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咯血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应祥宇 赵超云 +1 位作者 仝雪霞 李芳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咯血患者的咯血病因、诊断思路、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咯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病因、术中血管造影情况、术后转归。161例咯血患者均行血...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咯血患者的咯血病因、诊断思路、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咯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病因、术中血管造影情况、术后转归。161例咯血患者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34例(83.2%)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5例(3.1%)进行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术,11例(6.8%)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和非支气管性体动脉栓塞术,8例(5.0%)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和支气管动静脉瘘栓塞术,3例(1.9%)进行肺动脉瘤栓塞术。结果161例患者咯血患者中,52例(32.3%)为小量咯血,36例(22.4%)为中量咯血,73例(45.3%)为大量咯血。161例患者均完成胸部CT检查,诊断阳性率为72.7%。155例患者完成支气管动脉CTA,诊断阳性率为79.4%。63例患者完成支气管镜检测,诊断阳性率为25.4%。136例患者明确了咯血病因,主要为肺结核(28.0%),其次是支气管扩张(20.5%)、肺部真菌感染(12.4%)。161例患者术中血管造影共找到286支病变血管,其中支气管动脉261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22支,肺动脉3支。术后短期疗效中,显效117例,有效28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1%。结论本研究中咯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造影发现咯血患者主要病变血管为支气管动脉,少数患者为非支气管性体动脉,以肋间动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血管内栓塞治疗 短期疗效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高亚强 汪雷 +2 位作者 马金阳 符常涛 胡火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7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动脉入路栓塞(TAE)治疗42例,其中40例术后即刻完全栓塞,1例次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经静脉入路栓塞...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7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动脉入路栓塞(TAE)治疗42例,其中40例术后即刻完全栓塞,1例次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经静脉入路栓塞(TVE)治疗5例术后即刻均完全栓塞。出院时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0~1分46例,5分1例。术后6个月随访,1例死亡,其余46例复查DSA显示完全栓塞42例(91.3%),次全栓塞4例(8.7%),其中TAE组复发2例(4.9%),TVE组复发2例(40.0%);mRS评分0分39例,1分7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DAVF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供血动脉数目及走行,不同病变位置以及引流静脉的血管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经动脉入路栓塞 经静脉入路栓塞 疗效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崔新 李春梅 张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03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 :观察可脱性球囊、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及电解质可脱式弹簧圈 4种栓塞材料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旨在探讨该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 :对 43例行栓塞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专科护理... 目的 :观察可脱性球囊、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及电解质可脱式弹簧圈 4种栓塞材料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旨在探讨该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 :对 43例行栓塞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周全的术前准备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防局部血肿、下肢血栓形成。结果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 3 1例 ,2例因血管痉挛遗留偏瘫 ;余无并发症发生 ,无 1例死亡。结论 :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配合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治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 护理 可脱性球囊 游离弹簧圈 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 电解质可脱式弹簧圈
下载PDF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0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大为 冯继 +2 位作者 于俊华 詹美玉 周益民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目的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麻下,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头端送入动脉性瘤腔,用GDC逐步将瘤腔填塞直至满意。术前、术中、术后造影对比。结果10例动脉瘤均栓塞成功,栓塞完全。术后2周痊愈出院,... 目的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麻下,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头端送入动脉性瘤腔,用GDC逐步将瘤腔填塞直至满意。术前、术中、术后造影对比。结果10例动脉瘤均栓塞成功,栓塞完全。术后2周痊愈出院,临床症状消失。结论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种安全、疗效可靠、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可脱性铂金弹簧圈 介入性治疗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 电解式可脱弹簧圈 临床效果 导引导管 痊愈出院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宽颈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3
5
作者 何伟文 伍健伟 +1 位作者 李明昌 梁建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356-359,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宽颈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载瘤动脉 治疗失败 致密栓塞 弹簧圈 瘤腔内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床突旁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缪洪平 杨云峰 +6 位作者 陈志 牛胤 蒋周阳 唐卫华 朱刚 林江凯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探讨床突旁动脉瘤的诊断、血管内栓塞的适应症、方法及并发证的防治。方法对40例(46个动脉瘤)床突旁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微弹簧圈栓塞21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8例,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4例。术后进行CT、3D-CTA、... 目的探讨床突旁动脉瘤的诊断、血管内栓塞的适应症、方法及并发证的防治。方法对40例(46个动脉瘤)床突旁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微弹簧圈栓塞21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8例,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4例。术后进行CT、3D-CTA、MRI和/或3D-DSA随访检查,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 33例患者(38个动脉瘤)成功栓塞,7例患者放弃治疗。随访35例患者,5例失访。3个月至2年GOS评分,5分27例,4分3例,3分1例,2分1例,1分3例。28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未见动脉瘤新生或再通及出血症状发生。7例未治疗的患者中,未破裂的患者4例未发生出血,破裂的患者3例均发生再次出血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床突旁动脉瘤能有效改善预后,3D-CTA、3D-DSA的应用能为床突旁动脉瘤的诊治、复查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突旁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
原文传递
颅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超微结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异临 吴中学 +2 位作者 赵继宗 王硕 曲宝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3-678,共6页
应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三种不同颅内血管栓塞材料进行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和动脉瘤治疗后的手术标本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可控性钨制电解式微弹簧圈栓塞效果理想 ,血栓形成完全 ;丝线栓塞血栓形成较差 ,而氰... 应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三种不同颅内血管栓塞材料进行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和动脉瘤治疗后的手术标本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可控性钨制电解式微弹簧圈栓塞效果理想 ,血栓形成完全 ;丝线栓塞血栓形成较差 ,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则对血管组织可引起慢性炎症及异物吞噬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栓塞材料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颅内动静脉畸形 动脉瘤
下载PDF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附318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戈 马廉亭 +5 位作者 秦尚振 龚杰 李俊 刘征 黄成 肖炳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722-724,共3页
目的总结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18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均行血管内治疗。结果致密填塞291例,仅瘤颈残留16例,大部填塞11例。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260例,中残27例;重残2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 目的总结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18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均行血管内治疗。结果致密填塞291例,仅瘤颈残留16例,大部填塞11例。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260例,中残27例;重残2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2例,死亡3例。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死亡1例。103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72个月,89例恢复正常工作,8例生活自理,6例生活不能自理。13例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愈。32例复查DSA,3例动脉瘤复发,经再次血管内栓塞后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可有效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 血管内栓塞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评价(附88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刚 庞琦 +4 位作者 贺红卫 王成伟 张庆林 丁璇 徐华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0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多种血管内栓塞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88例颅内动脉瘤中,56例给予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2例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7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6例行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4例行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MDS)... 目的评价多种血管内栓塞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88例颅内动脉瘤中,56例给予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2例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7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6例行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4例行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MDS)栓塞治疗,3例行球囊辅助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88例全部治愈。1例在GDC栓塞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及肢体瘫痪,经内科治疗后,24小时恢复正常。1例微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肌力1-2级,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GDC是目前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宽颈口或梭形动脉瘤,可应用球囊结合GDC或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GDC栓塞 颅内动脉瘤 微弹簧圈栓塞 正常 球囊 术后 结论 方法 目的
下载PDF
并发癫痫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研修 郭晓军 +3 位作者 张斌 单广振 庄献博 刘玲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7期402-406,共5页
目的评估未破裂动静脉畸形(CAVM)并发癫痫发作的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癫痫发作、头痛症状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收集62例合并癫痫发作、未发生破裂出血的CAVM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评估未破裂动静脉畸形(CAVM)并发癫痫发作的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癫痫发作、头痛症状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收集62例合并癫痫发作、未发生破裂出血的CAVM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对CAV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8~74个月(中位数为28.5个月)的随访,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发作担忧、综合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定、情绪/情感、精力/疲乏、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有改善(P<0.05或P<0.01),药物影响方面与术前比较(P>0.05)。Spetzler-Martin分级低级别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于高级别组(P<0.05),且达到完全栓塞或次全栓塞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部分栓塞组(P<0.01)。术后癫痫发作控制满意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癫痫发作控制不满意组(P<0.01)。术后慢性头痛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栓塞治疗前(P<0.05)。结论未破裂脑CAVM并发癫痫发作的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改善,患者可能通过癫痫发作、头痛症状的良好控制以及对出血风险下降的认知能力而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癫痫发作 头痛 血管内栓塞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可控式电解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宝柱 牛小敏 +2 位作者 田俊敏 吕新兵 王元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6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可控式电解弹簧圈 血管内栓塞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被引量:2
12
作者 阮玉山 卢桂花 +3 位作者 罗昱 谭源福 张超元 肖绍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12月血管内栓塞治疗17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6例在出血2天内1、1例在出血3~10天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应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12月血管内栓塞治疗17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6例在出血2天内1、1例在出血3~10天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应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3例,弹簧圈栓塞14例。结果 17例中成功栓塞16例,其中10例100%栓塞,3例95%栓塞,3例90%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弹簧圈栓塞,次日死亡)。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2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3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1例。1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术后再出血,2例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晓琴 黄燕梅 +1 位作者 陈雪娟 陈群满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颈动脉海绵窦瘘 护理 介入栓塞治疗 治愈率 海绵窦段 治疗手段 介入技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光民 孟繁凯 张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64-965,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 患者 老年 破裂出血 常见 血管内栓塞 主要原因 死亡率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丽娟 赵海平 蔡瑞华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8期2195-2196,共2页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治疗 蛛网膜下隙出血 先天性疾病 护理 脑实质内出血 神经功能缺失 毛细血管
下载PDF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奉刚 许学明 +1 位作者 樊庆胜 孙筱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33-1134,共2页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血管畸形 栓塞材料 临床资料 脑AVM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选择性颈外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国栋 李永林 +15 位作者 赵振伟 徐邦宗 潘宏学 田应德 王学廉 张宝国 秦怀州 易声禹 吴声伶 王执民 张洪新 徐惠隶 刘展会 刘晓勇 王维强 郗绍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15-17,23,共4页
本文报告近年来作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颅面部供血丰富的肿瘤和鼻出血87例的体会,其中颅内脑膜瘤58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10例,颌面部血管瘤6例,化学感受器瘤5例,头皮血管瘤3例,严重鼻衄5例。73例栓塞后2~7天手术切除,64例全切,9例... 本文报告近年来作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颅面部供血丰富的肿瘤和鼻出血87例的体会,其中颅内脑膜瘤58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10例,颌面部血管瘤6例,化学感受器瘤5例,头皮血管瘤3例,严重鼻衄5例。73例栓塞后2~7天手术切除,64例全切,9例大部切除。另外14例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供血丰富的肿瘤术前血管内栓塞,可达到瘤床内栓塞坏死,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易于手术全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难治性鼻衄血管内栓塞效果明显。作者对血管内栓塞技术的方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尽量避免术前颈外动脉结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肿瘤 供血 颈外动脉 鼻衄 术前 并发症 选择性 丰富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用电解脱弹簧圈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瑞发 焦德让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13-21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 电解脱弹簧圈
原文传递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鸿 苏平 +4 位作者 赵楠 孙敏 岑建昌 常谦 刘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玉环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1374-1375,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该科50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5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其中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3例死亡...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该科50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5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其中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3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广泛性脑梗死,家属要求自动出院。6例出现一侧肢体偏瘫经积极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穿刺部位的血肿经治疗后吸收。其余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应预防可引起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再出血;术后精心的护理,全面的病情观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病人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