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钱宇 陆新宇 +2 位作者 李巧玉 曹侃 梅照军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7例,其中术后发生sICH 21例(sICH组)、未发生sICH 106例(非sICH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其...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7例,其中术后发生sICH 21例(sICH组)、未发生sICH 106例(非sICH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CH组NIHSS评分[OR(95%CI):1.05(1.01~1.10)]、血糖水平[OR(95%CI):1.29(1.13~1.48)]、糖尿病[OR(95%CI):4.44(1.64~12.02)]、取栓次数>3次[OR(95%CI):4.42(1.25~15.63)]比例均高于非sICH组(P均<0.10),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高评分和血糖水平升高是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NIHSS高评分及血糖水平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机械取栓术 症状性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NIHSS评分 血糖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赖慧娟 张科飞 刘翰文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LAO)血管内机械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LAO患者90例,以完全随机化法将其分A、B、C3组,每组30例,3组予以常规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B、C组在股动脉穿刺后应用替罗非班,... 目的分析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LAO)血管内机械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LAO患者90例,以完全随机化法将其分A、B、C3组,每组30例,3组予以常规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B、C组在股动脉穿刺后应用替罗非班,B组起始剂量为10μg/kg,于3min注射后,以0.15μg/(kg·min)维持36h,C组起始剂量为5μg/kg,于3min注射后,以0.75μg/(kg·min)维持36h。对比3组的血管再通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3组术前、术后24h、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结束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后6个月随访,对比3组的预后。结果3组的血管再通率和出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B、C组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A组(P<0.05),B、C组间血管再通率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出血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A、B组的出血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时间、交互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随访结束时的NIHSS评分比较,出院时<术后24h<术前(P<0.05),3组间术前及术后24h的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B、C组出院时、随访结束时的NIHS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结束时3组的改良Rankin评(m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评分均低于A组(P<0.05),B、C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机械取栓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更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10μg/kg起始剂量以0.15μg/(kg·min)维持剂量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且不显著增加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血管内机械取栓术 替罗非班
下载PDF
1例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伴人工气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3
作者 朱晓文 廉以欢 +2 位作者 尹湘怡 肖敏燕 孟宪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39-141,共3页
总结一例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伴人工气道出血患者住院号00069380)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通过合理掌握吸痰时机、套管内外吸痰、选择合理负压值、加强气道湿化、调整气囊压力大小来管理患者的呼吸道损伤,以最大程度减... 总结一例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伴人工气道出血患者住院号00069380)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通过合理掌握吸痰时机、套管内外吸痰、选择合理负压值、加强气道湿化、调整气囊压力大小来管理患者的呼吸道损伤,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最终患者气道出血停止。护理期间指导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患者在住院5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 血管内机械取栓术 人工气道出血 护理
下载PDF
血浆Elabela水平预测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近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浪 李瑞 +6 位作者 殷亚美 罗聪 蒿鹏 丰硕 蔡明 孙俊 胡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2-1247,共6页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VT)后3个月预后和血浆Elabela水平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采用EVT治疗的94例LVO-AIS患者。术前、术...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VT)后3个月预后和血浆Elabela水平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采用EVT治疗的94例LVO-AIS患者。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72 h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Elabela水平,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浆Elabela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LVO-AIS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Elabela水平对LVO-AIS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有脑卒中史、糖尿病者占比较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术后72 h的血浆Elabela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史(OR=0.148,P=0.037,95%CI:0.025~0.889)、糖尿病(OR=0.205,P=0.027,95%CI:0.050~0.836)、高血压(OR=3.488,P=0.024,95%CI:1.177~10.339)、术后72 h Elabela水平(OR=1.064,P=0.005,95%CI:1.019~1.111)是LVO-AIS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72 h血浆Elabela水平预测LVO-AIS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8(P<0.001,95%CI:0.614~0.822)。结论术后72 h血浆Elabela水平可能是预测LVO-AIS患者EVT术后近期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机械取栓术 Elabela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ASPECTS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首过再灌注对功能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翔 彭明洋 +3 位作者 王同兴 周星帆 殷信道 吴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体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机械取栓(EMT)治疗后首过再灌注(FPR)对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EMT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其中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100例,ASPECTS&l...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体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机械取栓(EMT)治疗后首过再灌注(FPR)对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EMT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其中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100例,ASPECTS<6分100例。FPR定义为首次取栓时即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2b-3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分析不同梗死体积卒中患者EMT治疗后FPR对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ASPECTS≥6分卒中患者FPR组(n=59)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率(6.78%vs12.20%)、3个月致死率(11.86%vs21.95%)、3个月功能结局良好率(66.07%vs53.66%)与非FPR组(n=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PECTS<6分卒中患者FPR组(n=56)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率(8.93%vs13.64%)、3个月致死率(14.29%vs20.45%)与非FPR组(n=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PR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功能结局良好率明显高于非FPR组(46.43%vs25.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4,P=0.0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R为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SPECTS<6分患者良好功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OR=3.817,95%CI1.219~6.918;P=0.017),但FP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SPECTS≥6分患者良好功能结局未能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价值(OR=1.482,95%CI0.734~2.716;P=0.325)。结论:FP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依赖于梗死体积,当患者梗死体积较大(ASPECTS<6分)时,FPR对卒中功能结局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弥散加权成像 血管内机械取栓术 功能结局
下载PDF
基于CTA判断颈内动脉颅内闭塞的Willis环初级侧支循环:评估EVMT的预后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文娟 成月 +2 位作者 蒋璟璇 蔡冬梅 张雷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5-909,共5页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颅内闭塞(IICAO)患者CTA图像,判断经Willis环的初级侧支循环,评估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VMT)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62例行EVMT治疗的IICAO患者进行分析。搜集基线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ASPECTS...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颅内闭塞(IICAO)患者CTA图像,判断经Willis环的初级侧支循环,评估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VMT)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62例行EVMT治疗的IICAO患者进行分析。搜集基线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NIHSS初始评分、术后再出血例数。根据CTA图像将Willis环的形态分为4种,并结合颈动脉闭塞位置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将初级侧支循环分为4组。通过90天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来衡量术后临床结局,判断取栓术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162例IICAO患者中,出院38.3%(62例)取栓治疗后mRS 0~2分;预后良好29.0%(47例)mRS 3~5分;死亡32.7%(53例)mRS 6分。三组间基线资料中年龄、入院NIHSS评分及房颤有统计学差异(P<0.05),Willis发育变异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无初级侧支循环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无初级侧支循环的患者死亡率57.1%。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中,房颤及血流循环分组为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结论 基于颈动脉闭塞位置,结合Willis环变异联合判断是否存在初级侧支循环可能是IICAO患者EVMT后疗效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 初级侧支循环 血管内机械取栓术 CTA 颈内动脉颅内闭塞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