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
11
1
作者
秦娟秀
黄芊
+3 位作者
高倩倩
谢乙慧
李敏
张灏旻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551,共6页
目的比较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病...
目的比较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6年4-6月血培养仪报警的非重复血培养瓶138个,以传统培养鉴定的方法为金标准,同时采用以上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阳性标本,再进行MALDI-TOF MS鉴定。结果本次共收集非重复的血培养阳性标本138份,排除6个假阳性血瓶,鉴定出的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70株(53.03%)、革兰阳性菌57株(43.18%)、真菌3株和2例复数菌。MALDI Sepsityper^(TM)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的血培养快速鉴定病原菌准确率分别为91.67%和84.09%,种鉴定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61.36%。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后,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分别为98.57%和95.71%,革兰阳性菌的准确率分别为87.72%和78.59%,两者鉴定所需时间为40 min/样本和25 min/样本。结论虽然MALDI Sepsityper^(TM)Kit比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鉴定准确率稍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对84.09%,P>0.05),与MALDI Sepsityper^(TM) Kit相比,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是一种快速、易获得、低廉的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病原菌的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
Sepsityper^TM
KIT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
血培养
病原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在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丁毅伟
李艳君
+1 位作者
钱扬会
韩志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评价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两种MALDI-TOF-MS预处理方法的鉴定率,为临床快速准确鉴定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实验室常规方法鉴定的149份血培养报警后...
目的评价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两种MALDI-TOF-MS预处理方法的鉴定率,为临床快速准确鉴定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实验室常规方法鉴定的149份血培养报警后单一细菌感染的阳性样本,分别采用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后,并且以传统方法结果为标准,直接MALDI-TOF MS细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鉴定率。结果在149份血培养阳性样本中,革兰阴性(G^(-))菌占47.0%(70/149)、革兰阳性(G^(+))菌占53.0%(79/149)。对G^(-)菌种水平鉴定率,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为78.6%(55/70),HB&L微生物培养体系为91.4%(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对G^(+)菌种水平鉴定率,二者分别为73.4%(58/79)和87.3%(6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在3.000~2.300分值段,G^(-)菌鉴定率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分别为22.9%(16/70)和38.6%(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G^(+)菌鉴定率两种方法分别为19.0%(15/79)和34.2%(2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HB&L微生物培养体系种水平鉴定率要高于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经过预处理直接MALDI-TOF MS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技术
血培养样本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
HB&L微生物培养体系
原文传递
题名
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
11
1
作者
秦娟秀
黄芊
高倩倩
谢乙慧
李敏
张灏旻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551,共6页
文摘
目的比较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6年4-6月血培养仪报警的非重复血培养瓶138个,以传统培养鉴定的方法为金标准,同时采用以上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阳性标本,再进行MALDI-TOF MS鉴定。结果本次共收集非重复的血培养阳性标本138份,排除6个假阳性血瓶,鉴定出的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70株(53.03%)、革兰阳性菌57株(43.18%)、真菌3株和2例复数菌。MALDI Sepsityper^(TM)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的血培养快速鉴定病原菌准确率分别为91.67%和84.09%,种鉴定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61.36%。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后,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分别为98.57%和95.71%,革兰阳性菌的准确率分别为87.72%和78.59%,两者鉴定所需时间为40 min/样本和25 min/样本。结论虽然MALDI Sepsityper^(TM)Kit比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鉴定准确率稍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对84.09%,P>0.05),与MALDI Sepsityper^(TM) Kit相比,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是一种快速、易获得、低廉的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病原菌的前处理方法。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
Sepsityper^TM
KIT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
血培养
病原菌
Keywords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 Sepsityper^TM Kit
serumseparator tube as pretreatment methods
blood culture
pathogen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在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丁毅伟
李艳君
钱扬会
韩志海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检验科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1-346,共6页
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创新培育基金(CXPY201915)
军队后勤科研面上项目(CLB20J019)。
文摘
目的评价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两种MALDI-TOF-MS预处理方法的鉴定率,为临床快速准确鉴定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实验室常规方法鉴定的149份血培养报警后单一细菌感染的阳性样本,分别采用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后,并且以传统方法结果为标准,直接MALDI-TOF MS细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鉴定率。结果在149份血培养阳性样本中,革兰阴性(G^(-))菌占47.0%(70/149)、革兰阳性(G^(+))菌占53.0%(79/149)。对G^(-)菌种水平鉴定率,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为78.6%(55/70),HB&L微生物培养体系为91.4%(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对G^(+)菌种水平鉴定率,二者分别为73.4%(58/79)和87.3%(6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在3.000~2.300分值段,G^(-)菌鉴定率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分别为22.9%(16/70)和38.6%(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G^(+)菌鉴定率两种方法分别为19.0%(15/79)和34.2%(2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HB&L微生物培养体系种水平鉴定率要高于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经过预处理直接MALDI-TOF MS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微生物学技术
血培养样本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
HB&L微生物培养体系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 techniques
Blood culture specimen
Serum separation gel coagulation tube method
HB&L microorganism culture system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的应用评估
秦娟秀
黄芊
高倩倩
谢乙慧
李敏
张灏旻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和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在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的方法研究
丁毅伟
李艳君
钱扬会
韩志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