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416对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万成 刘维佳 +4 位作者 李艳萍 刘代顺 刘泳 文富强 冯玉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5-59,I0004,共6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416在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U5416早期处理组和SU5416晚期处理组。模型组和SU5416处理组予以博来霉素溶液(10mg...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416在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U5416早期处理组和SU5416晚期处理组。模型组和SU5416处理组予以博来霉素溶液(10mg/kg)气管内注射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SU5416处理组在造模后分两个阶段(早期:第1~14d;晚期:15~28d)予以SU5416溶液(50mg/kg)腹腔内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则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各组随机于造模后第14d和28d分两批处死,检测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细胞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模型14d组肺组织HYP、BALF中自细胞数和LDH含量明显增高(P均〈0.01);28d组肺组织HYP含量亦显著升高(P〈0.01),BALF中自细胞数和LDH含量无明显变化(P均〉0.05)。SU5416早期干预后增高的LDH、HYP和白细胞受到明显抑制(P均〈0.01);晚期干预则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早期予以SU5416可以抑制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SU5416 肺间质纤维化 博来霉素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诱导哮喘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爱英 于仁志 +1 位作者 吕玉凤 罗海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U5614组。采用TDI制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SU5614对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VEG...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U5614组。采用TDI制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SU5614对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VEGF的表达情况、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气道反应性和气道血浆渗出的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BALF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而SU5614组VEGF表达则明显降低;病理组织学发现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学炎症反应明显,而SU5614组炎症反应则明显减轻;模型组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而SU5614组则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气道血浆渗出明显增加,而SU5614组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SU5614不仅抑制BALF中VEGF活性,也能抑制炎性细胞的迁移,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减少气道血浆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苯二异氰酸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SU5614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阿柏西普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丘海 谢学成 覃宇周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期252-255,共4页
晚期结直肠癌已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阿柏西普作为一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目前阿柏西普已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了Ⅰ、Ⅱ、Ⅲ期的临床研... 晚期结直肠癌已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阿柏西普作为一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目前阿柏西普已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了Ⅰ、Ⅱ、Ⅲ期的临床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一定程度的抗肿瘤活性。该文主要对阿柏西普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各期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抗血管生成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阿柏西普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用于晚期胃癌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张玥 刘莲 +2 位作者 林海珊 杨凡 俞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7期865-868,87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抑制剂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抑制剂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查找含VEGFR抑制剂的治疗方案(试验组)与其他抗肿瘤药(对照组)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其中,疗效的评价指标为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安全性评价指标为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入选8篇文献,共1 883例晚期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含VEGFR抑制剂组患者的总生存期(HR=0.74,P=0.035)和无进展生存期(HR=0.62,P=0.007)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疾病控制率(RR=1.65,P<0.001)明显提高。不良反应方面,VEGFR抑制剂主要增加了患者蛋白尿(RR=4.43,P=0.043)、白细胞减少症(RR=2.29,P<0.001)和手足综合征(RR=7.70,P=0.005)的发生率。结论:VEGFR抑制剂可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使患者有较大的生存获益,并可提高疾病控制率,但同时增加了蛋白尿、白细胞减少症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晚期胃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荟 张钟月 +1 位作者 娄世同 张伟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符合条件的晚期卵巢...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符合条件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其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66例可评价疗效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24例,客观有效率为24.2%,疾病控制率为63.6%;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3个月。ECOG评分(P=0.004)、既往有无手术治疗(P<0.001)影响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ECOG评分(P=0.007)、疲劳(P=0.043)、既往有无手术治疗(P<0.001)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HR=2.694,P=0.045)、既往有无手术(HR=0.093,P<0.001)是影响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劳、食欲减退、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手足综合征、腹泻等,均可耐受,大多为轻中度。结论PD-1抑制剂联合VEGFR抑制剂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子煜 刘兆鹏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76-180,共5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属于受体型酪氨酸激酶超家族,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活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诱发包括癌症在内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属于受体型酪氨酸激酶超家族,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活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诱发包括癌症在内的众多疾病,其主要受体VEGFR-2是血管生成的关键性信号转导受体,已成为治疗肿瘤的最有效靶点之一。如今,靶向抑制VEGFR-2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最有效的临床策略。本文根据结构特征分类,简要介绍了这几类结构中代表性的小分子VEGFR-2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和临床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血管生成 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7
作者 吕亚青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掌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查阅并整理近几年相关文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不良反应按心血管类和非心血管类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该类药物常见心血管类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血栓栓塞... 目的掌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查阅并整理近几年相关文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不良反应按心血管类和非心血管类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该类药物常见心血管类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血栓栓塞、左心功能不全、QTc间期延长与心律失常;常见非心血管类不良反应有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出血、伤口愈合延迟、胃肠穿孔/瘘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xitinib 被引量:2
8
《药学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AXITINI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抑制 抗癌
下载PDF
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伐地他尼
9
作者 黄灵芝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病理性血管生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肿瘤细胞 促细胞分裂 研究发现 表达上调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相关性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莉 夏彬凤 +3 位作者 黄慧慧 王茹 孔敏 尹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4-863,共10页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导的高血压作为其最常见的CTR-CVT,可能会限制和影响其应用并引起严重心血管疾病(CVD)。对应用VEGFIs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早期评估,优化管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抗肿瘤疗效和最低的CTRCVT风险。现就VEGFIs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和应对VEGFIs相关性高血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 高血压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11
作者 肖琪 王红 +1 位作者 李宏敏 兰海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 分析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发生进展的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持续使用EGFR-TKI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52... 目的 分析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发生进展的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持续使用EGFR-TKI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52例EGFR敏感突变的经EGFR-TKI治疗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原有EGFR-TKI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探讨影响EGFR-TKI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疗效的因素。将无进展生存期1(PFS1)定义为从一线开始应用EGFR-TKI药物直到疾病出现进展(PD)的时间;将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从接受EGFR-TKI治疗到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后出现进展(PD)的时间。结果 经EGFR-TKI治疗后,mPFS1为21个月(95%CI:16~27);EGFR-TKI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的mPFS为30个月(95%CI:24~36)。对PF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初诊时EGFR突变位点及不同EGFR-TKI治疗方式的P值小于0.1,将这三个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EGFR-TKI治疗方式是影响PFS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与EGFR-TKI联合应用,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2
作者 史健 王亚静 +2 位作者 侯冉 黄娅婕 段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83-1394,共12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物和探索延长或逆转继发性耐药的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目的依据国内外文献数据系统评价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布的有关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单药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3级不良反应等数据收集和分析。基于基线临床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使用RevMan 5.4.1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0项研究,共2029例患者,其中EGFR-TKI联合化疗组1049例患者,单纯EGFR-TKI组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54,95%CI=0.49~0.60,P<0.00001)和OS(HR=0.69,95%CI=0.59~0.79,P<0.00001)。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OR=1.95,95%CI=1.57~2.42,P<0.00001)和DCR(OR=1.76,95%CI=1.13~2.74,P=0.01)。在伴随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42,95%CI=0.34~0.52,P<0.00001)和OS(HR=0.69,95%CI=0.51~0.94,P=0.02)。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62,95%CI=0.53~0.72,P<0.00001)。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EGFR-TKI治疗(OR=4.25,95%CI=2.74~6.61,P<0.00001)。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PFS及OS,尤其是基线脑转移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级血液学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整体是安全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联合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张凯 杨峥 +4 位作者 饶石磊 余杰 崔博强 华松 王旸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放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放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组织活检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比较其EGFR、VEGF-C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依据放疗敏感性将患者分为敏感组、抵抗组,比较2组患者癌组织EGFR、VEGF-C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对放疗抵抗性的影响;评价放疗前癌组织EGFR、VEGF-C mRNA对放疗抵抗性的预测价值。结果食管癌组织EGFR、VEGF-C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24.842,P<0.001;t=36.007,P<0.001),与组织分化程度(r=-0.417,P<0.001;r=-0.463,P<0.001)呈负相关,而与TNM分期(r=0.528,P<0.001;r=0.577,P<0.001)、淋巴结转移(r=0.477,P<0.001;r=0.602,P<0.001)呈正相关;敏感组放疗前、后癌组织EGFR(t=9.107,P<0.001;t=12.350,P<0.001)、VEGF-C(t=14.570,P<0.001;t=13.301,P<0.001)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抵抗组;癌组织EGFR、VEGF-C mRNA均是放疗抵抗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2,P<0.001;OR=1.467,P<0.001);放疗前癌组织EGFR、VEGF-C mRNA单项及联合预测放疗抵抗性的AUC分别为0.848、0.771、0.967,联合预测AUC高于单项指标预测(Z=2.635,P=0.012;Z=2.781,P=0.010)。结论食管癌组织中EGFR、VEGF-C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且EGFR、VEGF-C均是放疗抵抗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对放疗敏感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放疗敏感性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桔梗多糖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途径调控巨噬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袁芸菲 刘清娥 +3 位作者 李森 常健 田利英 张夏霞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观察桔梗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UC)、模型组、桔梗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1周适应性饲养后,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小鼠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 目的:观察桔梗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UC)、模型组、桔梗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1周适应性饲养后,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小鼠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灌胃建立UC模型。桔梗多糖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100、200 mg/kg桔梗多糖,其余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持续1周。自建模日起,监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处死小鼠并取材,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分析结肠黏膜病理;F4/8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染色识别M1型巨噬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M2型极化标志白细胞介素-4(IL-4)、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桔梗多糖低剂量组给药第6天起、高剂量组给药第4天起DAI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桔梗多糖低、高剂量组结肠长度更长(均P<0.05);结肠组织黏膜病理形态均不同程度改善;F4/80、iNOS免疫组化染色的细胞阳性率更低(均P<0.01);结肠组织IL-4、IL-10表达水平升高,且TGF-β、PDGFR-α、VEGFR-3蛋白表达也升高(均P<0.05)。结论:桔梗多糖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向抗炎M2型极化改善UC模型小鼠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DGFR/VEGFR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桔梗多糖 巨噬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小鼠
下载PDF
骨转移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刘纪 虞智平 +4 位作者 周涛 徐德明 胡涵 翟煜 曾林祥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骨转移对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385例Ⅳ期肺腺癌患者,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肺... 目的探讨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骨转移对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385例Ⅳ期肺腺癌患者,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肺部基础疾病史、EGFR突变及各转移部位与骨转移的相关性;并通过Cox回归、生存和分层分析,分析骨转移对接受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突变(OR=1.67,95%CI:1.05~2.66,P=0.030)、脑转移(OR=1.68,95%CI:1.05~2.69,P=0.030)及肝转移(OR=2.51,95%CI:1.25~5.20,P=0.011)是Ⅳ期肺腺癌患者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64岁)(OR=0.54,95%CI:0.34~0.84,P=0.006)和胸膜转移(OR=0.43,95%CI:0.27~0.68,P<0.001)则是骨转移的保护性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无骨转移组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骨转移组(15.5个月、95%CI:12.0~17.6比9.6个月、95%CI:8.6~12.7,P=0.0038),且分层分析证明无论是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及有无其他脏器远处转移,无骨转移组PFS均优于骨转移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GFR突变类型、骨转移、肾上腺转移及EGFR-TKIs类型是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PF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骨转移是EGFR-TKIs治疗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PFS差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1.16~2.65,P=0.008)。结论对于Ⅳ期肺腺癌患者,相对年轻患者(<64岁)、EGFR突变患者、脑转移及肝转移患者更易发生骨转移,且骨转移是接受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肺腺癌 预后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赵振杰 李志刚 +3 位作者 徐科 宋丽平 赵满丽 穆雅林 《安徽医药》 2025年第4期637-641,共5页
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固醇皮质激素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黄斑水肿的治疗。然而,这些药物的作用期限相对有限,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注射以维持治疗效果。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是一种缓释药物制剂,通常用于治疗与视网膜相关的疾... 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固醇皮质激素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黄斑水肿的治疗。然而,这些药物的作用期限相对有限,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注射以维持治疗效果。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是一种缓释药物制剂,通常用于治疗与视网膜相关的疾病,一般药效可维持6个月左右。考虑到黄斑水肿发病中VEGF升高、炎症作用同时存在,已有部分学者研究抗VEGF药物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治疗方案。该研究就抗VEGF药物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地塞米松 玻璃体 植入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何扬 王大燕 +1 位作者 吴绿仙 傅海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本院13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过敏性紫癜8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58例。另选择同期37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VEGFR3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本院13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过敏性紫癜8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58例。另选择同期37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VEGFR3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与过敏性紫癜组血清VEGFR3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VEGFR3降低,VEGFR3/VEGFR2/VEGF通路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肝毒性风险的网状Meta分析
18
作者 金蜜 王陈翔 +1 位作者 叶中将 周子晔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00-1413,共14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肝毒性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NKI、WanFang Data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VEGFR-TKI相关肝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2月2...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肝毒性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NKI、WanFang Data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VEGFR-TKI相关肝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个RCT,涉及9种VEGFR-TKI,包括1294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除安罗替尼致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风险未显著增加,安罗替尼、凡德他尼致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的风险未显著增加,安罗替尼、凡德他尼、索拉非尼、仑伐替尼致总胆红素(TBIL)升高的风险未显著增加外,其余VEGFR-TKI致ALT、AST、TBIL升高的风险均有显著增加;与安慰剂相比,培唑帕尼、阿帕替尼致严重级别ALT升高的风险显著增加,培唑帕尼、阿帕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卡博替尼致严重级别AST升高的风险显著增加,瑞戈非尼致严重级别TBIL升高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VEGFR-TKI可增加患者肝毒性的发生风险,不同VEGFR-TKI引发各指标升高的风险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肝毒性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滋燥养荣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干燥的回顾性研究
19
作者 沈雨蕾 翟烨 +7 位作者 郑玉敏 吴带喜 刘哲宁 张晓佳 董慧静 王奥林 李嘉 崔慧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评估院内协定处方“滋燥养荣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相关皮肤干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6月间于我院应用“滋燥养荣汤”治疗EGFRIs相关皮肤干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依据服用... 目的:评估院内协定处方“滋燥养荣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相关皮肤干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6月间于我院应用“滋燥养荣汤”治疗EGFRIs相关皮肤干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依据服用剂量分为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情况以及服药物相关不良事件进行电话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纳入53例患者,将“滋燥养荣汤”连续服用剂数的中位数28作为截断值,分为高暴露组21例、低暴露组32例。至随访截点,治疗总有效率为84.9%,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1.0%和87.5%,皮肤干燥的分级、部位及部位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伴随瘙痒及手足皲裂症状也较前减轻,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5.63个月,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分别为45.63个月和41.07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2例(3.7%)出现2级腹泻,分析原因与滋燥养荣汤治疗无关,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滋燥养荣汤”治疗EGFRIs相关皮肤干燥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且在防治靶向药不良反应减毒同时不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滋燥养荣汤 皮肤干燥 疗效
下载PDF
血清正五聚蛋白-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视黄醇结合蛋白-4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舒玉容 郁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116例HDCP孕妇作为... 目的探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116例HDCP孕妇作为研究组,年龄(33.26±4.58)岁,年龄范围为23~38岁。根据孕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并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妊娠良好组和妊娠不良组。另选取同时期年龄和体质量指数与HDCP孕妇相匹配的116例完成产检并分娩的健康孕妇志愿者,作为常规组。检测PTX-3、sFlt-1、RBP-4水平;HDCP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PTX-3、sFlt-1、RBP-4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TX-3、sFlt-1、RBP-4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早产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sFlt-1、RBP-4水平均为影响HDCP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优于各自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X-3、sFlt-1、RBP-4水平在HDCP孕妇血清中显著升高,是影响HDCP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可提高对HDCP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