×Hb;轻度IDA组sEPO与Hb的相关性较弱(r=-0.313,P=0.010),回归方程为sEPO=299.30—2.39×Hb,可预测sEPO范围为12.5~84.2IU/L;中度IDA组sEPO与Hb呈较明显负相关(r=-0.519,P〈0.001),回归方程为sEPO=1063.07—11.25×Hb,可预测sEPO范围为50.57~388.07IU/L;重度IDA组sEPO与Hb呈较明显负相关(r=-0.495,P=0.006),回归方程为sEPO=1310.97—13.44×Hb,可预测sEPO范围为504.57~750.00IU/L。结论IDA患者sEPO与Hb水平存在定量相关关系,可通过预测不同程度IDA患者sEPO水平为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相关分析 回归方程
下载PDF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生长受限胎儿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13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7年第12期7-7,共1页
芬兰奥卢大学GirsenA等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38例生长受限胎儿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并对这些胎儿出生时脐动脉血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脐动脉和静脉导管血流速度异常的生长受限胎儿(n=11),血清中EPO水... 芬兰奥卢大学GirsenA等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38例生长受限胎儿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并对这些胎儿出生时脐动脉血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脐动脉和静脉导管血流速度异常的生长受限胎儿(n=11),血清中EPO水平显著高于脐动脉和静脉导管血流速度正常胎儿(n=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正常胎儿 生长受限 动力学改变 血管血流 血流速度异常 多普勒超声检测
原文传递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侠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1期1496-1497,共2页
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疗效及转铁蛋白受体、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80例,经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抗体法分别测定血清促红... 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疗效及转铁蛋白受体、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80例,经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抗体法分别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选取同期无贫血的恶性肿瘤患者(Hb>120g/L)40例为常模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单纯IDA组)40例.对CRA患者予规范化rhEPO治疗12周后检测血清EPO水平和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结果 Ⅰ组、Ⅱ组经rhEPO治疗后Hb、RBC、HCT、RET均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组Hb≥20g/L12例,Hb升高≥10g/L11例,有效率58.97%;Ⅱ组Hb≥20g/L13例,Hb升高≥10g/L12例,有效率60.98%;经rhEPO治疗,缺铁组、单纯IDA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比不缺铁组和常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血红蛋白不断增加的同时,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缺血患者经rhEPO和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均增加,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EPO水平对于CRA患者抗贫血治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肿瘤相关性贫血 转铁蛋白受体
下载PDF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高彩霞 石雨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056-0058,共3页
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1例儿童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EPO最佳临界值,分为高sEPO组和低sEPO组,设... 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1例儿童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EPO最佳临界值,分为高sEPO组和低sEPO组,设定的观察指标为两组一般临床特征、生存率,并分析生存曲线的差异性,考察影响ALL患儿预后的因素(单因素、多因素)。结果:sEPO的最佳临界值为678.6mIU/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4.1%;两组在第33天MRD、复发情况及危险分层等方面差异明显(P<0.05);高sEPO组4年累积生存率较低sEPO组更低(P<0.01);免疫分型、地塞米松实验、sEPO、第15天骨髓缓解状态为影响儿童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sEPO水平升高不利于ALL的预后,可用于预测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预后 累积生存率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体内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其与血清ET-1和EPO关联分析
16
作者 王晓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体内红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其与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来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为观察组,眼部正常健康人群5... 目的检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体内红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其与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来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为观察组,眼部正常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试验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R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浆ET-1水平以及血清EPO水平,并分析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浆ET-1水平和血清EPO水平的关联性。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试验者红细胞压积(0.41%±0.19%)、低切全血粘度(13.76±3.48)mPa·s、高切全血粘度(5.63±1.63)mPa·s、血浆粘度(1.82±0.63)mPa·s和血浆纤维蛋白原(3.97±0.86)g/L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红细胞C3bR花环率(10.56%±3.65%)明显少于对照组(17.34%±5.21%),观察组试验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18.23%±4.73%)明显多于对照组(11.08%±2.44%),观察组试验者血浆ET-1水平(67.68±9.99)ng/L明显大于对照组(51.94±6.85)ng/L,观察组试验者血清EPO水平(25.44±7.60)mU/ml明显多于对照组(21.48±4.06)mU/ml,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试验者红细胞C3bR花环率与血清EPO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710,P<0.05),而与血浆ET-1水平没有相关性(r=0.014,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升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血浆ET-1水平和血清EPO水平增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EPO水平关联性较强,但与血浆ET-1水平没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红细胞免疫功能 血浆内皮素-1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冬 何小舟 +2 位作者 周萃星 许贤林 徐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12-2612,共1页
我们通过观察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白细胞介素(IL)石、血肌酐(cr)等指标的相关分析,探讨EP0、IL-6在IRI中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临床意义 细胞介素 相关分析 IL-6 血肌酐 EP0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玲 《河南医药信息》 2002年第20期2-3,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sEP0 )与血红蛋白 (Hb)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EP0 ,采用常规血细胞计数仪测定Hb。结果 sEP0与Hb之间在ALL治疗前、4周缓解组均呈负相关关系 (分别为 r =-0 4 2 7,-0 5 5 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sEP0 )与血红蛋白 (Hb)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EP0 ,采用常规血细胞计数仪测定Hb。结果 sEP0与Hb之间在ALL治疗前、4周缓解组均呈负相关关系 (分别为 r =-0 4 2 7,-0 5 5 7,P均 <0 0 5 ) ;AML治疗前呈负相关关系 (r =-0 6 5 1,P<0 0 5 ) ,缓解后无相关性 (r =-0 6 30 ,P >0 0 5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sEP0与Hb在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呈负相关关系 ,缓解后无相关性。因此 ,白血病贫血不是由于EP0的生成不足导致的 ,用rHuEP0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急性白血病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放射免疫分析法 细胞计数仪
原文传递
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EPO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媛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6期2190-219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EPO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用促红素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EP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EP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EPO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用促红素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EP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EP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好转,较对照组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肾损伤患者EP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经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增高,较正常组仍低。EPO检测有助于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为临床用促红素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藏医佐木阿汤与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鲁梦倩 于天源 +9 位作者 尼玛次仁 吴剑聪 陈国勇 次仁德吉 巴桑德吉 张晓晖 多杰仁青 韦景斌 周嫱 姚斌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61-2463,共3页
目的:观察藏医佐木阿汤及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 A P C)模型大鼠血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药物组... 目的:观察藏医佐木阿汤及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 A P C)模型大鼠血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药物组、放血组、药物加放血组。除平原对照组外,余组均饲养于拉萨以建立HAPC模型。饲养3个月后分别进行佐木阿汤灌胃和放血干预,干预3个月后取血进行血常规及EPO检测。结果:高原模型组大鼠RBC、Hb、HCT、EPO含量均较平原对照组升高(P<0.05);与高原模型组比较,药物组、放血组、药物加放血组干预后以上生化指标均降低,且药物组和药物加放血组效果更好(P<0.05),放血组仅对于RBC、EPO含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三组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医佐木阿汤与放血疗法对于HAPC的防治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木阿汤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放血疗法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藏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