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胱抑素C、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冷俊 郁淼 +1 位作者 秦兵 张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度狭窄组(62例)、重度狭窄组(55例),并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预后良好(118例)、预后不良(52例),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sST2、CysC、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高于轻度狭窄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sST2(r=0.727)、CysC(r=0.644)、CRP(r=0.889)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越高,且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胱抑素C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相关性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孔祥萦 孟雅玲 顾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龙江院区(小儿胸心)手术的0~12岁的CHD患儿1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简单型46例、复杂型71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简单型和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血清NT-proBNP和s 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和对早期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CHD患儿术后NT-proBNP(3315.54±3052.24)pg/m L和s ST2(260.76±130.06)pg/m L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且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简单型CHD患儿(P<0.01)。其水平与年龄(NT-proBNP术前r=-0.821、术后r=-0.791,sST2术前r=-0.300、术后r=-0.406,P<0.01)、体质量(NT-proBNP术前r=-0.846、术后r=-0.784,sST2术前r=-0.263、术后r=-0.413,P<0.01)呈负相关,与CPB时间(NT-proBNP术前r=0.439、术后r=0.459,sST2术前r=0.189、术后r=0.432,P<0.01)、手术时间(NT-proBNP术前r=0.318、术后r=0.372,sST2术后r=0.455,P<0.01)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NTpro BNP(OR=1.093)和术前s ST2(OR=1.268)是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NT-proBNP(OR=1.041)和s ST2(OR=1.171)是住监护室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s ST2(OR=1.041)是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患儿围手术期NT-proBNP和s ST2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类型、体质量及CPB时间等,联合应用对患儿术后早期结果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儿童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联合诺迪康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及对血清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淀粉样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的影响
3
作者 甘建祥 孔肖寒 刘全海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诺迪康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n=75,行依洛尤单抗治疗),...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诺迪康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n=75,行依洛尤单抗治疗),联合组(n=75,行依洛尤单抗联合诺迪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指标、心脏超声相关指数及血清ST2、SAA、ApoB/ApoA1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单一组的总有效率为72.00%,低于联合组的90.67%(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ST2、SAA、ApoB/ApoA1水平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均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联合诺迪康颗粒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促进心功能恢复,缓解机体内炎症反应,优化血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诺迪康颗粒 冠心病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N-端脑利纳肽前体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评估价值
4
作者 冒小红 杨漫 +2 位作者 赵其浩 刘连庚 姚林 《系统医学》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在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中采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和N-端脑利纳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 目的探究在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中采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和N-端脑利纳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4—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205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受试者205名作为对照组。均采取sST2、NT-proBNP检测。对比两组sST2、NT-proBNP水平、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效能。结果观察组sST2、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sST2、NT-proBNP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61%(196/205)、特异度为93.66%(192/205)、准确度为94.63%(388/410)均高于sST2的62.44%(128/205)、65.85%(135/205)、64.15%(263/410),也高于NT-proBNP的68.78%(141/205)、60.49%(124/205)、64.63%(26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33、68.314、71.371,P均<0.05)。结论sST2与NT-proBNP是判断心力衰竭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相比于单一检测方式,sST2与NT-proBNP联合检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N-端脑利纳肽前体 联合检测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脑钠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包青滢 张玲玲 +3 位作者 马松华 陈晓波 蒋芝 江齐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0-74,7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00例、中度组70例和重度组35...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00例、中度组70例和重度组35例。另选同期接受体检的1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ST2、BNP水平。分析sST2、BN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sST2、BNP联合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的血清sST2水平低于对照组,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的sST2水平低于轻度组,BNP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BNP水平高于中度组,sST2水平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其年龄、有无高血压史、有无吸烟史、有无糖尿病史及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有关(P<0.05)。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TC、CRP、Hcy、LDL、BNP、sST2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BN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sST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P<0.001)。sST2、BNP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sST2、BNP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sST2、BNP水平变化,可有效评估其疾病发展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sST2、BNP联合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诊断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脑钠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龚雨佳 李海龙 曹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23-28,33,共7页
目的探讨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Col组、DR组、si-circ-NC组、si-circ-001209组和si-circ-001209+IL-3... 目的探讨circ-001209调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Col组、DR组、si-circ-NC组、si-circ-001209组和si-circ-001209+IL-33组,每组10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和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测视网膜血管生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过碘酸-Schiff反应(PAS)染色检测视网膜微血管生成数;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Col组比较,DR组、si-circ-NC组FPG,FINS,血清VEGF、血管生成素-1(Ang-1)、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以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001209组FPG,FINS,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以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均低于si-circ-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001209+IL-33组FPG,FINS,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微血管生成数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VEGF、HIF-1α、ICAM-1蛋白表达高于si-circ-00120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减circ-001209可抑制DR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生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血管生成 白细胞介素-33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亲环素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9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昊 董阳 +1 位作者 莫崇念 江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在同一时期内的体检人员中收集50例健康者作为...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在同一时期内的体检人员中收集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冠心病组经冠脉造影检查后,根据病变类型分为三组,即不稳定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病变支数分为三组,即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三组,即轻度病变、中度病变以及重度病变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间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更高,而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不稳定性心较痛组也更高(均P<0.05);三组间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单支病变组更高,而三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也更高(均P<0.05);三组间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轻度病变组比较,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更高,而与中度病变组比较,重度病变组更高(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检测值与其病变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yPA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高于sST2和MMP-29(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yPA、sST2、MMP-29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CyPA、sST2、MMP-29可作为冠心病病情诊断及评估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血清亲环素A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9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蒋伟 王辉 +1 位作者 黄中伟 黄新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91-2297,共7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stimulated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ST2)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 目的研究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stimulated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ST2)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受sST2检测的395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非AKI组(281例)和AKI组(114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基础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对SA-AKI的诊断能力,logistic回归评估sST2是否为SA-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构建两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估sST2的加入对模型预测能力的提升效果。结果AKI组患者sST2水平高于非AKI组(P<0.001)。sST2诊断SA-AKI的AUC为0.839(0.799~0.874),显著高于其他实验室指标(P<0.0001)。sST2>85 ng/mL是SA-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15,95%CI:5.867~34.926,P<0.001)。增加sST2显著改善了预测模型的AUC(0.954 vs.0.909,P<0.0001)、NRI(21.48%,95%CI:11.48%~31.49%,P<0.0001)及IDI(8.62%,95%CI:5.75%~11.49%,P<0.0001)。结论血清sST2可能成为潜在的预测脓毒症AKI发生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9
作者 朱琪 季梅丽 庄世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康体检者58例、单纯肌少症患者6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检测各组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和心脏指数(C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ST2、Myo、IL-6与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Myo、IL-6单独及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相比,DHF组、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F组相比,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Myo、IL-6均分别与LVEF、CO、SV、CI呈负相关(P<0.001),均与HR呈正相关(P<0.001);sST2、Myo、IL-6、LVEF、SV是DHF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ST2、Myo、IL-6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诊断效能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老年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显著升高,且sST2、Myo、IL-6均与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HF合并肌少症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肌红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舒张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心功能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生长分化因子-15及卵泡抑素样蛋白1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张媛媛 赵志杰 +4 位作者 刘青 李鹏飞 苑文娟 孙美玲 刘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联合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沧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心衰患者145例作为心衰组,另选择同时...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联合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沧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心衰患者145例作为心衰组,另选择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无心衰健康者145例作为对照组;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衰组分为NYHAⅡ级(48例)、NYHAⅢ级(76例)和NYHAⅣ级(21例);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sST2、GDF-15、FSTL1水平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心衰发生的因素;血清sST2、GDF-15、FSTL1联合诊断心衰的曲线下面积(AUC)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并用Z检验进行验证。结果心衰组血清sST2、GDF-15、FSTL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3.76±13.93)ng/ml比(32.48±10.25)ng/ml、(964.37±312.25)ng/L比(752.80±243.67)ng/L、(568.11±174.89)ng/L比(436.64±138.33)ng/L、(1627.04±476.53)pg/ml比(217.49±69.14)pg/ml,P<0.05]。NYHAⅣ级、NYHAⅢ级血清sST2、GDF-15、FSTL1水平显著高于NYHAⅡ级(t=7.854,6.432,7.100,35.249,P<0.05),NYHAⅣ级血清sST2、GDF-15、FSTL1水平显著高于NYHAⅢ级(P<0.05)。心衰组血清sST2与GDF-15、FSTL1水平呈正相关(r=0.502、0.508,P<0.001),血清GDF-15与FSTL1水平呈正相关(r=0.444,P<0.001)。影响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有sST2、GDF-15、FSTL1、NT-proBNP(P<0.05)。血清sST2、GDF-15、FSTL1联合诊断心衰的AUC为0.886(95%CI 0.847~0.924),sST2、GDF-15、FSTL1单独诊断心衰的AUC分别为0.810(95%CI 0.760~0.859)、0.773(95%CI 0.721~0.826)、0.773(95%CI 0.719~0.827),三者联合诊断价值较sST2(Z=2.374,P=0.018)、GDF-15(Z=3.363,P=0.001)、FSTL1(Z=3.363,P=0.001)单独更高。结论sST2、GDF-15、FSTL1在心衰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表达,三者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联合可提高心衰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生长分化因子-15 卵泡抑素样蛋白1 诊断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王东元 汤祥瑞 +2 位作者 王科程 刘建建 王汝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在陕西省三二〇一医院就诊的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在陕西省三二〇一医院就诊的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3)和生存组(n=12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sST2、HIF-1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死亡/生存)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HIF-1α对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占比、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sST2、HIF-1α水平高于生存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占比及血清NT-proBNP、sST2、HIF-1α水平是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ST2、HIF-1α单独预测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95%CI0.649~0.812)、0.765(95%CI 0.681~0.847),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89(95%CI 0.792~0.938)。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其AUC为0.920(95%CI 0.865~0.958)。联合诊断模型的预测效能较血清sST2、HIF-1α单独预测及两者联合预测均有所提高。结论 血清sST2、HIF-1α水平在NSTEMI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异常升高,二者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低氧诱导因子-1Α 心功能
下载PDF
血清salusin-β、CX3CL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刘青 赵志杰 +4 位作者 李鹏飞 张媛媛 苑文娟 孙美玲 刘晓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8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salusin-β、CX3CL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三者联合对AHF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A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 目的探讨salusin-β、CX3CL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三者联合对AHF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A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AHF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salusin-β、CX3CL1、sST2对AHF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salusin-β、CX3CL1、sST2与AHF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t=7.788、6.960、8.610、13.908,P<0.05)。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依次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725、31.224、36.308,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HF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分别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r=-0.364、-0.524、-0.382,P<0.05)。预后不良组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37、8.242、7.155,P<0.05)。ROC曲线显示,salusin-β、CX3CL1、sST2三者联合诊断AHF患者为HFrEF的AUC为0.848。salusin-β、CX3CL1、sST2三者联合评估AHF患者预后的AUC为0.9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0%、80.00%。salusin-β高表达组、CX3CL1高表达组、sST2高表达组1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组(Log rank=68.342、77.547、70.883,P<0.05)。结论salusin-β、CX3CL1、sST2在AHF患者血清中均表达上调,三者联合能够较好地诊断AHF及评估预后,临床上可作为AHF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usin-β CX3CL1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急性心力衰竭 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
13
作者 金国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6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血清胱抑素C(CysC)含量变化,并分析3者含量与患者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CH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江阴市青阳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血清胱抑素C(CysC)含量变化,并分析3者含量与患者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CH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江阴市青阳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CHF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者,将其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cy、sST2、CysC含量及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Hcy、sST2、CysC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CHF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Hcy、sST2、CysC、BNP含量及LVEDD、LVMI均较对照组高,LVEF较对照组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Hcy、sST2、CysC水平与BNP、LVEDD、LVMI水平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Hcy、sST2、CysC诊断CH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922、0.982,其中CysC诊断价值最高(均P<0.05)。结论血清Hcy、sST2及CysC水平在CHF患者中异常升高,与心功能变化存在相关性,且上述指标均可用于CHF的诊断,其中以CysC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胱抑素C 心功能 相关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九月 常淑敏 +4 位作者 孙溢晗 于倩 陈贵铭 包文奇 侯爱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STEMI并行急诊...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06例。根据是否在随访期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及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sST2和NT-proBNP对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并用Delong检验分析单用sST2或NT-proBNP及sST2联合NT-proBNP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3年,共发生MACE 62例。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均较高,左前降支病变、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高,LVEF较低,冠状动脉慢血流比例较大(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ST2(HR=1.018,95%CI:1.012~1.024,P<0.001)和NT-proBNP(HR=1.001,95%CI:1.000~1.010,P<0.001)均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分析显示,sST2联合NT-proBNP预测MACE的AUC为0.854,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93.1%,sST2联合NT-proBNP预测MACE的效能优于单用sST2或NT-proBNP(Z=2.119,P=0.034;Z=2.178,P=0.029)。结论:sST2、NT-proBNP是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MACE的有效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心肌梗死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CT联合分泌型卷曲受体蛋白4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柳群力 朱鸷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62,67,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分泌型卷曲受体蛋白4(SFRP4)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胆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胆管支架置入术的243例MB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分泌型卷曲受体蛋白4(SFRP4)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胆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胆管支架置入术的243例MB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发胰腺炎情况分为胰腺炎组105例和无胰腺炎组13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FRP4、sST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四表格法分析SFRP4、sST2单独及联合CT诊断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结果胰腺炎组血清SFRP4、sST2水平高于无胰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RP4、sST2水平诊断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0.667。CT诊断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60.87%;CT联合血清SFRP4、sST2水平诊断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敏感度为98.10%、准确度为76.54%;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高于CT、SFRP4、sST2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胰腺炎的MBO患者血清SFRP4、sST2水平较高,CT联合血清SFRP4、sST2水平对术后并发胰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泌型卷曲受体蛋白4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恶性胆道梗阻 胆管支架置入术 胰腺炎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对缺血性心肌病大鼠心室重塑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高杨 卢凯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8期10-14,40,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大鼠心室重塑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左侧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IC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空载体组(15只)及用药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15只);空载体组皮下注射1 mL...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大鼠心室重塑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左侧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IC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空载体组(15只)及用药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15只);空载体组皮下注射1 mL空载腺病毒,用药组皮下注射1mL腺病毒sST2载体诱导sST2过表达,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连续给药2 d后正常饲养1周。所有大鼠均在末次给药后1周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重塑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并检测血清sST2、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33、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与Masson染色实验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心肌组织中sST2表达情况。sST2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及心室重塑指标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空载体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隙较大,心肌细胞间质胶原沉积较为明显,用药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更加不规则,细胞间隙更大,间质胶原沉积更多。模型组、空载体组及用药组LVEF、IL-33低于假手术组,且用药组上述指标低于模型组与空载体组(F=618.974、28.151,P<0.05);模型组、空载体组及用药组LVEDd、LVESd、IVSd、sST2、cTnI、CK、CK-MB、IL-6、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且用药组上述指标高于模型组与空载体组(F=3.665、3.418、122.807、36.596、101.736、37.573、79.716、20.371、51.494,P<0.05);模型组、空载体组及用药组心肌组织中sST2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且用药组高于模型组与空载体组(F=122.843,P<0.05);ICM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ST2水平与心室重塑指标LVEF及炎症指标IL-33呈负相关(P<0.05),与LVEDd、LVESd、IVSd、IL-6、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sST2与ICM大鼠心室重塑有关,sST2高表达会促进大鼠心室重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性心肌病 心室重塑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郑贺 彭英明 +4 位作者 袁丽杰 张颖根 孔稳 田家悦 常延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首次确诊急性STEMI并...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首次确诊急性STEMI并直接行PCI的患者276例,按照行PCI后是否发生急性HF分为无HF组(146例)和HF组(13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行PCI后2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NT-proBNP和sST2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STEMI患者直接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T-proBNP与sST2对急性H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无HF组患者症状-PCI时间、支架置入数量、心肌梗死部位、冠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Ⅰ(cTnⅠ)、NT-proBNP、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HF组,LVEF高于HF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和sST2水平升高是急性STEMI的患者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独立危险因素(B=0.930、0.732,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预测急性STEMI患者直接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取最佳截断截值>1035 n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72.6%;sST2的AUC为0.790,取最佳截断截值>42.06 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65.8%;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2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85.6%,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体内NT-proBNP和sST2水平升高是发生急性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急性STEMI患者行PCI后发生急性HF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骨膜蛋白、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及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李伟 谢印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OSTN)、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在东海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60例作为...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OSTN)、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在东海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60例作为DCM组,同时选择在该院体检正常者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POSTN、sST2及NT-proBNP水平。结果:DCM组的血清POSTN、sST2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STN、sST2及NT-proBNP水平与DCM心衰密切相关,上述指标可用于辅助判断相关治疗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蛋白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N端脑钠肽前体 扩张型心肌病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腱糖蛋白C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军 万晨阳 +3 位作者 李婷 王辉 赵玉杰 郭明好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6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growth ST 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腱糖蛋白C(C-Terminus,TN-C)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0月~2019...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growth ST 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腱糖蛋白C(C-Terminus,TN-C)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MHD患者,根据MHD患者是否并发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组(n=47)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n=68),另纳入同期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5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MHD患者入组时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和MHD组血清sST2、TN-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MHD组患者血清sST2、T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0.357,P<0.001;t=42.237,P<0.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MHD患者的性别、原发疾病、收缩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血磷、血钙、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757;χ^2=0.961,P=0.327;t=1.456,P=0.074;t=0.850,P=0.199;t=0.566,P=0.286;t=0.744,P=0.229;t=1.494,P=0.069;t=1.245,P=0.108;t=0.798,P=0.213;t=1.641,P=0.052;t=0.695,P=0.244),但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尿酸(uric acid,UA)、白蛋白(albumin,ALB)、sST2、TN-C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27;t=15.078,P<0.001;t=9.285,P<0.001;t=17.549,P<0.001;t=4.213,P<0.001;t=18.337,P<0.001;t=16.58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sST2、TN-C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5,95%CI:1.215~4.102,P=0.015;OR=4.251,95%CI:1.025~4.305,P=0.038;OR=6.560,95%CI:1.059~2.300,P=0.024;OR=5.208,95%CI:1.043~1.397,P=0.01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TN-C水平预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UC分别为0.813、0.78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62%、73.41%和76.30%、70.72%。结论MHD患者血清sST2、TN-C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均是MHD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且对MHD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 腱糖蛋白C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20
作者 陈梦双 赵宁军 +4 位作者 卓晓英 伏玉洁 陈彬杰 冷丹丹 代春伟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探究其与90 d功能预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入院的AIS病人181例,入院时采...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探究其与90 d功能预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入院的AIS病人181例,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出院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预后。检测血清中的sST2水平,分析sST2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及90 d功能预后结局中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型卒中组病人sST2水平高于轻型卒中组病人[61.0(40.8,124.2)μg/L比35.5(26.3,48.1)μg/L](P<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高sST2水平仍是中-重型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后的OR值为1.04,95%CI:(0.02,1.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ST2水平与NIHSS评分(rs=0.44,P<0.01)及出院后90 d mRS(rs=0.51,P<0.01)呈正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ST2水平与出院后90 d功能预后结局密切相关,是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sST2取值为49.51μg/L时,预测90 d功能预后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的灵敏度74.2%,特异度84.9%,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0.79,0.91),P<0.01。结论sST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0 d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对中-重型卒中病人及其90 d功能不良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