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竭素高氯酸盐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夏明钰 王敏伟 +2 位作者 王浩然 田代真一 池岛乔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66-970,共5页
目的 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诱导HeLa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血竭素高氯酸盐对HeLa细胞 的细胞毒作用。通过显微镜,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断化。用Western印迹 法分析药物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诱导HeLa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血竭素高氯酸盐对HeLa细胞 的细胞毒作用。通过显微镜,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断化。用Western印迹 法分析药物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 血竭素高氯酸盐明显抑制HeLa等细胞的增殖,诱导HeLa细胞调亡。 Caspase 1, 3, 8, 9及家族抑制剂可明显抑制血竭素高氯酸盐诱导的凋亡。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血竭素高氯酸盐 作用12h后Bax及Bcl XL的表达明显改变,caspase 3, 8前体及caspase 3底物ICAD和PARP发生降解。结论 血 竭素高氯酸盐(60μmol·L-1)通过改变Bax/Bcl XL的表达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培华 罗少军 +4 位作者 肖佐环 汤少明 梁杰 左强 李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8-340,365,共4页
目的观察天然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开发有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特异性荧光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分别检测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和凋... 目的观察天然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开发有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特异性荧光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分别检测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指数。结果MTT法显示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增高,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特异性荧光染色和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P<0.05)。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促进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成纤维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防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丽晓 刘建国 +2 位作者 王全胜 汪永辉 张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小鼠模型。设血竭素高氯酸盐20、10和5 mg/(kg.d)3个剂量治疗组,将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等渗盐水中灌胃,以胰岛素治疗为...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小鼠模型。设血竭素高氯酸盐20、10和5 mg/(kg.d)3个剂量治疗组,将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等渗盐水中灌胃,以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同时设DN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小鼠肾质量指数、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清除率。用RT-PCR法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连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不同剂量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对SGK1、TGF-β1及FN的mRNA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表达水平低于糖尿病(DM)模型组,其中血竭素高氯酸盐20和10 mg/kg组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的肾质量指数、血清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ECM均较DN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防治小鼠DN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皮质TGF-β1、SGK1及FN的mR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糖尿病肾病 血清和糖皮质激诱导的蛋白激酶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连蛋白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全胜 张丽晓 +1 位作者 刘建国 汪永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50mg·kg-1单次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胰岛素对照组及血竭素高氯酸...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50mg·kg-1单次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胰岛素对照组及血竭素高氯酸盐5、10、20mg·kg-1.d-13种剂量治疗组(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治疗4wk后检测各组小鼠肾重指数、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24h尿蛋白含量、肌酐清除率,用RT-PCR方法检测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的肌酐清除率及尿蛋白均降低(P<0.05);各治疗组均能减少肾皮质中肾小球ECM的积聚(P<0.05)、FN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糖尿病肾病 纤连蛋白 肾损伤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抑制高糖/SGK_1/FN通路防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纤维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易继飞 王全胜 +2 位作者 张丽晓 刘建国 李仁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86,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ible kinase 1,SGK1)及其下游分子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肾皮质中的表达以及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hodin perchlo...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ible kinase 1,SGK1)及其下游分子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肾皮质中的表达以及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hodin perchlorate,DP)抑制DN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C57BL/6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组及血竭素高氯酸盐5、10、20 mg/(kg.d)3种剂量治疗组,分别干预4周后,用RT-PCR、Western blot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皮质中SGK1和F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模型组中SGK1和F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胰岛素治疗组和血竭素高氯酸盐20 mg/(kg.d)治疗组中SGK1和F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血竭素高氯酸盐10 mg/(kg.d)治疗组中SGK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抑制高糖/SGK1/FN通路,这可能是其防治DN小鼠肾纤维化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诱导的蛋白激酶1 纤连蛋白 血竭素高氯酸盐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TGF-β1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路赢 马丹霞 +1 位作者 杨艾堂 彭会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TGF-β1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33 mg/kg)、DP低剂量组... 目的探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TGF-β1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33 mg/kg)、DP低剂量组(10 mg/kg)、DP中剂量组(20 mg/kg)、DP高剂量组(30 mg/kg),所有大鼠均行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采用MWM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Aβ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海马组织中TGF-β1和SMAD2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P组大鼠逃避潜伏时间明显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大鼠海马组织中A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P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SMAD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DP能够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推测这一作用是通过调控海马组织中TGF-β1和p-SMAD2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为AD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莹 刘乐天 +1 位作者 杨柳 王海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2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抗乳腺癌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噻唑蓝法分析60μmol·L^(-1)DP作用不同时间后,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细胞形态学分析、细胞核形态学分析和DNA片段化分析确定细胞凋亡的...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抗乳腺癌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噻唑蓝法分析60μmol·L^(-1)DP作用不同时间后,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细胞形态学分析、细胞核形态学分析和DNA片段化分析确定细胞凋亡的发生;Rhodamine123染色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检测细胞凋亡相关特别是线粒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60μmol·L^(-1)DP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DP抑制细胞生长通过诱导MCF-7细胞凋亡来实现;DP诱导细胞凋亡时,其活化了线粒体通路蛋白caspase-9,剪切了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进一步研究发现DP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是其降低了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正常膜电位细胞百分比93.11%;DP处理后正常膜电位细胞百分比37.45%);而线粒体上Bcl-2、Bcl-XL表达减少,Bax、Bak增多是DP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的主要原因。结论:DP通过调节线粒体通路来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凋亡 线粒体蛋白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促进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晓丽 朱梅红 +1 位作者 胡建章 徐国兴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5-759,共5页
目的观察天然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Dp)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上角膜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兔角膜基... 目的观察天然药物血竭素高氯酸盐(Dp)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上角膜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通过含有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进行传代。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Dp(10~80μg/mL)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电镜观察Dp作用后角膜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p作用后细胞凋亡率。结果第3代角膜基质细胞呈现对波形蛋白单克隆抗体阳性反应和对角蛋白12多克隆抗体的阴性反应。角膜上皮细胞对角蛋白12抗体呈现绿色的荧光反应。Dp作用24、48、72h后,其IC50分别为47.721、41.40、32.01μg/mL。MTT比色法显示Dp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抑制率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电镜可观察到角膜细胞的凋亡;FCM检测Dp作用24h的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在Dp作用后24、48、72h,Dp质量浓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r=0.984,P〈0.01;r=0.947,P=0.007;r=0.920,P=0.03)。结论Dp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促进角膜基质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细胞 血竭素高氯酸盐 凋亡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在梗阻性肾病肾间质中的表达和血竭素高氯酸盐对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全胜 刘建国 易继飞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年第4期169-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肾间质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 induced kinase 1,SGK1)的表达及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hodin Perchlorate,DP)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致大鼠... 目的探讨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肾间质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 induced kinase 1,SGK1)的表达及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hodin Perchlorate,DP)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DP治疗组,分别在造模第3、7、14天后处死各组大鼠,采集静脉血检测肾功能(BUN、SCr)变化,肾组织标本用碘酸-席夫(PAS)染色确证发生纤维化病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SGK1蛋白的表达及DP干预后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7、14天血清BUN、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与模型组比较,仅有DP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好转(P<0.05),肾间质纤维化好转。模型组大鼠肾间质SGK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其表达呈增强趋势;仅DP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的肾间质SGK1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在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SGK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而DP对SGK1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对肾间质纤维化病变起到一定延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类 梗阻性肾病 血竭素高氯酸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骨筋丸胶囊中血竭素高氯酸盐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禹 吴高芬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11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骨筋丸胶囊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 ODS分析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40 nm。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在0.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骨筋丸胶囊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 ODS分析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40 nm。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在0.14~1.4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0.7%(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骨筋丸胶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丸胶囊 血竭素高氯酸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彩然 郭淑娟 +4 位作者 曾锦 黄海森 姜思聪 田卫东 邱嘉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舌鳞癌细胞Tca-8113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P对Tca-8113细...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舌鳞癌细胞Tca-8113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P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凋亡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CK-8检测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P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且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P可以促进细胞凋亡(P<0.05),并提高Nrf2、HO-1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结论:DP能抑制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可能成为抗口腔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Nrf2/HO-1 TCA-8113 凋亡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痹骨泰胶囊中血竭素高氯酸盐的含量
12
作者 耿飞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9期27-27,共1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痹骨泰胶囊中血竭素高氯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rnonsil(钻石)C180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05%NaH2p水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lmL.min-I,检测波长为270nm...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痹骨泰胶囊中血竭素高氯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rnonsil(钻石)C180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05%NaH2p水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lmL.min-I,检测波长为270nm。按外标法进行检测。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在浓度为0.005μg·ml^-1~0.05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82%(n=6),RSD为0.6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克痹骨泰胶囊的含量测定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痹骨泰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竭素高氯酸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冠脉宁片中化工染料检查及血竭素高氯酸盐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何轶 丁宁 +5 位作者 王瑞忠 鲁静 王栋 张玉荣 张聿梅 戴忠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建立冠脉宁片中化工染料检查及血竭素高氯酸盐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对冠脉宁片中血竭药材可能存在的化工染料进行检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血竭素含量进行测定。化工染料检查使... 目的建立冠脉宁片中化工染料检查及血竭素高氯酸盐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对冠脉宁片中血竭药材可能存在的化工染料进行检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血竭素含量进行测定。化工染料检查使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1乙酸铵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520 nm检测;质谱采用ESI+扫描,二级离子扫描方式。血竭素含量测定使用的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37∶63),检测波长440 nm。结果 56批次样品中共有7批样品可检出苏丹红Ⅰ、Ⅳ以及808猩红等化工染料。血竭素高氯酸盐在0.408~816.6μg·m 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746 1×107ρ+2 419.9,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为1.2%,n=6)。56批次样品中血竭素含量在0.01~0.25 mg·片-1内。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冠脉宁片中血竭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质谱联用法 冠脉宁片 血竭 苏丹红Ⅰ 苏丹红Ⅳ 808猩红 血竭素高氯酸盐
原文传递
血竭素高氯酸盐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永辉 王全胜 +2 位作者 刘建国 张丽晓 张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96-899,共4页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表达,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表达,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MC分为低糖组(LG组,5.5 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HG组,25 mmol.L-1D-葡萄糖),每组均设血竭素高氯酸盐浓度7.5μmol.L-1对照,作用24,48 h后,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T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高糖组比较,低糖组中CT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减少(P<0.01),高糖组加血竭素高氯酸盐干预后,CTGF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性减少(P<0.01)。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可以抑制CT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DN肾纤维化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原文传递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晓智 胡大海 +3 位作者 刘洋 白丽 苏映军 汤朝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血竭素高氯酸盐(Dp)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h)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Fb,将Dp以不同浓度(0.063、0.125、0.250、0.625、1.250、2.500mg/L)分别加入培养液,采用噻唑蓝(MT... 目的观察血竭素高氯酸盐(Dp)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h)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Fb,将Dp以不同浓度(0.063、0.125、0.250、0.625、1.250、2.500mg/L)分别加入培养液,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Dp在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时间点对体外培养的Fb增殖作用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最适浓度培养条件下Fh的细胞周期变化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mRNA的合成表达。结果Dp在0.625—1.250mg/L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值(0.237±0.012、0.243±0.017)均高于对照组(0.208±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2.23,P〈0.05),此浓度范围可促进Fb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1.250mg/L时(A值0.243±0.017),促增殖作用最为显著(t=2.23,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在浓度为1.250mg/L时,Dp可明显促进Fh通过G,/S及s/G2期限制点,S期及G2/M期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G0/G1期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4.32、7.53、3.27,P〈0.05)。细胞因子mRNA表达测定中,1.250mg/LDp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上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48,P〈0.05)。结论Dp能显著促进Fb增殖,加快Fb周期进程,同时可促进FGF的mRNA表达,可能与血竭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成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血竭素高氯酸盐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SGK1和FN的表达
16
作者 谢议凤 王全胜 +3 位作者 刘建国 谢纪文 薛卡明 唐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高糖环境下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ed protein kinase1,SGK1)和纤连蛋白(fibro... 目的:观察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高糖环境下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ed protein kinase1,SGK1)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MC分为正常糖组(NG,5.5mmol.L-1D-葡萄糖)、正常糖+DP低剂量组(NG+LDP,5.5mmol.L-1D-葡萄糖+7.5μmol.L-1DP)、正常糖+DP高剂量组(NG+HDP,5.5mmol.L-1D-葡萄糖+15μmol.L-1DP)、高糖组(HG,25mmol.L-1D-葡萄糖)、高糖+DP低剂量组(HG+LDP,25mmol.L-1D-葡萄糖+7.5μmol.L-1DP)、高糖+DP高剂量组(HG+HDP,25mmol.L-1D-葡萄糖+15μmol.L-1DP),作用24h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GK1,FN mRNA的水平,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SGK1和F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糖组HMC中有基础量的SGK1,FN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经7.5μmol.L-1的DP作用24h后,SGK1和FN mRNA水平及蛋白与NG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经15μmol.L-1的DP作用24h后,SGK1和FN mRNA水平及蛋白较NG组明显下降;与NG组相比较,HG组中HMC中的SGK1,FN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性增加(P<0.01);与HG组相比较,HG+LDP组和HG+HDP组中,HMC的SGK1,FN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SGK1和FN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DN肾纤维化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血清和糖皮质激诱导的蛋白激酶1 纤连蛋白 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
原文传递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慧 刘建国 +2 位作者 王全胜 夏向文 易继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065-2069,共5页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作用,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在糖尿病肾病(diabetlc nephropathy,DN)肾小管间...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作用,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在糖尿病肾病(diabetlc nephropathy,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细胞分为正常组(NG组,5.5 mmol·L^(-1) D-葡萄糖)、高糖培养组(HG组,25 mmol·L^(-1) D-葡萄糖),血竭素高氯酸盐+正常组(DNG组,7.5μmol·L^(-1) 血竭素高氯酸盐+5.5 mmol·L^(-1) D-葡萄糖)、血竭素高氯酸盐+高糖组(DHG组,7.5μmol·L^(-1)血竭素高氯酸盐+25 mmol·L^(-1) D-葡萄糖),48 h和72 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4组培养细胞中CTGF mRNA与FN mRNA的表达差异,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常规培养(低糖环境)的HKc细胞有基础量的CTGF mRNA和FN mRNA及FN蛋白的表达;与NG组比较,高糖环境下HKC细胞CTGF mRNA和FN mRNA及FN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P<0.05);与HG组比较,经血竭素高氯酸盐干预48 h和72 h后,高糖培养组的CTGF mRNA和FN的mRNA及FN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与NG组比较,DNG组的CTGF mRNA和FN的mRNA及FN蛋白质的表达量亦下调,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HKC中CTGF及FN的表达从而产生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有望在DN的肾纤维化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竭素高氯酸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纤维化
原文传递
血竭素高氯酸盐在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娅玲 汤新红 陈刚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11-4716,共6页
高氯酸血竭素(dracorhodin perchlorate, DP)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药物,本研究旨在揭示血竭素高氯酸盐在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本研究显示,DP处理促进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体外和体内的伤口愈合... 高氯酸血竭素(dracorhodin perchlorate, DP)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药物,本研究旨在揭示血竭素高氯酸盐在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本研究显示,DP处理促进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体外和体内的伤口愈合。DP处理24 h显著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这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水平增加有关。ERK用siRNA阻断则可降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在大鼠体内应用2.5μg/mL、5μg/mL和10μg/mL剂量的DP可促进大鼠伤口愈合。DP处理7 d后,Serpin家族H成员1 (SERPINH1)染色证实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升高。因此,DP可促进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大鼠体内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成纤维细胞 增殖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余州 余震 +5 位作者 宋雅娟 王彤 陈琳 宋保强 马显杰 彭湃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80-382,I0009,共4页
目的探索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1—6月,取体外培养的第4~6代HUVECs,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索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1—6月,取体外培养的第4~6代HUVECs,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ECM培养基中添加DMSO;观察组添加不同浓度的(0.1、1.0、5.0、10.0和20.0 mmol/L)的DP。处理8 h后,采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DP对HUVECs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48 h后,采用MTS试剂盒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DP对HUVECs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5.0、10.0和20.0 mmol/L的DP进行处理,可显著抑制HUVECs的增殖和迁移(P<0.01),同时可显著抑制管腔样结构的形成(P<0.05)。结论DP对HUVECs的增殖和迁移以及管腔样结构形成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新生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筋活血定痛散中血竭素的含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春来 曹红 +1 位作者 水彩红 陈玉敏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36-537,共2页
目的建立舒筋活血定痛散中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UPELCO Discovery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0∶60);检测波长:440 nm;流速:1.0 ml/min;柱温... 目的建立舒筋活血定痛散中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UPELCO Discovery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0∶60);检测波长:440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在12.425199.6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样品中血竭素高氯酸盐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0.8%(n=6)。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舒筋活血定痛散中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舒筋活血定痛散 血竭 血竭素高氯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