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盛志勇
胡婧亭
-
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ICU
-
出处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008-1009,共2页
-
文摘
目的总结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的外伤性肝脾破裂、行血管栓塞治疗的资料,总结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适应征、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血管介入栓塞在外伤性肝脾破裂治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势,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有合并症的患者。
-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技术
多发伤
肝破裂
脾破裂
-
分类号
R657.32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杨凤军
田彩芹
梁立宏
任显忠
-
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
-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828-830,共3页
-
文摘
目的:概括血管介入栓塞技术作用于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50例患者接受肝、脾动脉栓塞,均一次成功止血,未出现再次出血的情况;50例患者共出现低热24例,中高热6例,腹痛2例所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未出现程度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健康及治疗进程未受到影响,治疗效果达到临床预期。结论: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血管介入栓塞技术能够保证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有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
-
关键词
肝脾破裂
血管介入栓塞技术
临床效果
-
分类号
R657.3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57.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
- 3
-
-
作者
孙文鹏
-
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出处
《智慧健康》
202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
文摘
目的 分析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其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影响。
-
关键词
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技术
显微手术
并发症
-
Keywords
Acute intracranial rupture,aneurysm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echniques
Microsurgery
complication
-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的优越性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涂文斌
易石坚
赵振伟
王兴群
詹朝炎
吴杨
-
机构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普外科
深圳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
-
出处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年第5期-,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中的优越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患者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2.5±4.5)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介入栓塞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各41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栓塞组患者接受介入性血管栓塞术治疗,手术治疗组患者则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开始进食时间、一次性止血成功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再出血、感染、发热)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手术治疗组相比,介入栓塞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65.98±10.56)mL vs(354.74±20.47) mL],住院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短[(6.98±2.45)d vs(12.78±4.68)d;(3.24±0.75)d vs(6.74±2.47)d],血清 ALT 水平高[(43.46±6.95)U /L vs(23.28±5.43)U /L],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100%(41/41)vs 85.36%(35/41)]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88%(2/41)vs 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介入性血管栓塞技术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介入性血管栓塞技术
外伤性肝脾破裂
出血
临床治疗
-
Keywords
Interventional vascular embolization
Traumatic hepatosplenic rupture
Bleeding
Clinical treatment
-
分类号
R657.3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