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9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某地区乙肝患儿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1
作者 卢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0期96-99,103,共5页
目的通过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探讨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某地区儿童乙肝患病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地区完成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3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血清流行... 目的通过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探讨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某地区儿童乙肝患病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地区完成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3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检测,调查儿童的一般资料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进行HBV感染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在300名儿童中,血清HBsAg阳性率为6.00%,血清抗-HBc阳性率为10.67%,血清HBsAb阳性率为9.33%。发现6例乙肝患儿,患病率为2.00%,均为男性,男性人群、女性人群的患病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男性、县级以下医院出生、剖宫产、早产、父亲HBsAg阳性、母亲HBsAg阳性、非及时接种、低体质量儿与乙肝患病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HBsAg阳性、非及时接种、母亲HBsAg阳性是导致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某地区乙肝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某地区儿童的乙肝患病率比较低,儿童监护人HBsAg阳性、非及时接种为导致乙肝患病的危险因素,要积极加强预防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计划免疫 某地区 儿童 血清流行病学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2014年西藏自治区1~6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伟栋 田甜 +6 位作者 胡永红 尼玛次仁 边巴仓决 卓玛 冶秀敏 次旺 顿珠多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2014年1~6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情况,评价西藏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10年来乙型肝炎控制效果。方法:采用三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7个地级市(地区)随机抽取7163例1~69岁常住人...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2014年1~6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情况,评价西藏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10年来乙型肝炎控制效果。方法:采用三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7个地级市(地区)随机抽取7163例1~69岁常住人口,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开展个案调查,并采集静脉血5 ml。所有血标本统一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于ELISA检测结果处于灰区或结果有矛盾的标本,使用美国雅培(Abbott)公司生产的AXSAM全自动检测仪及配套的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检测试剂进行复核检测。结果:西藏自治区1~69岁人群HBsAg、抗-HBs、抗-HBc流行率分别为14.5%、40.99%、41.07%。1~4岁、5~14岁、15~29岁、30~69岁人群的HBsAg流行率分别为6.86%、10.07%、16.60%、16.10%,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与5~14岁无统计学差异,但低于15~29岁、30~69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女性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29%、11.78%;拉萨市HBsAg阳性率(9.71%)低于那曲地区(20.31%)和阿里地区(18.23);农村人群HBsAg阳性率为15.04%,高于城市(10.65%);牧民群众HBsAg阳性率为24.00%,远高于干部/职工(8.46%)和其他职业人群(6.51%)。结论:西藏自治区1~4岁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较成人下降,乙肝疫苗接种取得一定成效,但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全面落实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加强乙肝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下载PDF
上海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3
作者 胡善联 康来仪 +2 位作者 胡岳林 邱佩芳 任世玲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8-9,共2页
上海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胡善联,康来仪,胡岳林,邱佩芳,任世玲1991~1994年在国家科委和IDRC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资助下,上海开展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探索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上海的... 上海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胡善联,康来仪,胡岳林,邱佩芳,任世玲1991~1994年在国家科委和IDRC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资助下,上海开展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探索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上海的流行病学重要性。一般人群中HCV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供血员 感染率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急性肝炎 家庭成员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
4
作者 吴宇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患者135例,采用分层抽取的方式从整群中抽样,对乙肝感染相关因素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检测乙肝...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患者135例,采用分层抽取的方式从整群中抽样,对乙肝感染相关因素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检测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结果与HBV DNA载量,分析HBV M与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HBsAg阳性率高低与家族史、传染源知晓情况、传播途径知晓情况、是否为城镇居民、是否有美容美发外伤史、是否有输血史、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有关(P<0.05)。以HBsAg是否阳性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族史、是否有美容美发外伤史、是否有输血史与乙肝感染呈现正相关(OR值=3.62、3.81、4.40);传播途径知晓情况、是否为城镇居民、传染源知晓情况、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呈负相关(OR值=0.24、0.22、0.18、0.08)。Cut-off值选定为200IU/ml,观察对比大三阳与小三阳患者HBV M结果与HBV DNA载量,Ⅰ组HBV DNA阳性率为75.00%,Ⅱ组HBV DNA阳性率为71.4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HBeAg和HBV 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eAg和HBV DNA载量存在正相关(r=0.894,P<0.01)。HBeAg表达水平随着HBV DNA载量增高而增高。将135例患者分为HBeAg阴性、HBeAg阳性,两组结果对比,HBeAg阴性患者HBV DNA载量多处于低水平。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可能与家族史、传染源知晓情况、传播途径知晓情况、是否为城镇居民、是否有输血史、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有关,HBV M结果与HBV DNA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检测HBV DNA载量,可以用于评估乙肝患者的病情以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血清流行病学 HBV DNA载量 相关性
下载PDF
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3
5
作者 刘瑜 余春涛 +1 位作者 董宗祈 吴家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87,共2页
对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血清MP、CP特异性IgM检测。结果:1140例住院患儿中4个年龄组的MP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小于3岁年龄组的CP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大... 对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血清MP、CP特异性IgM检测。结果:1140例住院患儿中4个年龄组的MP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小于3岁年龄组的CP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大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Mp+CP的阳性检出率3~7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三者的男女之比分别为1.67:1、2:1和1.76:1。结论:MP和CP感染的年龄有明显提前趋势,男性儿童感染机会明显多于女性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 儿童 肺炎衣原体
下载PDF
云南省人和家畜立克次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3
6
作者 常利涛 刀志宏 +5 位作者 梁长威 李娟 李云德 赵景波 禹惠兰 张丽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2,F0003,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正常人及主要家畜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按地理位置,选择云南省东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及南部的思茅地区3个调查点,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莫氏立克次体、黑龙江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 目的了解云南省正常人及主要家畜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按地理位置,选择云南省东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及南部的思茅地区3个调查点,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莫氏立克次体、黑龙江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贝氏柯克斯体、横赛巴尔通体、查菲埃立克体及人粒细胞无形体等8种常见立克次体血清IgG或IgM抗体。结果3个调查点237份成人,莫氏立克次体、巴尔通体及贝氏苛克斯体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46%、6.33%、9.28%。50岁人群最高(21.74%、9.57%及14.78%),而4-6岁儿童调查结果显示,莫氏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2.35%(10/81),动物8种病原体抗体IgG及IgM抗体均检出,其中莫氏立克次体阳性率最高(61.48%),且地区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云南省正常农业人群及家畜存在多种立克次体感染,以莫氏立克次体、巴尔通体及贝氏柯克斯体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病 血清流行病学
下载PDF
河南省2012年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2
7
作者 郭万申 刘倩 +8 位作者 郭永豪 董蒲梅 封秀红 徐瑾 叶莹 李军 张延炀 王哲 刘国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现状,分析成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对河南省30个县区15~74岁人群共1798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血l采用’EL...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现状,分析成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对河南省30个县区15~74岁人群共1798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血l采用’ELISA方法对血样进行HBV血清学指标的检验,对于阳性标本采用另一种试剂盒复检,复检结果与初检不一致的用全自动微粒子酶免分析仪确定。对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对象按照1:3选择对照,分析HBV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河南省2012年成人的HBV感染率为45.29%,HBsAg阳性率为3.99%,抗-HBc阳性率为44.95%,抗-HBs阳性率为45.16%;其中15~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低,为3.04%,55~74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为4.97%;15~岁年龄组抗-HBs阳性率最高,为46.08%,55~74岁年龄组抗-HBs阳性率最低,为10.15%。不同的血清学指标与年龄呈现不同的曲线关系,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成员长期一起生活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结论:河南省成人HBV感染率有缓慢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HBV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 风险因素
下载PDF
3 649例孕妇HBV、HCV、HIV和TPPA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的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林广玲 黄林锋 +2 位作者 林少晖 林美珊 陈小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毒(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建立有效的防治母婴传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本院做围生保健3 649例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5项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 目的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毒(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建立有效的防治母婴传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本院做围生保健3 649例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5项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抗-HCV、抗-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TPPA)。结果 3 649例孕妇中,HBsAg阳性率为11.13%,抗-HCV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0.11%和0.36%,未检测出抗-HIV阳性孕妇。结论揭示了本市孕妇HBV、HCV、HIV和TPPA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建议青年男女婚前、孕前、孕期、产前应进行HBV、HCV、HIV和TPPA血清学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有利于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 HIV 梅毒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我国A群牛轮状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鑫 常继涛 +1 位作者 刘海军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4-667,共4页
为调查A群牛轮状病毒(BRV)在我国不同地区牛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间接ELISA检测2005年~2006年期间在我国12个不同地区收集的1760份牛血清中抗A群BRV抗体。结果显示,其强阳性血清225份(12.8%);中等阳性血清1240份(70.4%);弱... 为调查A群牛轮状病毒(BRV)在我国不同地区牛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间接ELISA检测2005年~2006年期间在我国12个不同地区收集的1760份牛血清中抗A群BRV抗体。结果显示,其强阳性血清225份(12.8%);中等阳性血清1240份(70.4%);弱阳性血清279份(15.9%);阴性血清16份(1%)。总抗体阳性率高达99%。不同地区强阳性、中等阳性及弱阳性血清所占比例有所不同。结果表明,A群BRV在我国牛群中的感染和流行不但非常广泛,而且极为严重。本研究对我国BRV感染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可为我国犊BRV腹泻疾病的防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牛轮状病毒感染 IGG抗体 ELISA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川渝部分地区育肥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性因素 被引量:11
10
作者 聂奎 李竹青 +2 位作者 曾政 杨泽林 骆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0,共5页
采用PRVIgG抗体ELISA和分析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四川、重庆的14个区县进行了育肥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性因素分析.本试验共检测了1110头份育肥猪血样,平均阳性率为 18.11%(201/1110),其中在四川地区育肥... 采用PRVIgG抗体ELISA和分析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四川、重庆的14个区县进行了育肥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性因素分析.本试验共检测了1110头份育肥猪血样,平均阳性率为 18.11%(201/1110),其中在四川地区育肥猪的抗体阳性率为17.61%(125/710);重庆地区育肥猪的阳性率为 19.00%(76/400).这表明在四川、重庆的部分区县存在猪伪狂犬病.危险性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查四川、重庆两地的 14个地区中,山区的猪伪狂犬病感染的血清阳性率高于丘陵地区(OR=1.14,95%CI=0.77-1.68;四川:OR= 1.07,95%CI=0.48-2.37;重庆:OR=1.29,95%CI=0.57-2.94),差异不显著(p〉0.05).农户散养猪的伪狂犬病感染的血清阳性率高于规模养殖场(OR=1.15,95%CI=0.84-1.57;四川:OR=1.14,95%CI=0.75-1.74; 重庆:OR=1.09,95%CI=0.13-9.32),差异亦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四川、重庆两地,地理条件和养殖方式因素与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存在较弱的关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血清流行病学 危险性因素 育肥猪 病例—对照研究 四川 重庆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犬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汪萍 陆桂丽 +5 位作者 范玉娟 王杰 陈发喜 成进 夏俊 沙依兰.卡伊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405,共2页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家犬与流浪犬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情况,于2011-2012年分别从3家宠物医院和1家流浪犬收容所采集家犬和流浪犬血样308份和110份。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犬血清弓形虫Ig G抗体总阳性率为31.8%(133/418),其中,家犬和流...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家犬与流浪犬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情况,于2011-2012年分别从3家宠物医院和1家流浪犬收容所采集家犬和流浪犬血样308份和110份。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犬血清弓形虫Ig G抗体总阳性率为31.8%(133/418),其中,家犬和流浪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92/308)和37.3%(41/11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犬中,雄性犬的阳性率为27.0%(41/152),雌性犬的阳性率为32.7%(51/156)(P〉0.05);犬龄〈1岁的阳性率为27.1%(32/118),1~2岁的阳性率为30.2%(29/96),〉2岁的阳性率为33.3%(31/94),不同犬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乌鲁木齐市犬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乌鲁木齐
下载PDF
广东不同人群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史小楚 刘家璧 +7 位作者 曹志威 谭丽霞 陈添胜 杨念生 李美霞 刘津成 刘连昌 温社煊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9,共2页
对广东不同人群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抗-HCV阳性率正常人群为1.45%(22/1520)。血液透析病人中有输血史的抗-HCV阳性率为89.16%(74/83),无输血史者为60... 对广东不同人群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抗-HCV阳性率正常人群为1.45%(22/1520)。血液透析病人中有输血史的抗-HCV阳性率为89.16%(74/83),无输血史者为60.71%(17/2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在228例吸毒者中,静脉吸毒者的抗-HCV阳性率为65.29%,显著高于非静脉吸毒者(21.50%)。值得注意的是职业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12.21%(21/172),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卖淫妇女的抗-HCV阳性率为2.38%,略高于正常人群,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显示血液透析病人、静脉吸毒者、职业献血员感染HCV的危险性极高,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血途径是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CV 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 流行病
下载PDF
西安地区Hp及cagA^+亚型H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沥 阎小君 +4 位作者 张玲霞 韩锋产 张宁霞 侯瑜 刘永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Hp及CasA^+HP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各年龄段Hp及CagA^+Hp感染状况以及与胃癌等胃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2134人及525例胃病患者进... 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Hp及CasA^+HP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各年龄段Hp及CagA^+Hp感染状况以及与胃癌等胃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2134人及525例胃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并使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对被调查者末梢血血清行抗Hp-尿素酶IgG(抗HpU-IgG)及抗Hp-CagA-IgG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感染率用百分数表示,做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果 我们首次采用DIGFA方法对胃癌高发地区的西安地区自然人群包括婴幼儿在内的大样本人群及胃病患者进行抗Hp-CagA-lgG及抗HpU-IgG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了西安地区0岁~60岁Hp感染与CagA^+Hp感染年龄分布的全貌,其结果显示西安地区Hp感染的特点为:①可分为剧增期,缓增期,及平坦期,而且剧增期明显提前而且持续时间短(2岁~3岁年龄段),缓增期不明显,5岁~6岁己接近平坦期(Hp感染率达50%左右)。②西安地区Hp的平均感染率为54.1%(31.1%~65.7%),其中CagA^+Hp感染率占23.2%(12.5%~29.3%),城市及农村Hp与CagA^+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1;2.85,P>0.05)。③自然人群各年龄组中CagA^+Hp感染率占Hp总感染率的比值相对固定,约为30%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胃肿瘤 胃疾病 CAGA
下载PDF
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血清流行病学比较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胜良 萧树东 +2 位作者 刘文忠 徐蔚文 潘嬿 《胃肠病学》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清流行病学的改变,探讨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6~10月,应用检测H.pylori血清IgG抗体的酶免疫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海市区1 557位居民的血清标本... 目的:比较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清流行病学的改变,探讨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6~10月,应用检测H.pylori血清IgG抗体的酶免疫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海市区1 557位居民的血清标本,结合问卷形式调查市民的就餐、居住等生活环境因素,985人完成问卷调查;比较1990年和2001年2次调查的结果.以队列研究和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 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01年市区总体H. pylori阳性率为58.3%,高于1990年的42.7%(P=0.001),低于1990年郊区的61.0%(P=0.116).1~9岁和10~1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与11年前相比无显著改变(29.7%、39.6%比27.4%、42.7%,P=0.683和P=0.707),仍低于11年前郊区的水平(56.4%和57.3%,P=0.001和P=0.031).70岁以上年龄组的感染率与11年前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113).30~69岁年龄组的H.pylori感染率较11年前显著升高(P<0.05),20~69岁年龄组的H.pylori感染率与1990年郊区水平相当(P=0.276~0.935).危险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家庭成员数>3、户外聚餐等是H 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引发的市民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可能影响H.pylori的流行病学特征,对H.pylori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清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上海市区 上消化道疾病
下载PDF
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江明 林新勤 +9 位作者 周树武 韦锦平 秦石英 鲁翠芳 陈达宗 杨永群 宁代杰 张光筋 廖生华 王利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调查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探讨鼠疫指示动物在鼠疫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检测鼠疫指示动物和鼠类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鼠疫指示动物(猫和狗)血清F1抗体阳性率为2.06%(10/486),鼠血清F1抗体阳性... 目的调查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探讨鼠疫指示动物在鼠疫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检测鼠疫指示动物和鼠类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鼠疫指示动物(猫和狗)血清F1抗体阳性率为2.06%(10/486),鼠血清F1抗体阳性率为0.37%(1/27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结论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学监测对鼠疫防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鼠疫 指示动物 血清流行病学 间接血凝试验法
下载PDF
青海省湟源县鼠疫高危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6
作者 慕有 杨晓艳 +5 位作者 赵小龙 田涛 罗玉丽 王梅 张珊瑚 杨汉青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鼠疫高危人群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湟源县鼠疫疫源区的申中、大华、巴燕、塔湾4个乡的农民血样150份,并采集3个非疫区无捕獭史的农民血样116份,进行常规鼠疫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 目的了解青海省鼠疫高危人群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湟源县鼠疫疫源区的申中、大华、巴燕、塔湾4个乡的农民血样150份,并采集3个非疫区无捕獭史的农民血样116份,进行常规鼠疫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血清滴度≥1∶20为阳性。结果通过对湟源县鼠疫高危人群150份血清的检测,共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为11.33%。鼠疫非疫区健康人群血清116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鼠疫高危人群中,存在着较多F1抗体阳性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捕獭过程中出现进一步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高危人群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抗体阳性 非疫区 血样 滴度 湟源县 疫源 间接血凝试验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7
17
作者 姚火春 杜念兴 +1 位作者 徐为燕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我国奶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和人共1733份血清中的牛冠状病毒(BCV)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80.2%,67%,23.2%,44.3%,5.3%,0%,19%和19.3%。奶牛血清 BCV 抗体有年龄差异,黄牛、水牛、牦牛及人等抗体检出...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我国奶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和人共1733份血清中的牛冠状病毒(BCV)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80.2%,67%,23.2%,44.3%,5.3%,0%,19%和19.3%。奶牛血清 BCV 抗体有年龄差异,黄牛、水牛、牦牛及人等抗体检出率存在地区性差异。结果表明,BCV 在我国普遍存在,可能为犊牛及成年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0
18
作者 陈红英 丁洁 游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9-942,947,共5页
背景随着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治愈的提出及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检测可以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学模式及其与HBV 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 背景随着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治愈的提出及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检测可以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学模式及其与HBV 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住院的HBV DNA载量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2 4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HBV血清免疫标志物,采用PGQ-PCR扩增仪检测HBV DNA载量。分别以1、2、3、4、5代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 Ab),分析其血清学模式。结果 2 425例慢性HBV感染者共有7种血清学模式,所占比例>1.00%的血清学模式有5种:"1、3、5""1、4、5""1、3、4、5""1、5""1、2、3、5"模式分别占55.05%、37.69%、3.26%、1.86%、1.53%;"1、2、4、5"和"2、4、5"模式分别占0.53%和0.08%。5种主要血清学模式慢性HBV感染者年龄、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主要血清学模式慢性HBV感染者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625,P<0.001)。"1、3、5""1、3、4、5""1、5""1、2、3、5"模式主要发生于21~30岁及31~40岁,"1、4、5"模式主要发生于31~40岁及41~50岁。"1、3、5"模式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与HBsAg、HBeAg呈正相关,与HBc Ab呈负相关(P<0.05);HBsAg与HBeAg呈正相关(P<0.05)。"1、4、5""1、3、4、5"模式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与HBeAg、HBc Ab呈正相关(P<0.05)。"1、2、3、5"模式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与HBsAg、HBeAg、HBc Ab呈正相关,HBsAg与HBeAg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HBV DNA载量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存在7种血清学模式,以"1、3、5"和"1、4、5"模式为主,5种主要血清学模式患者年龄和HBV DNA载量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载量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孙莲英 曾昭长 +5 位作者 陈海云 符振旺 陈少明 闫秀娟 邓海英 潘正帆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82-184,189,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按照经济水平、民族、地理位置,选择被调查市县。在被选市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家庭为单...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按照经济水平、民族、地理位置,选择被调查市县。在被选市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部人群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完成个案调查。结果共采集3945人血清进行检测,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3.18%、抗-HBs阳性率为52.72%、HBV流行率为56.96%。HBsAg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20—29岁组(21.52%)。最低为0-4岁组(4,02%),10岁以下儿童为6.21%;HBV流行率最高为50~59岁组(83.43%),最低是0—4岁(29.99%),10岁以下组为30.69%。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66,P〈0.01;x^2=12.56,P〈0.01)。富裕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三者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x^2=50.13,P〈0.01;x^2=13.17,P〈0.01)。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x^2=11.97,P〈0.01);HBV流行率男性低于女性(x^2=7.74.P〈0.01),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海南省人群HBV流行率是高的,人群HBsAg携带率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群中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HBV流行
下载PDF
社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宇飞 王波 +3 位作者 孙国栋 蒲中枢 闫永平 王安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现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武威市2010—2014年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经社区健康体检筛选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HBs Ag阳性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社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现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武威市2010—2014年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经社区健康体检筛选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HBs Ag阳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以及治疗情况。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HBs 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 Ab)等血清学指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转肽酶(GGT)、清蛋白(AL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等生化指标。结果本研究获得由社区健康体检筛选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HBs Ag阳性者3 678例。HBs Ag阳性者血清学共有14种组合模式,HBs Ag、HBe Ab、HBc Ab阳性模式(模式1)占69.06%(2 540/3 678),HBs Ag、HBc Ab阳性模式(模式2)占13.30%(489/3 678),HBs Ag、HBe Ag、HBc Ab阳性模式(模式3)占11.56%(425/3 678)。不同主要血清学模式的HBs Ag阳性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体质指数及乙型肝炎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阳性者ALT、AST水平高于HBe Ag阴性者,GGT、ALB水平低于HBe Ag阴性者(P<0.05)。ALT水平≤2或>2倍参考范围上限者中,HBe Ag阳性与阴性者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及因乙型肝炎住院治疗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威市社区HBs Ag阳性人群血清学以HBs Ag、HBe Ab、HBc Ab阳性模式为主,HBe Ag阳性与阴性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社区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