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肌酐值在慢性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蔡晓婵 汤建新 +1 位作者 刘健华 彭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8期78-79,共2页
目的将肾功评价指标血清肌酐(S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比较分析,探究Scr在慢性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肾脏内科共收集80例临床已确诊的慢性肾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 目的将肾功评价指标血清肌酐(S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比较分析,探究Scr在慢性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肾脏内科共收集80例临床已确诊的慢性肾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按肾脏功能的强弱分为五个组,分别测量五组受试者的Scr和β2-MG水平,比较分析两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判断两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Scr和β2-MG在肾功能损害的各个时期测量的数据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与Scr不同的是,β2-MG水平在肾功不全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r水平能较准确灵敏反映肾脏功能,尤其能直接地发现早期肾脏功能损害,临床上评价慢性肾病的肾功能时SCr明显优于β2-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cr) β2微球蛋白(β2-MG) 慢性肾病 肾功能评价
下载PDF
用ROC曲线确定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的最佳临界点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海樱 陈波 +2 位作者 周强 嘉红云 冀天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ROC曲线法评价血清胱抑素(Cys)-C检测在早期肾病诊断中诊断价值,确定其最佳临床诊断临界点。方法应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79例和各种肾病患者88例的Cys-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并进... 目的探讨使用ROC曲线法评价血清胱抑素(Cys)-C检测在早期肾病诊断中诊断价值,确定其最佳临床诊断临界点。方法应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79例和各种肾病患者88例的Cys-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Youden指数。结果 Cys-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并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采用Youden指数最大的切点为临界点,确定诊断临界点为0.91 mg/L,诊断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7.3%、96.2%、95.3%、81.0%和86.8%,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 Cys-C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敏感标志物,能为临床及时发现早期肾病并对其作出诊断提供判断依据;使用ROC曲线评价简单有效,并可用来客观确定最佳临床诊断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Cys-C) 血清(scr) 清除率(Ccr) 肾小球滤过率(GFR) ROC曲线 最佳临界点 肾功能损伤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启广 曹友德 陈雪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在狼疮性肾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测定,同时进行尿蛋白定性测定,并作相关分析。SCr...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在狼疮性肾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测定,同时进行尿蛋白定性测定,并作相关分析。SC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CysC采用免疫比浊法,尿蛋白定性试验采用干化学分析法。结果正常对照组和SLE患者SCr分别为(72.80±14.70)和(226.85±45.80),Cysc分别为(0.95±0.21)和(3.88±1.05);两组比较,SLE患者SCr和Cys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SLE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组较尿蛋白定性阴性组血清SCr、Cysc有明显增高(P<0.01),SLE患者血清Cysc阳性率较SCr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狼疮性肾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狼疮性肾炎(LN)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 血清(scr)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卉卉 《北方药学》 2014年第4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血清Cys 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DN...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血清Cys 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糖尿病肾病(DN)组SCr、BU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 c水平在SCr、BUN还未明显变化时就已升高,且Cys c与SCr呈显著正相关(r=0.9581,P<0.05);IV期糖尿病肾病组的SCr、BUN、Cystain 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tatin 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GFR)的评估,且Cys c比Scr、BUN更准确、直观的反映GFR的变化,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DN) 血清胱抑素C(Cystain c) 血清(scr) 尿素氮(BUN) Serum creatinine(scr) blood UREA nitrogen(BUN)
下载PDF
血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和血清肌酐(SCr)对AKI的生物标志物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谊雯 刘剑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89-1294,共6页
为了探讨血液中肾损伤分子-1 (KIM-1)和血清肌酐(SCr)的表达对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选取医院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48例,分为AKI组患者即实验组12例,非AKI组患者即对照组36例,收集所有患者... 为了探讨血液中肾损伤分子-1 (KIM-1)和血清肌酐(SCr)的表达对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选取医院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48例,分为AKI组患者即实验组12例,非AKI组患者即对照组36例,收集所有患者手术后0、3 h、6 h、9 h、12 h、24 h、48 h和72 h的血液样本,检测各个时间点血液中KIM-1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将血液中KIM-1与血清肌酐SCr水平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究并对比血液中KIM-1和血清肌酐的表达对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数据显示,AKI组患者在手术后(3 h, 6 h, 9 h, 12 h)血液中KIM-1水平都高于0 h基准值,并且在6 h达到最大值;与此同时,AKI组患者手术后(0, 3 h, 6 h, 9 h)血液中KIM-1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患者。AKI组患者手术后血液中KIM-1 (0, 3 h, 6 h, 9 h)水平和手术后24 h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3~9 h血液中KIM-1水平升高对患者外科手术后AKI的发生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液中KIM-1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患者外科手术后发生AKI的一项生物标志物,且血清肌酐SCr的观测效率明显低于血液中KIM-1,可作为辅助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KIM-1) 急性肾损伤(AKI) 血清(scr)
原文传递
肾损伤分子-1、β2-微球蛋白、内皮素-1和肌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周宇涵 樊伍峰 董金菊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内皮素-1(ET-1)、肾损伤分子-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损伤的孕产妇40例设为肾病组,同期正常孕产妇40例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内皮素-1(ET-1)、肾损伤分子-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损伤的孕产妇40例设为肾病组,同期正常孕产妇4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在孕龄30周、32周、34周、36周检测孕妇血SCr、ET-1、尿KIM-1和β2-MG的水平。结果:1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年龄、孕次和流产史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量、尿素氮(BUN)、SCr及尿蛋白定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2肾病组和对照组整体比较,SCr、ET-1、KIM-1和β2-MG的组间、时间点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孕36周SCr、孕32周KIM-1及孕34周ET-1和β2-MG水平肾病组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对照组组内不同孕周间SCr、ET-1、KIM-1和β2-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病组组内与孕30周时比,KIM-1水平在孕32周显著升高(P<0.05),在孕34周、36周进一步升高(P<0.01);ET-1和β2-MG水平在孕34周显著升高(P<0.05),而SCr在孕36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前监控中,联合检测SCr、ET-1、KIM-1和β2-MG能及时发现肾损伤的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损伤时KIM-1、ET-1和β2-MG的改变早于SCr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KIM-1) β2-微球蛋白(β2-MG) 血清(scr) 内皮素-1(ET-1)
原文传递
肾损伤标志物对肾移植受者发生DGF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峰 浦金贤 +4 位作者 黄玉华 席启林 潘浩 赵晓俊 胡林昆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NGAL、血清胱抑素C(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预测肾移植受者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价值。方法收集159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尿液标本,根据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42例)...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NGAL、血清胱抑素C(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预测肾移植受者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价值。方法收集159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尿液标本,根据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42例)和即刻肾功能恢复(IGF)组(117例)。分析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受者的血NGAL、尿NGAL、Cys-C及Scr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指标对DGF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159例肾移植受者中,42例发生DGF,发生率为26.4%。两组供者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及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性试验(C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GF组血NGAL在术后2周内均高于IGF组(均为P<0.05);DGF组Cys-C、Scr、尿NGAL在术后3周内均高于IGF组(均为P<0.001)。血NGAL、尿NGAL、Cys-C和Scr对肾移植受者发生DGF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Cys-C预测价值最高,截取值为4.73 mg/L,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812,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结论Cys-C早期预测肾移植受者发生DGF的价值高于血NGAL、尿NGAL及S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肾小管坏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损伤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血清胱抑素C(Cys-C) 血清(scr)
下载PDF
抑炎因子IL-35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林昆 陈城 +6 位作者 王卫珍 赵晓俊 李峰 张学锋 潘浩 浦金贤 侯建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所有受体分为早期肾功能恢复良好(IGF)组(32例)和DGF...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所有受体分为早期肾功能恢复良好(IGF)组(32例)和DGF组(13例)。比较肾移植术后1、2、3、7、14、28 d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各时间点两组受体的血清肌酐(S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比较肾移植术后1、2、3、7、14、28 d各时间点两组受体血清和尿液IL-35含量。结果 DGF组受体术后肾功能恢复迟缓,术后7 d时Scr水平高于IGF组,e GFR水平低于I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两组受体Sc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 GFR仍存在较大差异,与IGF组相比,DGF组受体术后1年时e GFR仍降低(P<0.05)。术后1、2、3、7、14 d,DGF组血清中IL-35含量均低于IG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8 d,与IGF组相比,DGF组血清IL-35含量反而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7 d,DGF组尿液中IL-35含量均低于IG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4、28 d,两组受体尿液IL-35含量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受体血清和尿液中IL-35含量低与DGF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提示术后早期受体全身和移植肾局部抑炎应答过弱,过度的炎症应答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是DGF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抑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35(IL-35)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 炎症应答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血清(scr)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下载PDF
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曾智 陆东风 +2 位作者 曾昭华 陆冬晓 何文凯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采用标准水化治疗[0.9%NaCl溶液1... 目的研究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采用标准水化治疗[0.9%NaCl溶液1ml/(kg·h)静脉水化12h,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和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的基础上,强化治疗组术前24~7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观察术前和术后1、3、7d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记录术中造影剂的用量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Ccr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分别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Ccr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肌酐、β2-Mg、胱抑素C、hs-CRP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7天,A、B两组肌酐、Ccr、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与术前相比无差异。A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0,B组出现1例,占3.33%。结论对比剂可能造成轻微一过性肾损害,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预防对比剂肾病,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值得术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对比剂肾病 血清(scr) 内生清除率(Ccr) 血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胱抑素C在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雀飞 吴红梅 邓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8期1723-1724,共2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78例慢性肾衰患者50例健康者血清Cys C,同时测定尿β2-微球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浓度及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Cys C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时特异性和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78例慢性肾衰患者50例健康者血清Cys C,同时测定尿β2-微球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浓度及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Cys C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时特异性和灵敏度高于其他项目;Cys C评价GFR的三个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 C的检测能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可靠、快速简捷的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方法,及时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使肾功能损害能得到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Cys C) 血清(scr) 内生清除率(Ccr) 血清尿素氮(BUN)
下载PDF
依达拉奉防治冠脉介入术前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清艳 戴闽 《北方药学》 2014年第9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冠脉介入术前后对比剂肾病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5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断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75例)及对照组(75例),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基础上,依达拉奉组在冠脉介入术当日开始给予依达拉奉30mg稀释后...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冠脉介入术前后对比剂肾病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5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断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75例)及对照组(75例),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基础上,依达拉奉组在冠脉介入术当日开始给予依达拉奉30mg稀释后30min滴完,1次/12h,连续5d。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血β2-微球蛋白(β2-M)、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改变情况。结果:术后第1d、3d、5d,两组Cer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Scr、β2-M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Cer较依达拉奉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cr、β2-M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1d、3d、5d依达拉奉组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前后使用依达拉奉可能有助于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对比剂肾病 血清(scr) 内生清除率(Ccr)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被引量:18
12
作者 石炳毅 +1 位作者 陈莉萍 李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1-525,共5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DGF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防、治疗、预后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肾移植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 急性肾损伤(AKI)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血清(scr)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下载PDF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扩展标准供体肾移植早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阮东丽 张更 +5 位作者 刘克普 李智斌 高龙 郑文峰 王会龙 袁建林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比较扩展标准供体(ECD)及标准供体(SCD)肾移植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的85例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类型,将相应受体分为ECD组(31例)和SCD组(54例)。比较两组受体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血... 目的比较扩展标准供体(ECD)及标准供体(SCD)肾移植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的85例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类型,将相应受体分为ECD组(31例)和SCD组(54例)。比较两组受体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血清肌酐(Scr)水平、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ECD组和SCD组术后1个月内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D组术后60、90 d的Scr水平分别为(189±97)、(175±69)μmol/L,明显高于SCD组的(142±49)、(135±41)μmol/L(P=0.005,0.002)。ECD组和SCD组的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分别为6%和15%,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分别为23%和19%,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和6%,其他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和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D组和SCD组人存活率分别为97%和94%,ECD组和SCD组肾存活率分别为84%和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与SCD相比,ECD肾移植亦可获得相当的早期临床效果。在目前供肾来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ECD的使用可以扩大供肾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标准供体(ECD) 标准供体(SCD)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肾移植 血清(scr) 急性排斥反应(AR)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肺部感染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坚 湛苑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肾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中药...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肾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的另外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够提高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肾功能指标,加速其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中药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血清(scr)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胱抑素C(Cys)
下载PDF
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文丽 张定华 +2 位作者 张东鹏 谢卓霖 樊宇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9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0%,治疗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TC、TG、LDL-C、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BUN、SCr、UAER、IL-6、IL-1β、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63.3%,治疗组为1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能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方 空腹血糖(FBG)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scr) 血尿素氮(BUN)
原文传递
肾康颗粒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秦湘 陈国姿 +3 位作者 陈思诺 曾欢 刘旭生 朱丽芳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5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颗粒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颗粒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疗程为3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 目的:观察肾康颗粒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颗粒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疗程为3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水平,评估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SCr、BUN、UA、血β_2-MG、尿β_2-MG水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SCr、BUN、UA、血β_2-MG、尿β_2-M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异常2例,腹胀腹泻1例;对照组发生大便异常1例,腹胀腹泻2例,2组不良件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颗粒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显著,能降低尿酸,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肾病 肾康颗粒 血清(scr) 尿素氮(BUN) 尿酸(UA) 尿β2-微球蛋白(β2-MG) 血Β2-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肿瘤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学财 郭朝阳 +1 位作者 王英 张吉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93-4697,共5页
为了探讨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血红素的变化与肿瘤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进行外科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分为AKI组患者即实验组30例,非AKI组患者即对照组30... 为了探讨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血红素的变化与肿瘤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进行外科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分为AKI组患者即实验组30例,非AKI组患者即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外科手术术前(24 h,48 h,72 h)和术后(24 h,48 h,72 h,96 h)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素(Heme)变化。本研究以各时间点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肌酐(SCr)水平作为评价肾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将各个时间点血液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素(Heme)分别与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肌酐水平(SCr)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探究并对比血液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素(Heme)表达变化对肿瘤外科术后患者AKI发生的早期诊断价值。AKI组患者在手术后(24 h,48 h,72 h,96 h)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AKI组患者手术后(24 h,48 h,72 h,92 h)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同时间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手术后(24 h,48 h,72 h,96 h)血红素水平明显高于术前AKI患者,AKI组患者手术后(24 h,48 h,72 h,92 h)血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同时间非AKI组(p<0.01)。AKI组患者肿瘤术后(24 h,48 h,72 h,92 h)血液中血红蛋白、血红素水平和肿瘤术后24 h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呈正相关。观察术后肿瘤患者血红蛋白和血红素的变化对肿瘤术后AKI发生率具备一定的早期诊断和预防价值。同时,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和血红素的变化对临床肿瘤患者术前输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血红素 急性肾损伤(AKI) 血清(scr)
原文传递
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经航 梁嘉晖 梁裕聪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Ⅲ期糖尿病肾病脾肾气(阳)虚夹血瘀型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通络方水煎剂。观察比较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Ⅲ期糖尿病肾病脾肾气(阳)虚夹血瘀型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通络方水煎剂。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UmAlb)、尿转铁蛋白(UTRF)、血清胱抑素C (CysC)等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治疗组P2hBG、HbA1c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SCr、BUN、UmAlb、UTRF、Cys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且UmAlb、UTRF、CysC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仅SCr、UmAlb、UTR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脾肾气(阳)虚夹血瘀型Ⅲ期DN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可更好地起到减少及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产生、发展的作用,同时能够明显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促使代谢产物的排出,对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均有增强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Ⅲ期 脾肾气(阳)虚夹血瘀型 健脾补肾通络方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清(scr) 尿微量清蛋白(UmAlb) 尿转铁蛋白(UTRF) 血清胱抑素C(CysC)
原文传递
益气泄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80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璟 秦丹丹 +2 位作者 金燕霞 高婷 向鹏月 《四川中医》 2019年第5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泄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低盐、低蛋白、低脂肪饮食、科学规律运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西医... 目的:观察益气泄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低盐、低蛋白、低脂肪饮食、科学规律运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益气泄浊汤,日1剂,水煎300ml,早晚温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2.5%,观察组为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BUN、SCr、UAER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泄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推广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益气泄浊汤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血清(s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