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胶原降解产物,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柳扬 刘光耀 李忠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4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N-端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吸收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4... 目的探讨血清N-端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吸收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48例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采用不同分类依据将骨转移组分为A.B.C三个亚组。定量测定N-MID.β-CTx和TPINP。结果 N-MID.β-CTx和TPINP在骨转移组中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TPINP和N-IMD在与骨转移程度呈正相关。各标志物之间均有相关性。结论检测血清N-MID.β-CTx和TPINP水平都能反映骨转移患者的病情,对于骨转移诊断及病情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血清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吸收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下载PDF
根据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骨钙素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早期诊断骨不连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清华 林坚平 +3 位作者 沈宁江 史占军 周钢 吴多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1期7611-7621,共11页
背景:对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具有使用简单、创伤小、变异小的特点,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以预测骨不连的发生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建立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探讨实验性骨折不愈合的生... 背景:对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具有使用简单、创伤小、变异小的特点,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以预测骨不连的发生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建立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探讨实验性骨折不愈合的生化指标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五六月龄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均分为2组,骨缺损组在左前臂桡骨中段截除1.5 cm(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骨折组只是在前臂桡骨中段造成骨折。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8,10,12周进行前臂的X射线片检查观察桡骨缺损区愈合情况,并抽取血清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骨吸收特异标志物(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及骨形成特异标志物(包括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1分析2组手术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发现,骨缺损组骨代谢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骨不连早期诊断的临床预测可以依赖于多个血清生化指标的同时跟踪监测;2除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意义不大之外,骨缺损组中I型胶原羧基端末肽在术后第5周均值最高,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在术后4或5周均值明显下降,可以说明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能快速随骨形成和骨吸收而迅速改变,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的具体状态;3系统性监测生化指标如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的变化能反映兔骨折不愈合的早期进程,它们是否均可以作为反映骨吸收与骨形成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强的指标,是否可以早期诊断兔骨不连,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不连 标志 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氨基 羧基端 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N-端骨钙素 总Ⅰ型胺原 氨基端延长肽 G-胶原特殊序列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伍洪 周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5期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胺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G-胶原特殊序列(β-CTX)、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胺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G-胶原特殊序列(β-CTX)、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321例,根据骨密度水平将其分为3组,分别是:骨量正常组107例、骨量减少组107例及骨质疏松组107例。比较3组一般资料,3组IGF-1、25-羟维生素D[25(OH)D]、β-CTX、T-P1NP、N-MID水平及3组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24 h UPro及BMI的相关性。结果 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绝经年限及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63,P>0.05;t=1.425,P>0.05;t=1.987,P>0.05;t=1.006,P>0.05;t=1.366,P>0.05;t=1.682,P>0.05)。各部位的骨密度中骨质疏松组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骨量正常组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25(OH)D属于正常值。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IGF-1、T-P1NP及N-MID均低于骨量正常组[(131.04±13.24)μg/L、(12.24±2.76)μg/L及(5.05±2.37)μg/L、骨量疏松组分别为(110.24±12.35)μg/L、(9.17±2.87)μg/L及(4.93±2.13)μg/L均低于骨量正常组(162.12±16.11)μg/L、(19.84±2.82)μg/L及(7.11±2.0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β-CTX分别为(1.96±0.57)μg/L、(2.13±0.72)μg/L,均高于骨量正常组(1.33±0.3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N-MID、25(OH)D;、IGF-1及T-P1NP和骨密度呈现正相关(t=2.264,P=0.113;t=2.416,P=0.002;t=2.268,P=0.013;t=2.176,P=0.012;t=3.012,P=0.002),与24 h UPro、β-CTX呈现负相关(t=-2.143,P=0.016;t=-2.382,P=0.014)。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N-MID、T-P1NP、β-CTX及IGF-1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实施相关的研究后,可以及时实施抗骨质疏松治疗或者预测骨折风险,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2糖尿病 质疏松 n- 氨基延长 G-特殊序列 胰岛样生长因子-1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N-MID、TP1NP、β-CTX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向省平 刘琳 +4 位作者 陈艳 陈雪媛 刘蕊 李林英 林翼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症将102例T2DM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症组(n=6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症将102例T2DM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症组(n=63)与非骨质疏松症组(n=39),比较两组血清N-MID、TP1NP、β-CTX水平;再将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按是否合并冠状动脉钙化再分为钙化组(n=35)与无钙化组(n=28)。根据钙化程度分为轻度钙化组(n=11)、中度钙化组(n=9)、重度钙化组(n=15)。比较各组血清N-MID、TP1NP、β-CTX水平;分析血清N-MID、TP1NP、β-CTX预测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意义。结果:骨质疏松症组患者N-MID、TP1NP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症组(P<0.05),β-CTX低于非骨质疏松症组(P<0.05)。钙化组患者N-MID、TP1NP均高于无钙化组(P<0.05),β-CTX均低于无钙化组(P<0.05)。重度钙化组N-MID、TP1NP高于轻、中度钙化组(P<0.05),β-CTX低于轻、中度钙化组(P<0.05)。N-MID、TP1NP、β-CTX均是影响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P<0.05)。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冠状动脉的严重程度与血清N-MID、TP1NP均呈正相关(P<0.05),与β-CTX呈负相关(P<0.05)。N-MID、TP1NP、β-CTX中N-MID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的效能较高,N-MID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1.22 ng/m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96%、81.00%;N-MID、TP1NP、β-CTX联合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的AUC为0.86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62%、73.30%。结论: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较高的冠状动脉钙化风险,与N-MID、TP1NP值异常升高及β-CTX值异常降低有关,联合预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质疏松症 冠状动脉 N 氨基延长 β-降解产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霍丽静 于芳 +5 位作者 马倩 魏常梅 赵培 帖彦清 任路平 杨朝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性激素和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至2017年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新确诊的PCOS患者65例(PCOS组)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59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性激素和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至2017年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新确诊的PCOS患者65例(PCOS组)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59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骨转换标志物(P1NP,β-CTX)、生物全段甲状旁腺素(PTH1-84),及各项性激素水平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PCOS组血清中骨形成标志物(P1NP和OC),泌乳素(PR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BMI、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基维生素D、骨吸收标志物(β-CTX)及生物全段甲状旁腺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雌激素LH与雄激素TT水平均较正常女性相比显著升高,骨形成标志物与健康年轻女性相比显著降低,骨形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标志 25-羟维生D 氨基延长 羧基端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廖晟淳 叶朝阳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8期608-611,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矿物质和骨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引发的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导致了CKD患者的高心血管死亡率,是CKD重要的临床并发症。骨标志物可观测或参与到VC的过程,对VC的...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矿物质和骨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引发的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导致了CKD患者的高心血管死亡率,是CKD重要的临床并发症。骨标志物可观测或参与到VC的过程,对VC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VC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学习,并对常见的骨标志物如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Vit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间的相互反馈影响、骨钙素(osteocalcin,OCN)、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arboxy-terminal peptideβspecial sequence,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 I collagen amino-terminal extension peptide,tP1NP)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甲状旁腺激 25羟维生D FGF23-Klotho I羧基端β特殊序列 氨基延长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田路 李丹 +4 位作者 刘春雷 高娇 陈兴明 易勇 敬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组)与同孕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NGT组)各50例,测定N端-骨钙素...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组)与同孕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NGT组)各50例,测定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人群临床资料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的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为(47.87±34.84)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35.48±10.61)μg/L(P=0.018),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为(0.226±0.095)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0.193±0.054)μg/L(P=0.038),血清N端-骨钙素为(9.82±4.74)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7.74±1.92)μg/L(P=0.005)。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组患者的骨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骨合成代谢和骨吸收代谢均有升高,同时骨转换率也明显升高,尚未发现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糖耐量正常的孕妇之间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代谢标志 I氨基延长 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欧阳清 刘健 +4 位作者 石青峰 王小桃 王锦恒 杨峻 蓝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N-端骨钙素(N-MI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00例MM患者和40例对照组的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对比...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N-端骨钙素(N-MI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00例MM患者和40例对照组的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期β-CTX、PINP、N-MID水平的变化。结果 MM组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结果表明,分期越晚PINP、N-MID越低,β-CTX越高。结论检测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可用于评价MM患者骨损害程度,骨代谢标志物可作为MM的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羧基端β降解产 氨基延长 n- 多发性髓瘤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牛艳茹 马天仲 +1 位作者 吴丽梅 魏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848-850,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5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骨质疏松组。选择同期无骨质疏松患者101例为无骨质疏松组。测量骨密度,并...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5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骨质疏松组。选择同期无骨质疏松患者101例为无骨质疏松组。测量骨密度,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VD)、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INP)水平,测定生化指标值并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骨密度和25-OH-VD水平明显低于无骨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中N-MID、β-CTX、t-PINP水平与无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组男性骨密度和血清25-OH-VD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组女性与男性患者比较NMID、β-CTX、t-PINP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骨质疏松组中患者骨密度和血清25-OH-VD、NMID、β-CTX、t-PINP水平男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组中25-OH-VD与骨密度和血清β-CTX、t-PINP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N-MID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灵敏性强且具有无创伤性,结合骨密度测定,能够全面、合理评价骨转换,有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质疏松症 密度 25-羟基维生D n- β-特殊序列 氨基延长
下载PDF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睿 李峰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折,但目前对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有限且准确性不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为骨重塑时骨组织自身代谢产物,较骨密度可更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情况。血清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折,但目前对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有限且准确性不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为骨重塑时骨组织自身代谢产物,较骨密度可更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情况。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评价骨量、监测治疗疗效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作为骨吸收的标志物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血清N-端骨钙素(N-MID)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学标志物,但其单一预测价值有限,与P1NP和β-CTx等联合检测,临床预测效能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生化标志 质疏松症 氨基 β-降解产 n-
下载PDF
β-CTX、T-PINP检测在评估骨髓瘤骨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清 刘健 +4 位作者 石青峰 王晓桃 王锦恒 杨峻 蓝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743-274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物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按治疗方案将MBD患者分为含硼替佐米新药治疗组(试验组)和传统化疗组如VAD方案(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骨代谢标... 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物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按治疗方案将MBD患者分为含硼替佐米新药治疗组(试验组)和传统化疗组如VAD方案(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骨代谢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N-MID)和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P)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β-CTX的浓度值明显比治疗前和对照组低(P<0.05),T-PINP、N-MID的浓度值明显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的高(P<0.05)。对照组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以及试验组治疗后ALP、钙离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骨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可作为MDB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BD方案治疗能够提高MBD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的羧基端降解产 氨基延长 n- 多发性髓瘤
下载PDF
不同骨折部位骨代谢生代指标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红凤 卢海景 +1 位作者 饶华春 林玉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083-3085,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不同骨折部位的水平回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该院骨折患者共655例,分为骨折观察组和健康体检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比较χ2=0.10,年龄比较t=0.37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不同骨折部位的水平回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该院骨折患者共655例,分为骨折观察组和健康体检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比较χ2=0.10,年龄比较t=0.37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不同骨折部位分为关节骨病科、脊椎科、康复科、上肢科、下肢科。对骨折术后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同时比较骨折观察组中不同骨折部位的检测结果。早晨空腹抽血,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25-羟基维生素D(Vitamin D-total)等各项水平。选取健康体检人群38例作对比。结果 655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统计显示,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骨折部位患者间骨代谢生化指标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均数不同或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代谢生化指标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取均数做两两比较后,结果分别为:下肢科与脊椎科的Osteocalcin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椎科与上肢科的TP1NP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骨病科与康复科,脊椎科与康复科,康复科与上肢科、下肢科的β-Crosslaps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可在骨折后早期发生变化。检测骨折患者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根据骨代谢实际变化情况,对不同部位骨折患者术后纠正骨代谢指标,采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进行治疗,提高骨峰值,以有效改善和防治骨折后期骨质疏松,且可辅助预测骨折风险,提高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生化 氨基延长 β-特殊序列 25-羟基维生D
下载PDF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倩 王会中 高德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0期2353-2354,共2页
目的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OP)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73例老年女性OP患者空腹血清中骨钙素(BG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降解序列(β-Cross)、甲状旁腺素(PTH)、1,25(OH)2维生... 目的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OP)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73例老年女性OP患者空腹血清中骨钙素(BG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降解序列(β-Cross)、甲状旁腺素(PTH)、1,25(OH)2维生素D3的含量。按年龄段分为两个观察组并与健康对照组的测定值进行的分析。结果老年女性OP患者<70岁(55~<70岁)组和≥70岁(≥70~93岁)组BGP、TPINP、β-Cross、PTH均高于对照组,1,25(OH)2维生素D3均低于对照组;而两观察组间除BGP、β-Cross外,其他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岁老年女性OP患者血清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具有明显高转换型OP的特征。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在老年女性OP的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症 甲状旁腺 氨基延长 β-降解序列 1 2(OH)_2维生D3 老年女性
下载PDF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血清tP1NP、β-CTX、OC、25-(OH)VD_3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丽芳 董鹏 +1 位作者 刘伟 宋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关节炎(Ps A)患者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 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VD_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Ps A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骨质破坏19例... 目的探讨银屑病关节炎(Ps A)患者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 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VD_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Ps A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骨质破坏19例、无骨质破坏32例,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骨标记物t P1NP、β-CTX、OC及25-(OH)VD_3,并分析血清骨标记物水平与Ps A患者病情相关指标(年龄、病程、血沉及血清CRP)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 P1NP、β-CTX、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血清25-(OH)VD_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骨质破坏者血清t P1NP、OC水平均高于无骨质破坏者(P均<0.01),有、无骨质破坏者血清β-CTX、25-(OH)VD_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t P1NP、β-CTX、OC、25-(OH)VD_3水平与Ps A患者年龄、病程、血沉及血清CRP水平均无关(P均>0.05)。观察组有骨质破坏者血清t P1NP水平与血沉呈正相关(r=0.557,P<0.05),血清β-CTX、OC、25-(OH)VD_3水平与患者病情相关指标均无关(P均>0.05)。结论 Ps A患者血清t P1NP、β-CTX、OC水平均升高;血清t P1NP水平有助于判断Ps A患者骨质破坏及病情活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关节炎 氨基延长 羧基端β特殊序列 n-
下载PDF
阿达木单抗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机体免疫功能和骨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曾玮珉 严春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9期2675-2679,共5页
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和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和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达木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综合评价(BAS-G)评分、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距离、扩胸度、免疫球蛋白(Ig)G、IgM、IgA、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P<0.05)。观察组治疗后BASDAI、BASFI、BAS-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Schober试验距离和扩胸度大于对照组,IgG、IgM和Ig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MID、β-CTX和PⅠ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达木单抗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骨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强直性脊柱炎 N中分子片段 β-降解产 氨基延长
下载PDF
地舒单抗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勇平 黄红霞 +2 位作者 缪华媛 郭小红 刘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 观察地舒单抗注射液联合特立帕肽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在大腿或腹部... 目的 观察地舒单抗注射液联合特立帕肽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在大腿或腹部皮下注射特立帕肽注射液20μg,1次/d,持续治疗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大腿、腹部或上臂部单次皮下注射地舒单抗注射液60 mg,6个月仅注射1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56%(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L1-4、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腰椎L1-4、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Ⅰ)水平显著下降,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骨钙素(OCN)、骨保护素(OPG)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β-CTX、TRAP-5b、C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P1NP、OCN、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舒单抗联合特立帕肽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注射液 特立帕注射液 绝经后质疏松症 密度 β-特殊序列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羧基 氨基延长 保护
原文传递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李托 刘华龙 《中国妇幼保健》 2025年第3期546-550,共5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25-羟维生素D[25-(OH)D]、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ⅠN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浙江...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25-羟维生素D[25-(OH)D]、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ⅠN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观察2组,未合并骨质疏松的围绝经期女性40例作为观察1组,绝经前未合并骨质疏松的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CTX、N-MID、25-(OH)D、PⅠ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ALP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检测腰椎1~4段BM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β-CTX、N-MID、25-(OH)D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β-CTX、N-MID、25-(OH)D水平与PⅠNP、BALP、BMD的相关性。结果3组β-CTX、N-MID、25-(OH)D、PⅠNP、B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2组β-CTX、N-MID、PⅠNP、BALP水平最高,25-(OH)D水平最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BMD分别为(0.91±0.23)g/cm^(2)、(0.73±0.17)g/cm^(2)、(0.65±0.19)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80,P<0.05)。ROC曲线显示:β-CTX诊断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N-MID诊断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的AUC为0.793,25-(OH)D诊断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的AUC为0.658,β-CTX、N-MID、25-(OH)D联合诊断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的AUC为0.891。观察2组患者β-CTX、N-MID水平与PⅠNP、BALP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BMD呈负相关(P<0.05),25-(OH)D与BMD呈正相关(P<0.05),与PⅠNP、BALP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β-CTX、N-MID水平增加,25-(OH)D水平降低,β-CTX、N-MID水平与PⅠNP、BALP均呈正相关,与BMD呈负相关,25-(OH)D与BMD呈正相关,与PⅠNP、BALP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C- N中分子 25-羟维生D 围绝经期 质疏松 氨基延长 源性碱性磷酸酶 密度
原文传递
不同中医体质体积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玉龙 陈涛 +2 位作者 富斌 吴梦玮 郭鹏德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758-1764,共7页
目的:定量分析9种单一中医体质的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及骨代谢指标差异,为骨量异常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5~80周岁的健康体检受试者151例,采集中医体质、vBMD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steocalcin,OC... 目的:定量分析9种单一中医体质的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及骨代谢指标差异,为骨量异常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5~80周岁的健康体检受试者151例,采集中医体质、vBMD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steocalcin,OC)、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25-羟维生素D 3[25-hydroxy vitamin D 3,25-(OH)D 3]、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β-CTX)、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Ⅰcollagen terminal extension peptide,Total-P1NP)等。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控制年龄及性别等混杂因素后,观察9种体质不同骨量的分布特点及vBMD、骨代谢指标的定量差异。结果:特禀质组vBMD高于于非特禀质组(P<0.05);平和质组OC、25-(OH)D 3、β-CTX、Total-P1NP低于非平和质组(P<0.05);阴虚质组iPTH低于非阴虚质组(P<0.05),Total-P1NP高于非阴虚质组(P<0.05);阳虚质组Total-P1NP高于非阳虚质组(P<0.05);血瘀质组OC高于非血瘀质组(P<0.05);特禀质组25-(OH)D 3低于非特禀质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vBMD呈显著负相关(r s=-0.49,P<0.001),与25-(OH)D 3呈显著正相关(r s=0.31,P<0.001)。结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及特禀质vBMD及骨代谢指标存在定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体积密度 代谢 中医体质 全段甲状旁腺激 25-羟维生D 3 β-降解产 氨基延长
下载PDF
骨代谢4项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史豳豳 陶初华 +3 位作者 俞钰贤 顾春江 王永刚 王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2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4项(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β-胶原序列、25-羟基维生素D3)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跟骨定量超声检测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3组,骨质正常组43例,骨量减少组49例,骨质疏松组54例,并检测3组... 目的探讨骨代谢4项(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β-胶原序列、25-羟基维生素D3)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跟骨定量超声检测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3组,骨质正常组43例,骨量减少组49例,骨质疏松组54例,并检测3组血清骨代谢4项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N-端骨钙素水平比较,骨质正常组>骨质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β-胶原序列水平比较,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质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端骨钙素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82,P <0.05),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r=-0.84,P<0.05)、β-胶原序列(r=-0.79,P <0.05)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而25-羟基维生素D3与骨密度无相关性(r=0.46,P>0.05)。结论 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β-胶原序列是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测指标,也是评估骨代谢、骨转换的理想指标,而25-羟基维生素D3仅是反映体内钙磷代谢的调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症 密度 n- 氨基延长 β-序列 25-羟基维生D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