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胚抗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糖类抗原199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尚璐 张慧 裴露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类抗原199(CA199)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98例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类抗原199(CA199)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98例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CEA、PSA、CA199水平,分析CEA、PSA、CA199水平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CEA、CA199、PS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EA、PSA、CA199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敏感度显著高于PSA单独检测,特异性显著高于CEA、CA199、PSA单独检测(P<0.05)。结论CEA、PSA、CA199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糖类抗原199 前列腺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琪 刘秉乾 +3 位作者 何长海 李保安 王志 王雪峰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128例前列腺良性病变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PSA及TAM值,分析PSA联合TAM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128例前列腺良性病变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PSA及TAM值,分析PSA联合TAM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PSA≥4.08 ng/ml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82.8%、76.1%和88.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以TAM≥98.36 U/ml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TAM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77.3%、78.7%和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实施双指标联合检测,特异度为96.6%,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特异度。病例组患者TAM和PS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筛查以及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采用PSA及TAM联合检测法,可提升诊断特异度,令检查结果更为精准,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 前列腺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10μg/L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庆 张铭斌 朱文钦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4期392-393,共2页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直肠指检(DRE)、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超声(TRUS)、前列腺穿刺活检等进行前列腺癌临床筛查和诊断。其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临床意义 患者 前列腺 经直肠超声 直肠指检 临床筛查
下载PDF
^(11)C-胆碱PET/CT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柴黎明 娜仁花 +3 位作者 居热提.阿扎提 曹务成 李鸣 杨小丰 《新疆医学》 2016年第12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科行^(11)C-胆碱PET/CT显像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共有43例患者纳入研究,以病理或随访(或≥6个月)为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科行^(11)C-胆碱PET/CT显像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共有43例患者纳入研究,以病理或随访(或≥6个月)为诊断标准,分前列腺癌组27例,平均年龄70.56±8.62岁,前列腺增生组16例,平均年龄65.94±10.42岁。统计分析^(11)C-胆碱PET/CT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11)C-胆碱PET/CT显像诊断PCa的灵敏度88.9%,特异度87.5%,准确度88.4%,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82.4%。^(11)C-胆碱PET/CT显像联合血清PSA诊断PCa的灵敏度96.3%,特异度90%,准确度81.4%,阳性预测值96.3%,阴性预测值56.3%。PET/CT同时发现了15例骨转移,7例淋巴结转移。结论 ^(11)C-胆碱PET/CT显像联合血清PSA检查可提高PCa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同时能明确前列腺癌的病变位置、累及范围、是否有远处转移,为临床提供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胆碱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前列腺癌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杰生 黄银群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0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前列腺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根据病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n=15)、前列...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前列腺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根据病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n=15)、前列腺增生组(n=120)。采集静脉血测定患者的血清PSA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截断值。收集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前列腺癌组的血清PSA水平为(19.52±10.72)ng/ml,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的(7.24±4.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SA预测前列腺癌的最佳截断值为16.584 ng/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79.2%;前列腺癌组的首次遗精年龄≤14岁、性生活频率≥4次/周、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血清PSA阳性率占比分别为86.67%、60.00%、60.00%、66.67%,较前列腺增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发现性生活频率、前列腺癌家族史、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发生成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SA连续检测对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较高,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生活频率、前列腺癌家族史以及血清PS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增生 临床分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及淀粉样蛋白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清 杨涛 尹全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649-2650,共2页
前列腺癌属于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在男性癌症中位居第二位,对男性人群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日益提升[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肿瘤标记物缺乏理想的敏感度、特异度,单独检... 前列腺癌属于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在男性癌症中位居第二位,对男性人群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日益提升[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肿瘤标记物缺乏理想的敏感度、特异度,单独检测很难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工作[2]。早期前列腺癌可无症状,有症状出现时已经有远处转移发生的前列腺癌患者占总数的70%左右,其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骼[3]。在选择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判断预后的过程中,将骨转移早期寻找出来极为必要。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4],在肿瘤转移的预测、肿瘤预后的评估过程中,淀粉样蛋白(SAA)的临床应用前景较好。本研究探讨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及SA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转移部位 淀粉样蛋白A 男性人群 前列腺 肿瘤转移 无症状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前列腺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孟宪琴 杜万红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1979年由Wang等采用免疫沉淀法首次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PSA蛋白在雄激素调控下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内合成,绝大部分PSA蛋白泌人前列腺腺管、腺泡并...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1979年由Wang等采用免疫沉淀法首次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PSA蛋白在雄激素调控下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内合成,绝大部分PSA蛋白泌人前列腺腺管、腺泡并最终进入精液。通过对精液中纤维黏连蛋白及其他凝聚蛋白的蛋白水解促使精液液化,增加精子活动度。仅小部分PSA蛋白通过上皮细胞间隙进入血液,形成血清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疾病相关性 血清PSA 腺上皮细胞 精液液化 前列腺组织 免疫沉淀法 精子活动度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随龄分析
8
作者 谢华斌 黄回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9期554-554,共1页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佳前列腺癌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监测及预测复发。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对男性的年龄与PSA浓度的关系看法不一。本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202例就诊者的血清...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佳前列腺癌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监测及预测复发。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对男性的年龄与PSA浓度的关系看法不一。本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202例就诊者的血清PSA浓度,以探讨年龄与PSA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测定 前列腺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9
作者 程进波 张艳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性质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9例和PCA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SAD、FPSA、TPSA水平和FPSA...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性质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9例和PCA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SAD、FPSA、TPSA水平和FPSA/TPSA的比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11.91±2.86)、(35.14±9.17)、0.85(0.09,1.18),FPSA/TPSA比值结果为0.14(0.01,0.23);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3.15±0.33)、(15.42±5.81)、0.18(0.01,0.32),FPSA/TPSA比值结果为0.21(0.02,0.4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均明显s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其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前列腺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血清PSA水平与FPSA/TPSA比值联合筛查的方法,以提升诊断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
下载PDF
经直肠实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邵巧英 卢斌 徐琛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弹性成像(TRTE)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在前列腺癌(P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3例疑似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TRTE及血清PSA检验,以组织...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弹性成像(TRTE)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在前列腺癌(P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3例疑似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TRTE及血清PSA检验,以组织病理学化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纯TRTE、单纯血清PSA检测及两者联合诊断PC结果与金标准间的一致性,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参数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上述3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TRTE、单纯血清PSA检测对PC诊断结果与金标准间具有一致性(0.4≤Kappa≤0.6,P<0.05),联合诊断PC结果与金标准间具有中度一致性(0.6<Kappa≤0.8,P<0.05);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3.88%,特异度为84.21%,准确率为89.66%,均高于单纯TRTE、单纯血清PSA检测;TRTE联合血清PSA检测对PC具有中等诊断价值(0.7<AUC≤0.9,P<0.05);单纯TRTE、单纯血清PSA检测及联合诊断对PC具有中等诊断价值(0.7<AUC≤0.9,P<0.05)。结论TRTE联合血清PSA检测应用于PC诊断中可提高两者诊断准确性,具有中等诊断应用价值,且重复性好,易于开展,适用于临床诊断、早期筛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实时弹性成像 腔内超声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联合诊断 ROC曲线
下载PDF
翁沥通胶囊对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翁沥通胶囊对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83例前列腺炎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A组40例和B组43例。B组予以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方案,A组则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翁沥通胶囊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翁沥通胶囊对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83例前列腺炎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A组40例和B组43例。B组予以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方案,A组则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翁沥通胶囊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用药前后PSA及白细胞水平变化差异。结果 1治疗后,两组血清PSA及前列腺液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以腹泻、呕吐、皮疹、失眠、头晕等轻微症状为主,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炎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翁沥通胶囊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沥通胶囊 前列腺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梅烁 钟德平 +1 位作者 徐绍洪 徐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24-4726,共3页
目的探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血清PSA检查。将术后病理... 目的探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血清PSA检查。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PSA、超声联合PSA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及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系数。结果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PSA、超声联合PSA与手术病理诊断的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0.71、0.87,超声联合PSA诊断前列腺癌一致性最高。超声联合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88.2%,准确度为84.9%,灵敏度为78.1%,均高于单独的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及PSA。结论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较高,且与病理学诊断一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 Kappa一致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9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疑似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诊断病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 目的:探讨疑似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诊断病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诊断,收集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诊断结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12例,恶性前列腺癌44例,诊断准确度为98.21%、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92.31%。结论:疑似前列腺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良恶性情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瑞军 黄绍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6期137-137,13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慢性前列腺分型的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II型前列腺炎患者30例、IIIa型前列腺炎27例和IIIb型前列腺炎23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本次实验。分别检测四...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慢性前列腺分型的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II型前列腺炎患者30例、IIIa型前列腺炎27例和IIIb型前列腺炎23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本次实验。分别检测四组被检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三组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均高于健康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II型>IIIa型>IIIb型,三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分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慢性前列腺 抗原检测
下载PDF
动态CT多期增强特点与前列腺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彦润 《大医生》 2019年第20期170-171,176,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CT多期增强特点与前列腺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医学影像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动态CT多期增强特点与前列腺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医学影像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动态CT多期增强特点(CT最大净增值)和外周血中PSA和ALP的表达差异.结果观察组PSA水平和ALP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动态CT多期增强特点(CT最大净增值)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A水平和ALP的水平与动态CT多期增强特点(CT最大净增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态CT多期增强特点与前列腺癌血清PSA及ALP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动态CT多期增强 前列腺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参考区间的调查
16
作者 李春芸 莫安妮 陈春燕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47-2849,共3页
目的调查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参考区间。方法根据C28-A3文件的要求,随机抽取3 500例海南地区健康体检成年男性。按年龄分为6组,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 目的调查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参考区间。方法根据C28-A3文件的要求,随机抽取3 500例海南地区健康体检成年男性。按年龄分为6组,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调查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T-PSA和F-PSA的参考区间,分析T-PSA、F-PSA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比较海南地区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差异。结果海南地区健康男性血清T-PSA 18~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28~2.65)ng/m L、(0.31~6.62)ng/m L、(0.16~8.22)ng/m L;血清F-PSA分别为(0.11~0.64)ng/m L、(0.10~1.31)ng/m L、(0.06~1.76)ng/m L。血清T-PSA和F-PSA与年龄均呈正相关(r=0.212,P<0.001)、(r=0.106,P<0.001)。结论本课题建立了海南地区健康男性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和F-PSA的参考区间,并确定了两者与国内外一些地区参考区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区 血清前列腺异性抗原 血清游离前列腺异性抗原 参考区间
下载PDF
热疗联合普乐安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17
作者 耿建 计学理 +1 位作者 尉继伟 宫文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2期959-960,共2页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8%。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前列腺液(EPS)改变,但症状严重程度与前列腺病理改变及前列腺液的白细胞(WBC)和细菌数往往不成正比,临床仍需要其他检测手段加以综合评估。为了解C...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8%。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前列腺液(EPS)改变,但症状严重程度与前列腺病理改变及前列腺液的白细胞(WBC)和细菌数往往不成正比,临床仍需要其他检测手段加以综合评估。为了解CP患者在体外热疗联合中成药普乐安片(前列康)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及治疗效果,我们埘收冶的45例CP患者进行了血清PSA的检测及疗效评价,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疗效评价 普乐安片 体外热疗 慢性前列腺 症状严重程度 前列腺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诊断价值探讨
18
作者 薛昊亮 张继春 葛敬军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检查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检测,对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01-01-2021-12-31东台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手术治疗,以病理诊... 目的探讨前列腺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检查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检测,对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01-01-2021-12-31东台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手术治疗,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MR-DWI检查和血清PSA水平检测,分析MR-DWI检查联合血清PSA水平检测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的结果,以及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0例前列腺病变中良性前列腺病变45例(56.25%),恶性前列腺病变35例(43.75%)。恶性前列腺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53±0.09,小于良性前列腺病变的0.97±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63,P<0.001;恶性前列腺病变PSA水平为(6.49±1.15)ng/mL,高于良性前列腺病变的(4.45±0.7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4,P<0.001。MR-DWI单一检查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74.63%,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95%CI为0.634~0.791,血清PSA水平单一检测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49.25%,AUC为0.732,95%CI为0.662~0.804,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2.01%,AUC为0.859,95%CI为0.788~0.894,单一预测成效显著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WI联合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病变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原文传递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动态水平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晔 刘建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偶发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151例TURP后确诊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并接受前列腺根治术的患者作... 目的探讨动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偶发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151例TURP后确诊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并接受前列腺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3年,以出现无进展生存期作为研究终点,并以此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PSA动态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42例,其中54例出现疾病进展(38.03%),88例未出现疾病进展(61.97%);Kaplan-Meier分析法显示,第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07%、77.46%、61.97%。两组Gleason评分、初始PSA水平、PSA谷值(nPSA)、PSA速率(PSAV)、PSA达谷时间(TTP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HR=1.181,95%CI:1.013~1.376)、初始PSA水平(HR=1.075,95%CI:1.042~1.111)、nPSA(HR=1.880,95%CI:1.106~3.196)、PSAV(HR=3.028,95%CI:1.567~5.850)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TTPN(HR=0.826,95%CI:0.699~0.975)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PSA动态水平可作为TURP后偶发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预测因子,可指导临床医生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预后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20
作者 阳愿望 郑婷婷 +1 位作者 杨建存 曾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47-0050,共4页
探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中,临床特征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选近期于我司接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符合标准的纳入研究,共150例。对所有样本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组... 探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中,临床特征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选近期于我司接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符合标准的纳入研究,共150例。对所有样本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组。统计所有样本的基本情况,检测尿潴留发生情况以及病理情况,并进行登记。结果 接受手术治疗的样本中,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明显升高的仅有44%。各组样本之间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主要包括年龄、生活质量(P > 0.05)。而尿潴留发生概率以及各项病理事件发生概率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成正相关(P < 0.05)。结论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中,有56%的样本均发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显著增高,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通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