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1
作者 张敏 李芸 李志林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98-400,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方法于2022年1月选取本院4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一般资料、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知晓、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压力。结果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 目的调查医院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方法于2022年1月选取本院4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一般资料、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知晓、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压力。结果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5.56%,不同工龄、职称、学历、是否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及是否发生过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压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患者术中方面、医疗防护方面、工作及自身方面、环境方面、情感方面。结论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欠缺、面对血源性职业暴露时的心理压力较大,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教育培训,以增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掌握程度、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以及减轻护士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血源性职业暴露 现状调查 调查
下载PDF
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在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培训中的效果
2
作者 赵晓岚 丁雪艳 +1 位作者 韩冰 陈玉荣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在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165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31日之前采用工作坊教学方法培训的84名实习护士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月31日... 目的:探讨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在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165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31日之前采用工作坊教学方法培训的84名实习护士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月31日之后采用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培训的81名实习护士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培训前和培训后1、2、3、4周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评分,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操作落实情况及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结果:研究组教学效果(可以培养团队合并精神除外)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1、2、3、4周,两组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操作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源性职业暴露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评分和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操作落实效果,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式情景模拟 工作坊教学 护理教育 血源性职业暴露 实习护士
下载PDF
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与防控探讨
3
作者 邱月秀 周明霞 +1 位作者 蔡磊 黄红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现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特点,探讨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医务人员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发生...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现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特点,探讨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医务人员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发生场所及随访情况等。结果共发生11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2022年实施干预后血源性职业暴露例次率为1.45%,低于干预前2019年—2021年的平均值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工作岗位主要为医师(42.98%),其次为护士(36.84%),男性为主(53.51%),以工龄<5年员工最多(62.28%),发生地点以手术室(57.90%)和病区(33.33%)为主。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或锐器割伤(86.84%)。暴露发生环节主要为术中操作(39.47%)。引起针刺或锐器割伤的器具主要为手术缝合针及刀片(50.51%)。暴露源病原体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59.41%)。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的医务人员占17.54%。所有医务人员经随访无暴露后感染发生。结论加强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医务人员应加强乙肝免疫接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规范暴露后处置流程,避免发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病原体 感染追踪 医务人员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体系的研究
4
作者 李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8-0131,共4页
了解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血液污染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方法 对2018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发生的9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在血源性职业接触中的发生率最高,为56.... 了解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血液污染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方法 对2018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发生的9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在血源性职业接触中的发生率最高,为56.98%;职业暴露最多的是内科住院科室,占39.78%;职业性接触疾病多见于乙肝,占39.02%;接触伤害的器材以污染针头为主,占82.80%。对职业暴露人群及时进行预防性用药及跟踪监测,能有效地改善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状况。结论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导致职业性接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对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规范工作流程,并做好接触后的评估、干预和随访,完善职业防护各项措施,减少或避免职业性接触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防护策略
下载PDF
事故分析法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叶红 胡雪飞 +1 位作者 王莉 何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520-1524,共5页
目的探讨事故分析法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99名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实施前阶段)、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实施后阶段)分别采取常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模式、基于事故分析法的职... 目的探讨事故分析法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99名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实施前阶段)、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实施后阶段)分别采取常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模式、基于事故分析法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管理。比较两个阶段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问卷的得分、手术室医护人员各操作环节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和不同岗位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在实施后阶段,手术室医护人员在职业暴露上报流程、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标准预防措施、手术室规范操作方面的知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在手术缝合、手术器械传递、术中血液/体液喷溅、协助手术操作、整理/清点用后器械、穿刺/注射、其他医疗锐器伤等环节中的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在实施后阶段,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阶段(均P<0.05)。结论采用事故分析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实施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并执行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可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对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事故分析法 防护管理 手术流程 应用效果 手术室医护人员
下载PDF
某三甲儿童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与干预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娜 王俊 +2 位作者 刘慧萍 杨帅 文建国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698-703,共6页
目的通过监测资料分析儿童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况及干预前后职业暴露风险的变化。方法对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甲儿童医院监测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2021年1月开始医院对职业防护强化干预(配备安... 目的通过监测资料分析儿童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况及干预前后职业暴露风险的变化。方法对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甲儿童医院监测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2021年1月开始医院对职业防护强化干预(配备安全型器具、增加培训和考核次数及重复利用微信提醒等)。比较强化干预前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被监测的3200名医护人员中,干预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78例,平均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05例次/百张床·年;干预后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58例,平均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2例次/百张床·年。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2.73例次/百张床·年,干预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中,以女性居多,年龄多在21~30岁,工作年限以入职1~5年居多,职业类别以护士为主。发生职业暴露的部门在干预前后均以内科部门为主。职业暴露均以锐器伤占比居多,其中锐器伤中又以针刺伤最为常见。职业暴露中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论强化培训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干预效果
下载PDF
PDCA联合PBL教学法降低医学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周小潇 韦露云 黄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4期58-62,共5页
目的 探讨PDCA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医学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降低医学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广... 目的 探讨PDCA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医学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降低医学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实习生529名,根据是否实施PDCA联合PBL教学法分为两组,2020年8月—2021年2月的实习生为对照组(n=214),2021年3—8月的实习生为研究组(n=315),比较两组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知晓率、血源性职业暴露防御意识和行为依从性及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知晓率、血源性职业暴露防御意识和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联合PBL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医学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能力,对降低医学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及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PBL 医学实习生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 职业防护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
8
作者 阙蜜 袁巧 《蛇志》 2023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况,分析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结果在36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中,以护理人员(37.85%,137... 目的了解重庆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况,分析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结果在36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中,以护理人员(37.85%,137/362)、学生(32.87%,119/362)为主;工作年限在5年及以下的医务人员(76.25%,276/362)多见;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75.69%,274/362),手术(缝合/切开)是最常见的暴露环节;锐器伤的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皮肤及黏膜接触的暴露部位以眼部、手部为主。本次调查最常见的暴露源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结论加强职业安全培训、遵守操作规范、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接种乙肝疫苗等可降低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回顾性分析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在减少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简静 杨丽艳 +1 位作者 黄桂桂 袁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在减少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的828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的819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六西格...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在减少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的828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的819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情况、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冲洗与消毒率、进行相关医学检查率、注射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率、药物服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感染途径、感染风险、普防原则、应急处理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能减少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护理人员对该管理模式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 六西格玛 管理 防护 满意度
下载PDF
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袁琼 闫梅 韩聪聪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淄博市中心医院17名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行传统防范措施),另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18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组(行防范管理措施),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究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淄博市中心医院17名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行传统防范措施),另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18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组(行防范管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两组职业防护行为评分、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以及各科室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各科室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行防范管理措施干预可显著减少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增强职业防护行为,提升各科室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管理 手术室 护士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行为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点与防控费用研究
11
作者 潘东霞 朱梦胜 +3 位作者 徐建宏 诸建方 叶卫东 张红 《医院管理论坛》 2023年第7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特点及防控费用,为医疗机构优化职业暴露安全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某综合性医院2018年—2022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246例次。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发于12月至次年...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特点及防控费用,为医疗机构优化职业暴露安全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某综合性医院2018年—2022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246例次。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发于12月至次年1月。工龄<5年医务人员易发生职业暴露(50.4%)。暴露科室以输液室、手术室为主(16.7%、15.0%);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最为常见。医生、护士高发职业暴露场所分别为手术室、病房。血源性职业暴露平均防控费用为每例302.8元。结论医疗机构应优化职业暴露安全防控体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建立暴露者追踪提醒机制,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感染率,降低职业暴露的防控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防控费用
下载PDF
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12
作者 韦兰东 熊海霖 陈凡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011-0014,共4页
分析与总结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结果及对策。方法 选取武宣县域4家基层乡镇卫生院434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与对策。结果 本次调查共涉及4家基层医疗机构30个科室,434名医务人员,... 分析与总结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结果及对策。方法 选取武宣县域4家基层乡镇卫生院434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与对策。结果 本次调查共涉及4家基层医疗机构30个科室,434名医务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434份,全部回收。其中434份有效问卷,有效回答率达100%;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5.82%,排名第一,医生职业暴露发生率为9.41%,排名第二,其他类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8.99%,排名第三,技师职业暴露发生率为8.33%,排名第四,医技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67%,排名第五;采血环节暴露9人,占比22.91%,暴露人群以护士为主,手术环节暴露9人,占比18.75%;参与调查的434名医务人员,有232名医务人员接受过所在医疗机构相关部门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占54.6%。医务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高,为29%,暴露后血源性追踪知识掌握率最低,为5.76%;有317名医务人员接种过乙肝疫苗,占总调查人数的73.0%。结论 对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有效对策,对于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乡镇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现状调查 对策
原文传递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防范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 被引量:37
13
作者 陈建伟 孙吉花 +5 位作者 支红敏 赵文香 王萍 王琳 姜雪锦 韩立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N)>125分的失效模式进行针对性整改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FMEA干预前后手术流程中失效模式RPN分值以及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经FMEA干预后,手术流程中经过整改的9项失效模式的总体RPN值下降了67.68%,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下降了50%;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由FMEA干预前的48.48%下降为干预后的13.87%(χ2=65.78,P<0.01),每个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发操作环节上的暴露发生率和暴露人均次数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的暴露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5.86%、55.00%和70.00%,降为干预后的14.52%、14.29%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FMEA可有效降低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流程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豪 刘丁 +2 位作者 陈萍 成瑶 王政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329-3330,共2页
目的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检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9年1~12月94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高危因素、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目的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检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9年1~12月94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高危因素、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7.66%),其次是医师(18.09%);2名HIV职业暴露者给予预防用药,无1名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监测分析 防护对策
下载PDF
某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马春华 赵跃 +2 位作者 李艳萍 赵海燕 张秀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9-1141,1145,共4页
目的了解该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出2011年8月该院163例工作人员发生了血源性职业暴露,对其高危因素、职业、工龄、致锐器伤... 目的了解该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建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出2011年8月该院163例工作人员发生了血源性职业暴露,对其高危因素、职业、工龄、致锐器伤操作环节、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79.14%),其次是医师(15.95%);血源性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建立监测系统、完善报告流程及暴露后正确有效处理和干预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下载PDF
行为运作管理在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周家梅 江智霞 +4 位作者 程华刚 袁晓丽 陈素贞 赵远莲 王汇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干预模式,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因素,从行为运作视角构建"人—机—环境"的防护干预模式,在4所医院应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医...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干预模式,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因素,从行为运作视角构建"人—机—环境"的防护干预模式,在4所医院应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医务人员防护知识、防护态度、防护行为及医院科室安全环境得分高于干预前,锐器伤发生率从51.5%下降至40.4%(P<0.05)。结论该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转变防护态度,促进安全行为依从性,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行为运作 锐器伤
下载PDF
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钱萍 奚慧琴 +3 位作者 潘玲玲 张婷 顾崎 王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912,918,共5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量表(C-HSCS)对76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从管理支持、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工作场所的清洁...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量表(C-HSCS)对76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从管理支持、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工作场所的清洁度和整洁度、安全管理中的冲突和沟通等5个维度对医院安全氛围现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C-HSCS量表的总体信度为0.92,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度的总体均分为4.00±0.56;得分最低的2个维度分别是安全工作的阻碍(2.85±1.04)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度和整洁度(3.55±1.08),其中单条目得分最低的是工作任务不繁重和护士配备充足(2.51±1.21和2.64±1.25)。不同年龄、护龄、科室及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感较好,构建医院安全氛围的重点应转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构建良好职业环境方面;在医院安全氛围的塑造中,应当充分发挥青年护士乐观积极的优势,鼓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充分共同审视安全隐患;急危重症科室是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医院安全氛围 血源性职业暴露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陶海燕 李雪梅 +1 位作者 谢幸尔 顾平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8期579-581,共3页
目的通过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干预,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率以及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指导,成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小组,采取感知教育、行为益处教育、提升自我效能、减少制约因素以... 目的通过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干预,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率以及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指导,成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小组,采取感知教育、行为益处教育、提升自我效能、减少制约因素以及行为督导等系列干预措施。结果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除防护认知的安全注射条目和防护行为中的暴露后处理条目外,其他防护认知及防护行为得分均提高(P<0.01或P<0.05);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增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从而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血源性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 健康信念 健康行为
下载PDF
关于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伦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晓艳 平宝华 +2 位作者 林永杰 关仙花 禄韶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伦理学因素,为制定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 共发生101名医...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伦理学因素,为制定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 共发生101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0.40%;多集中在30岁以下职工,占70.29%;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以外科居多(42.57%),其次为内科(36.63%);病房(60.40%)、手术室(15.84%)和治疗室(11.88%)是职业暴露常发生的场所;锐器伤发生的构成比为87.12%,居首位,其中以锐器处置(23.76%)、拔针(18.81%)、采血环节(15.84%)、手术缝合(14.85%)和输液注射(13.86%)为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多发环节;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61.38%)。结论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大,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必须重视全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职业暴露的伦理化管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伦理对策 高危人群 暴露
下载PDF
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认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娜 张培莉 +1 位作者 王斌全 王芸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的认知现状,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经严格跨文化调适后形成的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问卷对42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总正向率为71.06%,对冲...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的认知现状,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经严格跨文化调适后形成的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问卷对42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总正向率为71.06%,对冲突和沟通认知维度的正向率最高,为94.12%;对安全工作的阻碍维度认知的正向率最低,为46.43%。不同科室、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护龄的护士对反馈和培训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医院在血源性职业暴露管理方面的安全氛围总体表现较为认可,但在安全工作阻碍、反馈和培训、管理支持这些方面仍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血源性职业暴露 安全氛围 职业安全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